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阅读

野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

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

烂醉东风野草花。

1.这首诗一、二句通过描绘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来表现漫步郊野所见的春日景色。

2.诗歌三、四句中“羡”“烂醉”两个词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非文学性作品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下列小题。

互联网孤独症候群

谢石

 

星期五的晚上,我的房间突然停电。在整整 5 分钟的时间里,应急灯让屋子里的一切 看上去一如往常,桌子上的书依然摆在之前的位置,刚洗完的衣服还有水珠滴滴答答往下 掉,但生活天翻地覆似的不同了,一样关键的生活必备品在这间房间里消失了——无法连接互联网,我掉线了。

迥异生活的最突出标志是,房间突然变得异常安静。可是,停电之前的生活多热闹,坐在房间里的我甚至还觉得有点吵。我的手机上有 4 个通讯软件,iPad 上有 6 个视频播放软件,微信上有 1027 位联系人和 52 个群聊小组,其中超过10个是频繁蹦出更新消息的500 人大群。停电前的每一刻都有无数热闹涌入这个房间——手机上时不时蹦出来的新提醒,来自天南地北的五花八门消息;视频网站正在播出的新节目,直播平台上看得到世界上另外一个困在房间里的人唠唠叨叨说些有的没的。互联网塑造了一个抵御孤独的防空洞,涵盖了光纤所及的所有社交关系,借此抵御生活真实的乏味。

我知道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过着这样的生活,因为像我一样的人造就了今天的互联网生态。这个庞大的孤独群体解释了为什么直播生意会如此兴盛。化解孤独大概是目前互联网最大的用户需求——作为群居动物的人类,在任何场合都想要寻找一种陪伴,希望有人陪着一起吃饭,一起打游戏,一起上班,一起过马路,一起看电视剧,一起听演唱会,一起天南地北地说些不着调的废话,哪怕只是在网线的另一端。

统计数据显示,仅在中国就已经有超过 200 家在线直播平台,以映客为例,这个直播软件目前下载量已经过亿,日活跃用户超过千万,而整个移动视频直播的市场规模预估超过 300 亿美元。知道世界此时此刻还有另一人在做同一件事,算是活在广阔世界的些许安慰。真实生活无法排解的孤单,就由技术来打破它。这大概是为什么在弹幕网站的视频里,经常出现的弹幕语是——有人在吗?

这个热闹体系之牢固,直到停电的时候才会惊觉,它其实只是一个空中楼阁。互联网是热闹的,但这种热闹到底属于谁?活在网络的热闹里,孤独就真地消失了吗?到头来,你和孤独之间,还不就只差了这一根网线的距离。

但在停电的空当里,我想起了另一种孤独——互联网造就的更特别的孤独——这种孤独恰恰属于站在网络热闹正中央的那个人。去年秋天我看了一场演唱会,那是歌手周笔畅在直播平台陌陌现场的演出。如果按参加人数计算的话,那场演唱会算得上周笔畅个人音乐生涯里规模最庞大的一次,在连续三天之内总计三小时的演出中,超过 1000 万人次参与了她的演唱会,这人数相当于坐满了 100 个国家体育场(鸟巢)。

但如果你真的站在录制现场,感受到的恰恰是异乎寻常的冷清。尽管 1000 万人听了她的演唱会,但舞台上的歌手却得不到 1000 万人的回应,至少现场没有。在占地 900 平方米的演播室里,穿着睡衣的周笔畅一个人站在舞台中央唱歌,全场只有不到 10 个人,每一首 歌曲终了,尽管屏幕上互联网另一端的观众们点击着鼓掌,但歌手在现场只能听到稀 稀拉拉的叫好,其中还包括没法为她鼓掌的摄像师和调音师。

过去的文章喜欢写艺术家获得的最高成就是表演到了极致时,黑压压的观众席传来的雷鸣般的掌声,可是今天的直播模式恰恰消解了这种成就感。对一个歌手来说,练习是孤独的,创作是孤独的,本该是认同感顶峰的现场演唱会,如今又被技术颠覆了。她的认同只出现在现场的软件对话框里,动画效果的手掌在屏幕上一开一合,播放着事先录制 好的标准化掌声音效。对精彩演出的赞同总是隔着屏幕,无法如往日那样真实地抵达表演者。那一刻我在想,如果周笔畅没来得及看屏幕,这一切赞许,岂不是对她来说都无效了? 互联网未见得是孤独的解药,也许本身就创造了更大的孤独。热闹和孤独共生在同一个地盘上,在极致喧哗的舞台中央,站立着一个极致孤独的个体,为屏幕另一端的一个孤独个体唱歌。

 

