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吸烟才是当今时尚

①刚看完一份最新的统计:我国现有13到18岁青年1.3亿,据测算,青少年现在吸烟者1400万,尝试吸烟者不下4000万。青少年中吸烟者以学生为主,吸烟学生中又以男生为主,近年来女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均呈上升趋势。

②吸烟会诱发多种致命性疾病。科学实验证明:吸烟可以阻止人体对维生素丙的吸收,尼古丁对维生素丙有直接的破坏作用。人体如果长期缺乏维生素丙,可以诱发坏血病。吸烟者有癌细胞基因突变的,约为不吸烟者的3.5倍。吸烟可以导致约85%的肺癌患者死亡,导致约80%的喉、咽、口腔和唇癌患者死亡;导致约75%的食道癌患者死亡。吸烟不仅在直接接触部位引起癌症,还会在远处部位引起癌症。例如,几乎50%的男性膀胱癌和肾癌患者死亡是由于吸烟所致,吸烟者患膀胱癌和肾癌的危险性比非吸烟者高2~3倍。而被动吸烟也已经证实是非吸烟者患癌症的原因之一。

③有人说吸烟提神,但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那只是短暂性的提神。吸烟会抑制中枢神经,长期的神经抑制导致睡眠质量差,不仅看上去疲惫不堪,还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也有“烟民”说,吸烟就是一种时尚、一种潮流。我想,在健康与时尚、潮流之间,健康更值得我们珍惜和推崇。

④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禁烟力度。自2011年5月1日起,饭店、餐厅、网吧等将取消吸烟区,一旦出现违规吸烟情况,经营者将受罚。禁烟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把不吸烟当成一种时尚。

1.段中加点词“不下”有何作用

2.文章第②段划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问题。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①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段时期的贬谪生活, 这首诗作于贬所。

②“引”是古代的一种诗体。

(1)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地语言描绘诗歌第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2)诗歌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熙宁中,予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①。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烁,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

孙彦先云:“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绡縠:xiāo hú泛指轻纱之类的丝织品。

1.解释加点的字词的意思。

1使契丹                        (2)时新雨霁                

(3)相数丈                        (4)立涧之东西                

2.与“逾山去”中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潭西南望              B、远嫌避怨

C、则事不举水利不兴矣    D、乃记之

3.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明了(    )

虹的变化           B、虹的形成       C、虹的变化和形成

4.翻译

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

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从较高层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从较低层次的要求说,要正确的理解它,使用它,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A.成语是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

B.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遗产。

C.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和使用成语。

D.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下列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保尔•柯察金出生于贫困的乌克兰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十分贫苦,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直到哥哥谢廖沙工作之后,才有所改善。后到省肃反委员会工作。他的妻子是达雅。

B.冬妮娅是保尔的初恋对象,是一个林务官的女儿,她曾把《牛虻》这部小说介绍给保尔看。这部书启发了他的思想。由于阶级出身的关系,她没有和当时许多的青年一样去参加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斗争,保尔因此放弃了他们的感情。

C.朱赫来是一个坚强的红军战士,善于领导和组织群众,他在革命斗争中很好地团结了广大的工人和教育了无数的青年,保尔就是深受他的教育和培养而成长起来的。

D.丽达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热爱自己所信仰的共产主义,与保尔志同道合。可是保尔以“牛虻”精神抵制自己对丽达产生的感情,后来他又错把丽达的哥哥当成了她的恋人,最后下定决心断绝了他们的感情,因而失去了与她相爱的机会。

 

下面这段文字的恰当排序是(    )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       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是以必得历山川(亲自)             B. 非咨询不穷其(达到)

C. 摇缀(缠绕)                     D. 斗折行(像蛇爬行那样)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一生傲骨嶙峋,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B. 张师傅技艺高超,能够将普通的树根斟酌成精美的艺术品,令人叫绝。

C. 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在霍尔河畔奇迹般地崛起,让人以为自己仿佛到了纽约。

D. 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靡(mǐ)    自出心栽(cái)     B. 谛(dì)听    重峦叠障(zhànɡ)

C. 瑰(ɡuī)丽   无所是事(shì)     D.潋(liàn)滟   龟(jūn)裂

 

依依翠柳,郁郁繁花,嫩嫩春笋,茵茵小草……万物被温暖照亮,生机勃勃,尽情展示大自然的绚丽。在青春旅途中,你也常常被温暖照亮:眷眷亲情,殷殷师恩,醇醇友爱……让你坎坷变坦途,郁闷变快乐,单调变精彩,蓬勃向上,纵情演绎成长的浪漫。

请以“被温暖照亮”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中心明确,以记叙为主,适当议论抒情。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书写整洁,不少于600字。

 

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

①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枣树生长在那儿,没有什么养料和水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②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③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④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⑤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⑥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⑦古老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⑧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1.文中记叙了人们有关枣树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段中画线句有何妙处?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每到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段写人们看见枣子的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语境,谈谈你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划线句主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的哪些特征?

