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②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

③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

④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

⑤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

⑥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A. ⑤⑥④①③②    B. ⑤①③⑥④②    C. ①③②⑤④⑥    D. ③②⑤①④⑥

 

请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 莫言的小说充满着" 怀乡" 以及" 怨乡" 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 寻根文学"作家。

B. 西 湾公 园 在 西部 海 岸 带的 关 键 生 态节 点 上 ,拥 有 得天 独 厚 的生态资源,是展现宝安滨海形象的窗口。

C. 通 过诵 读 古 诗词 , 能 使少 年 儿 童 受到 传 统 美德 的 熏陶 , 体 会 到语言美、意境美。

D. 市长能否下河游泳,成了一些市民检验河道水质达标的标准。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

A. 少 年 的 时 候 总 是 讨 厌 父 母 强 聒 不 舍 , 像 母 鸡 一 样 护 着 自 己 ,长大后才明白父母的用心何其良苦。

B. 虽 然不 断 发 展的 深 圳 吸引 了 大 量 来深 建 设 者, 但 高昂 的 房 价 令他们 叹为观止

C. 对 于高 考 考 生异 地 高 考, 教 育 部 广泛 征 求 意见 , 社会 各 界 议论纷纷, 莫衷一是

D. 他 最 喜 欢 理 平 头 , 剪 小 平 头 的 好 处 自 然 是 不 言 而 喻 , 省 事 、利索、凉快又省时。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 畸(jī)形      粗犷 (kuàng)   戏谑(xuè)    鲜(xiǎn)为人知

B. 狩猎(shòu)    剽悍 (piāo)    蓬蒿(hāo)    鳞次栉比 (zhì)

C. 潜行 (qiǎn)   哂(shěn)笑     恣睢(suī)    人声鼎(dǐng)沸

D. 稽(qǐ)首      亘(gèn)古      模(mú)样     叱咤风云(chà)

 

读书学习,科技制作,文体爱好,社会实践等,这里,一定会有属于你的世界。这个世界,增长你的知识才干,陶冶你的性情,提升你的境界。

请你以“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②表达真情实感,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综合应用

1.下面的“招领启事”有两处不合理,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招领启事

各位同学:

本人于5月3日下午3:30在学校运动场看台上捡到红色皮夹一只,内有人民币伍拾圆、借书卡一张、饭卡一张、精美图片五幅,请失主速与初二(1)班王红同学联系,本人十分感谢。

初二(1)班王红

2018年5月4日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2.八年级某班准备举办“倡导低碳生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请阅读材料一,从中提取主要信息。

材料一: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日排放量高达605万吨,温室效应不断加强,每天损失可耕地3万公顷,损失雨林5700公顷,减少动植物种100~200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有60%正处于不断退化状态,支撑能力正在减弱。为此,人们开始关注低碳生活。低碳生活要求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量排放。比如节约每滴水、每度电、每粒粮食……;注意废物回收、资源的再生利用等,减缓温室效应的扩大化。

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材料二: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材料三:低碳生活是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例如,随手关灯,回收废品等,可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习惯;再如,调低空调的温度,减少汽车的出行等,既可以节约能源,也有利于身体健康。习惯于低碳生活的人士都认为,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摒弃奢华的物质追求,能带来心灵的宁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守岁

冯骥才

一种昔时的年俗正在渐渐离开我们,就是守岁。守岁是老一代人记忆最深刻的年俗之一,如今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城市人,最多是等到子午交时之际给亲朋好友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拜个年,然后上床入睡,完全没有守岁那种意愿、那种情怀、那种执着。

我已不记得自己哪年开始不再守岁了,却深刻记得守岁那时独有的感觉。每到腊月底就兴奋地叫着今年非要熬个通宵,一夜不睡。好像要做一件什么大事。父母笑呵呵说好呵,只要你自己不睡着就行,决没人强叫你睡。记得守岁的前半夜我总是斗志昂扬,充满信心。一是大脑亢奋,一是除夕的节目多:

又要祭祖拜天地,又要全家吃长长的年夜饭,最关键的还是午夜时那一场有如万炮轰天的普天同庆的烟花炮竹。尽管二踢脚、雷子鞭、盒子炮大人们是决不叫我放的,但最后一个烟花——金寿星顶上的药捻儿,却一定由我勇敢地上去点燃。火光闪烁中父母年轻的笑脸现在还清晰记得。