就是因为这样,我特别喜欢我的传播学老师关于互联网所改变生活的评价。他说:基于社交媒体的账面社会资本扩增,很大程度上是通货膨胀。我想这个道理大概也适用于互联网孤独症候群,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的一切社交红利,所有那些看上去热闹的日子,无非都是科技带来的通货膨胀,而孤独的绝对价值,其实从来没有改变过。更何况,我们的时代或许还创造发行了新形式的孤独货币,让热闹的创造者也持有独特的孤独。

所幸,这种掉线的痛苦只持续了 5 分钟。重新通电的路由器把网络带回来了,生活终于可以继续了。这段时间之难熬,导致我记住了停电的准确时间是 4 分 48 秒。不过我现在真实的孤独就要结束了,我要回到互联网的热闹世界里。

就在重新打开直播软件的那一刻,我突然想到,如果此刻让人们回到真实人生的热闹里,大家会怎么选择呢?

其实我们也许一早就有了答案。1996 年,美国订票系统 Ticketmaster卖出了第一张在线订购的门票,那是一张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西雅图水手队的比赛门票,以往主要依靠电话和实体店售票的公司对于新业务非常好奇,还打电话去问买主,为什么要在互联网上订票?因为我不想跟人说话。电话一端冷冰冰的回答结束了对话,也从此开启了搭建在互联网之上的孤独生活。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什么是“互联网孤独症候群”。

2.结合语境,分别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房间突然变得异常安静。可是,停电之前的生活多热.闹.,坐在房间里的我 甚至还觉得有点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停电前的每一刻都有无数热.闹.涌入这个房间——手机上时不时蹦出来的新 提醒,来自天南地北的五花八门消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举了周笔畅演唱会的事例有何作用?

4.“因为我不想跟人说话。”是不是互联网孤独症候群的症结之所在,谈谈你的理解。

 

努力学习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吕不同

三年前,没上过一天学的外公,被肺心病折磨了八年后,自己在医院里拔掉鼻管,不理在床边跪成一排的三个舅舅的哀求,强行要求出院。

救护车把他送回家后,他坐在自己亲手做的那张帆布椅上,平静地交代完后事,把我叫到身旁说:‚不同,这个肺心病到底是什么病啊?好几年了,也没搞明白。我摸出手机搜了一下肺心病,告诉他这病的全名叫什么,有哪些症状。我每说一个症状,他就嘿嘿笑着说:

对对对,一点都没错。

我念完后,他又问:那这病最后把人弄死是因为什么?我闻言鼻子一酸,不忍再念。外公看着我说:孩子,念啊,这有什么关系。我犹豫了一会说:多器官衰竭。外公闻言点了点头,喃喃说了句:听起来好像很厉害。

沉默了一会,他眯着眼睛看了看对门门框上贴的春联对我说:‚你们年轻人现在还写对联么?我点点头说:也有人写。外公扭头看我一眼,伸手叫我把他扶起来,然后叫外婆拿来眼镜和纸笔。一屋子人见状围了上来,还有人连忙搬来一张小桌子。

外公没有理会他们,戴上眼镜,弓着背,手颤抖着,把本子放在自己的膝盖上,颤抖着手,一笔一划写了一副对联——

阴阳两隔哀思能抵

人间疾苦天府可消

我看了后说:外公,这好像是……葬礼上才会用的。外公笑着说:对啊,这就是我给自己写的挽联。

一屋子人传阅这副对联时,外公又对我说:你看这个“消”字是用三点水的好,还是用金字旁的“销”好?我还没说话,他突然兴奋起来,叫外婆帮他把那本已经翻烂的新华字典拿来。

拿到字典后,他先是用力地咳嗽了一下,出一口痰,然后了扶眼镜,右手食指在舌头上了点口水,一页一页地开字典,郑重的样子像一个第一次查字典的小学生。

他查了十分钟。查到结果后他把纸拿回去,他得背更弓了,手也颤抖得更厉害。他在消字上打了个叉,在旁边写了个销字。写完后,他端详了一会,然后笑着说:嗯,这就对了。

半小时后,他坐不住了躺到了床上。

一个小时后,他喝了一小碗粥。

两个小时后,他开始胡言乱语。

四个小时后,说了几个简单的音节后,他的嘴轻轻合上,脑袋微歪,安详离世。享年八十一岁。

我其实不知道努力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只是那天我看着行将就木的外公坐在灰暗的光线下,弓着背,眯着眼,像完成一个仪式一样,虔诚地去搞清楚两个汉字之间的区别时,我忘记了悲伤,忘记了去想如何在他人生最后的时间里去取悦他、安抚他。我只觉得全身的毛孔豁然张开,心里暖流涌动。

那一刻我没觉得他是我的亲人、我的长辈,我只庆幸自己能看到一个面对死亡毫无畏惧、毫无恐慌,在人生的终点还充满求知欲的生命。

我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努力学习,但至少此时此刻,我还对未知的一切有着充足的兴趣,对那些不顾一切去探寻未知的人充满敬意和向往。

