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台阶》——李森祥——小说

B. 《卖油翁》——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

C.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

D. 《老王》——杨绛——《杨绛散文》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并倾听着大桥建设者的英雄事迹。

B. 通过学习《卖油翁》一文,使我懂得了熟能生巧的深刻道理。

C. 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相关部门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

D. 对于那些遭遇不幸的人,我们尽管要时刻关注他们,还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2017届内蒙古包头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第二十六届全国图书博览会在包头举办,来书博会主会场参观的大庭广众络绎不绝,扩大了鹿城的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

B. 夕阳的余晖洒在金色的孟加拉湾,联合动力号油轮连接着两支输油臂,静静地停泊在波澜不惊的码头边。

C. 我们总说防患未然,然而又有多少单位能够真正做到彻底排查隐患,坚持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答案恐怕不容乐观。

D. 明末清初,很多士大夫热衷于叶子戏,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有学者认为,西方扑克牌正是在叶子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惶恐        忿然        低眉顺眼

B. 黏性        塌败        念念不忘

C. 哀悼        烦躁        情有可原

D. 繁琐        荒僻        莫明其妙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sǒnɡ)   恶(zènɡ)   油(zhuó)   问(jié)

B. (zhuō)   笨(zhì)    愧(zuò)    辱(wǔ)

C. (qiàn)   门(jiàn)   忿然(fèn)    家(pú)

D. 雳(pī)     取(dì)     自(jīnɡ)   开(qiào)

 

根据要求作文。

家是一只船,载满成长的故事;国是浩瀚的海,托起点点的帆。家,展露了国的文明和荣耀;国,汇集了家的幸福与期盼。

请以“家与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围绕话题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述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在600至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关山若飞_____________

(2)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

(3)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

(4)策勋十二转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选文画线部分简略地描写了战争的过程,联系全诗,说说作者为什么略写战争。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了木兰的什么品质?

 

失根的兰花

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

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来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大庙中同样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得美丽了。

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自行枯萎了。

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深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

1.从文章的内容看,题目中的“根”和“兰花”分别比喻什么?整个题目应如何理解?

2.作者“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为什么“从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

3.“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句话与前面哪句话相照应?它对文章中心有什么作用?

4.文章的结尾援引郑思肖画兰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5.请写出点明本文主旨的语句。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选文从________、动作、________ 三方面描写韩麦尔先生,表现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有何含义。

3.“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加点词“忽然”表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4.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起什么作用?

 

综合性学习。

“中国梦·正能量”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告诉我们: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社区准备开展“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讲文明树新风·中国梦】“梦娃醒,太阳笑,中国梦,多美妙。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请从中选取一种文明礼仪或传统美德写一句广告词。(3分)

示例:节俭:节俭持家家业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畏艰难·奔梦】奔走路上,我们需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

写一句励志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书·劳动·圆梦】圆梦需要付出,请围绕“如何圆梦”补写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劳动创造财富实现梦想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 《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冼星海作词,光未然谱曲。

B. 《最后一课》是德国小说家都德所写,小说以普法战争作为时代背景。

C. 《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该散文表达了作者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

D.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郭茂倩编纂而成,这首叙事诗写的是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B. 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儿,静一点儿……”

C. 田野里生长着高粱、玉米、大豆……等庄稼。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 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D. 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 她性情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的好感油然而生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是扑朔迷离啊!

D. 今天的荧屏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够观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最后一课》以小弗朗士这个男孩的视角,观察、感悟周围的一切场景和细节,既真实生动,又动人心魄。

B. 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着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

C. 虽然蔡斌在比赛中出现重大失误,但队员们及时调整心态,力挽狂斓,最终夺得了男子团体项目的亚军。

D. 一身戒装的花木兰透出一股勃发的英雄气,宛如一位英姿飒爽的少年将军,而对镜理云鬓贴花黄的她,则又是一位楚楚动人的闺中女红妆。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住(ɡěnɡ)  头(ɡǎo)  可(hán)

B. 育(bǔ)    机(zhù)  悔(ào)

C. (tuò)   痛(zhì)  污(huì)

D. (tiě)   山(yān)  澎(bài)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请以“感动我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从“老师”“路人”“温暖”“一句话”“瞬间”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干600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齐鲁青未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造化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阴阳昏晓__________________  

(4)荡胸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英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失根的兰花

■陈之藩

①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②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吧!

