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冰心笔下的童真和母爱在《繁星》《春水》中闪烁和荡漾;鲁迅的百草园让人流连忘返;萧红祖父的菜园让童年快乐飞扬……只要用心去感悟生活,那些醉人的时光总让人难以忘怀,那些真情总让人刻骨铭心。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或感悟,以“童年时光惹人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得抄袭;

  ④字数不少于600字;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题。(20分)

每一朵云彩都是天空的孩子  

 

①艾尔弗雷德出生于美国加州南部的一个农庄里。他从小酷爱音乐,并梦想长大后成为像鲍文·埃文思那样优秀的钢琴家。可是中学毕业后,他的母亲却让他留在农场干活并像他的父亲那样将来当一个农场主。他和母亲大吵了一架并赌气离家出走,他暗自发誓:一定要向母亲证明自己的音乐天赋。

②来到繁华的纽约城,艾尔弗雷德在一栋大厦前停下来,他想在这里歇息一会儿,然后再去找一份工作,一边挣钱,一边学钢琴。艾尔弗雷德才在石阶上坐下,隐约听到一阵钢琴声,优美的旋律仿佛天籁之音,他从来没听过如此好听的音乐。他一个激灵从石阶上站起来,顺着声音来到旁边富丽堂皇的大厅前,原来这里在开一场音乐会。他问去哪里买票?工作人员告诉他,门票一个星期前就已售罄。

③艾尔弗雷德站在大厅外如痴如醉,脸紧紧贴着玻璃门。当大厅正中央悬挂的横幅上的几个大字映入艾尔弗雷德的眼帘时,他几乎停止了呼吸,横幅上写着:著名钢琴家鲍文·埃文思音乐会。

④当熙攘的人群陆续走出大厅时,艾尔弗雷德才从音乐里醒过来。音乐会已经结束,这时,他突然感到嗓子眼呼呼往外冒火,肚子也咕噜咕噜叫起来。他朝路边的饭摊走去,吃饱喝足后准备离开时,一位穿着考究的先生走过来,并温和地对卖饭的老太太说:“夫人,我有一件事想求您帮忙。”

⑤“先生,请问我能帮您做什么?”

⑥“夫人,您能不能搬到我家里去住?至于支付给您的报酬,您可以随便要。”

⑦“先生,您是要雇佣我做您的全职保姆吗?或者家里有不能动弹的病人要我照顾?哦,先生,我可不干。”

⑧“不,夫人,我想让您做我的母亲。”

⑨艾尔弗雷德忍不住抬头望了那位先生一眼,这是一位生活在上层社会的人物,但他的表情和他说话的语调一样温和,而且仿佛被一层淡淡的哀愁包裹着。和艾尔弗雷德一样,老太太也被这位先生吸引了,于是很有兴致地听他说下去。

⑩先生望着远方的天空,仿佛自言自语地说,有一个男孩,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他十岁时从新哈勃郡山间的一处僻静村落来到纽约学习音乐。每年他的生日以及圣诞节,男孩的母亲都催他回家,他全都当成耳旁风。二十年后的一个秋天,男孩接到老家的电报,说他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母亲盼望最后能见他一面。可那时,男孩正准备参加一场音乐会,这场音乐会对他的艺术生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犹豫再三,最终放弃了回家看望母亲的念头。那场音乐会上,男孩得了冠军,可是,当他手捧金灿灿的奖杯回到那个日思夜想的村落时,他的母亲已经不在人世了,他看到的是母亲留给他的一张冷冰冰的字条:孩子,无论你将来做什么,你都是母亲最疼爱的孩子。

   这时,先生的眼睛里忽而闪出泪花,他把目光移向老太太接着说,那个男孩离家出走时给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成不了钢琴家,我就永远不回来。可是,当他终于实现了梦想要向母亲炫耀时,任凭他踏遍万水千山,哭喊到山蹦地裂,却再也没有了母亲的音讯。

我刚刚举办完一场音乐会,可是,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夫人,您知道吗?如今,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每天回到家里能叫一声妈妈,然后和她一起坐在沙发里,静静地享受满屋的温馨。

艾尔弗雷德鼓足勇气问,先生,请问您是......