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都不可能参透生死和永恒,但终归,我还是想多知道一点,多看一点,把世事里灰色区域的面积,尽量多挤压掉一点,使之变得黑白分明,是非可见。

如果死亡是一面镜子,那我希望有朝一日,在面对镜子里的自己时,我也能够像外公一样,不羞不愧,不怨不恼。如此才真算对得起过去自己做出的每一个选择,说过的每一句话,爱过的每一个人。

(选自《意林》2017年第7期)

1.文章主要叙述了临终前外公努力学习的两件事情,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分析文章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选文划横线的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4.文中说我其实不知道努力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文章的标题也为努力学习的意义到底在哪里,结合全文,请你说说努力学习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题文)有关《格列佛游记》的主题阅读。

(1)《格列佛游记》想象丰富。请判断下面两个片段分别描述了格列佛在哪个国家的游历。

 

这里的人总是惶惶不安,因为他们对天文很有研究。害怕太阳一天天接近地球,地球会被太阳吞食。他们早上一遇到熟人,便首先问候太阳的健康。这里只有一万英亩左右,底层由金刚石层构成,靠一块磁石操纵能随意升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把想要看的书斜着靠在墙壁上,先爬到梯子的上面的一块踏板上去,然后脸朝着书,从一页书的头上开始,根据一行行不同的长度,向右或向左来回走大约八到十步,一直看到眼睛不太能看到的地方,再慢慢地一级一级往下降,直到最底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格列佛游记》情节离奇。请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天亮了。虽然立了大功,但我没等国王向我表示祝贺就返回了寓所。因为我说不准他是否会反感我立功的方式。不过国王的一个通知让我有了一点儿安慰,他说要正式发布命令赦免我的罪。只是我还没有拿到赦免证书。私下里有人告诉我,王后对此极为愤恨,搬到王宫的另一头去了。她坚决不让修复那些建筑,也不会去用了。当着重要心腹的面,她发誓要报仇。

选段写“王后对此极为愤恨,她发誓要报仇”,联系小说的相关情节,简述王后要报什么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格列佛游记》讽刺辛辣。阅读以下两段话回答问题。

①如果一只‘耶胡’拥有大量这样的贵重东西,它就可以买到它所需要的一切,比方说,最漂亮的衣服,最华丽的房屋,大片的土地,最昂贵的酒类和肉食,他还可以挑选最美的母耶胡。

②他们从青年时代起,就学习一门学问,即搬弄文字,设法证明白的是黑的,黑的是白的,你给他出多少钱,他就给你出多少力。

这是主人公格列佛和慧骃之间的对话,段①是格列佛费了半天口舌解释___________的用处时说的话;段②则是格列佛对英国________(职业)的定义。 看来,童话色彩只是这部小说 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才是这部小说的灵魂所在。又比如,作者借小人国以鞋跟高低划分党派阵营来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又借小人国用________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以此来讽刺当时英国吏治的腐败。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________   

(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_________

(3)吾妻之美.我者    ________   

(4)指通豫南,达于汉阴.________

 

下列陈述(或做法)不得体的一项是(   )(2分)

为了欢迎来访的兄弟省教师代表参观团,学校挂出了欢迎标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B.毕业了,张小明在王丽丽的毕业留言本上写下一则赠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小芳过生日,小燕送个她一个布娃娃,说:这是我惠赠给你的,愿她天天伴着你,让你开心快乐

D.李华将写好的作品送给出版社的季老师审查,并附了一句话:尊敬的季老师,这是我的拙作,请您斧正!

 

古诗文名句积累。

(1)青青子衿,________    (《诗经·子衿》)

(2)________,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 (4)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景抒情,流露出对家国的眷恋,对前途悲观失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姜夔的《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中写数峰之清苦无可奈何,反衬人之万千愁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古诗中不乏与我国传统节日相关的诗句。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中用“去年元夜 时, _____________。”描写元宵的热闹,晏殊在《破阵子》中用“ _____________,梨花落后清明。”描写春天的来临。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做人,做一朵(jué) _____强生命花。风雨中,学会坚守,给自己一份信念。经历中,学会沉淀,滤去生命浮(zào) __。感悟中,学会淡泊,(dí) __荡心灵尘埃。风吹 雨打知生活,苦尽甘来懂人生。以一朵花(zī) ___态,从容行于生命旅途!