③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④我从十几岁开始,就在大江南北漂泊,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大庙中同样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⑤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⑥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⑦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得美丽了。

⑧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⑨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自行枯萎了。

⑩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

1.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失根的兰花”的理解。

2.请按照下面的提示,梳理表现作者爱国思乡之情的内容。

看花草________________讲故事___________引典故

3.作者“从十几岁开始,就在大江南北漂泊”,从未因想家而流泪,为什么“到了美国,情感突然变了”?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

5.第⑩段引用郑思肖画兰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古  藤

■王剑冰

①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

②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物种。

③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

④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说它沾了何仙姑的仙气,或何仙姑沾了它的仙气也未可知。《仙佛奇踪》说:何仙姑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经常在山谷之中健行如飞。传说武则天曾遣使召见她去宫中,入京的途中何仙姑突然失踪。之后百日生仙。这之后还有人为吕洞宾与何仙姑罩上了感情色彩。说何仙姑成仙返回家乡,在家庙的树林里乘凉,师傅吕洞宾欣然而往,匆忙间用神仙拐杖叉住了何仙姑的绿丝带,何仙姑掩面飞往天庭,吕洞宾丢掉拐杖去追何仙姑。于是,仙姑的绿丝带化作了盘龙古藤,吕洞宾的神仙拐杖也变成了支撑古藤的大树。当然这只是传说,但我仍然会恍惚间把这藤想成是何仙姑长长的六条头发。

⑤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

⑥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遭历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树桩。

⑦古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

⑧古藤,要么死亡,要么活着。

⑨没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千年的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

⑩藤,木的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有轻染,有淋漓的汁点。

⑪由此想到,一位90岁高龄的书法家出席一个集会,有人上前搀扶他时说:“您老气色不错啊。”老人说:“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棵古藤,乃真气色。据悉,这棵古藤依然六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多么迷人的意境啊!

⑫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更要学会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

⑬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如果不是住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

⑭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很多的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答案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

⑮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某种满足。

⑯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古藤的特点。

2.第②段中写道:“可当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96“我”为什么“吃惊”呢?

3.文章写何仙姑与吕洞宾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4.赏析第⑩段中画线的句子。

5.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年级某班以“走进科技新闻发布会”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活动中,小芳同学作为班级活动的主持人,写了一段开场白,请你帮她修改。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心地带,位于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襟江拥湖,是沿海腹地、内地前沿。【A】它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国际优势。自秦朝建制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素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和“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称。【B】合肥是全国首座国家科技创新型城市试点。她拥有三所国家实验室和四座重大科学装置,同时也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

①【A】处画线句中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改为“_________”。

②【B】处画线句与下句语序不一致,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徽人杰地灵,古往今来,名人荟萃,请你写出三位安徽科技名人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级准备在下周组织一次无人机设计大赛,请你大胆想象,写出200字左右的无人机设计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骆驼祥子》中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_________________祥子的第二辆车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拿钱买的。

(2)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_____________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________,它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弗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泛着点点银光,就像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挑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请以“感动我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从“老师”“路人”“温暖”“一句话”“瞬间”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干600

 

【甲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惟吾德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案牍之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爱者甚__________________  

(4)陶后有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周敦颐“独爱莲”,是爱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入世态度;陶渊明“独爱菊”,是爱其“花之隐逸者也”的隐者风度。你认为刘禹锡是“莲”那样的君子,还是“菊”那样的隐士呢?请结合《陋室铭》中相关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聆听冬天的故乡

■章中林

①你能用声音串起冬天的故乡吗?文友在电话里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在声音的世界里,冬天的故乡是什么模样呢?我的思绪随着窗外的月光飘到了那个江南水乡小村。

②记忆里,冬天的故乡是银白的、安静的。我们睡在舒适的稻草床上,喜欢一睡到天亮,但是总会被公鸡唤醒。那黄公鸡似乎不知道疲倦,天还没有亮,它就急不可耐地破空长啼,扰了我多少清梦啊。鸡叫了,母亲拨门闩的声音也响了起来。随着木门吱呀呀地被推开,一天的生活就开始了。

③母亲最先关心的是她的那两头肥猪。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烧猪食水喂猪。那时,没有什么粮食,烧的一般是猪草或者是山芋藤。也许是这样的食料味道不错吧,随着母亲“啰啰啰”的召唤,接着就传来猪们大快朵颐的吞食声。父亲一般这个时候都是清缸挑水。水井在田地中间,有一段坑洼的土路。一担水挑起来,扁担颤颤悠悠的,发出有节奏的快乐颤音。

④水缸灌满了,父亲就会打扫庭院,刺啦啦,刺啦啦,扫帚与落叶亲吻的声音是那么悦耳。不想却惊扰了树上的麻雀,它们在院子里起起落落,唧唧喳喳地叫着闹着,与扫地的声音应和着。

