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做手术的是他的父亲。

B. 为了避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各级部门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C. 膳食营养搭配是否合理,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

D.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B. 亲爱的宝贝已在腹中8个月了,是个美丽的姑娘呢?还是个漂亮的小伙?

C.“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李阳说:“我一定要把它拍摄下来!”

D.程乃珊在“吾家有女初长成” 这篇文章里,提到了她女儿爱读的书。

 

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你们只有平时认真学习,才能满不在乎地对待各种考核。

B.排污工人在深井里中毒,救援战士没有汇报请示,而是自作主张,果断采取措施,为抢救工人赢得了宝贵时间。

C. 参观完浦西园区的信息通信馆后,她喜出望外地宣布:我终于看完了所有的场馆!

D. 阅读时没有必要处处死抠含义,暂时不懂的可以跳过去,在不求甚解的阅读过程中,你会发现读书非常愉快。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曲(juǎn    (zhuī)      hè)     模糊糊(mú)

Bhé)       ( jǐ)        息(qī)    繁花叶(nèn

Cní)       蓄(chǔ)     kǎi   雀无声(yā)

D那(chà)     息(píng     (pēnɡ)     美不收(shèng

 

请根据解释将下列成语中空缺的字依次写在后面横线上。(每空0.5分,共3分)

翻来fù(      去:指睡不着觉来回翻身。比喻事情一再重复。

jié(     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zhū(     丝马迹: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精神抖sǒu     ):形容精神振奋。

整装dài     发:整理好行装,等着出发。

花团锦cù(     ):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

                                                              

 

先改正下面语句中的错别字,然后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中。(2分)

饭蔬食饮水   曲躬而枕之

 

 

 

 

 

 

 

 

 

 

 

 

 

 

 

 

 

 

 

 

 

 

 

 

 

 

 

 

 

 

 

 

 

 

 

 

 

 

 

 

 

 

 

 

 

古诗词名句默写(每题1分共10分)

1.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3.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

4.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词句是:                   

                   

6.杜牧的《泊秦淮》中作者讽刺当朝统治者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句子是:                                             

7.《次北固山下》以“小景写大景”的诗句是                                     

8.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2分)

9.朱熹的《观书有感》: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的哲理的句子:                       ,                       

10.                        , 吹面不寒杨柳风。

 

写作(50分,含书写5分)

题目:发生在          的一件事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我身边、我家里、班级里、学校里、超市里……

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3叙事要生动具体;  

      4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9分)

动筒尝于国学

动筒1尝于国学2中看博士论难3云:“孔子弟子达者有七十二人。"动筒因问曰:“达者七十二人,几人已着冠4?几人未着冠?”博士曰:“经传无文。”动筒曰:“先生读书,岂合5不解孔子弟子着冠有三十人,未着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据何文以知之?”动筒曰:“《论语》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非七十二人?”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

[注释]①动筒:人名。②国学:京师官学的通称。③论难:针对对方的论点进行辩论。④着冠:成年。⑤岂合:怎么能。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于国学中看博士论难(             (2)动筒问曰(      
2.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或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据何文知之

A为师矣                  B徐喷

   C丛草为林                  D士不可不弘毅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坐中大笑,博士无以对。

                                                                              
4.请从动筒或博士任选角度,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3分)

                                                                                                    

 

(8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亦乎(                    (2)温而知新(   

(3)与朋友交而不乎(            (4)知也(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本文中很多话都成了名言警句。如果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做成书签,你会选择哪句?请说说你的理由。(2分)

   句子:                                                                  

   理由:                                                                  

 

(4分)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注】①南州:指永州。溽(rù)暑:又湿又热,指盛夏的气候。醉如酒: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②隐几:凭倚着几案。北牖yǒu:北窗。③日午:中午。④茶臼(jiù):指捣茶用的石臼。
1.这首诗中体现睡得很深的一个字是           ;以有声衬无声的一个字是         
2.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父亲的期望(13分)

①父亲是个修车的,虽年届四十,却略显苍老了,那饱经风霜的脸上,被风风雨雨刻上了深深的皱纹。

②打我记事起,父亲便开始忙碌在修车铺里,从早一直到晚,靠着他那仅有的手艺,维持着这个家。虽然整天忙碌,但在人们的眼中,修车毕竟是一个“低等”的活儿,因此父亲常常受到别人的鄙视。然而父亲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他不自卑,而是把他仅有的希望和那希望受到安慰的心交付给了我。他期望我能胜过他自己,更能胜过那些嘲笑他的人。晚上,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我一见到他,便兴奋地扑到他的怀里,接着父亲便给我讲一些伟人的故事,虽然他只知道一点,但这已尽他的所能了。每当这时,我总是非懂又似懂地听着,用我那天真的眼,盯着父亲的那张脸。