 

阅读下列材料,自选角度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当虹看到弧形的石桥时,对它说:“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

石桥回答说:“你那样美,你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恒的。”

 

阅读作文片段,按照要求进行修改。

读书有什么用?提到读书,人们很容易问到这句话。而我的回答是——没用!这个答案,只是提醒你:读书不要太功利化了,不要太实用了。读书太功利太实用了,就和读书的真正意义背道而驰了。真正的读书,是以陶冶情操、升华人格、开拓视野、丰富人生、心灵纯洁为最终归宿的。读书的,不在当下,而是像雨露滋润万物后,万物所呈现的生机勃勃,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它是一种无形之用,是一种潜移默化,它能融进你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悄悄地对你的生活、环境发生作用,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人生轨迹。

所以,_____________ ,这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难能的境界。

(1)画线句中有一个短语使用不当,应把______改为______”。

(2)结合上文,在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作为上文的总结。

 

【材料1】公祭日,这张漫画刷屏

【材料2】尽管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右翼势力的军国主义之心不死,修改历史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参拜靖国神社,诸多现象充分说明,世界并不平静,也不安稳,面对这种局面,我们自己首先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自己的伤疤,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振作精神,勤奋工作,全力提升综合国力。只有直面伤疤,直面伤痛,才能够分清敌友,明辨是非,才能够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

但是,不容否认的是,随着伤痛的远去以及经历大屠杀的老人的不断去世,加之有些人在利益面前的“健忘症”,大屠杀的历史记忆在有些人身上,已经变得遥远而渺茫。于是,有人拆掉了抗日纪念馆,要建设大型商业中心;有人拆除了侵华日军罪恶馆,要建设生活小区;有的地方的抗日烈士陵园早已荒草萋萋,无人管理;而为了盈利,照相馆摆出日本军服和军刀当做拍照道具;为了招揽游客,游客“扮演鬼子抓花姑娘”的闹剧竟也不时上演。(    )种种迹象表明,有些人早已将民族惨痛的历史抛到脑后。在此环境之下,申报“南京大屠杀”为世界记忆遗产,就显得尤为重要。

历史不能忘记。申报“南京大屠杀”为世界记忆遗产,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一样,都是铭记历史、开拓未来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

(节选自《为南京大屠杀申遗是铭记历史》,来源:长江网,作者:曲征)

【材料3】近日,在距离南京侵华日军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不远处,一家名为“大开沙界”的餐厅正成为当地市民愤慨的源头——这个餐厅的名字,谐音为“大开杀戒”。

南京当地一些市民认为,在如此敏感的地方开设如此名字的餐厅,不仅是对遭受侵华日军迫害致死的同胞们的不敬,也是对国人情感的冒犯。该餐馆所在地——南京市建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介入调查。

之所以会成为众矢之的,是因为该餐厅距离纪念馆不远,又在(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前后开业,“时节敏感”,相关部门表示,在商标使用上确实“还不够规范”,他们已对商家进行劝说,要求商家将中文字样遮挡或撤下。

“大开沙界”方面也表示:“这几天我们一直在等政府部门给出指导意见,以建议我们下一步到底要如何调整。只希望事情不会弄大。”

事情回溯到几天前,12月8日晚,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帖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又称江东门纪念馆)200米开外,一家新开的沙拉店招牌竟写着“大开沙界”,与成语“大开杀戒”谐音相同,而且招牌上方还正对着国家公祭日的标语——“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此时,该门店内外已经看不到“大开沙界”字样,其英文名称旁原本对应着中文的地方均被掩住,户外的广告牌也已经撤下。

作为商标,“大开沙界”四个字是否带有不良影响?对于上述投诉,网友也是评论不一。

有人表示支持,“明显这种店名就是很敏感的,登记的时候相关部门怎么同意的?”也有声音说,名字并无不妥,只是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附近,让人有些“尴尬”,“没必要上纲上线”

(来源:联商网。作者:刘晓悦)

1.简要分析【材料1】中漫画打动人心的原因。

2.阅读第3则材料,在第2则材料画线句子后补写一个事实论据,使之与语境吻合。

3.结合上述三个材料,说说如何让青年一代更好地铭记历史。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只说宋江自在营中将息了五七日,觉得身体没事,病症已痊,思量要入城中去寻戴宗。又过了一日,不见他一个来。次日早膳罢,辰牌前后,揣了些银子,锁上房门,离了营里。信步出街来,径走入城,去州衙前左边寻问戴院长家。有人说道:“他又无老小,只在城隍庙间壁观音庵里歇。”宋江听了,寻访直到那里,已自锁了门出去了。宋江又寻问卖鱼牙子张顺时,亦有人说道:“他自在城外村里住;便自卖鱼时,也只在城外江边。只除非讨赊钱入城来。”