我叫鲍文·埃文思。

著名音乐家鲍文·埃文思仍然絮絮地和老太太说着,艾尔弗雷德却悄悄离开了。

艾尔弗雷走在黄昏的纽约大街上,头顶的那片红烧云,一忽而白,一忽而红,一忽而厚,一忽而薄,一忽而肆无忌惮地东飘西荡,但,无论怎么变化,总也飘不出广袤的天空。艾尔弗雷德看着看着,心里柔软极了。他掏出手机,给母亲打电话:“亲爱的妈妈,我终于懂了,无论我走多远,也永远飘不出您爱的天空。”         

(《小小说选刊》2015第2期,有删改)
1.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第①段写艾尔弗雷德“一定要向母亲证明自己的音乐天赋”的誓言在文中有什么用意?(4分)
2.请赏析句中的加点词语。(6分)

  (1)当熙攘的人群陆续走出大厅时,艾尔弗雷德才从音乐里过来。(3分)

  (2)他的表情和他说话的语调一样温和,而且仿佛被一层淡淡的哀愁包裹着。(3分)
3.联系全文,请你谈谈对鲍文·埃文思这一形象的理解。(4分)
4.段划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5. 文中鲍文·埃文思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成功后,却因失去了母爱,产生了深深的悔意,一点都高兴不起来。这一点对艾尔弗雷德影响很大,你认为他还会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吗?说说你的理解。(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12分)

    

冯骥才

①在媒体和网络的时代,一个人只有高调才会叫人看见、叫人知道、叫人关注。高调必须强势,不怕攻击,反过来愈被攻击愈受关注,愈成为一时舆论的主角,干出点什么都会热销;高调不仅风光,还带来名利双赢,所以有人选择高调。

②有人以为高调是一种成功,其实不然。高调只是这个时代的一种活法。当然,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活法,选择什么都无可厚非。于是,另一些人就去选择另一种活法——低调。

③这种人不喜欢一举一动都被人关注,一言一语也被人议论,不喜欢人前显贵,更不喜欢被“狗仔队”追逐,被粉丝死死纠缠与围困,被曝光曝得一丝不挂;他们明白在商品和消费的社会里,高调存在的代价是被商品化和被消费。这样,心甘情愿低调的人就没人认识,不为人所知,但他们反而能踏踏实实做自己喜欢的事,充分地享受和咀嚼日子,活得平心静气,安稳又踏实。你问他怎么这么低调,他会一笑而已;就像自己爱一个人,需要对别人说明吗?

④所以说:低调为了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高调为了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⑤我很尊敬我的一些同行的作家。在市场称霸的社会中,恐怕作家是最沉得住气的一群人。他们平日不知躲在什么地方,很少伸头探脑,有时一两年不见,看似在人间蒸发了,却忽然把一本十几万或几十万字厚重的书拿了出来;他们笔尖触动的生活与人性之深,文字创造力之强,令人吃惊。待到人们去品读去议论,他们又不声不响扎到什么地方去了。惟其这样才能写出真正洞悉社会人生的作品来。

⑥作家天生是低调的。他们生活在社会深深的皱折里,也生活在自己的心灵与性情里,所以看得见黑暗中的光线和阳光中的阴影,以及大地深处的疼点。他们天生不是做明星的材料,不会经营自己只会营造笔下的人物;任何思想者都是这样:把自己放在低调里,是为了让思想真正成为一种时代的高调。

⑦享受一下低调吧——低调的宁静、踏实、深邃与隽永。低调不是被边缘被遗忘,更不是无能。相反只有自信才能做到低调和安于低调。            

(选自《今晚报》有删改)
1.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3分)
2.文章第①至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只有自信才能做到低调和安于低调”这句话的理解。(3分)
4.在媒体和网络的时代,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如何看待那些高调的炒作自我的现象?(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8分)

             网络正在改变我们的大脑

杨 凡

①人类的大脑是高塑性的,神经元和突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我们依赖电脑作为理性世界的媒介时,大脑就会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

②脑科专家斯茅与他的研究团队曾做过一个实验:让12名互联网老用户和12名互联网新手开始使用谷歌,同时对他们进行了大脑扫描。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象大脑之间的显著区别在于大脑皮层一片被称为背侧前额叶皮质的区域,它的功能是处理短期记忆和决策制定,新手的扫描结果显示这片区域活动微弱,而老手的则非常活跃。

③斯茅要求12名互联网新手在以后的5天每天使用互联网。第6天,他们重新扫描了各组的大脑两组大脑扫描图片显示,代表大脑活跃程度的亮斑图案几乎一模一样。可见,仅通过5天的训练,互联网新手大脑皮层前部的神经回路就被激活了。

④实验证明:从事某个特定活动的频率越高,神经通路负责执行这项活动的能力就越强。如果反复刺激同一区域,那个区域的神经回路将变得兴奋。后来的实验也证明:如果你忽略其他区域,其他神经回路将会相应变得衰弱。由此科学家认为,互联网已经改变人类思维方式,降低大脑集中精力的能力和深度思考的频率。

⑤阅读并非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人们需要通过学习掌握这种能力。网上阅读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使用大脑的方式,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一种阅读新趋势。

⑥伦敦大学用5年时间做了一个网络研读习惯的研究。报告说:“很明显,用户们不是在以传统方式进行在线阅读,相反,一种新‘阅读’方式的迹象已经出现:用户们在标题、内容页和摘要之间进行着一视同仁的‘海量浏览’,以求快速得到结果。”