③不久,我上学了,这是父亲对我寄托希望最深的时候。父亲为了能让我安心念书,除了白天在修车铺忙以外,回到家还要做家务,累得他常晕倒在地。有时我真想帮他,但父亲总是笑着对我说:“没事的,你只管自己念书。”

④一次,父亲带我上街,我好兴奋。到了一家卖鞋的商店时,父亲停住了,他看看我脚下的鞋,说:“这双鞋太破了,很寒碜,还是买双好点的吧,上学哪能没有鞋!”我说:“爸,不要,我脚下的还能穿,几双跑鞋够穿两年了。”但父亲还执意要为我买。接着,为我在柜台上选了双皮鞋,虽然是最便宜的,可我的泪水已在眼中打转了。“拿着,”父亲把鞋放在了我手里,又从找回的钱中拿出一部分给我,折了几折放在我口袋中,说: “上学时,买东西吃,别空着肚念书!”

⑤一路上,父亲送我上车,我只是一路沉默,父亲则好像很轻松。半路时,父亲有急事要走了,临走前,他用那双粗糙的手,抚摸了一下我的头,轻声说道:“去吧,上学别迟到,爸晚上来接你。”我吃力地点了点头,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我情不自禁地又哭了

⑥我呆呆地立着,此时此刻的脑子中又浮现出了父亲那张黝黑的脸,那不平凡的脸,我此刻拿着的仿佛不仅是一双鞋,更是父亲的真心和那浓重的一片希望……生活的艰辛消磨了父亲的英俊,但永远消除不掉他对我的深切期望!

⑦父亲,儿子我会圆了您的心愿——                      
1.父亲“虽年届四十,却略显苍老了”,原因是什么?(不得超过15个字)(3分)
2.第④段中写父亲为“我”做了两件事,请依次简要概括这两件事。(4分)

                                                     

                                                     
3.结合语境,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分)
4.文章最后,破折号后面略去了一些文字。请结合全文内容替“我”补写出来。(3分)

 

新叶(12分)

①一夜春雨。清晨,我撩开白色的帘幔一眼瞥见小窗下那几根光秃秃的枝条上,冷丁里爆发出些淡绿、鹅黄色的嫩芽。“新叶!”我不由眼睛唰地一亮,惊喜地叫出声来。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脑间穿过。“啊!你好,新叶!”

②大自然里的花,五彩缤纷,而“绿色的花”却十分罕见,如果说我见过的话,那就是新叶了。

③人们总是把燕子飞来当做春天来临的预告,而我认为,新叶,才真正称得上春的使者。早在严酷的冬天,它就怀着自己的信念和希冀,坚贞执著地等待着、积蓄着,一当冰消雪化,它便急不可耐地从干枝秃条上冒出来,怯怯地朝四处窥探一眼。然后,轻轻抖动小小的身子,亲热地互相招呼着,迎阳光、沐春雨,尽情舒展开来。不几天,就星星点点地缀满一树,展示出蓬勃的生机。

④新叶一天天长大了,伴着春的脚步。转眼间,便是满眼碧绿。仰头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鲜嫩的新茶投入沸水里。老远看来,却见一团团、一簇簇,浓淡相间,亭亭如盖。密处,浓得深邃,像汩汩流油;稀处,淡得清亮,像一层薄薄的光晕。

⑤然而,倘若它只有惹人喜爱的风姿,怎值得我动之以情。留意观察许久,我发现一些更使我敬慕的——它的德行和情操。

⑥新叶的一生是短暂的。春天萌芽,夏日生长,秋风起后,大都飘飘去了。短暂的一生,却洋溢着无穷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爱。首先,它从不挑剔所处环境的恶劣。可安家于深山僻野,或置身繁街闹市,忠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于地不争丰瘠,于人但求有益。它辛勤地工作着,日夜不停地吸收二氧化碳,输出新鲜氧气。它用自己的身体装点河山,美化环境,为大道挡阳拦沙,为路人庇阴遮雨。它扶持着香甜的果实、艳丽的花朵,却从不炫耀自己。默默地专心致志地垂着绿阴,谦逊而不卑贱,清高而不孤傲。淡妆自恃,深根自养,忘我自献。大地的乳汁养育了它,它报以一腔忠诚。即使凋落下来,也总是挤挤地集在树根前,不肯离去。而且,大多是叶面朝下,把最后一吻献给母亲。

