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锦(zhàng)   菜(xìng)   (gāo)     乐此不(pí)

B.干(biě)     新(cù)     芽(pēi)     如坐针(zhān)

C.望(kàn)     (jiè)     水(chàn)    吹毛求(cī)

D.蚁(lóu)     (xī)     (yīng)    周道如(dǐ)

 

每一天都是成长的历程,每一件事都是生命长河中的一朵水花,在生活中,有师长的教诲 ,有朋友的关爱,有儿时的欢乐,有校园的精彩……回首往事,这些都是记忆的珍宝。请以“岁月留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阅读下面篇短文,完成题。14分

植物缠绕方向之谜

①牵牛花、金银花等攀缘植物有一套非凡的本领,这就是能够依附支架,利用茎尖的"运动"不断向上爬攀。就拿牵牛花来说,它茎的顶端10-15厘米一段,由于各个方向的表面生长速度不一致,能在空间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而且始终以一定的方向旋转着,并以此为半径,在一圆周内遇到依附物后,就会把依附物缠绕起来,攀向高处去争取阳光和雨露。

②有趣的是,大多数植物的"转头运动"是有一定方向的,如金银花、菟丝花、鸡血藤等始终向右旋转,牵牛、扁豆、马兜铃、山药等则向左旋转缠绕向上,而何首乌却是"随心所欲"地转头,有时左旋,有时右旋。

③那么,这些缠绕茎植物为什么会有固定的缠绕方向呢?

④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植物旋转缠绕的方向特性,是它们各自的祖先遗传下来的本能。远在亿万年以前,有两种攀缘植物的始祖,一种生长在南半球,一种生长在北半球。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和空间,使其生长发育得更好,它们茎的顶端就紧紧随时朝向东升西落的大阳。这样,生长在南半球植物的茎就向右旋转,生长在北半球植物的茎则向左旋转。经过漫长的适应、进化过程,它们便退步形成了各自旋转缠绕的固定的方向。以后,它们虽被移植到不同的地理位置,但其旋转缠绕的方向特性被遗传下来而固定不变。而起源于赤道附近的单缘植物,由于太阳当空,它们就不需要随太阳转动,因而其缠绕方向没有固定,可随意旋转缠绕。

⑤分清作物的左旋、右旋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若错把左旋植物以右旋方式缠绕在支架上,则很快就会自行脱落;若绕的方向与其习性相同,则会缠得更紧,顺利向上攀缘,生长发育良好。
1.这篇文章是按照                 顺序来进行说明的。2分
2.第②段说明的中心是                       ,主要的说明方法            3分
3.第④段中加线的"本能"具体指的是什么?可以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4.有趣的是,大多数植物的"转头运动"是有一定方向的,如金银花、菟丝花、 “大多数”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阅读杨子的《两代人的矛盾》一文,完成题。11分

①“父与子”时常被看作是对立的两方,意味着思想的冲突,观念的差异,新与旧的不同,进步与保守的矛盾。下一代往往在下意识中受到这流行观念的影响,好像一开始便必然处在与上一代对立的地位。

②其实,在这“两代人的矛盾”中,许多做父母的“错”,都依然是出自于爱——纵使是自以为是的爱。年青人也许听过、读过父母干涉儿女婚姻一类的故事,譬如反对爱女嫁给穷小子等等,无论怎样指责这一类的行为,都依然不能抹煞它根本的动机——关怀子女的幸福。

③在“两代人的矛盾”中,可能有一部分是源于父母的愚昧和落伍,但也有一部分是出自下一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否定,出自年轻人的盲目反抗与追求“成熟”、“独立”的急躁。不过,一切悲剧的造成,都由于父母与子女间有时不能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未能尽可能地过一种较随便的、不拘束的、较多接触的共同生活。

④美国作家劳伦斯著有一本叫做《我的父亲》的书,在他的描写里,他父亲一样犯有许多惹儿女烦厌的“严父”怪癖。但是,就因为他们父子彼此多了点“友情”和理解,两代间的关系充满了和谐的快乐。因此,父母固然有与子女沟通的必要,而作为子女,也不可犯盲目反抗的错误,总是要等到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情时,才后悔莫及!

