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一词做为最近常常出现于生活中的热门词语,它既代表对一件事的认同与赞许;也可以代表对一个人的支持和认可。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与众不同的点赞经历。请以“为        点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字数在600字以上。

 

嘱  托

格•鲍姆特

就在彼得动身前往华沙参加一九五五年世界青年联欢节的前一晚,有人来敲门。原来是一位邻居。他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红色的小包包,然后摆在桌面上,摊开来。里头是一张相片、一封信和一张字条。

他讲述了有关这个红小包的一段经历——

一九三九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法西斯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波兰。这样,大批的波兰人被弄到德国去。那时候,这位邻居正在一家锯木厂当工人,他曾答应帮助一个波兰囚犯实现他的托付。

一天,锯木厂的一个工棚失火了。人们都在交头接耳,心里明白是囚徒们干的好事,他们想用这样的方式把斗争进行下去。一群身穿黑制服的党卫队员朝工厂一拥而入,带走了许多做苦工的囚犯。

当党卫队员冲进邻居工作的那个车间时,他正与那位囚犯在干活,这位波兰人迅速地从裤兜里摸出一个红色的小包包,塞到德国工人的手里,“老婆和孩子……多替我问候﹣﹣要是战争完蛋了。”他脸急得煞白,压低嗓门刚说出这几句话,党卫队就把他带走了,作为对这次纵火的报复。

一九四六年夏天,这位邻居发了一封信给囚犯的太太,她的地址就写在那张纸条上。可是,他并没有得到回音。一年半之后,他又试图再投一信﹣﹣然而,一切依旧是徒劳的。现在好了,终于有了这一天,他可以托人将这个小包包直接带到波兰去。这位邻居把小红包郑重地递给彼得。

彼得注视着这张相片。相片上是一位妇女,手里抱着一个大约两岁左右的小姑娘。信呢,不言而喻是遇害者留给他家属的最后诀语。在那个小小的纸片上,用大大的字迹写着这样一个地址:“Z和M•尼波耶夫斯卡华沙斯巴索夫斯基大街十八号”。

“一定的,我会去找她的,并将事情的一切转告她,这件事您完全可以信赖我。”彼得说。

那时候,当这位邻居把这个小红包交给他的时候,彼得觉得一切都很简单:只要去到华沙,把事情一讲,东西一交,不就完了嘛!然而,当彼得后来抵达那条街的时候,十八号的门牌怎样找也找不到。在那块空地上,从前确实有过十二至二十六号门牌的房子,现在只见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踢着足球。在警察所,彼得也得不到一点答复。她们现在究竟住在哪儿呢?这个,彼得反而横下一条心,非找到她们不可了。

来到华沙,彼得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求知的渴念,他见得越多,什么活动都想参加一下的要求就更大。

大约在联欢节开始后一个星期,他的朋友们建议他去与一些波兰小伙子和姑娘相会一下。开头他想不太好吧,但朋友们干脆连拉带扯地把他推拥走了。跳舞的时候,每个人都得找个舞伴,这时在彼得而前就站着一位姑娘,她羞赧地望着他,并且邀请他跳舞。就这样,德国、波兰的小伙子和姑娘们相聚在一起。他们尽力地用手势比划着交谈,大伙笑着,欢快地跳着。

自这个晚上邂逅相遇后,彼得与玛留莎每天都要相会。

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最后一天终于到来了,整个华沙城都陷入一片欢腾之中,在大广场上,阿拉伯青年与瑞典青年,中国青年与黑人青年,伊朗青年与德国青年都在纵情地载歌载舞地狂欢,然后他们慢慢地拥向火车站。

彼得伴随玛留莎在火车站站台上来来回回地溜达,广播员用广播催促大家赶快上车,彼得才恋恋不舍地攀上了车厢,将身子从车窗里探出来。他们相互凝视着,一时无言以对。

“地址,”玛留莎突然想起来,她的喊声就象呼救那样。

彼得摸出笔记本,撕下一页,将他的地址记在上面。这时,他一下子才想起了那个小红包,于是赶忙把它掏出来。

“玛留莎,请帮助找一找,”他说,然后把这个小红包按在她的手心上。

“打开看看!”他大声说,他见她一时还未领悟他的意思。

她打开这个小红包,念起来了。火车慢慢地挪动了。

玛留莎脚下象是生了根似的,粘住了。她几乎要被那些跟着火车而跑的人撞倒。“玛留莎,”彼得喊了她一声。玛留莎抬起头来一望,开始随火车跑起来,接着她停下脚来,摆着手,手里的那块红包纸就象一方告别的红头巾。彼得还在望着她,一时间留给他最深的印象是,她整个脸庞都叫泪水湿透了。