宋江听罢,又寻出城来,直要问到那里。独自一个,闷闷不已,信步再出城外来,看见那一派江景非常,观之不足。正行到一座酒楼前过,仰面看时,傍边竖着一根望竿,悬挂着一个青布酒旗子,上写道:“浔阳江正库。”雕檐外一面牌额,上有苏东坡大书“浔阳楼”三字。宋江看了,便道:“我在郓城县时,只听得说江州好座浔阳楼,原来却在这里。我虽独自一个在此,不可错过。何不且上楼去,自己看玩一遭?”宋江来到楼前,看时,只见门边朱红华表,柱上两面白粉牌,各有五个大字,写道:“世间无比酒,天下有名楼。”宋江便上楼来,去靠江占一座阁子里坐了;凭栏举目,喝采不已。

酒保上楼来问道:“官人还是要待客,只是自消遣?”宋江道:“要待两位客人,未见来,你且先取一樽好酒,果品、肉食只顾卖来,鱼便不要。”酒保听了,便下楼去。少时,一托盘把上楼来,一樽蓝桥风月美酒,摆下菜蔬时新果品按酒,列几般肥羊、嫩鸡、酿鹅、精肉,尽使朱红盘碟。宋江看了,心中暗喜,自夸道:“这般整齐肴馔,济楚器皿,端的是好个江州。我虽是犯罪远流到此,却也看了些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古迹,却无此等景致。”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沈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好汉,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利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便唤酒保索借笔砚来。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写罢,掷笔在桌上,又自歌了一回。再饮过数杯酒,不觉沉醉,力不胜酒,便唤酒保计算了,取些银子算还,多的都赏了酒保,拂袖下楼来。踉踉跄跄,取路回营里来。开了房门,便倒在床上,一觉直睡到五更。酒醒时,全然不记得昨日在浔阳江楼上题诗一节。当时害酒,自在房里睡卧,不在话下。

(节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有删改)

1.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下表。

关于情节

关于人物心情

寻友不着

________

_______

喝彩暗喜

畅饮沈醉

_______

______

欢喜狂荡

 

 

2.结合文中两首诗,简要分析宋江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

3.宋江浔阳楼吟反诗在全书情节中的作用是什么?

 

【文言阅读】

陈留董宣为洛阳令。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叱奴下车,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能搏击豪强,京师不震栗。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

(《后汉书·董宣传》)

注:①湖阳公主: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下文又称“主”。②苍头:奴仆。③骖乘:在车右边陪乘。④帝:即汉光武帝。⑤文叔:刘秀的字。⑥班:分发。

1.与“宣悉班诸吏”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宣尝为二千石    B. 头击楹

C. 塞忠谏之路也    D.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分人

2.解释下面的加点字。

①大言数主之___使顿之___  ③京师不震栗____格杀之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乎?

4.第②段文字对于塑造董宣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

 

【古诗阅读】

新凉

徐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注释】①徐玑:南宋时温州诗人,“永嘉四灵”之一。②田畴:田地,田野。

1.本诗描绘了黄莺在初秋微凉的天气中自由翻飞、__________的景象。

2.描绘“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所表现的画面。

 

请从简爱、香菱、闰土、杜小康中选择一人交朋友,仿照示例,写出理由。

示例:杨修,我心中的才子。《三国演义》中,虽然有人说他恃才放旷,我欣赏他的“解字拆门”的聪明才智。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表现了范进中举后,胡屠户阿谀奉承,极力讨好的丑态。

B.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到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又向谁诉呢?

——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父母应该是孩子发泄苦闷时的倾听者。

C. “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D.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我花了老半天功夫做的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

B. 就冲着你曾经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你说的聚会我铁定是要去的。

C. “低碳”生活方式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骑共享单车逐步成为许多人的出行首选。

D. 端午节包粽子、插艾叶、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已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对下列诗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曹刿论战》中,点明曹刿入见鲁庄公原因的语句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 人们常引用孟子的名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强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

C. 《武陵春》中,将深重的愁绪融于具体事物上的句子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D. 陆游用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表达了自己不畏谗毁、坚持操守的心志。

 

用诗文原句填空,并写出第(4)句的作者。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2)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_。                           (杜甫《登楼》)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  __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

(6)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

(7)_________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8)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   (艾青《我爱这土地》)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蓬____ (2)笨____ (3)nì____烦  (4)吹毛求cī____

 

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或行楷抄写下面的句子。

勤学善问     进学之道

 

请以“最好的选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 600 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根据下面有关图章材料,写一段介绍“图章”的说明性文字。要求:150 字左右。

[材料一]用小块的石头、木头、金属、树脂等做成的东西,底下一面多为方形或圆形, 刻着姓名或其他名称、图案等,用来印在文件、书籍等上面,作为标记。

[材料二]印章篆刻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从春秋战国时起,到今天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图章最初只是一种凭信的记号,后来则于做凭信记号之外兼为一种艺术。