⑦即使不在电脑前时,上网养成的阅读习惯也会继续回荡在我们的脑细胞中。上网使我们的神经集中在略读和多任务同时处理。以这种方式阅读时,我们充其量只是一台“信息解码器”,而我们专注地进行深度阅读时所形成的那种理解力、那种丰富的精神联想,很大程度上都流失掉了。

⑧美国哈佛大学的丹尼尔·韦格纳教授曾发现,结婚时间长的夫妇会依赖对方做自己的“记忆库”。科学家把这称为“交互记忆”。交互记忆是“外部记忆库”,就如同人们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会向专业人士请教一样,而现在,互联网也成为交互记忆的一种途径。

⑨互联网的知识储存和查找功能助长了我们的惰性,我们不必记忆什么,因为任何知识都可以通过“复制”加“粘贴”来完成。这种便利让人难以抗拒。但是,当我们开始利用网络代替个人记忆,从而绕过巩固记忆的内部过程时,我们就会面临掏空大脑记忆的风险。

                                                      (选自《发明与创新》)
1.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网络改变了我们大脑的哪些方面。(3分)
2. 文中划线句中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去掉,说明理由。(2分)
3.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14分)

王翦伐楚

王翦取陈以南至平舆。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王翦坚壁①不与战。楚人数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②。”王翦曰:“可用矣!”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王翦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师,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楚师遂败走。王翦因乘胜略定③城邑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营垒。②投石、超距:扔石头、跳远游戏训练。③略定:攻占平定。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王翦军而来/曾其所不能       B.国中兵以御之以咨之

   C.王翦休士洗沐/主人再食       D.楚师败走不得履
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二处。(2分)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1)王翦取陈以南至平舆。(2分) 

(2)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3分)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王翦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语段作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题。(6分)

山亭夏日

【唐】高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帘动微风起”诗句。(4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名著阅读题。(8分)

(1)在《父亲的病》和《琐记》中,作者都提到了衍太太,请举两例说说我为什么不喜欢衍太太。(4分)

(2)农村来的祥子,在失去父母与自己的土地后跑到城里,他的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在实现这个愿望的过程中先后经历过“三起三落”,请简要概括一下。(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9分)

  连云港有170多公里的海岸线,弯曲的海岸线构成著名的海州湾。这里散布着7个岛屿,像7颗明珠,镶qiàn(       )在万顷碧波之中。绵长的金色海滩,细沙平软,形成一个个天然海宾浴场;现代化的深水良港掘起在秀丽的海湾。伫立岸边,欣赏日出,自然会在日出的喷薄中感受向上的力量;                              ;欣赏高山,自然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感悟理想的崇高。一目数景,姿态万千,景趣jiǒnɡ       )别,使人格外心醉情怡。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2分)

(3)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4)文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加以修改。(3分)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字亦称“表字”,是古人成年后在一种仪式上命名的称呼,主要供社会称呼。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获悉好友王昌龄升官之后创作的一首诗。

   C.散文在写法上往往从细小处落笔,在细微的描绘中见精彩,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就采用了这样的写法。

    D.中国汉字造字的“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10分)

(1)子曰:“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

(2)足蒸暑土气,               。(         《观刈麦》)

(3)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5)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迢迢牵牛星》)

(6)经纶世务者,           。(吴均《与朱元思书》)

(7)             ,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8)           ,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我们每个人都得到过许多礼物,这些礼物或许是生日时一件精致的工艺品 ,或许是孤独无依时一双有力的大手,或许是伤心失望时一句安慰的话语……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珍藏生活馈赠给我们的礼物。

请以“珍藏那一份礼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认真审题,字数不少于600字。

②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若有需要请以字母代替。

③字迹清晰工整,卷面整洁。

④可以写你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和明白的道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答。

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也有人对此表示“忧愁”。 你对此怎么看?

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语句通畅,字数不少于80字。(6分)

 

 

 

 

 

 

 

 

 

 

 

 

 

 

 

 

 

 

 

 

 

 

 

 

 

 

 

 

 

 

 

 

 

 

 

 

 

 

 

 

 

 

 

 

 

 

 

 

 

 

 

 

 

 

 

 

 

 

 

 

 

 

 

 

 

 

 

 

 

 

 

 

 

 

 

 

 

 

 

 

 

 

 

 

 

 

 

 

 

 

 

 

 

 

 

 

 

 

 

 

 

 

 

 

 

 

 

 

 

 

 

 

 

 

 

 

 

 

 

 

 

 

根据课文默写。(10分)

晨兴理荒秽,                                ,再而衰三而竭 

③山光悦鸟性                               ,江春入旧年    

移舟水溅差差绿,               浊酒一杯家万里,          

              ,各领风骚数百年。   ⑧了却君王天下事,            

爱惜芳心莫轻吐,               今夜月明人尽望          

 

(14分)