2.文中加点词语“静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百诗先生为国朝经学大师,记诵精博,而其天质实奇钝。幼受书,读百遍,始略上口。性又善病,母禁之读,遂暗记不出声。如者十年。一日,自觉豁再观旧所研究本,了无疑滞,盖积苦精力之应也。世之以下愚自诿,托词因病废学者,观于先生,愧可知已。

【注】国朝:指清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①遂暗记不出声  复:              者十年        是:        

③自觉豁        然:              托词因病废学者  或:        

2.下列句中的“之”与“盖积苦精力之应也”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其虫旧曾有                 B. 是吾剑所从坠

C. 故时有物外趣               D. 学而时习

3.翻译下列语句。

幼受书,读百遍,始略上口

译文:

②再观旧所研究本,了无疑滞。

译文: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 ,土人谓之傍不肯

1.下列句中与“其虫旧曾有之”中的“其”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飞漱其间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 其间千二百里                   D.而置之其坐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为两段                        ⑵土人之“傍不肯”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译: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欣赏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根据课文默写。

①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 

②明月别枝惊鹊,                          。(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⑤晴空一鹤排云上,                          。( 刘禹锡《秋词》

⑥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中庭地白树栖鸦,                         。(王建《十五夜望月》

常有高猿长啸,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郦道元《三峡》)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老舍《济南的冬天》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目睹坟地惨案后,汤姆和哈克采取了什么做法?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下列对《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评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是英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讽刺和批判了英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

B.在《海盗生活》中,写了三个小海盗汤姆、乔、蓓姬在杰克逊岛的清晨生活,充分地表现了三个少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心境。

C.在《洞中历险》这个片段中描写了汤姆和哈克在洞中经历了黑暗、孤独、饥饿的痛苦和死亡、恐怖威胁的困境。

D.《汤姆·索亚历险记》描写了以汤姆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烂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而做出的冒险经历。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会议开始前,主持人特别提醒:“为了保持会场安静,请各位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

B.有人从公交车上往外扔香蕉皮,一位乘客冲着他说:“老兄,你太过分了!积点德吧!”

C.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要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D.提到自己的父亲,老刘动情地说:“令尊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会课上有的同学吟诵了精美绝伦、感人肺腑的诗句。

B.九寨沟风景秀丽,有星罗棋布的湖泊,真令人流连忘返

C.同学们刻苦钻研,相互之间不耻下问,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D.作为典型的乡土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是制约中国农民法律意识提高的重要因素。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黄晕(yùn)    孜孜(zī)不倦        B.倔(juè)强     闲情逸志(zhì)

C.祈(qí)祷     贮(zhù)蓄           D.摇曳(yè)      陈词滥(làn)调

 

作文

有时礼物代表着祝福,有时礼物代表着鼓励,有时礼物代表着感激,有时礼物代表着一份心意,有时礼物代表着一个故事。礼物可以是人情往来赠送的物品,也可以是身边人的金玉良言。礼物能传递人间的真情,能拉近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

每一份礼物都代表一份心意,每一份礼物的背后往往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以“最好的礼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材典型新颖,抒发真情实感        ②写记叙文;

③不少于600个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清水微香 泾河

天色还灰蒙蒙的,东方初升的亮白映在我家纸糊的九宫格木窗上时,母亲已起床。梦境里,我隐约听见院子里扁担钩子相互撞击的声音、水桶摇晃的声音。母亲又要去挑水了。

我起床的时候,母亲已完成了她每天早晨的第一道功课,厨房那口赤褐色的大缸里已清水满盈。我计算过,按我家那对水桶的盛水量算,要担满这口大缸,是要挑四担水的。母亲要在水槽和我家往返跑四趟。母亲的额间浸着汗珠,身上散着热气,汗水浸湿了她的衣衫。而她的眉宇间却闪烁着明亮的精气神,有一股虔敬的威严和幸福感在里面。

多年来,她形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从不饮用水缸里昨天盈余的陈水,而是每天必须挑来清新的鲜水。端详着圆月一样充盈的缸口,聚敛的清水沉静地与母亲对望着,清幽深邃,一股新鲜的清香扑向她的脸面。那缸水,成了母亲心头独一无二的圆月,明亮地照耀着她,在她的心头晃来晃去。

那水,流经清幽的山谷,带着山涧车前子、蒲公英百草的清香,红鼻血花、野黄菊千花的芳泽,草莓、樱桃、蓝梅子野果的甘甜;带着林间白桦枝头滚落的晨露的晶莹;带着云卷云舒的雾霭的优雅;带着启明星的光辉,一路欢歌来到我家。这水是透亮的、清洌的、芬芳的。母亲说,喝上干净新鲜的水,心里是亮堂的,人一天是感觉不到乏的。

母亲像守护金子一样守护着那口缸,从来不许畜禽靠近,更不许小孩子们接近。小猫小鸡对那口缸是望而生畏的,每有靠近半步,就会遭至母亲的呵斥和追赶。为防意外,母亲特意让父亲做了两块厚重的木盖,重重地压在缸口上。那木盖我小时候是揭不起的,所以,也无从接近那缸水。