[材料三]旧时图章使用有一套严明的制度,帝王用者曰玺、曰宝,官吏曰印,袟卑者曰 鈐记,非永久性的机关曰关防,秩序井然。私人印信,纯然是国粹。在小小的 一块石头上刻上自己的名姓,或阴或阳,或篆或鎦,或铁线或九叠,十分有趣。 明清以后,文人雅士篆刻之风大行,闲章常有奇趣,或摘取诗句,或引用典实, 或直抒胸臆。

[材料四]  旧时,签支票、立合同、掣收据、填证书文书,以至于收受信件包裹,无一不

 

需盖章。在字画上盖章,能使以黑色或青绿为主的作品,由于朱色印泥的衬托, 而格外生动,有画龙点睛之妙。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说经典

梁衡

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说为典。经典就是经得起重复,常被人想起,不会忘记。 常言道“话说三遍淡如水”,一般的话多说几遍人就要烦。但经典的话人们一遍遍地说,一代代地说;经典的书,人们一遍遍地读,一代代地读。不但文字的经典是这样,就是音乐、 绘画等一切艺术品都是这样。一首好歌,人们会不厌其烦地唱;一首好曲子会不厌其烦地听; 一幅好字画挂在墙上,天天看不够。甚至像唐太宗那样,喜欢王羲之的字,一生看不够,临 死又陪葬到棺材里。

许多人都在梦想自己的作品、事业成为经典,好让自己被历史记住,实现永恒。但这永 恒之梦,总是让可怕的重复之手轻轻一拍就碎,它太轻太薄,不耐用,甚至经不起念叨第二 遍。倒是许多不经意之说、之作,无心插柳柳成荫,一不经意间成了经典。莎士比亚有许多 话,简直就是大白话,比如“是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还有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

娜》的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些话被人千百次地模 仿。就是《兰亭序》也是在一次普通的文人聚会上,王羲之一挥而就。当然,经典也有呕心 沥血、积久而成的。像米开朗琪罗的壁画《末日的宣判》,一画就是八年。不管是妙手偶成 还是苦修所得,总之,它达到了那个水平,后人承认它,就常想起它,提起它,借用它。它 如铜镜愈磨愈亮,要是一只纸糊灯笼呢?用三五次就破了。

经典所以经得起重复,原因有三:一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二是有绝后的效果;三是上 升到了理性,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经典不怕后人重复,但重复前人却造不成经典。 文化的发展总是一层一层,积累而成。在这个积累过程上要有个性,能占一席之地必得有新的创造。比如教师一遍一遍讲数理化常识,如果他只教书而不从事科研,一生也不会造 就数学或物理科学方面的经典。因为只有像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像伽利略发现了重力加速 度,像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等,才算是科学发展史上的经典。唐诗、宋词、元曲,书法上的欧、颜、柳、赵,王羲之的行书、宋徽宗的瘦金书,都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经典。因为 在这之前没有过,实现 “空前”,有里程碑的效果。我们回望历史,就会看到这些高峰,它 们是一个永远的参照点。

经典又是绝后的,你可以重复它、超越它,但不能复制它。 后人时时地想起、品味、研究经典的目的是为了吸收借鉴它,以便去创造自己新的经典。就像爱因斯坦超越牛顿,爱翁和牛顿都不失为经典。齐白石谈到别人学他的画说:“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因为每一个经典都有它那个时代、环境及创造者的个性烙印。

比如我们现在写古诗词,无论如何也不会有李白、李商隐、李清照的神韵,岂止唐宋,就是郭小川、贺 敬之也无法克隆。时势异也,条件不再。你只能创造你自己的高峰,唯其这种“绝后”性,才使它高标青史,成为永远的经典。 我们对经典的重复不只是表面的阅读,更是一次新挖掘。 经典所以总能让人重复、不忘,总要提起,是因为它对后人有启示和指导价值。“绣出鸳鸯凭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经典不只是一双锦绣鸳鸯,还是一根闪闪的金针。凡经典 都超出了当时实践的范围而有了理性的意义,有观点、立场、方法、思想、哲理的内涵,唯 理性才可以指导以后的实践。理性之树常绿。只有理性的东西才经得起一遍一遍地挖掘、印 证,而它又总能在新的条件下释放出新能量。如天然放射性铀矿一样,有释放不完的能量。 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这都是永远的经典,早超出了当时的具体所指而有了哲理的永恒。就是达·芬 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朱自清《背影》中父亲饱经风霜的背影,小提琴曲《梁祝》中爱 的旋律,还有毕加索油画中的哲理,张旭狂草中的张力,也都远远超出自身的艺术价值而有了生命的启示。 总之,经典所以经得起重复是因为它丰富的内涵,人们每重复它一次都能从中开发出有用的东西,像一块糖,因为有甜味人才会去嚼。同样,一篇文章,一幅画或一个理论,能经 得起人反复咀嚼而味终不淡,这就是经典与平凡的区别。一块黄土,风一吹雨一打就碎;一 颗钻石,岁月的打磨只能使它愈见光亮。