“为什么她哭得这样厉害?”彼得思忖着,这时他已缩在一个角落里。“我将给她写信,”他这样想着。彼得拿出她的地址来,他念着念着,脸色越变越白,一直白到额头。原来,上面留下这样的名字:“玛留莎•尼波耶夫斯卡”,也就是那个小红包里的纸条上写着的名字。

1.谈谈本文以嘱托为题的含义

2.画线的段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发挥想象,请将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出来。

“老婆和孩子……多替我问候﹣要是战争完蛋了。”

4.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他脸急得煞白,压低嗓门刚说出这几句话……

②他念着念着,脸色越变越白,一直白到额头。

5.小说的构思富有特色,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文言文阅读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出郭相扶将______

(2)小弟姊来______

(3)对镜花黄______

(4)出门看火伴______

2.翻译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选文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4.说说“开”“坐”“脱”“著”“理”“帖”这六个动词的表达效果。

5.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你的母语的认识。

材料一:在教育部的语言生活报告中,国人汉语能力退化的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报告援引了一些媒体和社会的调查结果,如一项对首都部分大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测试显示,不及格的学生占30%,得分在70分以下的占68%,测试结果不容乐观。还有《中国青年报》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确认当前社会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的占80.8%,相反的仅占19.2%。认为造成汉语应用能力危机的原因在于“很多人重视外语学习,轻视汉语学习”的占52.0%。

(选自2012年2月14日《北京晨报》)

材料二:文字是文化和文明的产物,它和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关,也是我们认同自己民族的标准之一,汉语是我们之所以是中国人,并且区别于日本人、韩国人等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中国人内在的特征和品质。汉语能力退化的后果是不可预料的。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格非

你对母语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默写

(1)卿今者才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

(3)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竹里馆》)

(6)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7)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

(8)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晚春》)

 

请仿照例句,在横线上再写一个句子。

假如我是一个画家,我就用缤纷的色彩,来描绘家乡春天的五彩斑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红烛》《死水》《烙印》。

B. 萧红,原名张迺莹,作家,代表作有《生死场》《呼兰河传》。

C. 都德,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

D.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 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 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男儿立志在沙场,即使是马革裹尸,也无怨无悔。

B. 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C. 为了考上重点中学,他成天目不窥园

D. 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婉转    喧闹    诧异   鞠躬尽瘁

B. 奥悔    祈祷    誓言   兀兀穷年

C. 默锲    土壤    丰饶   妇孺皆知

D. 昼夜    深霄    亘古   心不在焉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pìn)   基(diàn)    为人知(xiǎn)  至死不(xiè)

B. 湃(péng)  起(dié)   而不舍(qiè)   气冲牛(dòu)

C. (sòu)   对(jiào)  深痛绝(wù)    不以为(rán)

D. (lán)   流(zhuó)  浩浩荡(dàng)  芒毕露(fēn)

 

一位影响了你的老师,一个引为知己的朋友,一件触动心灵的事,一本充满魅力的书,一处经常流连的风景……成长过程中,这每一次美好的遇见总会给你带来种种的收获,满满的欣喜。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中国人的“忍”

(1)“忍”字头上一把刀。每个耳聪目明的中国人或许都听过这句话。

(2)孔夫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孟夫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圣人们强调,为人做事,万般皆需忍受、忍耐。

(3)中国人因忍字而得以百炼成钢的数不胜数,因逞强好胜而走麦城的也不少。唐代高宗时,张公艺不仅位九世同堂,人生如此圆满,引得皇帝也羡慕,遂问其秘诀,张公艺在纸上写下“一百个忍字”。高宗喟叹,原来如此。大家耳熟能详的韩信,他早年能忍胯下之辱,终成大业,真个是“无度不丈夫”;后来却张扬高调,浑然忘记了“忍”字,颇有些“庸人得志”,最后横死吕后之手也就不冤。