这缸水,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带着某种神圣的意味。我有时站在院子里,看见静静站立在厨房漆黑的角落的那口水缸,觉得它是那般清苦和孤独,又觉得它满腹高贵与清香。趁母亲不在的时候,我有时悄悄溜进厨房,用手摸着水缸光洁温润的赤褐色釉面,手掌上沾满了潮润与冰凉的水珠。再次轻抚,却意外感觉到缸体上传递出一股母性的柔情,那股柔情是那样宽广、熟悉、绵延不绝。

在流火的七月,放牛或放学回家嗓子冒烟的时候,我多想喝一口缸里的清水解渴。我静静地站在缸边,看着母亲郑重其事地揭开水缸上的木盖,舀出半瓢清水倒进瓷碗递给我。  那半瓢水在碗里荡漾着微弱的涟漪,欢快而愉悦,像渴望鱼儿的小海洋。我迫不及待地饮了一口,一股透心的冰凉通过舌苔直达内心,一股从未有过的澄澈迅疾传遍全身。那口水在我看来,是甜过蜜汁的,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那半碗清水更甘醇甜美的了。包括我的父亲和哥哥们,从七、八月的“麦趟子”上下来,也都是大汗淋漓地先钻进厨房,饮半瓢甘洌的清水后,才惬意地坐在杏树下稍作休息,再洗漱吃饭。

岁月荏苒,清水为伴。我有时想,我这身子里面定然已被母亲悄悄注入下了一股小小的清流。它的样子应该酷似那条清澈的小溪,每时每刻都回旋萦绕在我的血液里,支支汊汊遍布我的全身。

1.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句,从而理清这篇散文的思路。

_____________→清水的特质→母亲护水→_____________→家人喝水→_____________

2.题目“清水微香”点出了本文所写的水有哪些特殊性质?

3.这篇散文语言清新、形象,充满灵气。阅读划线句,请自选角度细细品析。

端详着圆月一样充盈的缸口,聚敛的清水沉静地与母亲对望着,清幽深邃,一股新鲜的清香扑向她的脸面。

4.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荷花之谜

①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花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不是。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尽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注】”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荷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葆鲜艳色彩。

②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械”。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

③荷花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的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沉睡了近千年的莲子竟然在4天后长出新的健康荷株。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正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老损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注:效应: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

1.这段文字介绍了荷花的哪几个特点?请简要回答。

答:

2.第③段中横线的句子运用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赵孟頫过扬州

元盛时,扬州有赵氏者,富而好客。其家有明月楼,人作春题,多未当意者。一日,赵子昂扬,主人知之,迎致楼上,盛筵相款,所用皆银器。酒半,纸笔求作春题。子昂援笔云:“春风阆苑客三千,明月扬州第一楼。”主人得之,喜,尽撤酒器以赠。

【注释】元:元朝。春题:春联。阆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此赞美明月楼。

【文化常识】赵孟頫其人。上文说到的“赵子昂”,即元朝书画家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他的字圆转遒丽,世称“赵体”,与“颜体”、“柳体”等并驾齐驱。他还善于诗文、工于篆刻,是个多才多艺的文人。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赵子昂           纸笔求作           援笔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3.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一日,赵子昂过扬,主人知之。

A.春冬之时                        B.心之所向

C.而忘操之                        D.至之市

4.本文中提到的“春题”就是现在的春联,春联要求上下对仗。文中引用赵孟頫写的对联时出现了差错,请根据对仗知识加以改正,使之更合对联的要求。

原文:“春风阆苑客三千,明月扬州第一楼。” 改为: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     ”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

(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诗人怎样的感情?

 

下列对《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评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这部小说是法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以清新简约的语言和充满率真童趣的笔调,深刻地揭示出了社会与人、社会与自然、人与自然的矛盾。

B、主人公汤姆索亚虽生性顽皮,喜欢“恶作剧”,但又心地善良、机智勇敢、乐于助人。

C、汤姆和蓓姬在野餐时走进了一个山洞,在他们被困山洞、寻找出路时,遇见了哈克,汤姆索亚表现得非常沉着勇敢。

D、汤姆索亚决定当“海盗”的主要原因是厌倦了学校枯燥的生活,想出人头地,为老百姓伸张正义。

 

某中学文学社发出一封信,邀请某知名作家担任顾问,下面的用语哪一句准确得体(   

A、我们敬请您担任我社顾问,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B、您荣幸地被邀请为我社顾问,我们感到无比高兴。

C、我们荣幸地聘请您为我社顾问,敬望如约。

D、聘请您为我社顾问,将是我们一大荣幸,敬望欣然赏光。

 

选出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无锡惠山是大自然的造化,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B、一时间,满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连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

C、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学习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这里山清水秀,民风古朴,宛若世外桃源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她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

B、他很早就对于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C、请你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D、从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