待到燃放鞭炮的高潮过后,才算真正进入了守岁的攻坚阶段。大人们通常是聊天,打牌,吃零食,过一阵子给供桌换一束香。这时时间就像牛皮筋一样拉得愈来愈长了;瞌睡虫开始在脑袋里喷撒烟雾。

无事可做加重了困倦感,大人们便对我说笑道:可千万不能睡呀。我一边嘴硬,一边悄悄跑到卫生间用凉水洗脸,甚至独出心裁地把肥皂水弄到眼睛里去。大人们说,用火柴棍儿把眼皮支起来吧。年年的守岁我都不知道怎么结束的。但睁眼醒来一定是在床上,睡在暖暖的被窝里。

枕边放着一个小小的装着压岁钱的红纸包,还有一个通红、锃亮、香喷喷的大苹果。这寓示平安的红苹果是大人年年夜里一准要摆在我枕边上的。一睁眼就看到平安。

我承认,在我的童年里,年年都是守岁的失败者,从来没有一次从长夜守到天明。故而初一见到大人时,总不免有些尴尬,尤其是想到头一天信誓旦旦要“今夜决不睡”之类的话。当然,我也会留意大人们的样子,令我惊奇的是:他们怎么就能熬过那漫长一夜?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知道为什么守岁。可是守岁的道理并不简单。后来我对守岁的理解,缘自一个词“辞旧迎新”。而首先是“辞”字。辞,是分手时打声招呼。

和谁打招呼,难道是对即将离去的一年吗?古人对这一年缘何像对待一位友人?这一年仅仅是一段不再有用的时间吗?那么,新的一年大把大把可供使用的时间呢?又是谁赐予我们的?是天地,是命运,

还是生命本身?任何有生命的事物不都首先拥有时间吗?可是,时间是种奇妙的东西。你什么也不做,它也在走;而且它过往不复,无法停住,所以古人说“黄金易得,韶光难留”。也许我们平时不曾感受时间的意义,但在这旧的一年将尽的、愈来愈少的时间里——也就是坐在这儿守岁的时刻里,却十分具体又真切地感受到时光的有限与匆匆。它在一寸一寸地减少。在过去一岁中,不管幸运与不幸,不管“喜从天降”还是留下无奈、委屈与错失——它们都已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在它即将离我们而去时,我们便有些依依不舍。所以古人要“守”着它。守岁其实是看守住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生命,表达着我们的生命情感。是的,守岁这一夜非比寻常。它是“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因而,我们的古人便是一边辞旧,一边迎新。以“辞”告别旧岁,以“迎”笑容满面迎接生命新的一段时光的到来。新的一年是未知的,不免小心翼翼。古人过年要通宵点灯,为了不叫邪气暗中袭入;还将年画上所有形象都画上笑眼笑口,以寓吉祥。由于对未来的这种盛情,所以正月初一破晓“迎财神”的鞭炮更加欢腾。

于是,我们的年俗就这样完成了岁月的转换,以“辞”和“迎”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以长长的守夜与天地一年一度地“天人合一”。

我们和洋人的文化真有些不同。洋人对新年只有狂欢,我们的心理似乎复杂得多,其情其意也深切得多。可是我们正在一点点离开这些。

这到底是因为农耕文明离我们愈来愈远,还是人类愈来愈强势,无须在乎大自然了?守岁渐行渐远。当然,我们不必为守岁而勉强守岁。民俗是一种集体的心愿,没有强迫。我们虽然不必为守岁而勉强守岁,但如果有条件和精力来守岁,不妨体验一下这个节点的独特魅力,这也是对大自然和生命的一种敬畏。

1.“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知道为什么守岁。可是守岁的道理并不简单。”结合文本, 请概括分析“守岁”有什么深刻的道理。

2.文中作者写到了自己小时候守岁的经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倒数第二段中,“这到底是因为农耕文明离我们愈来愈远,还是人类愈来愈强势,无 须在乎大自然了?”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4.最后一段说“守岁渐行渐远”,对此,作者认为应该怎样面对?请概括回答。