春野

大门是一扇七八片旧木板钉在一起的柴门,还没有黄土夯的院墙高,白天从不关。我挎着小出来,往北一拐就到了我家屋后的大路。麦田就在路的对面,我蹦跳着走过大路,一脚站在了麦地里。

再回头看我家,麦草苫的屋顶黑乎乎的,像一只趴着的大麻雀。后窗和我的书包一样大小,封着的灰白油纸上落满了尘土。院子里的槐树蹿过了屋脊,四下里乱伸的枝条干黑干黑的,枝杈上坐着的鸟窝就像树杈结的果,也灰不溜秋的。

可是田野就不一样了。冻了整整一个冬天的麦苗正在返青,绿幽幽的,往瞭,二姨家的村庄远的根本看不见,只有一大片一大片的麦田,无穷的幽绿仿佛是从天边一路铺过来的。前几天才下过雨,娘,三婶,趁着地潮都刚刚搂过土,田垄又软又暄,脚陷下去再抬起来,就有一股土香从脚窝里冒出来。我是出来挖荠菜的,顺着麦畦走出去了老远,回头望望我家,呀,真的小成一只麻雀了青青的麦田还没到我已挖了小半篮,累了,坐在田埂上。荠菜还不大,但绿叶白根,新鲜得像挂在草尖上的露滴。那些长在麦苗中间的荠菜,拔的时候,不小心把麦叶也揪下来了。肚子在咕噜,我拈起几株干净的小荠菜,连同麦叶,一起填进嘴里嚼起来。村里有几间牲口棚,我和小花没事就爱跑去看牲口吃草。牛嚼得最慢,最细,有时会有绿色的草汁贴着嘴角滴答下来。我嚼啊嚼啊,也嚼得又慢,又细,把荠菜根都磨成水了,我成了春日麦田里的一头小牛了。

挖回家的荠菜,在清水里涮涮,捞出来,晾晾,撒上点盐,拌一拌,就能吃了。荠菜有点苦,可是咽下去,又觉得有股幽幽的香一点一点地升上来。

三婶家的旺才歪歪扭扭地学步,还不会干活,娘就让我把挖来的荠菜给三婶送去一些。我颠颠地跑去,站在院子里脆生生地喊三婶!三婶!三婶的门前有一丛迎春,青柔的乱枝满了小黄花,鲜黄鲜黄的,比鸡蛋黄还黄,黄得照眼。三婶应声从屋里出来,经过迎春花丛,三婶比花还好看。

天暖起来,麦苗像有无数条看不见的线提溜着,往上猛蹿。麦田绿得淌油了。放学后再去拔野菜,麦苗没过小腿了,麦苗没过膝盖了。累了坐在田埂上,麦苗齐着眉毛了。小花坐在另一条田埂上,她一偏头就不见了。我拧着脖子望一圈,眼里全是青翠的麦穗。我大声喊,小花,你变成一棵麦子了吗?并随手摸起粒土坷垃蛋掷过去躺下去的小花咯咯地笑着坐起来,指着我别在耳边的荠菜花,也大声喊,妞妞,你变成一棵荠菜了吗?我也咯咯地笑。整个春天,我和小花除了上学就是蹲在麦地里,剜荠菜,拔荠菜,薅荠菜,顿顿饭吃荠菜二婶说我们三根筋着个头,说我们细细的脖子快成荠菜茎了。可我们还是天天咯咯地笑。小花一笑腮上就凹进去两个深酒窝,我揪下一朵荠菜花进去我笑个不停,她看不见,她把荠菜在指上缠来缠去,跟着我傻笑,我们成了田野里两棵会笑的荠菜了

背着满筐的野菜往回走,抬头看看我们的家,呀,一间间黄土房子不见了,只有一团团一汪汪的绿树,我们的村庄也成了一块绿色的田野了。

野菜老了,不能吃了,只能喂牲口。我成筐成筐地背回家,小毛驴的黑嘴角就天天衔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吃不了的,就摊在太阳里,晒干,垛起来,给小毛驴留着。

而我,依然穿行在田野里。
1.联系下文,简要分析第自然段的作用。(3分)
2.请结合语境,品味第自然段和第自然段中的加点字“挑”。(4分)
3.自然段中的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4.自然段有什么深刻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4分)

说“话”

①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说话粗野、冷漠、骄横,会给人留下低级下流、缺乏教养的印象;说话文雅、和气、谦逊,让人看到的是一颗善良、纯正、美好的心。

②有一次,列宁在下楼时正碰上一位女公务员端着洗脸水上楼,她看到列宁就往后退让,列宁却十分热情地说:“你手里端着东西,我是空着手,你先上楼吧!”

③1955年,毛泽东回韶山时邀请亲友中的老人吃饭,向他们敬酒。老人们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回答说:“敬老尊贤,应当应当!”