选自《我的阅读与写作》,略有改动。

1.文章以“说经典”为论题从三个方面论述经典,请概括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2.文章在论述成为经典的条件时,列举了大量的事例进行论证,请举例分析。

3.纵观全文,对于经典的论述,作者主要是围绕“重复”进行讨论,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 说说你对“经典就是经得起重复”中“重复”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旧 土

宁新路

父亲把一堵旧墙拆了,和成泥巴,打成土坯,砌房子,抹墙皮。旧墙的土看上去很老了, 老得发黄,老得有点儿像姜黄色了,老人们说是唐朝的,甚至说是秦朝的,反正是久远留下 来的墙,这墙的土跟地里的不一样,太陈旧了。

我担心老成这般样子的旧土,打成土坯,砌成墙,抹成墙皮,用不了多长时间,墙会像 枯木一样,渐渐松散、倒掉。我劝父亲不要用这样的泥土砌墙、盖房,父亲一点儿也没理我

的话,不但把那堵很长的大墙拆了,而且还把墙底下的土也挖出来和成了泥。我对父亲的做 法很生气,我埋怨父亲,你用这么陈旧的泥土盖房子,心里到底有没有儿孙,你是不是打算 你住几年,就不管儿孙了?!父亲说,泥土有什么老不老的,泥土从来不会老;再老的泥土, 见了水,和成泥,就是新泥;打成土坯,土坯就是新的;砌成墙,墙就是新的;盖成房子, 房子就是新的,放心住吧……果然,这老墙的土,和成泥很耐用,打成土坯很硬实,砌成墙 很敦实,抹上墙很细腻。

父亲的选择是对的,用旧土和泥巴砌成的墙,比地里挖的新土有黏度,耐风耐雨耐晒, 这三十多年过去了,房子结结实实,院墙稳稳当当。父亲在这房子里住了二十多年,离去十 年多了,如今他的孙子住着,墙皮旧了,墙体还是好好的,粉刷了几次,还如新房似的。

由此,我对旧土有了新的认识,我感到泥土是一个神奇、有生命而永远不死的物质。 一块荒芜千万年的土地,看上去死寂、静静地沉睡在那里,甚至不长一草一木,你以为它早已死去了,其实不然,如若泼上一瓢水,这喝了水的土,不管是黄土、红土、黑土,立 刻就会变得灵动起来,像睡醒了似的,黄土就会变得更黄,红土变得更红,黑土变得更黑——泥土活了。 这喝了水,被水唤醒的旧土,你不动它,恍若永远在水中,它是醒的;你若动它,它便会越来越有灵性。一旦被捏、揉、搅、捶、打过,泥就全醒了,倘若揉、搅、捶、打的时间 更长,泥就会越鲜亮、越精神、越黏,甚至会灵气十足。这时候的泥,好似有了筋有了骨, 有了柔软轻盈的生命,打成土坯也好,烧成砖瓦陶瓷也好,就看你想让它成为什么,它就会 让它的生命绽放出千姿百态的形状。

一片毫无生机的土地,能给你的触发是枯涩的,你想象不出来这片寂寞的旧土,会长出 什么来。它会长出金黄色的庄稼、香甜的苹果、参天的大树,变成碧波荡漾的林海吗?不需 要你投入满地黄金,不需要你苦苦膜拜,只要你给它水,让它喝足了醒来,你撒下的种子, 就会长出你要的东西。黄土高原荒凉,是泥土讨厌那个地方吗?江南绿树成荫,是泥土偏爱 那个地方吗?不论是黄土还是红土,等待的不是荒芜,是唤醒它的水。旧土永远在等待种子 和雨水。

那村边一望无际的田野,是什么时候成为耕田的?地下挖出了秦朝的砖汉朝的瓦,还有唐朝的锄头,那说明这片地耕种了几千年了。几千年来每年都春播秋收,它滋养了村里祖祖 辈辈的人,还有那些牲口。耕种它的人,几千年来从这地里“冒”出来,死了有被埋到这片 地下。地被耕来耕去,人生生死死,这地几千年来有可能一年也没闲过,会老了吗?我捧起 这老田里的泥土,湿润润的,油黑黑的,孕育的小麦,正抽绿芽,哪像耕耘了几千年的土地, 简直像年轻的母亲,正散发着乳香呢!我坚信,只要给它水的滋养,给它足够的肥料,这田 地的旧土,永远是年轻的,永远也不会老去。

每一捧旧土,都不可小看。每一捧旧土,无不经受了数亿年的风雪雨霜,无不经受了数

 