⑤这时,母亲开始忙着烧早饭。火舌快乐地舔着锅底,偶尔还有竹子爆裂的声音。等到母亲的粥开始飘香的时候,她就会把我们从被窝里拉起来。“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母亲的教导,我们怎么能忘记?我们胡乱洗把脸,就捧着书在院子里读起来――拉长的音调就像在唱山歌。对于母亲这样的说法,我们是得意的,因为她不识字,只要知道我们读书就满足了。而一旦父亲进门,我们就得正襟危坐,字正腔圆地朗读――父亲是老师范生。即便不是,他的那张脸冷下来,我们也是不敢造次的。

⑥早饭过后,母亲到塘堰洗衣服。这时,村子里就会响起有节奏的棒槌声。那声音响亮饱满,似乎连那枝头上的霜也被敲暖了――不然怎么一转眼,香樟上就只有亮亮的水痕了呢?父亲赶着耕牛下田去翻墒。牛儿也许是觉得寂寞,哞哞地叫着,挑逗得我们坐不住了,跟在后面去拣泥鳅黄鳝。犁沟里泥鳅现身了,我们就叫着嚷着扑上去。这泥鳅却也不笨,一露头就溜,急得我们手忙脚乱头都撞到了一块儿。

⑦白天,母亲除了去菜园,一般是不出门的。母亲做得一双好鞋,织得一手好毛衣,每天都有那大姑娘小媳妇上门来。家里的几个火桶被她们霸占着,还你侬我侬地知知不休。她们说着笑着,我们怎么办呢?到稻场斗鸡,到野地逮兔……村子里,到处都是我们奔跑的身影,到处都是我们欢乐的笑声。

⑧这时,乡村的小贩们次第登场了。“鸡内金换钢针,一个换三根。”货郎挑着货郎担子来了。那浑厚、悠长的吆喝声立即引来一群女人。他们围在货郎的身边,挑选着中意的小物件,唠着家长里短,那明净爽朗的笑声回荡在村子里。这边货郎才走,那边“磨剪子来戗菜刀”的吆喝声又响了起来;这边卖麦芽糖才到,那边锔匠又来了……

⑨冬天故乡的声音虽然简单,但并不单调;虽然琐碎,但并不沉闷,可以说是一种听觉上的享受。今天,当我回忆起那时那地的声音时,才发现那单纯而朴素的声音是多么的美妙动听,令人留恋――因为那里有充实的生活,有生命的律动,更有我快乐的童年。

1.阅读全文,指出贯穿全文的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舒服  正襟危坐   依次    B. 舒适   正襟危坐  次第

C. 舒服  一本正经   次第    D. 舒适   一本正经  依次

3.本文通过描写故乡冬天的声音,表现了故乡冬天怎样的特点?

4.自选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

5.结尾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什么作用?

 

我的宋老师

■叶梅

    ①进入初中后,班主任老师姓宋,30来岁的样子,清瘦的长脸,有些发黑的薄嘴唇。他留着小平头,头发一根根直立着,显得很严厉。上课时,宋老师常将两只瘦胳膊撑在讲台上,以至于身上那件宽大的灰衬衫也被撑起来,整个儿看上去空荡荡的。

    ②没有哪一位老师不喜欢学习好且听话的女孩子,从他的目光里闪现出的不常见的笑意,从他背着手踱步而在我的课桌前稍停片刻,从他点名发言时常常点到我的名字,当时12岁的我得意洋洋地感受到宋老师对我的宠爱。

③当时12岁的我很爱玩儿,还不懂得约束自己。有了那一点得意,我下课后便去林间玩捉迷藏,上课时也想入非非,做一个变为蝴蝶或小鸟的梦,不知不觉地在课本上点染一团墨,至于熄灯铃响前在寝室里的嬉戏更是其乐无穷,你扮狐狸我扮乌鸦,十几个女孩疯作一团,熄灯铃响后,裹在被窝里还要讲一阵子悄悄话。

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结果是刚进入初中不久的期中考试我的数学成绩只勉强及格。我脸上一阵红阵白,抬头看见宋老师那双失去笑意而充满忧虑的眼睛,感到触目惊心。宋老师将我叫到教师办公室,那是一间很大的屋子,摆着一张张可称之为雄伟的大办公桌,暗红的油漆泛出(     )的光泽。他叫我坐在一个小凳子上,沉思了片刻,才缓缓地说起话来。话其实很平常,可他那(      )的神色,忧心忡忡的语气以及屋子里(    )的气氛使我永远地铭心刻骨。我再也不敢懈怠。