④有一次,周恩来下了飞机后与机组的同志们一一握手告别。当时机械师邝祖炳正蹲在地上工作,周恩来和其他同志握手以后就站在邝祖炳身后等着,并示意别人不要惊动他。邝祖炳工作结束转过身来,才发现总理站在后面,赶紧说:“对不起,总理,我不知道你在等我。”周恩来笑着亲切地问:“噢,我没有影响你的工作吧?”

⑤语言的美,不在于辞藻华丽,也不在于抒情描写,而主要在于适合语言环境。与同志见面时,问声:“你好!”一句亲切的问候,并非是多余的客套,它体现了谦恭和关心人、尊重人的美德。与别人打交道时,常说一声:“请!”也可以表达对别人的尊重。不慎做错了事,先说声:“对不起!”可消除不必要的猜忌,增进同志间的友谊。别人道歉时,说句:“没什么!”表示胸襟开阔,还可以把窘境中的同志解脱。请别人帮助时,说一声:“劳驾。”这不是普通的恭维,而是表达了尊敬别人的意思。同志帮了个忙,说声:“谢谢!”它像一盆炭火,使人感到情感的炽热;它像一条纽带,连接了同志间的友谊。别人致谢时,说声:“别客气!”表现出你助人为乐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你诚恳谦虚的美好心灵。同志间分手时,说声:“再见!”这表明交往并没有在分别时结束,友谊在告别声里继续发展。

⑥总之,要做到语言美,要在说话时做到“文雅、和气、谦逊”,就要加强思想修养,加强语言锻炼。不从根本上下功夫,往往是学不像样的。
1. ①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2.请概括短文所表达的主要观点。(2分)

 

(5分)

微力量:微博彰显影响力

①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身兼双重角色——信息中介者和议题主导者。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终端,对新闻信息的处置是完全被动的。微博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平台。这是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备,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成为“公民记者”。

②微博带来的改变已经不只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新闻传播主体的移位。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涌现。受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任何传统媒体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设立分支机构,更不可能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数量庞大的微博则不同,它散布在世界各地,就像是无所不在的眼睛,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一种旁观和参与兼备的姿态,注视和记录着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件,并以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③微博在直接发掘新闻议题的同时,也从传统媒介那里“抢”走了部分议题设置权。目前国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舆论机制,即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

④作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媒介节点,微博在用“微力量”改变中国媒介生态的同时,也见证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目前,微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数据中心调查报告显示,微博用户使用微博发布信息、记录心情、消磨时光、结交朋友、拓展知识、讨论同感兴趣的话题、关注有兴趣的名人等。
1.综观选文,“微力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2.第②自然段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4分)

峡口进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      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10.⑴首句“峡口花飞欲尽春”交代了什么内容?在诗中有何作用?(2分)

⑵这首诗抒发的情感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2分)

 

12分

①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濒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①之,其为君亦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则予我矣。”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

②鲁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夫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曰:“杀而以其尸授之。”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请生之。”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

   【注】:①宥(yòu):宽恕。
1.下列句中的“于”与“欲以戮之于群臣”中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 2分    (    )

A.刻唐贤今人诗赋其上          B.万钟我何加焉 

C.每假借藏书之家              D.苛政猛虎也
2.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齐桓公想让鲍叔做太宰,但鲍叔认为管夷吾更有治理国家的才华,因而向桓公力荐管夷吾。

B.管夷吾有一次曾差点暗杀了齐桓公,所以齐桓公耿耿于怀,不能原谅他。

C.施伯识破了齐国的用意,坚决反对将管夷吾送给齐国,足见其洞明局势的远见卓识。

D.鲁庄公虽有谋臣施伯为其出谋划策,但因为自身目光短浅,最终还是中了齐国的计。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①桓公自莒于齐    反:          ②请               

③请            生:        鲍叔之言   如: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2分

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2分

 

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好的一项是3分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统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A我国古代竹画发展的概况              

B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画家   

C苏东坡的竹画气魄大,倪云林的竹画意境萧疏,王统技艺高超,徐文长所画精

D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风格多样,技法高超。

 

下面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具有超凡的智慧、特殊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头脑。

B.《水浒》中的“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宋江等都是英雄好汉。

C.《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D.《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小说讲述的是人力车夫祥子在北京拉洋车的艰辛生活和悲惨遭遇的故事。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A.东西:到处                  B.恂恂:提心吊胆的样子 

C.:同“饲”,喂养。         D齿:牙齿

 

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忽见面前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

     春节联欢会上,“小彩旗”翩跹起舞,旋转四小时,寓意季节的流逝。

B 他第一次上台发言,显得有点儿矜持,说话有些不流畅。

     蒙娜丽莎的微笑神秘而又端庄,恬静的脸上充满矜持与温柔。

C 这条商业街显然没落了,昔日店家门庭若市的盛况已不复存在。

     自开业以来,杜莎夫人蜡像馆一直门庭若市,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游客。

D台上精彩纷呈的演出,对应着台下如火如荼的呐喊,这场面真是沸腾了。

     随着经济大潮的涌起,开发区的建设如火如荼地拉开了序幕。

 