⑦也许是因为“绿肥红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欢心。可是红花虽好,还需要绿叶扶持。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又哪来花朵的“别样红”?我赞美绿叶,尽管我也十分喜欢花朵。   

⑧新叶青青,使我忽然想到:即使不能做一朵流芳溢彩的鲜花,做一片纯净高尚的绿叶又何乐而不为呢。人生,本该像它一样青翠、蓬勃、谦逊、勤恳。

⑨朋友,愿你生命之树,永远长满绿油油的新叶,四季长青。
1.文中赞美了新叶的诸多可贵品质,请你用四字短语写出其中三种。(3分)
2.联系上下文,分析第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3.联系上下文,说说划线句在表达上的好处。(3分)

仰头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鲜嫩的新茶投入沸水里。
4.绿叶对人生有什么启示意义?(用原文回答)(3分)

 

综合性学习(6分)

语文是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生活处处有语文。浸润在校园里的是语文的馨香,充盈在广告里的是语文的智慧。学语文,就要读灿烂多姿的中国文,品隽永含蓄的中国话,用规范典雅的中国词。请你和我们一同“漫游语文世界”。

(1)拟写标语(2分)

为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请以“读书”为话题拟写一条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赏评广告(2分)

例:共担风雨,分享阳光(天气预报广告)

赏评:运用了对偶和双关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流畅,语意含蓄生动。“风雨”与“阳光”既指天气现象,又指人生的坎坷与顺境。“共担”与“分享”两个动词,又体现了责任与关怀,饱含人间温情。

请你赏评(任选一则):A.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节能广告)

B.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节水广告)

   选(      )句                                                             

(3)阐释观点(2分)

当今社会,一方面是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流行语。如“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伤不起”、“有木有”等;另一方面,今年高考明确规定不能使用网络语言。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请说说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道理充分。

                                                                           

 

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山的那边》这首诗抒写了诗人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

B.《春》的作者老舍是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C.《伊索寓言》里的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的,如《狼和小羊》《乌龟和老鹰》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D.《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作者马致远是唐代著名戏曲作家。

 

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 (    )         (2分)

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B.他首先第一个发言,在众人的注视下分外高兴。

C.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D. 通过听于丹的“感恩教育”讲座,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2分)

    自从“减负”以后,他轻松多了,常常见他耳朵上戴着一副高级立体声耳机,_______,眼睛还时不时地瞟着一台超大屏幕的电视机,

A.手上捧着一本厚厚的小说。      B.捧在手上的是一本厚厚的小说。

C.手上捧着厚厚的一本小说。      D.厚厚的一本小说在手上捧着。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2分)

A.近日,越南对中国南海提出不少多姿多彩的要求,引起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

B.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他们应受到尊重。

C.“地沟油事件”在众多社会热点中出类拔萃,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选出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    (2分)

A.抖擞      咀咒      头晕目眩    可望不可即

B.嘹亮      雏形      碌碌终生    获益非浅

C.懊恼      点缀      明查秋毫    轻歌曼舞

D.清洌      报酬      闲情逸致    突如其来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间(sùn)   (yùn)     息(qī)     (huá)秋实

B.强(jué   污(diàn)  (zhuì)连     果实累累(léi)

C.贪(lán)   (zhù)立   清(dèng)   忍俊不(jìn)

D.落(duò)   窃(pá)    告(bǐn)    然长逝(cù)

 

《现代汉语词典对“学习”这样注【解析】
①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②效法。

请以“          让我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补充完整后的文题抄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规范。(4分)

 

阅读卢群的《伍铜匠》一文,完成题。(20分)

①伍铜匠是皖北人,刚到我们这里时还不满十八岁。那时我们这里四面环水,交通很是不便。乡亲们要想买个物品,非得坐船渡过盘龙河,再走上十多里的土路,才能在邻近的集镇采购到想要的东西。因此,当伍铜匠摇着铜串子走进我们村时,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②“小铜匠,给换个脸盆吧。”

③“小铜匠,给做个铜勺吧。”

④“好咧。”伍铜匠笑眯眯地应答着,随即在主人家的门前稳稳地放下担子,生起炭火忙碌起来。

⑤伍铜匠从小师从名匠,学得一手绝妙的手艺,祭器、文具、日用品几乎是无所不能。再加上他爱动脑筋,能够根据主人的喜好设计出各种形状和纹饰,所以很快赢得乡人的赏识,后来还赢得了一位姑娘的芳心。