5.很多民俗都在渐行渐远,你对民俗文化的现状和发展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大数据云气象

①我们平时从电视、报纸、网站或手机上获取的看似简单的天气预报,其背后却有着极其庞杂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作支撑。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天气预报是经过“云计算”得到的大数据产品。

②为了获取精确的气象预报,气象部门历来都会收集大量数据,组成超大的“数据库”。这些数据来自一个庞大的观测网络。目前,全国有2000多个地面站、120多个高空探测站、6颗在轨卫星、5万多个自动监测站、600多个农业检测站、300多个雷达站等,逐日逐小时甚至逐分钟对不同地点、不同高度的各种气象要素进行监测。仅在贵州,每天就有85个气象站、3万多个区域自动气象站、7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2个探空雷达站对贵州境内的各种气象要素进行实时监测。

③随着预报业务的不断发展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的应用,这些数据变得更加精密,数量也持续增加,气象预报也变得越来越精确。现在,我们已经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电视、网站等查询天气预报,其精度甚至可以精确到一公里、一小时以内。

④早晨起床后穿薄的还是厚的衣服,要不要进行晨练;长假期间是否要外出旅游,旅游时需要带哪些随身物品……如何选择,天气预报会为你提供有效参考。

⑤随着各行各业对气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气象部门还需要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群体制作相应的气象产品,包括面向社会群体的公众气象服务,面向水利、电力、交通、农业以及其他部门或企业的专业专项服务,以及针对干旱、暴雨、森林火险、雷电等灾害性天气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等。

⑥比如说能源,可以通过分析电力负荷历史加上气象数据进行用电量估算;农业方面,通过某一地的农耕历史与相关气候信息,就可以指导农户进行农作物种养殖结构调整;还有交通,航班准点率历史加上机场历史天气特征,就可以得到航班延误预测……这些日益丰富的气象产品构成了气象大数据的重要部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捷。

⑦当气象邂逅大数据,气象大数据将大有作为,它必将更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为人们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有删改)

1.简要概括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

2.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_________

3.你认为下面这句话放在哪个自然段(④/⑤/⑥)的开头合适?为什么?

对于普通人来说,更精细、更准确、更长时效的天气预报,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变得更加便捷。

4.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电视、网站等查询天气预报,其精度甚至可以精确到一公里一小时以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节选自清代姚鼐《登泰山记》)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水清冽____

(2)潭中鱼百许头____

(3)月丁未____

(4)东谷入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其境过清

B. 其级七千有/尝贻核舟一

C. 空游无所依/半山居雾.带然

D. 皆砌石为磴/不足为外人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4.【甲】文中作者游览小石潭过程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请简析其变化原因。

5.请简要概括【乙】文段的主要内容。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野池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1.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___,植物___的景象。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所展现的景象并说说最后 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文)名著阅读。

(1)《苏菲的世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作者分别是______

(2)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我是过来人, 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 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没有谁可诉苦。我们不来安慰你, 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庸碌碌的人,生活才如 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 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以上文段选自《__》,请结合你的阅读积累,说说这封信是在什么情况下写 的,其目的是什么_______

 

默写

(1)______,亲山亲水有亲人。(贺敬之《回延安》)

(2)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气蒸云梦泽,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5)蒹葭苍苍,____________,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6)____________。纵我不往,子宁不来?(《诗经•子衿》)

(7)微君之故,______。(《诗经•式微》)

(8)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 记》)

(9)杜牧《清明》中写“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10)古诗中写“花”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

 

下列有关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 宗庙祭祀;“颂”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

B. 贺敬之的《回延安》抒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时的喜悦之情,赞颂了延安在中 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贡献和建国后的巨大变化。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语言质朴, 感情热烈。

C. “老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中年以上男子、 年轻女子、年轻男子、滑稽人物、老年女子。

D. 《桃花源记》选自东晋陶渊明的《陶渊明集》;《小石潭记》选自“唐宋八大家”之 一柳宗元的《柳河东集》;《核舟记》选自清代涨潮编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明末的魏学洢。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花草树木枯萎,鱼鸟虫兽死亡,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生存了。

②恐怕到了那个时候,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③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万物生长的根基。