⑤父母可能有许多错误,孩子也可能有许多错误。但是,一个孩子在踏进“反抗”的年龄时,要能够避免流行的“父与子”观念的感染,避免摭拾一些概念、术语,轻率地对父母下评断。而父母,在孩子踏进“反抗”的年龄时,也应当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追不上属于孩子的时代。

⑥只要年青的一代把父母看作可以谈心的知己,而父母则顺应时代潮流,把下一代看成自己的朋友,双方共享喜乐,分担烦恼,就没有化解不了的两代人的矛盾。
1.概括选文的论述思路。3
2.文中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分
3.针对一部分父母的愚昧和落伍,文中提出了哪些解决的措施? 生活中如果你与父母发生矛盾,你打算怎样化解矛盾?4分

 

阅读下面篇短文,完成题。(17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先生传》)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可以素琴              (2)无丝竹之          

(3)为号焉              (4)置酒而招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3.两段文字中都表现了作者的品质,甲段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乙段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2分)
4.乙文通过对五柳先生好读书、                  等三大志趣的描写,刻画了一个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4分)(每空限填三个字)
5.两篇课文都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你又是怎样看待这种生活态度的?(3分)

 

古诗鉴赏(5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描述。(2分)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3分)

 

名著阅读(5分)

“……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进,鼻子外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屠户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的好!”

(1)这段文字所写的故事出自哪部作品?作者是谁?(2分)

(2)请从这段文字中任选一个人物作简要分析。(3分)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6分)

学习了“鸟”专题后,班级开展“鸟”专题研究活动。

(1)班级决定围绕“保护鸟类,建设绿色家园”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请你设计一个栏目。(2分)

(2)大家收集了很多鸟的古诗句,阅读下面的诗歌“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池鹤》 【唐】 白居易),体会诗中大雁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3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得到校内外认可,大家都说班长能力强,可班长谦虚地说:“我即使是红花,也需要绿叶。”学了“叶”专题后,请你说说班长表达的意思是什么。(3分)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感情丰富细腻,而且叙述方法自由活泼。(语意重复,“之所以”和“的原因”去掉其中之一。)

B.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化和青少年的学习增加困难。(表意不清,“这样”一词指代不明,应该改为“滥用繁体字”。)

C.望着白云缭绕的五皇山,无不使游览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雄奇和神功伟力。(缺主语,去掉“无不使”。)

D.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依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用词不当,将“依赖”改为“依靠”。)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组讨论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夸夸其谈,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

B春游途中,不少同学筋疲力尽,老师几番劝说,他们仍然不愿开小差

C王玲同学的基础固然不好,再加上生病请假,困难自然就更大了。

D指挥员如果在战场上优柔寡断,那就会贻误战机,造成严重的损失。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字注音(4分)

无私,敬业,诚信,友善,谦和,宽容……是我们中国人提倡和追求的精神境界。对人民无比热      ,对工作无比负责的白求恩以身殉职于中国的抗日前线,忠实的践行了一个国际主义战士的崇高境界 ;梁启超先生认为心无旁wù      ,专心忠实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便是敬业,否则便是xiè     渎圣神的职业,宽广的胸      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学习这些优美的篇章,你会自觉的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古诗文默写。(10分)

(1)世有伯乐,                        (韩愈《马说》)

(2)管中窥豹,                       。(《晋书·王献之传》)

(3)                           ,无欲则刚。(清,林则徐)

(4)                           ,小桥流水人家。

(5)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 __               _______              _________

(6)闭之,则右刻                 ,左刻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8)爱人者,人恒爱之,                     

 

在你的身边,一定有许多先进的人物: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亲戚朋友……他(她)们中的很多人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请以“榜样”为题,选择其中一个人写一篇文章。要先想好文章的中心是什么,再通过具体事例,有条理地写作。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阅读下文,完成题。(16分)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住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1.小说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请概括其中两件事。(2分)

第一件事:“我”被女店主编织的精巧笔袋所吸引,买下了笔袋。

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                                                          

第四件事:“我”送照片给女店主,并怂恿她去登黄山。
2.小说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5分)
3.结合语境,品析画线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①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