⑥相中伍铜匠的那位姑娘是盘龙乡的美人,年纪轻轻的,家中的门槛就快被媒人踏破。但姑娘不为所动,却对伍铜匠情有独钟。

⑦伍铜匠没有辜负姑娘的厚爱,入赘①不久就被推举参加县里的技术比武活动,并以一座创意独特、做工精巧、玲珑剔透的铜摆件《耕牛闹春》,捧回“能工巧匠”金色奖牌。

⑧文革期间,大队干部找到伍铜匠,请他帮宣传队打制一面铜锣。伍铜匠从未打制过响器,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他特地到县剧团考察,回来后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打制出一面音质清纯、音域宽广的铜锣。送到宣传队一试,声音浑厚似虎啸,立时倾倒现场所有的人。后来这事不知怎么传了出去,附近市县的一些剧团和宣传队纷纷慕名前来订货。一时间伍铜匠家门庭若市,热闹非凡,很有点“盘龙铜贵”的意思。

⑨自从伍铜匠顶起门户,无论是三年自然灾害,还是十年动荡岁月,一家人从来没有饿过肚皮。不仅如此,伍铜匠还创造了第一个购买家电,第一个建造楼房,第一个装上电话,儿子第一个考上大学的盘龙纪录。

⑩好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弹指间伍铜匠已到了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这时,包括铜匠在内的许多古老行当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伍铜匠望着闲置已久的铜匠担子,想着曾经享誉八方的快乐时光,心中常常有说不出的落寞。不过平心而论,伍铜匠还是很满足如今的小康生活的。如果不是“菩萨”事件,伍铜匠的晚年也许不会有太多的涟漪。

(11)那日,伍铜匠下海经商的大儿子突然带回一个陌生人。陌生人见到伍铜匠供奉的观音菩萨.两眼立刻发起光来。大儿子就对伍铜匠说:“爸,您知道吗?这个菩萨可是个宝贝呢。您看这造型、这包装,少说也有几百年。尤其难得的是它还有个款识。这位朋友说了,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起码要值三十万!爸,您这房子也该翻翻新了,我也想买辆新车,咱们不如把这菩萨卖了,让它发挥发挥作用。”

(12)“什么话?你竟然想拿菩萨发财?亏你想得出!”大儿子的话让伍铜匠很生气。伍铜匠做生意时曾收到不少的古钱币和古玩意,那些东西已被识货的大儿子陆续淘走,如今陪伴在身边的只剩下这尊菩萨。铜菩萨是伍家的祖传之物,也是父母留给伍铜匠的唯一念想。大儿子竟然连传家之宝都不放过,伍铜匠岂有不恼之理!

(13)不料没过几天,二儿子也赶回家来。说是公司要提拔一些管理人员,不少人都在找关系钻门道。自己当了十几年业务员,这次如果再上不去,“仕”途算是完了。幸好头儿爱好收藏,咱就来个投其所好,把那尊菩萨送给他。

(14)“什么?用菩萨换帽子?亏你想得出!”二儿子话还没说完,伍铜匠又一次翻了脸。

(15)老伴见了伍铜匠把两个儿子都得罪了,就嘀咕道:“你也真是的,什么事都认死理,这些东西将来还都是他们的,你犯得着这么顶真?”

(16)伍铜匠说:“我就看不惯他们这德行,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不能让人家看我的笑话。”

(17)菩萨风波过去没几天,汶川发生了大地震。那些日子,伍铜匠天天心里发紧,有时还盯着电视掉眼泪。一日,伍铜匠的两个儿子同时回了家,说四川遭了大灾,党中央号召我们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咱们是不是把那个菩萨转让出去,让它更好地普渡众生。伍铜匠正苦于想不出办法援助灾区,儿子的话让他心里一动,踌蹰了一夜后,大清早就向儿子松了口。

(18)暑假期间,在县城上初中的孙子回家看望爷爷妈妈。饭桌上,孙子很惊奇地告诉爷爷,他的同学家里顾忌有个和咱家一模一样的铜菩萨,而且那个同学的爸爸还是爸爸的领导

(19)伍铜匠闻言愣住了,联想到大儿子的新车,二儿子的晋升,立刻明白了一切。

(20)伍铜匠蹒跚着走到门外,扒下门楣上“模范家庭”的牌牌,运足力气使劲一扔。那个牌牌在空中划了个弧线,然后一头栽进路旁的河沟里……    (选自《雨花》,有删改)