不清的践踏和摧残,见证、饱尝和承载了死的悲惨、血泪与世间残酷。被屠刀,被魔鬼,被 烈火,甚至被炮弹蹂躏过的泥土,喝过雨水,照样会活,照样会新,像新的泥土一样。这就 是旧土。旧土承载世间万物,承受了天地间风、雨、水、电、雪的摧残,承受了人和动物的 一切暴行,包含和消融了发生在大地上的所有污垢、丑陋和罪恶。尽管它是负重和苦难的, 但旧土不旧,旧土在一滴水的滋润下,依然是生机勃勃的精灵。

我膜拜大地,敬仰旧土。

(选自《人民日报》2016 年 5 月 28 日)

1.文章从内容看分前后两个部分,请概括前一部分的内容。

2.文章后一部分写出了“旧土”的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3.赏析下面句子。

我捧起这老田里的泥土,湿润润的,油黑黑的,孕育的小麦,正抽绿芽,哪像耕耘了几 千年的土地,简直像年轻的母亲,正散发着乳香呢!

4.文章为了表达丰富的情感,运用了什么写作技巧(或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

(2)_____,小桥流水人家。

(3)山气日夕佳,_____

(4)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 寒光照铁衣。

(6)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

(8)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凭①举孝廉,出都,负②其才气,谓必参时彦③ 。欲诣刘尹④,乡里及同举者共笑之。张遂诣刘,刘洗濯料事⑤,处之下坐⑥,唯通寒暑,神亨不接。张欲自发无端⑦。顷之,长史诸贤来清言, 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真长延之长坐,清言弥曰⑧,因留宿至晓。张退,刘曰:“卿⑨且去,正当取卿共诣抚军⑩。”张还船,同侣问何钋宿,张 笑而不答。须臾,真长遣传教觅张孝廉船,同侣惋愕。即同载诣抚军。至门,刘前进谓抚军曰:“下官今日为公得一太常博士妙选。”既前,抚军与之话言,咨嗟称善,曰:“张凭勃窣为理窟。”即用为太常博士。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张凭:字长宗,吴郡人。为乡闾所称。太守以才选举孝廉,试策高第,为惔 所举,补太常博士,累迁吏部郎、御史中丞。②负:倚靠,仗恃。③参时彥:参,参与,加 入。时彥,当时有才学之士。④刘尹:刘惔,字真长,官丹阳尹,故称。⑤料事:料理事务。

⑥处之下坐:把它安排在下座。⑦自发无端:自发,自己引发话题。端:头绪。⑧弥日:整 天。⑨正当:即将,将要。⑩抚军:指简文帝,曾任抚军大将军。传教:郡吏,传达教令 者。太常博士:官名,定礼仪,行礼时导引帝王等。咨嗟:赞叹。勃窣:形容才华由 内而外迸发而出。理窟:富于义理,集于一身之意。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负/其才气    B. 乡里及同举者/共笑之    C. 张笑/而不答    D. 即/同载诣抚军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诣______

(2)延______   

(3)遣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官今日为公得一太常博士妙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内容。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湖上吟

(宋)章甫

谁家短笛吹《杨柳》,何处扁舟唱《采菱》。

湖水欲平风作恶,秋云太薄雨无凭。

近人白鹭麾方去,隔岸青山唤不譍。

好景满前难著语,夜归茅屋望疏灯。

1.下列对诗歌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诗人游湖之初,听到笛音与菱歌,寻声望去,吹笛的人,载着歌者的小船,其实 就在前面不远处。

B. 颔联写湖面上风起了,湖水吹皱,天空飘着薄云,不可能下雨。

C. 颈联写游人之稀少,湖面之空阔。

D. 尾联“难着语”是说难以用语言文字来形容。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以对偶的问句发端,连发两问,写出了游湖的情趣。

B. 颔联描摹景物十分工整,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C. 末句“望疏灯”言尽意不尽,韵味无穷。

D. 全诗记游湖的印象,前六句写湖上见闻与情趣,末两句抒发感慨。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这腰鼓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B. 道道目光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C. 你要是走过淮河,乘着轮渡,轮渡扯着呜呜咽咽的笛声,就有些像这种固定不变的东西。

D.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的美处是一种微笑般的美处,所给我们的乐处是一种温和的乐趣。

②因为竹的可爱处在纤瘦,所以画在画上时只须两三枝,即已足够,正如画梅花的只须画 一枝。

③人的爱竹,爱的是干叶的纤弱,因此植于家中更多享受。

④纤瘦的竹枝最宜配以怪石,所以画竹时,旁边总画上几块皱瘦玲珑的石头。

⑤竹树以瘦细稀疏为妙,因此种竹两三株,和一片竹林同样的可爱,不论在园中或画上。

A. ⑤②④①③    B. ③④⑤②①    C. ③①⑤②④    D. ⑤④②①③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