②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4.优秀的故事,总能带给人温暖和力量!读完秦文君的《一个走运的人》,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80-100字)(5分)

 

阅读下文,完成题。(17分)

那个孩子   

 

①曾经有个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很平常的工人,没有显赫的地位。小小的孩子总爱做梦,常会梦见父母是市长或明星,孩子懊悔,为什么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医生或是老师也好啊。于是孩子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果然,孩子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名牌大学。

②孩子早晨醒来,母亲和邻居正拉家常,嗓门很高,充满喜悦和激动,说孩子如何如何有出息。孩子很烦,他忽然感到这个家的狭窄,还有粗鲁。他心头火起,冲到厨房,大声对母亲说:“你怎么这么烦?”母亲炒菜的手一下僵在那儿。孩子发过火以后又回到了房里。母亲一如往常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这一刻,孩子很后悔对母亲的态度。但他是个沉默的孩子,从来不会说抱歉的话。

③父母就要送孩子上火车去外地了。孩子本来不要父母送的,但或许是因为那一次他对母亲莫名其妙地发火以后,心里总有歉疚,便同意父母和他同去了。

④父母好像得到恩赐一样,非常兴奋。但不敢把这种兴奋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只在边上听孩子和同学高谈阔论,不插一句嘴,生怕惹笑话,让孩子没面子。父亲承担了泡水的任务,这些同学的茶杯都是他给装满水的。他一趟趟地跑开水房。几个同学开始过意不去,后来就无所谓了。孩子本来也无所谓,但看到同学以略带轻慢的口气和父亲说话,就有些愤怒,有些酸,还有一些……大概是来自血缘的天然亲密,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侮辱似的。在下一个同学让父亲去开水房时,他坚决地冷冷地说:“你自己去。”那个同学怔了一怔。父亲看有些僵,忙说:“我来我来。”“不,让他去,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孩子一点都不让步。那个同学便自己去了。在后来的旅程中,孩子还和同学一起打牌,父亲还为同学打开水,但这些同学变得很客气了。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望着相依相守的父母,他心里涌起了一股怜悯和抱歉,还有杂七杂八包含在一起的感情。

⑤到了学校,父母很起劲地帮他报名找宿舍。他又觉得他们烦了,说了他们几句。他们也不回嘴,还是很起劲地跑前跑后。到了宿舍,父亲帮他挂帐子,把床量了又量,孩子觉得烦,还有些羞,好像他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似的。母亲说:“这床没有护栏,你晚上会不会摔下来啊?”他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便不回答。母亲又说:“你翻身小心些啊,你小时候曾经从床上滚下来过,把我吓死了。不过你嘴馋,看见手里还捏着吃的,便哭都不哭了。”孩子那一刻心变得很软,他想在他那样小的时候,必定很依恋父母,会笑着往父母怀里钻。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嫌这嫌那的。他的父母那时必定还很年轻,有乌黑的头发和活泼的笑。他看了看母亲掺着银丝的头发,心更加软了。便说:“我会当心的,我不会掉下来的。”母亲好像就等他这句话似的,神情一下子放松了。

⑥孩子让他父母去招待所住。父母嫌贵,说不远的一个地下室很便宜,才4块钱一张床。孩子一定要他们去住招待所。最后发了火,他们才很不情愿地去住了。

⑦第二天母亲告诉孩子,招待所有热水洗澡。“我和你爸洗得很舒服,好久没洗过这么舒服的澡了。”母亲的表情很舒畅,父亲却很紧张地告诉孩子,听其他学生家长说,食堂饭菜很差,“你千万不要省啊!”父亲说,“人是铁饭是钢,你吃不惯就到外面去吃,不要心疼钱,知道吧?”孩子答应了,父母就有些放心有些不放心地乘火车回去了

⑧晚上,孩子无论如何睡不着。他想洗一个热水澡便如此快活的母亲,想殷殷关照他的父亲。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太好,父母平时都很节俭。他们是那样平常,但是这世上最爱他的就是这两个人,贴心贴肺地爱他,甚至忍受他的不耐烦、冷淡。他想象、崇拜的明星啊,市长啊,甚至医生啊,工程师啊,他在他们眼里什么都不是。但他小人物的父母,那般那般地爱他,爱得那样深。孩子哭了,哭得好伤心。