选择字音字形无误的一项(3分)                          

A毛骨悚然      徜徉(yáng)      如火如荼        跻(jī)身

B跌荡起伏      深邃(suì)       一丝不苟        吞噬(shí)

C浓妆淡抹      挑衅(xìng)      卷轶浩繁        杀戮(lù

D不能自已      诬蔑(mèi)       眼花缭乱        瑕疵(cī)

 

写作(50分)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会有许许多多指引你前行的“星”,虽没有太阳般灿烂的光辉,却能在你前进的黑夜中给你希望与慰藉。父母的一次叮嘱,老师的一次教诲,同学的一次支持,朋友的一次鼓励,陌生人的一次帮助,名人故事的一次洗礼……有多少的进步与欢笑,有多少的感动与收获,这些点点滴滴,犹如夜空中的流星,虽是短暂,却又是永恒。

请以“那颗带我前行的星”为题作文。

要求:

①选材新颖,内容具体。

②主题深刻,有真情实感。

③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④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综合性学习(6分)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中午12点过,趁着午间休息,简阳市三岔中学17岁的叶富源,背起爸爸叶春柏在学校附近的小路上散步。阳光透过枝丫,照在两人的笑脸上,仿佛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四年前,一场事故之后,叶春柏高位截瘫。两年后,无法忍受生活压力的妻子离家出走,只剩下一对儿女。姐姐叶东梅在外上大学,为了方便照顾爸爸,弟弟叶富源到三岔中学上高中后,就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民房,背着爸爸去上学。尽管每天安顿好爸爸,深夜11点过后才能坐在床上靠着墙壁复习功课,但叶富源的成绩却很优秀,经常考到年级第一名。父子俩对未来充满希望:“熬过这几年,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20131114日《华西都市报》)

1)给这段文字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1

答:

2)叶富源的事迹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下面是一位网友发帖的内容,请你以“热爱生活”的网友身份跟帖,写几句赞美、鼓励的话。要求不少于3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书虫:养育恩,不能忘。亲情浓于水,孝心感天地!相比那些忘恩负义的人,你是巨人!相信困难是暂时的,祝愿你们一家幸福!

热爱生活:

3)根据叶富源同学事迹,策划一个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主题:

活动形式:

活动程序:

(要求至少写出三个。提示:活动程序可以是环节、步骤,也可以是栏目等。)

 

阅读下文,完成题。(13

“抗雾霾食品”靠谱吗

范志红

①近日,有韩国媒体称猪五花肉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有效地排出长期积聚在人体呼吸器官的微细颗粒物以及重金属。同时,韩国的矿泉水销量大增,也是因为喝矿泉水能抗雾霾的传说。中国民间也有种种关于抗雾霾食品的说法,这些说法真的靠谱吗?

②不饱和脂肪酸,这种在中国民间被认为有抗雾霾功能的物质成分,在中国人的膳食中并不缺乏,无论是炒菜油还是坚果、油籽,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而五花肉肯定不是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更不是推荐来源。

③所谓不饱和脂肪酸有助排除肺部微细颗粒物以及重金属的说法,并没有可信的科学依据。不饱和脂肪酸是怎么从胃肠里跑到肺泡里的?呼吸道能够分泌不饱和脂肪酸吗?不饱和脂肪酸又是怎么和肺里可吸入颗粒物上附着的重金属发生结合的?如果肺泡里真有不饱和脂肪酸,它遇到重金属,会发生什么?就笔者所了解的化学知识,恐怕事实是,在一个氧气充足的环境当中,铅、镉等重金属能有效催化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而脂肪氧化对人体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好事情。

④那么中医所推荐的滋阴润肺、助肝排毒的食疗方法可抗霾吗?古代并没有过这种人类污染造成的雾霾天,食物对雾霾有什么作用,古人也不可能做过相关研究并有可靠的经验留给我们。所以,笔者认为,所谓润肺的食材未必对雾霾有特效。但适当吃点木耳、银耳,获得一些可溶性膳食纤维,对于减少胃肠道中重金属元素的吸收还是有所帮助,对延缓餐后血糖、血脂的上升也多少有点好处,对健康有益无害。 

⑤不过,也有人认为菌类食品污染大,会富集环境中的重金属,恰巧木耳、银耳也属于菌类。而菌类中重金属污染的状况的轻重主要与它的生长环境有关。在土壤、水源已经被重金属污染的地区,野生菌类是最危险的,而人工栽培的菌类长在培养基上,不接触外界环境,反而相对安全。另外,菌类中的重金属并不是可溶状态,通常是和膳食纤维结合而存在,即便进了人体,吸收率也是较低的。所以,在少量食用的前提下,各种菌类的安全性是无需担心的。