⑤转眼到了夏天,学校去乡下帮助农民割麦子,这是大家都感到新奇和快乐的。细胳臂瘦腿的宋老师在金黄的麦浪里像变了个人似的,一改平日里的庄重矜持,有说有笑地舞着镰刀,马儿似的独自蹿上前去,留下一排排割倒的麦子。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往前赶,我只觉得左手食指被什么撕了一下,低头一看,镰刀已将左手食指拉开了一个大口子,白森森的骨头露了出来,一瞬间便渗红了,一股又红又浓的鲜血涔涔地往下淌。我骇得大叫一声,惊慌失措地呆住了。

    ⑥周围一片惊呼,没看清宋老师是怎么一下子就跑到了跟前,他的脸煞白,他二话没说就撕开了他那件灰衬衫的袖口,扯下一根布条死命地勒住我的手指,然后背上我就跑。回城的路有十几里,我趴在他的背上脸正对着他的满头硬发,他那发根里冒出的一颗颗汗珠,就像一颗颗珍珠那么大。宋老师交了手术费,又代表家属签了字,医生给我缝了四针,我的家人才闻讯赶来。

⑦“文革”来了,课也停了,学校里满地飘着大字报的碎纸片,却没有了人影儿。一年多之后再到学校去领毕业证,听说宋老师调回了家乡,他有一个务农的妻子。大家各奔东西,心里的那一分惆怅也只好随风逝去。

⑧几年后,我已在湖北恩施州委宣传部工作,出差到州里的一个小县城来凤。与当地人闲聊时,我突然想到宋老师,记得有人说他的家乡是来凤,便随口问了一句。不料当地那位男子说:“宋老师?他就在一中啊!“我兴奋得一下子站起来,连声逼问,弄得人家很是张皇。

⑨当天下午,我便借了辆单车,急不可耐地向那座校园奔去。一路上,我想象着同宋老师见面的情景,会是怎样的激动,弄得心里就像开了锅的水。进入校园后,我小心翼翼又满怀激动地叩开了那扇乳黄色的门。随着门的开启,我一眼就看见了宋老师。

⑩眼前的宋老师显然苍老多了,粗黑的头发已然花白,额前也布满了皱纹。我生怕自己的眼泪会滚出来,索性大喊了一声:“宋老师!”他立刻热情地把我朝屋里让着,说:“哎哎,请坐,请坐。”但并没有显示出特别的惊喜和意外。这使我有些诧异:难道他没认出我来?我说:“宋老师,我是您从前的学生,您不认得了?”

⑪宋老师的脸上显得有些窘迫,说了一个班级的学生,不对;狼狈地又说出一个班级的学生,仍然不对。很显然,他已经想不起来我是谁了。我很失望,甚至有些酸楚。

    ⑫那晚我同宋老师,还有他的妻子坐在火盆边,一起聊了很久,聊过去和现在的学校,聊大家都经历过的许多变化,同时嗑着师母炒的瓜子,很香。师母一看就是土家人,穿一身宽袖的青衣,包着头帕,朴实好客,茶斟了一道又一道,我与宋老师相谈甚欢,但直到最后宋老师也没想起来我的名字。

    ⑬在我的记忆中,宋老师为我付出过那么多心血;而对他来说,却是很平常的,他用心血浇灌的小树不是一株两株,而是一片片桃李芬芳的林子啊!

1.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阅读第②-④段,分析“我”期中考试数学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凝重  肃穆  神秘    B. 神秘   凝重  肃穆

C. 凝重  神秘  肃穆    D. 肃穆   神秘  凝重

4.多年后、“我”见到宋老师时的心情与宋老师见到“我”时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呢?

(1)“我”见到宋老师时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老师见到“我”时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某校七年级(2)班正在举行以“漫游语文世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下面一些问题,请你与解决。

(1)给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找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在下面的表格中写出相应的正确字。

①默默无蚊  ②一明惊人   ③终生无汗   ④百衣百顺

 

错别字

 

 

 

 

正确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语文少不了断句,请用“/”为下面的句子标明朗读停顿。(要求:标两处,标在恰当位置)

忧,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活动中,明明同学从网上摘抄了一篇倡导学语文的短文。下面是其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起修改。

作为基础工具学科的语文,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将会极大地怂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A】学好民族语言,【B】形成自主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C】提高全民素质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①画线的句子中有一个词用得不恰当,可将“_______”改为“___””。(要求:符合语境)

②最后三句【A】【B】【C】语序不合理,应该把【 】与【 】调换位置。(只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骆驼祥子》中的____________是个有知识、讲道理、服装淡雅、活泼大方的人,他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告发。

(2)儒勒•凡尔纳是_____________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被公认为“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我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效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________  lún__________     ___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颠沛流离在文中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引述句。

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