【注】①入赘:男子到女家结婚并成为女家的家庭成员。  
1.本文前半部分主要写了伍铜匠“享誉八方的快乐时光”,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填空。(6分)

来到盘龙乡——      ——赢得芳心并入赘女家——     ——       ——创造多个盘龙记录
2.下面对文中“铜菩萨”这一物件主要作用的分析,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始终。              B.补充交代了伍铜匠的身世背景。

C.说明伍铜匠有一定程度的迷信思想。    D.折射出文中主要人物品行的高下。
3.根据要求解答下列两小题。(6分)

(1)说说你对第⑧段中“盘龙铜贵”的理解。(2分)

(2)简要分析第(20)段的深层意蕴。(4分)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S分)

【链接材料】“可是他什么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本文第(18)段中的划线句子与链接材料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请分析其设计及用意的异同。

 

阅读阳作华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文,完成题。(10分)

①河水川流不息,你这次踏进河,水流走了,你下次再踏进时,又来了新的水,所以“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的这句名言,说明了客观事物是永恒地运动着、变化着的。

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物质都是运动变化的。拿地球来说吧,海洋变陆地,陆地变高原。我国宋代杰出的科学家沈括,根据他所作的地质考察,用变化发展的观点论证了华北平原是由河海泥沙淤积而成的。他在((梦溪笔谈》中指出:“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1 97 5年,我国的石油地质勘探队在冀中地区发现了任丘古潜山等高产油田,说明了华北平原由沧海变桑田的地壳变化,也有力地证明了沈括的上述论断。众所周知,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的最高峰,但你可曾想到,它原来也是从汪洋大海中钻出来的哩。根据我国科学工作者和登山队的科学考察,大约在2 0亿年到6亿年以前,古海变为陆地。到了大约1000多万年前的新生代新第三纪的末期全部露出水面,经过地壳的强烈变化,喜马拉雅山逐渐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它的高峰——珠穆朗玛峰仍在继续升高。每千年约升高70米。人类居住昀地球,不仅地壳在不断变化,而且各种生物也是变化发展的,并且永远处于不断的进化、变异之中。

③至于社会现象的运动和变化,比自然现象的变化就显得更加明显。人类社会五种形态有规律地依次更替,人们思想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这就不必细说了。

④总之,“一切皆变”,“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的主要观点。(2分)
2.简要分析文章第②段的主要论证方法及其作用。(4分)
3.假如用以下文字作为选文的结束语,请说说这样处理的好处。(4分)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如果用“老眼光”看新事物,就会使自己的思想僵化,就有掉队的危险。

 

阅读管丽红的《微课与慕课》文章片断,完成题。(10分)

①微课的概念,在国内,最早是由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在2 011年提出的,他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这个阶段对微课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资源建设,而忽略了其应用性、互动性和扩展性等特征。

②但随着国内微课发展和建设昀逐步推进,胡老师又在201 2年对这一定义做了更进一步的解释:“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突出了微课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更是基于某个知识点/环节的一个简短而完整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这个定义无疑要准确很多,微课资源不再是静态的,而是生长发展的,不断完善的。

③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起初微课是应在线学习而产生的。2 004年夏天,美国的萨尔曼·可汗开始用雅虎的一款绘图软件作为共享记事本,再加上电话辅导异地的表妹学习数学。后来在YouTube①上录像,继而在2 007年辞职创立可汗学院,并最终把其发展成为一家通过在线图书馆收藏了35 00多部各类学科教学视频的教育性非营利组织。这位的美国人用一共不超过300美元的视频设备通过录制1 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上传到网上供世界各地的人们免费使用。与此同时,英国教师电视网也开始了微课视频资源的建设。从2 004年的7年间开发了35 00个2 0分钟(主要授课过程大约1 0分钟)左右的精品微课视频,受到来自全世界范围的众多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喜欢。

④可以说早期的英美微课主要是以上传视频供需要的人在线观看使用为主,类似于网络视频公开课,或者说就是一种“短而精”的视频公开课。而真正把微课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是被戏称为“一分钟教授”的美国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教授。目前该学院已经推广应用了“微课”这一教学形式。他们主要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录制一系列1-3分钟的教学视频,突出关键的概念、主题和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根据所提供的资源和活动,建构自己需要的知识。(选自《科学大观园》,有删改)

【注】①YouTube是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网站。
1.请简要列出“微课”的两个主要特征。(2分)
2.按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4分)