④如若有一天,地球的水枯竭了,那么人间就会变成地狱。

⑤正是有了水的滋润,一切生物才能如此欣欣向荣,如此生机勃勃。

A. ④③⑤①②    B. ③④②①⑤    C. ④①②⑤③    D. ③⑤④①②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B. 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结果。

C. 近几年,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D. 为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我市多所学校组织了“健步行”活动。这项活动不但有助于磨练孩子们的意志,而且能增强孩子们的体质。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翩然   悬殊   乌篷船   人情事故

B. 撺掇   沟壑   马前卒   叹为观止

C. 雾霭   迁徒   茂腾腾   海枯石烂

D. 蕴藻   踊跃   物侯学   风雪载途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xǐng) 水(fú)  绊(jī)    然而止(gá)

B. 慢(dài)  子(méi) 然(jiāng) 销声迹(nì)

C. (pàn)  然(mò)  默(jiān)  然开朗(huò)

D. (qiaò) 旋(wò)  皱(zhě)   黄发垂(tiáo)

 

任选一题作文。

(1)留些____在心中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本来我可以放弃,却咬牙坚持了下来;本来我可以沉默,却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本来我可以争取,却因犹豫而错过;本来我可以面对,却因胆怯而逃避……”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的经历,也许,这就是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烦恼,

请以“本来我可以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写深秋晚景,在写法上运用了什么手法?

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齐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递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非无以成学_______

(2)将何及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3.本文阐述“学、志、才”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又是怎样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的?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母亲的电话

周亚鹰

我们家安上电话,对于我和妻子来说只是高兴,而对于母亲来说,使是十二分的新奇了。

母亲别说听过电话,连见都没见过。

母亲没念过书,大半辈子呆在农村,世面见得不多,住到城里来,也是我好说歹说让她到城里为我带娃儿!

母亲不喜欢城里的生活,不喜欢墙上贴的画,不喜欢花花绿绿的地,不喜欢进厕所找不到一点儿要上厕所的感觉,她说城里人住的房子像火柴匣子.她尤其不喜欢人与人之间门关得那样紧,心与心封闭得那么严。有一天母亲问我:“对面那人家姓哈?怎么不见来往过?”我便说我也不认识呢!母亲这时候就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望和惊讶。

母亲极喜欢的去处便是阳台。黄昏的时候母亲就倚在阳台的一角,朝着意念中乡下的方向呆望。那时候夕阳照在母亲苍老的脸上和花白的头上,母亲便有了马致远词里的那种凄凉。

我知道母亲是孤独的。那种孤独来自她对一种生疏的幸福的无法介入。我理解母亲的孤独,但我又实在不愿儿子从一种幸福里失去平衡——这时候我发现每个人在自己的母亲与儿子之间去选择爱,人性会显出某种残忍。

我写字台上的那部精巧的乳白色电话不时地鸣响,当然都只是我和妻子的电话。在电话那头出现的人,没有人认识我的母亲,我乡下的弟兄们没条件给母亲打电话。有时候母亲也偶尔接一次电话,但往往是应上一句话后话使传到了我或妻子的手上。当我与人通话的时候,母亲便呆呆地立在一旁,好奇地看,然后眼里是一片旷远的失落。有一次我突然像明白了什么,当对方挂上话筒之后,我把声音提得高高地说:“我母亲身体还好呢,谢谢你对我母亲的问候……”这时候,我发现母亲的眸子亮亮的,脸上的皱纹一下子舒展开来。虽然,那一瞬间母亲的孤独在我心里更浓重地弥漫开了,但我分明找到母亲在期冀什么了一一就像我能懂得一只在精致的鸟笼里禁闭了许久的鸟会渴求什么一样……

那天我回单位找一位女同事,我向她讲起了我的母亲,告诉她我母亲喜欢嗑南瓜子、喜欢梳那种老年人往后拢的髻髻头,喜欢听旦角儿唱的黄梅戏,还喜欢说一句口头弹:“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然后我交给她我家的电话号码,告诉她我母亲很孤独。让我没想到的是,那位女同事接过我的电话号码时,眼眶里居然盈满了晶莹的泪水。

这天黄昏的时候,我家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我接过一听,便急切地唤:“妈,您的电话,您的电话!”母亲闻声走过来,用一双喜而疑惑的眼睛望着我,讷讷地竟不敢靠前。我把听筒塞进母亲的手里,一宇一顿地说:“妈,您听,是您的电话!”母亲把听筒靠近耳畔,这时候我发现母亲捧着听筒的手在微微地颤抖……

我默默地退出房间,走到母亲经常呆呆伫立的阳台上,面对家乡的方向,泪流满面……

(节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1.文章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读了文章,你认为“我”和母亲分别是怎样的人?