⑨后来,孩子长大了,工作了,有了一点成绩。他知道,这些成绩一半是给父母的,让父母可以骄傲。但孩子表面上对父母还是淡淡的,偶尔的关心也是粗着嗓门,但心里却很爱很爱他的父母。那种爱,或许与生俱来藏在心底,只是那个夏日方才浮出水面。

⑩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
1.选文形象地描写了孩子成长的过程,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4分)

   (1)母亲嗓门很高地和邻居说话时,孩子                    

   (2)父亲给同学倒水受到轻慢时,孩子                      

   (3)                     时,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心软了;

   (4)父母殷殷关照乘车回去后,孩子                         
2.结合语境理解“母亲的表情很舒畅”句子中 “舒畅”一词的含义。(2分)

                                                                                  
3.文章第⑦段中画线句子矛盾吗?为什么?(3分)

                                                                                  
4.文章第⑧段说:“孩子哭了,哭得好伤心。”为什么呢?(3分)

                                                                                  
5.文中的父母性格特点是怎样的?从文中孩子的情感经历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请谈谈你的理解和感悟。(不超过80个字)(5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15分)

【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赵普》片段)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少吏事(   )                每归私(   )   

手不卷(    )                若孤(    )
2.下面加点虚词的意义及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及                       孤岂欲卿治经博士邪

B、读竟日                     大兄何见事晚乎

C、当涉猎                    逐层布板讫

D、太祖常劝读书               蒙辞军中多务
3.把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仔细研读两文,说说赵普和吕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之处。(要求至少列举2个方面)(4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5分)

【甲】                    登岳阳楼(唐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乙】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北宋  陈与义)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草木相连南服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1.乙诗中说“岳阳壮观天下传”,你能在甲诗中找一句描写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句子吗?找出来,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3分)

 

 

                                                                             
2.甲诗中最能体现杜甫忧国忧民之情的细节是________________,乙诗中最能直接体现陈与义内心悲凉与孤寂的词语是_________ 。(2分)

 

口语交际题(6分)

目前,宝应城正在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这个美丽城市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头为创建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请结合下列情境完成相应的题目。

(1)马路上,一个大婶骑着电瓶车逆向行驶。假如你作为志愿者正在执勤,你将如何劝说大婶?(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就创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每空1分,共9分)

①曲径通幽处,                            (《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童年的朋友》)    

③横眉冷对千夫指,                                   。(鲁迅《自嘲》)

④宋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赵普》)

⑤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________________ ,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一面》)

⑥不必说___________________,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⑦柳,是历代文人经常吟咏的对象,请默写两句有关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 (4分)

对扬州的倾mù(   )早已有之,喜欢她的细nì( )、温婉,犹如江南的女子。早春màn( )步瘦西湖,细柳轻斜,随风挑拨湖面;桃花万点,残红飘落水边。画舫清荡,玉桥横卧,楼台亭阁依次列去,如珠几串在一起,让人目不xiá(  )接,而这串珠的丝线,就是瘦西湖的水了。

 

 

 

 

 

 

 

 

 

 

 

 

 

 

 

 

 

 

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童年的朋友》节选自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之一的《童年》,课文运用饱含深情的语言,通过对外祖母形象的细致描绘,表现了外祖母乐观、坚毅的性格,对“我”深厚的爱以及对“我”一生的影响,抒发了“我”对外祖母的热爱、感激之情。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这篇小说按空间转换写“我”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处的童年生活。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进行了“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

C.《柳叶儿》一文,写“我”吃柳叶儿吃得“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这一方面表现出“我”对柳叶儿有特殊的感情,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年生活的艰辛。

D.《一面》对鲁迅作了三次集中的肖像描写,不避重复,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部分,使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富清晰起来。

 

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

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

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

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A、   B、   C、   D、

 

下列成语使用恰当一项是(3分)   (    )