(4)“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了遥想中的绚烂未来,人们忍受着当下的种种不堪,人们夸赞着“忍”,绝口不想提心中暗暗怀想的他日之收获;若百忍后仍不能得道,自然也会有诸多温润的慰藉理由。

(5)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其《论中国人的性格》一文中说,“中国人的性格的另一最大特点,是喜欢妥协,易屈服于公众舆论。”封建社会官场中的“见风使舵”,生活细节的“防患于未然”,平头百姓们普遍存在的谨小慎微、办事圆滑等特点,皆可在各怀心事的“忍”字上找到源头。罗素由是感叹,“没有什么能比中国人的忍耐性更令欧洲人吃惊的了”。

(6)一个忍字,两副面孔。一面是温和下的良善,一面是摇摆中的功利;有些人得道,有些人中毒。鲁迅笔下的冷漠看客,便是一“忍”成痴,浑浑噩噩,麻木不仁,无异于行尸走肉。忽然明白了鲁迅的可贵,只因他在崇尚忍耐的国度,居然可以从来不忍。

(7)“忍”字头上一把刀---“每临大事有静气”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暂时的隐忍蛰伏自是上策,然刀为利器,久忍终恐伤人。

(8)忍该忍之事,说当说之话,为比为之事。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选文第三段除了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它有何作用?

3.第二段结尾处的“忍受”、“忍耐”两个词语是否重复累赘?为什么?

 

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 然汝能听我言乎? 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饥民赖以全活。

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因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犹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

【注释】案件:登记。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能尽以输官而             号难治__________

去其桎梏而饮                 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的去其桎梏而饮食之中的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持就火炀之     B.虽有千里之能     C.无丝竹之乱耳        D.何陋之有
3.翻译句子。(2分)

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2

答: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欧阳公从他还是平民时,不符合道义的馈赠他就不会接受,从中可以看出其正直的品质。

B.在处理大洪山奇峰寺积物时,欧阳公的反映了他对僧人贿赂的满意,对处理好此事自信从容的心理。

C.一顿饭的功夫就找出杀人犯,由此可以看出欧阳公明察秋毫、智慧过人。

D.欧阳公能像古代的良吏一样处理事情,源于他能心怀百姓,又能明辨是非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①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闽。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

种名贵的熏香。

1.2.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作简要赏析。

3.4.“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

 

古诗词默写填空。

①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⑤《陋室铭》中描写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题文)名著阅读

(1)下列各项对《水浒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由元末明初施耐庵创作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B.《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智多星”吴用等人物形象,被金圣叹赞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C.一部《水浒传》,凸显一个“义”字。在众好汉眼里,“义”高于一切:鲁提辖见义勇为,拳打镇关西;宋江、晁盖、柴进、鲁达等人能够在江湖上享有崇高威望,仗义疏财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梁山好汉团结聚义、众志成城亦是梁山大业的重要基础。

D.林冲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因受高衙内迫害,刺配沧州,在柴进庄上棒打洪教头,怒杀奸贼陆虞侯,上梁山后火并王伦,是一个富有血性、敢闯敢冲、不受羁勒的英雄形象。

(2)《水浒传》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智取生辰纲》一节, ①  为了将生辰纲安全送达东京而乔装打扮,昼伏夜行,结果在黄泥冈被梁山好汉  ②  等人扮成的枣贩子和 ③  乔装成的卖酒汉子用蒙汗药迷倒,最终押送失败。

以上文段中画线处涉及的人物应该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最确切的一项(    )

①这时只有细细的雨声,打着船篷,打着江面,打着岸边的草和树。

②从桂林到阳朔,有人比喻为一幅天然的画卷。

③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白蒙蒙的雨丝,远近的山峰完全被云和雨遮住了。

④于是,一种令人感觉不到的轻微的声响,把整个漓江衬托得静极了。

⑤但比起画卷来,那山光水色的变化,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却是各有面目,变化万千,要生动得多的。

A. ②③⑤④①    B. ③①②⑤④    C. ③④①②⑤    D. ②⑤③①④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避免中小学校园不再发生踩踏事故,教育局要求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安全教育。

B. 有没有接触过活禽,成为我们判断被H7N9型禽流感传染的标准之一。

C. 我们必须及时应对并随时发现日本某些右翼分子对钓鱼岛的挑衅举动。

D. 只有紧紧依靠人民,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请选择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