⑥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多吃青菜可以对抗雾霾。这个说法倒是有点道理,但也只是沾边而已。这是因为菠菜、苋菜、小油菜、芥蓝等深绿色的叶菜中富含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叶绿素有利于减少人体内某些化学毒物的致突变作用,而胡萝卜素在身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有利于提高上皮组织(包括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眼睛的黏膜和皮肤等)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其中的多种抗氧化物质也有利于降低炎症反应,这些作用对于预防雾霾造成的呼吸道黏膜损害可能有一定益处。不过,这绝不意味着青菜是抗雾霾的特效食品。

⑦如果你平日很少吃青菜,因为听说吃青菜能抗雾霾的说法而增加了绿叶菜的食用量,那真值得庆祝了。因为吃深绿色叶菜的好处实在太多,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老年认知退化和骨质疏松,都大有益处。

⑧很想提示一下担心雾霾危害的朋友,不要听到什么食物能抗霾就拼命吃,用它挤占其他天然食物的份额。比如,有人听说木耳能清除污染,就顿顿以木耳当主要菜肴吃;有人听说百合对肺好,就把百合当主食吃。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少数几种食材并不能代替其他食材的健康价值。合理的方式是,以抗雾霾为契机,增加食物的多样化程度,更加重视自己的饮食健康。

⑨在环境污染短期没法解决的情况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努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污染的环境中,比别人的抵抗能力更强一些,活得更有质量一些。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3期,有删改)

1.文章以“‘抗雾霾食品’靠谱吗”为题有什么好处?。2

2.中国民间关于“抗雾霾食品”的说法有哪几种?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

3.适当食用木耳、银耳和青菜对人体健康各有哪些益处?4

4.请从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角度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5.当前,我国的雾霾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很多人谈“霾”色变,并寻思着应对雾霾的各种办法。结合选文内容,请你就膳食防霾向人们提出合理化建议。(2分)

 

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6分)

一只鸟瞄准一座村庄

①人类的亲密伙伴——鸟,歌喉婉转,体态玲珑,雄姿威猛,千姿万态,难以胜数,诗词里,画境中更是少不了它们作点缀。

②爱鸟之情,源远流长,有些来历。

③小时候住过一个村庄,四季有鸟的倩影。热闹时,鸟鸣声整天都铺满了大地和天空。

④开春了,祖父甩下棉袄,开始耕种,犁铧尖头明亮,在沉寂的大地表层行走,泥浪翻滚,如军舰般在海上航行。黑色沃土翻开埋藏一冬的草根,各色小虫苏醒过来,浮出地面,浓郁的油菜花香和清新的麦苗香接纳它们,不幸的虫儿是黑喜鹊、灰喜鹊、翠鸟、云雀、杜鹃、夜莺和知更鸟,还有其他一些不知名的小鸟的美餐,(A刚翻过的地,一群小鸟像机灵、欢乐的小姑娘,脖子一伸一啄,一观望,一低头,神态天真可爱至极。

⑤一片苜蓿地,红、紫的花茂盛地正在开放着,色彩艳丽,自顾自浓浓地开。偶有扑棱棱的一声,鸟影乱飞。轭下壮牛呼出粗气,惊动了一群正在觅食的巧嘴八哥,八哥冲天飞翔,找新的就餐地。其中两只八哥胆大,径直在牛背上歇脚,怡然自得。

⑥暑假,村里是孩子们的天堂,也是鸟的欢乐国。早晨起来,睡眼惺忪,屋后一片大竹林,雾岚还未散尽,空气清新,鸟在枝头争鸣,起初声音不大,如单人演奏,双人合奏。渐渐地,这些鸟儿全部都展开歌喉,开始交响乐,一呼一应,一应一答,一答一和,鸟音清新,动心悦耳。脚底像安了弹簧似的,鸟儿们从一个枝头蹦到另一个枝头,像钢琴大师手中飞逸而出的一串音符。(B篷篷翠竹,只只鸟影,微风过处,竹叶沙沙,鸟语啁啾,声声入耳。场景蕴涵静默的自然力量。恨自己不通鸟语,不能分享它们的快乐,短短十分钟,演奏结束,只有一名观众的演奏会,鸟谢完幕,一哄而散,飞向竹林外的远空。

⑦秋天,收获的季节,鸟在田间稻茬儿穿来穿去,与人争夺粮食。辛苦的农人被丰收的喜悦陶醉,毫不计较;鸟儿抢着剩在地里的谷穗、高粱粒,放开肚子吃饱。农人憋足劲儿,小腿肚子肌肉绷紧,挑起一捆捆谷穗回家;吃饱的鸟像凡·麦田里的乌鸦,蹦蹦跳跳跟在人脚后。走近村子,一群群麻雀像过节,一忽儿停在屋前大柳树上,一忽儿歇在门口禾场上。