3.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①那种孤独来自她对一种生疏的幸福的无法介入。

②眼里是一片旷远的失落。

4.“我”把母亲的特点告诉同事后,同事为什么眼眶里盈满了泪水?

 

阅读材料,按要求做题。

中国教育报讯(记者 李见新)河南省教育厅近日出台意见,今秋开始,全省中小学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小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2课时,中学各年级每学年年少于14课时。各中小学要通过社团活动、兴趣小组、经典诵读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利用少年官、博物馆、名胜古迹等资源,拓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习空间,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内、校际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习交流活动。

(l)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新闻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校拟开展“诵经典,养气质”主题辅动,假如你是活动主持人,请你在比赛前紧扣活动主题,说几句富有感染力的话,营造活动氛围。要求:①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②60宇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推荐。

为了打造绿色精神家园,学校将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的“名著阅读”活动。

(1)你将选取的名著是____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主要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__________________

 

(题文)(2017年中考河南卷)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这两年,民谣歌曲走进大众视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首民谣歌曲走红,___?靠的 是口语化的故事,靠的是浅吟低唱的曲调,靠的是简谱的风格。归根结底,___。那些或诗意或质朴的歌曲,是当下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情感的真实流露。

 

默写。

(1)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所说的宽容,并不是让你毫无原则地一味退让。宽容的前提是对那些可宽容的人或事,______________(肖复兴《宽容是一种爱》)

(3)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人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陋室铭》中表现作者高雅情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公益与每个人____。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微公益”,真正实现了公益的平民化、常态化。________你没有亿万身价,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____不妨碍你从事公益事业。捐赠一本书,提供一份午餐,甚至转发一条微博,爱心就在你我之间____。

A. 休戚相关    因为    所以    传递

B. 休戚相关    即使    也      传承

C. 息息相关    即使    也      传递

D. 息息相关    因为    所以    传承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忍俊不禁    旁逸斜出    纵横诀荡   居功自傲

B. 拈轻怕重    漠不关心    见异思迁   背信弃义

C. 再接再励    以身殉职    兴致勃勃   独占鳌头

D. 得意忘形    绕有兴味    潜滋暗长   发愤忘食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字形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弃(bìng)    噪(g uō)    旁( wù)     防(dī)

B. (yù)     进(pián)   日( yì)      样(mú)

C. 妒(jí)      充(pèi)    并(dì)      届(yìng)

D. 息(zhì)    星(huì)    渎(xiè)     管(jìn)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除夕夜远远近近的鞭炮声带着我们的思绪回望过去的一年,清明祭祖明明灭灭的火光令人不由自主回望已然的生命路程……在回望中丰富情感,在回望中顿悟提升,在回望中再次感受生命两岸渐次绽放的花朵芬芳。

请以“回望自芬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蒸饭匠

李靖

①在爷爷走后的第一天,家里的院子就来了专门做红白喜事的人。当第一顿午餐许多人都围在一个大木桶前盛饭时,大家立马就发现了这米饭的与众不同。首先是那氛围就很特别。有人打开木制的桶盖,热气涌上来。盛饭的人都要排队,用铁铲铲一碗,端着碗回到饭桌,香味自然就弥散在院子里。大家赞不绝口,你一言我一语。“这个饭香,用木桶蒸的。不是煮的!”“蒸这个饭有讲究,要不停添水,跟一般的煮饭不一样。”“那个老师傅蛮有名的。他会烧。”我扒了一口米饭在嘴里,有木头的味道,也有空气的味道,(A)木香渗进了米粒的每一个分子,吞一口米饭,就像吞进阳光晒过的空气,太好吃了。