A. 年轻人对待工作一定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切不可挑三拣四,拈轻怕重

B. 突然想起自己喜爱的一本小说,在屋内百寻不见。正要放弃寻找,却妙手偶得一般在书架的一角发现了它。

C. 中国诗词大会影响巨大,上海复旦附中武亦姝现场的不俗表现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D. 少年时总是讨厌父母的强聒不舍,长大后才明白他们的用心何其良苦。

 

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马者(同饲,喂养)  与常马(等同,一样)    有仙则(命名)

B.素琴(弹奏)        案牍之形(使……劳累)  之不以其道(驱使)

C.求其能(怎么)      有千里之能(虽然      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

D.才美不外(看见)    惟吾德(品德高尚)      真不知马也(恐怕)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zhù______立    秀qí______    狭ài______    旁wù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盲人挑一盏灯笼在漆黑的街道行走,当不解的行人问他时,他回答:既为别人照亮,也为别人不撞到自己。其实,在我们每个人心灵的深处,都有一盏光明的灯。只要肯努力、肯付出,肯立志、有担当,能脚踏实地地学习和生活,那盏心灯便能大放异彩。它给我们温暖、信心,助长我们的志气,照亮我们的前程。

请以“为自己点一盏心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⑴可以写你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和明白的道理;⑵卷面整洁,布局合理;⑶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⑷不少于600字。

 

嘱  托

格•鲍姆特

就在彼得动身前往华沙参加一九五五年世界青年联欢节的前一晚,有人来敲门。原来是一位邻居。他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红色的小包包,然后摆在桌面上,摊开来。里头是一张相片、一封信和一张字条。

他讲述了有关这个红小包的一段经历——

一九三九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法西斯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波兰。这样,大批的波兰人被弄到德国去。那时候,这位邻居正在一家锯木厂当工人,他曾答应帮助一个波兰囚犯实现他的托付。

一天,锯木厂的一个工棚失火了。人们都在交头接耳,心里明白是囚徒们干的好事,他们想用这样的方式把斗争进行下去。一群身穿黑制服的党卫队员朝工厂一拥而入,带走了许多做苦工的囚犯。

当党卫队员冲进邻居工作的那个车间时,他正与那位囚犯在干活,这位波兰人迅速地从裤兜里摸出一个红色的小包包,塞到德国工人的手里,“老婆和孩子……多替我问候﹣﹣要是战争完蛋了。”他脸急得煞白,压低嗓门刚说出这几句话,党卫队就把他带走了,作为对这次纵火的报复。

一九四六年夏天,这位邻居发了一封信给囚犯的太太,她的地址就写在那张纸条上。可是,他并没有得到回音。一年半之后,他又试图再投一信﹣﹣然而,一切依旧是徒劳的。现在好了,终于有了这一天,他可以托人将这个小包包直接带到波兰去。这位邻居把小红包郑重地递给彼得。

彼得注视着这张相片。相片上是一位妇女,手里抱着一个大约两岁左右的小姑娘。信呢,不言而喻是遇害者留给他家属的最后诀语。在那个小小的纸片上,用大大的字迹写着这样一个地址:“Z和M•尼波耶夫斯卡华沙斯巴索夫斯基大街十八号”。

“一定的,我会去找她的,并将事情的一切转告她,这件事您完全可以信赖我。”彼得说。

那时候,当这位邻居把这个小红包交给他的时候,彼得觉得一切都很简单:只要去到华沙,把事情一讲,东西一交,不就完了嘛!然而,当彼得后来抵达那条街的时候,十八号的门牌怎样找也找不到。在那块空地上,从前确实有过十二至二十六号门牌的房子,现在只见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踢着足球。在警察所,彼得也得不到一点答复。她们现在究竟住在哪儿呢?这个,彼得反而横下一条心,非找到她们不可了。

来到华沙,彼得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求知的渴念,他见得越多,什么活动都想参加一下的要求就更大。

大约在联欢节开始后一个星期,他的朋友们建议他去与一些波兰小伙子和姑娘相会一下。开头他想不太好吧,但朋友们干脆连拉带扯地把他推拥走了。跳舞的时候,每个人都得找个舞伴,这时在彼得而前就站着一位姑娘,她羞赧地望着他,并且邀请他跳舞。就这样,德国、波兰的小伙子和姑娘们相聚在一起。他们尽力地用手势比划着交谈,大伙笑着,欢快地跳着。