⑧冬季,一场雪掩盖了一望无垠的荒野,农人脸露喜色,“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可怜的过冬鸟儿开始在饥寒中找食,在门外显眼的地方撒上几粒谷,一会就招来几只鸟前来啄食。谷子吃干净了,鸟就飞走了。雪地里只剩串串字,睁大眼睛看着人。

⑨故乡的村庄,鸟与人和谐相处,年年如是,季季如此,鸟早已融进我的生命,我离不了它们,忘不了它们。

⑩搬家后,住进城里,难见可爱的鸟儿们的踪影,每天有成群的家养鸽子在灰色楼顶单调地盘旋。一日得宽裕,坐车去动物园,掏钱买票看那些鸟,小吃一惊,鸟儿衣冠楚楚,呆立笼中,偶有几声清脆的鸟叫,已失去村子里那些鸟的灵性,人类和鸟的亲密感已荡然无存,人作为征服者在欣赏它们,笼中锦衣玉食,但终非自由之身,看到那些鸟儿们现在的模样,我心中隐隐作痛,决定抽空回家去看看。

近乡情怯,故乡的村落依然是旧日的模样。去寻找鸟的踪迹,看到二三只熟悉的白鹭,刚想招呼它们一声,它们已拔腿逃走,歇在高高的水杉树尖上睃着人,人远远注视那些可爱的生灵,它们只冷冷地回视,一层可怕的陌生感隔断了鸟与人之间融洽的情感。村子周围原来有大片湿地,鸟儿们自由飞翔、繁衍、生息,是一个旺盛的鸟族,这十多年滥捕乱猎,围湖造田,砍伐树木,改变了鸟类的栖息和生存环境,鸟数量开始锐减,人们喷洒农药也害死了不少的鸟。

鸟已早早地飞过村庄,隐匿空中,在自来水龙头上歇脚,在电线杆子上休息,在高压铁塔上垒窝。

亲昵的炊烟,阿公阿婆熟悉的呼唤声犹在耳边回响,树梢头,屋顶上,旷野里,那些可爱的鸟逐渐停止鸣叫,舞动,只剩满天的纸鸢在风中颤舞。

村庄终于安静如太古,静得人心里泛起阵阵的虚空。

(选自《散文选刊》2014年第2期,有删改)

1.作者在文中主要表达了对“故乡的鸟”的哪两种情感?产生这两种情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根据文意,填写下面表格4分)

 

产生这一情感的原因

 

2.作者小时候居住的村庄四季都有鸟,请给春夏秋冬这四幅鸟的生活场景图命名。(4分)

3.简要分析第⑩段在文中有哪些作用?(3分)

4.结合本文内容,说说本文借村庄的鸟的遭遇意在表达怎样的主旨?。(2分)

5.本文语言优美,特色鲜明,请你从文中分别欣赏两处画线语句。(4分)

A句:

B句: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8分)

1)海内存知己,                

2                  ,悠然见南山。

3)人生自古谁无死,                

4                  ,化作春泥更护花。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6)成长的道路上,既有春风和煦,繁花似锦;更有荆棘密布,泥泞曲折。我们要以《行路难》一诗中:“                                  ”的精神,坚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10分)

郑谷

谷,字守愚,袁州宜春人。父史,开成中永州刺史。谷幼颖悟绝伦,七岁能诗。司空侍郎图与史同院,见而之,问曰:“予诗有病否。”曰:“大夫《曲江晚望》云:‘村南斜日闲回首,一对鸳鸯落渡头。’此意深矣。”图拊谷背曰:“当为一代风骚主也。”……谷诗清婉明白,不俚而切,为薛能、李频所赏……谷多结契山僧,曰:“蜀茶似僧,未必皆美,不能舍之。”齐已携诗卷来袁谒谷,《早梅》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已不觉投拜,曰:“我一字师也。”

(选自《唐才子传·卷第九》)

【注释】①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②司空侍郎图:晚唐诗人、诗论家司空图。③拊:抚摸。④齐已:晚唐诗人。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为一代风骚主也

B当为一代/风骚主也

C当为/一代风骚主也

D当为一代风骚/主也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1为:(                           2奇:(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

蜀茶似僧,未必皆美,不能舍之

4.选文主要通过哪两件事来表现郑谷的才华?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2

5.“一字师”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发?2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第7—8题。(4分)

立春偶成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注】①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岁晚:写这首诗时的立春是在年前,民间称作内春,所以叫岁晚。 参差:不整齐的样子。

1.诗中写实的诗句是(     )(2分)

A律回岁晚冰霜少        B春到人间草木知

C便觉眼前生意满        D东风吹水绿参差

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人抓住立春这一节气,描绘出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

B从“草木知”到“生意满”写出了大自然的变化过程。

C“便觉”写出了诗人因春回大地而无比喜悦的心情。

D诗歌也流露出了感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愁。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