(1)请说出第①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分)

(2)简要分析第③段括号中内容的作用。(2分)
3.请概括出选文的说明思路。(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题。(14分)

自昔词人琢磨之苦,至有一字穷岁月,十年成一赋者。白乐天诗词,疑皆冲口而成,及见今人所藏遗稿,涂窜甚多。欧阳文忠公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

蘧①尝于文忠公诸孙望之处,得东坡先生数诗稿,其和欧叔弼诗云:“渊明为小邑。”继圈去“为”字,改作“求”字,又连涂“小邑”二字,作“县令”字,凡三改乃成今句。至“胡椒铢两多,安用八百斛”,初云“胡椒亦安用,乃贮八百斛”,若如初语,未免后人疵议。又知虽大手笔,不以一时笔快为定,而惮于屡改也。  (选自《春渚纪闻》)

【注】①即本文的作者何蘧。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至有一字岁月    (               )    见今人所藏遗稿(            )

③欧阳文忠公作文毕(               )    ④得东坡完生诗稿(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蘧尝文忠公诸孙望之处

A.积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生(《鱼我所欲也》)

C.厅事之东北角(《口技》)       D.何有我哉(《<论语>》)
2.请根据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2分)

(1)疑皆冲口而成(标在动宾之间)   (2)渊明为小邑(标在主谓之间)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2分)

(2)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记承天寺夜游》)(2分)
4.请你根据选文主要内容为其编写一个文言标题:                     。(2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6分)

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望夫石①

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注】①望夫石:亦作望夫山。

    (1)“化为石,不回头”与刘禹锡诗中“           ”一句意思相近。(1分)

    (2)刘禹锡诗中“望”字出现了三次,请赏析其妙处。(3分)

    (3)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句“望夫处,江悠悠”,采用了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也暗喻了思夫之情的绵绵不绝。

    B.“行人归来石应语”中的“行人”,是指经过望夫石的过路人。

    C.“终日望夫夫不归”一句中,“夫”字的叠用达到了意转声连、音韵悠扬的表达效果。

    D.“望夫石”象征了恒久不变的忠贞之情,两首诗都是沿着这一传统指向进行立意的。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2014年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这一天,学校开展了“情暖盲道”专题实践活动,你也参与其中。

【“展板”再现】请你把“展板二”上漫画的讽刺意思向新华中学的学生代表晓华做一个解说。(2分)

满分5 manfen5.com

    (2)【宣传倡议】参观结束后,晓华随即代表自己的学校草拟了一份倡议书,请你帮他完善。

①结合“展板三”上的漫画寓意,补全倡议书中的第二项条款。(2分)

满分5 manfen5.com

②根据倡议书格式要求,按序补全缺漏的两个项目的具体内容。(2分)

                     B、                      

③在“展板四”图片中,两句标语的结构形式不一致,根据“关心他人奉献爱心”一句的结构特点,“行人请勿占用盲道”可修改为:                       。(2分)

 

名著阅读。(6分)

(1)《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                一起目睹了“坟场惨案”,其案情的真相是                                                。(3分)。

(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一孙行者一弼马温一齐天大圣一孙悟空一斗战胜佛。其中“齐天大圣”是自封的。

B.《格列佛游记》中,“我”在“语言学校”参观时,了解到三位教授曾计划取消本国语言中的所有词汇,但遭到了很多硕学聪明人的反对。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在描写修筑轻便铁路的过程中,写到了土匪袭击工地、建设者开展劳动竞赛等内容。

D.“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这段文字出自鲁迅散文《五猖会》,引文中的“赤须”是梁山好汉杨志。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

    ①更喜岷山千里雪,                      

    ②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③行远必自尔,                          

    ④越明年,             , 百废具兴。

⑤古代诗人常常借酒言事抒怀。范仲淹在《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词句中,借写守边将士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家乡和功业未立而生发的惆怅之情;陆游在《游山西村》“                      ”诗句中,借写农人备酒待客来展现农村丰收的欢悦气象,赞美淳朴的民风与人情。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五一假期,我们徜徉在凤城河风景区,领略自然之美,品味人文之趣,真是怡然自得

B.“胡瑗读书节”活动中,语文名师就如何有效阅读的话题说长道短,同学们深感受益匪浅。

C.近期,微信朋友圈中流行的一篇文章《素颜泰州》,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泰州的众多美食。

D.泰州老行当展馆里的游人摩肩接踵,大家饶有兴味地观赏着那些承载着儿时记忆的物品。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