自这个晚上邂逅相遇后,彼得与玛留莎每天都要相会。

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最后一天终于到来了,整个华沙城都陷入一片欢腾之中,在大广场上,阿拉伯青年与瑞典青年,中国青年与黑人青年,伊朗青年与德国青年都在纵情地载歌载舞地狂欢,然后他们慢慢地拥向火车站。

彼得伴随玛留莎在火车站站台上来来回回地溜达,广播员用广播催促大家赶快上车,彼得才恋恋不舍地攀上了车厢,将身子从车窗里探出来。他们相互凝视着,一时无言以对。

“地址,”玛留莎突然想起来,她的喊声就象呼救那样。

彼得摸出笔记本,撕下一页,将他的地址记在上面。这时,他一下子才想起了那个小红包,于是赶忙把它掏出来。

“玛留莎,请帮助找一找,”他说,然后把这个小红包按在她的手心上。

“打开看看!”他大声说,他见她一时还未领悟他的意思。

她打开这个小红包,念起来了。火车慢慢地挪动了。

玛留莎脚下象是生了根似的,粘住了。她几乎要被那些跟着火车而跑的人撞倒。“玛留莎,”彼得喊了她一声。玛留莎抬起头来一望,开始随火车跑起来,接着她停下脚来,摆着手,手里的那块红包纸就象一方告别的红头巾。彼得还在望着她,一时间留给他最深的印象是,她整个脸庞都叫泪水湿透了。

“为什么她哭得这样厉害?”彼得思忖着,这时他已缩在一个角落里。“我将给她写信,”他这样想着。彼得拿出她的地址来,他念着念着,脸色越变越白,一直白到额头。原来,上面留下这样的名字:“玛留莎•尼波耶夫斯卡”,也就是那个小红包里的纸条上写着的名字。

1.谈谈本文以嘱托为题的含义

2.画线的段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发挥想象,请将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出来。

“老婆和孩子……多替我问候﹣要是战争完蛋了。”

4.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他脸急得煞白,压低嗓门刚说出这几句话……

②他念着念着,脸色越变越白,一直白到额头。

5.小说的构思富有特色,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青虫之爱(毕淑敏)

    ①我有一位闺中好友,从小怕虫子。

    ②大家不止一次地想法治她这个毛病。早春天,男生把飘落的杨花坠,偷偷地夹在她的书页里。待她走进教室,翻开书,眼皮一翻,身子一软,就悄无声息地瘫到桌子底下了。从此再也不敢锻炼她了。

  ③许多年过去,各自都成了家,有了孩子。一天,她到我家中做客,我下厨,她在一旁帮忙。我择柿子椒的时候,突然钻出一条青虫,胖如蚕豆,背上还长着簇簇黑刺。【A】我下意识地将半个柿子椒像着了火的手榴弹扔出老远。然后用杀虫剂将那虫子扑死,才想起酷怕虫的女友,未曾听到她惊呼,该不是吓得晕厥过去了吧?

  ④回头寻她,只见她神态自若地看着我,淡淡说,一条小虫,何必如此慌张。我比刚才看到虫子还愕然地说,啊,你居然不怕虫子了?吃了什么抗过敏药?

  ⑤女友苦笑说,怕还是怕啊。只是我已经练得能面不改色,一般人绝看不出破绽。你知道我为什么怕虫子吗?我撇撇嘴说,我又不是你妈,我怎么会知道啊!

  ⑥女友说,你可算说到点子上了,怕虫就是和我妈有关。我小的时候,有一次叫虫蛰了。从此以后我妈只要看到我的身旁有虫子,就大喊大叫地吓唬我……一来二去的,我就成了条件反射,看到虫子,真魂出窍。

  ⑦后来如何好的呢?我追问。女友说别急,听我慢慢说。有一天,我抱着女儿上公园,那时她刚刚会讲话。我们在林荫路上走着,突然她说,妈妈……头上……她说着,把一缕东西从我的发上摘下,托在手里,邀功般地给我看。