②饭后人们都围坐在木桶四周,听老人讲蒸饭的秘密。老人滔滔不绝,面带微笑,一边抽着烟,一边把木桶见底的米饭掀开——我们看到了一个竹制的筛子,蒸屉般兜住了上面的米。“噢!原来下面没有底!”大家惊呼。老人说这个蒸屉是他特别找来的,这样蒸饭不粘锅,透气。(B)他娴熟地用锅铲捣了捣米饭,就像农民给土地松土那样自然。第一晚的木桶蒸饭,很快就被干光了。

③第二天,我就走出院子,和蒸饭的老人聊起了天。老人姓孙,叫孙广禄,是溧水沙河孙家圩一带的人。问到他年龄,我吓了一跳,78岁,比我爷爷小10岁。但也年近80了,他竟然独自蒸几十斤的米,力气不小。他说做这一行已经有十几年了。十三四岁时就看人弄过(蒸饭),但直到60岁退休,才拾起过去的技艺,并越做越精,在县城做出了名。除了农村里的红白喜事,还有教堂里的做礼拜。他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去给教堂做饭。最多的时候600人,每年圣诞节24、25号两天,他要蒸180斤的米。一个木桶最多60斤,从凌晨开始,一桶一桶地依次蒸,到中午11点半,准时开饭。蒸一桶米,“规规矩矩要两个半小时,”他说。老人当然有自己的章法。他说什么事都要有规划、讲原理。掌握了原理去做,才会做得好。老人蒸饭讲究米与水的比例,讲究米的生长周期,讲究火候……满满的都是学问。

④此时,我对他只做蒸饭这一件事已经毫不怀疑了。院子里做菜的厨师,需要料理不同食材,煎炸烹煮,轮番上场;而78岁的老孙只面对一样东西:米;只用一个手法:蒸。这就是我感到最特别的地方。蒸一桶米饭,需要耗费的人工不小。别看他最后的成果就一样,但要做好上百人一天的饭,需要从凌晨待到夜晚,要有技艺,更要有耐心。

⑤老孙说他当了二十多年会计,也经营过饭店,当过农民,但他最想做的是一名老师。他喜欢读书,酷爱文艺。曾经读过一整本《水浒传》给村里的瞎子听,至今他还能流利地背出许多诗词。他最不屑的,就是肚子里没货的人。老孙说,有了文化和知识,他就掌握了原理,也就能做得比一般人好。包括他自学会计怎么算账、学习蒸饭怎么蒸得好,都是因为自己摸索出了规律。而规律来自于一样东西:实践。他也劝诫我,写作也是要实践。写东西的人,只有经历了,才能写得好。练字也是一样,必须天天练。在老孙的说法里,什么都是“对称”的。对他来说,最对称的是个“人”字,也最难写。

⑥在我们交谈的三天里,爷爷葬礼上的哀乐和悲鸣声不断,一直是我们对话的背景。那场面是有点奇特的,在一位老者死亡的仪式上,和另一位老者谈论人生。蒸饭这门技艺,我想是老孙寄情于别处的一种方法吧。专注去做好蒸饭这件事,令他获得了成就感,也可以短暂忘却人生的宿命。而我坐在小板凳上,用笔记下他说下的那些话,专心听他讲一生的故事,也在弥补我没有记录爷爷人生的遗憾,也在转移我失去他的痛楚。我们俩就在这样一个悲哀的场合,找到了许多共鸣。

⑦走的时候,老孙收拾好自己的铁锅和木桶,放到了小三轮车上。我把小本子还给了他,我们互留了联系方式。他说他看到我好学,很高兴。我也很高兴,在爷爷的葬礼上,认识了这名蒸饭的老人。(C)悲伤虽然弥漫在心里,但作为一名倾听者,我感到了踏实和宽慰。

1.文章以爷爷的葬礼开篇,有何用意?

2.品味语言

(1)第②段中“第一晚的木桶蒸饭,很快就被干光了。”一句中的“干”字极富表现力,请品析其妙处。

(2)试从修辞的角度,在(A)(B)两句中任选一处作简要赏析

3.文中的蒸饭匠老孙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全文,概括其人物形象。

4.除了写老孙,文中还写了葬礼上做红白喜事的众人和厨师,有何作用?

5.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文末(C)处划线句的理解。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