  ⑧我定睛一看,魂飞天外——一条五彩斑斓的虫子,在女儿的小手内,显得狰狞万分。

  ⑨我第一个反应是要像以往一样昏倒,但是我倒不下去,因为我抱着我的孩子。如果我倒了,就会摔坏她。第二个反应是想撕肝裂胆地叫一声。但我立即想到,万万叫不得。我一喊,就会吓坏了我的孩子。于是我硬是把喷到舌尖的叫声咽了下去。如果我害怕,把虫子丢在地上,女儿一定从此种下了虫可怕的印象。在她的眼中,妈妈是无所不能无所畏惧的,如果有什么东西把妈妈吓成了这个样子,那这东西一定是极其可怕的。

  ⑩【B】我颤颤巍巍地伸出手,长大以后第一次把一只活的虫子,捏在手心,翻过来掉过去地观赏着那虫子,还假装很开心地咧着嘴,因为女儿正在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呢。那一刻,真比百年还难熬。女儿清澈无瑕的目光笼罩着我,我不能有丝毫的退缩,我不能把我病态的恐惧传给她……

  ⑪不知过了多久,我把虫子轻轻地放在了地上,我对女儿说,这是虫子。虫子没什么可怕的。有的虫子有毒,你别用手去摸。不过,大多数虫子是可以摸的……

  ⑫那只虫子,就在地上慢慢地爬远了。女儿还对它扬扬小手,说“拜拜……”。我抱起女儿,半天一步都没有走动。衣服早已被粘粘的汗浸湿。

  ⑬女友说完,好久好久,厨房里寂静无声。我说,原来你的药,就是你的女儿给你的啊。

⑭女友纠正道,我的药,是我给我自己的,那就是对女儿的爱。

1.读全文,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字数要求:30字以内)

2.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A】我下意识地将半个柿子椒像着了火的手榴弹扔出老远。(从修辞角度)

(2)【B】我颤颤巍巍地伸出手,长大以后第一次把一只活的虫子,捏在手心,翻过来掉过去地观赏着那虫子,还假装很开心地咧着嘴。(从描写角度)

3.联系全文思考,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4.细读文章,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文中的女友是位怎样的母亲?

5.写“女友纠正道,我的药,是我给我自己的,那就是对女儿的爱。”你认同文中女友的观点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班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

【注释】①徐令:徐县县令。②佣书:替人抄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当涉猎         __________    (2)兄固被召校书郎   __________

(3)辍业投笔叹曰   __________    (4)小子知壮士志哉   __________

2.下列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常为官佣书供养          蒙辞军中多务

B. 左右皆笑之                大兄何见事晚乎

C. 劳辱                  不下问

D. 有口辩,涉猎书传        结友

3.翻译下列句子。

⑴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卿言多务,孰若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班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溪阴堂

苏轼

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鸣。

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头十亩阴

【注释】①三竿日:成语有日上三竿,比喻天已大亮。②十亩阴:溪边阴地。

1.2.请抓住一个方面,品析第一、二句写景的特点。(可从修辞、色彩、感觉、化用等角度思考)

3.4.综合来看,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名著阅读)

(1)祥子来到一个村子,仅以( A )元大洋就把骆驼卖给了一个老者;祥子病好以后,刻不容缓地想去打扮自己。他剃了个头,换了像样的衣服和鞋子,尽量让自己显得精神奕奕,还吃了一顿饱饭,便进城向原来租车的(  B  )车厂走去。祥子心中的体面人物除了黄天霸,就算得上是那位孔圣人,祥子眼里的“黄天霸”是(  C  ),“孔圣人”是(  D  )。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请围绕祥子三起三落介绍小说的情节:奋斗三年挣钱买了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卖骆驼又攒了买车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婚后靠虎妞买了车,最后下葬虎妞卖了车。

 

口语交际

班上有一位同学汪睿森痴迷网络游戏,一天在家因为玩游戏让家长训斥了,家长打电话给班主任了,他觉得没面子,没有来上课。班主任及时召开了一次“远离网络游戏,享受学习之乐”的主题班会。

①在班会临近结束时,班主任让同学们用手机给他发一个劝学式短信。请你把拟好的手机短信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天,汪睿森勇敢地走进了教室,这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汪睿森走上了讲台,深深地鞠了一躬并说了几句话,台下雷鸣般的掌声再次响起。

假如你是汪睿森,你会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

(1) _________________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4)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5)_______________ ,渔人得利。

(6)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_  。

(7)_________________,不成器。

(8)达则兼济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