A、经过王老师的精心辅导,李明同学获得了学校的表彰,他真可谓是相得益彰

B、小王总是心直口快,可是他的牢骚却让我们内心顿生异曲同工之感。

C、近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客机失联事件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的轩然大波

D、由于人们不注意环保,以致于全球气候变幻莫测,忽冷忽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清华大学采用网络测试的方式,让考生在网上与教授“高谈阔论”,然后由多名教授投票推荐,最后学校决定是否录取。

B.搜狗拼音、双拼、全拼、五笔、智能ABC等输入法,是电脑用户中很受欢迎的中文输入法。

C.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的力度。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要求的标准。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国家主席习近平说:“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B.扬州的瘦西湖、大明寺,南京的梅花山、珍珠泉,苏州的灵隐寺、寒山寺,这些均是旅游胜地。

C.读不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直接影响到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D.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同学,只不过占全班十分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2分)                      

A.确(zháo)    (pǔ)      (xiá)     (jiào)

B.占(pǔ)     宿儒(shù)      强(juè)     身(jī)

C.红(yīn)      (cāo)    透(tī)      (mí)

D.摩(suō)      唐(tuí)      咒(zǔ)      (chú)

 

创造·表达分享(60+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并不缺乏快乐,只要用心体味,你总能从中悟出快乐的真谛,找到获取快乐的办法,捡到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

请以“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记叙文;(2)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3)600字左右;(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

①他从来没有觉得太阳如此明亮刺眼。钻出漆黑的巷道,一步三踉跄的他,伸出黑糊糊的手在眼前遮光。然而,重生的喜悦让他迫不及待地站在烈日下,井下那可怕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随着一声巨响,水流霎时冲进工作间,工友们全被冲走,只有他侥幸逃脱。

②此时,他一遍遍告诉自己:我还活着。

③归心似箭的他,赶紧往家走。老婆孩子父母亲人,这个时候他们还不一定伤心成什么样呢。路上,他听到有人大着嗓门议论:这次矿难死了的矿工家属运气好哇,政府逼着矿主给每家赔20万元呢!20万?他的身体一激灵。【每月挣的那点儿钱,一家老小勉强够活。老婆连件像样的衣服也买不起。自己哪像个顶家的男人呀!如果能得到这20万抚恤金,就可以过幸福日子了……可自己怎么就活下来了呢?】他平静了一下心情,快速跑回到出口处,那里一片死寂,看不出任何生命的迹象。现在并没有人知道他还活着。他牙一咬,脚一跺,决定将错就错,隐姓埋名远走商飞,就让所有的人都当自己已经死了吧。

④这一“飞”就离家几千里,他这才知道活死人也没那么好当。因为身份不明,他只能在这个繁华都市中做一个最低级的打工者。什么苦干什么,每天的腰酸腿疼倒不是最难挨的,最怕的是路过街边的公用电话亭。因为每一次,他都想要冲进去,拨通那个熟悉的电话号码,听听家里人的声音。有一次,他真的进去了,可是当他拿起听筒,听到“嘟——嘟——”的长鸣声,想到给家人带来幸福的那20万抚恤金,他又慢慢地放下听筒。每到夜晚,特别是节日的夜晚,林立的高楼大厦在七彩的霓虹灯下点缀着喧嚣与繁华,路上常有幸福的情侣或者大人领着孩子在牵手漫步。这些每次都猛烈地撞击着他的心,让他无处可逃。他冒出了一定要想办法回家的念头。

⑤三年后,他终于攒够了钱做了整容手术,终于可以回家了。可是,当他兴致勃勃地踏进家门,他惊呆了!他发现家里依旧是他离开时的破败样子,妻子本不年轻的脸上又多了几道石刻般的皱纹,表情呆板而忧郁。他用儿时的疤痕向妻子证明了自己的身份,却没有在妻子眼中找到意料中的惊喜,相反看到的却是满面怒容。妻子声泪俱下:“你真傻呀,你知道你走后家里发生什么了吗?你以为我们稀罕那20万吗?我们不稀罕那20万,我们只要你活着!只要你活着!”

⑥原来,听到他遇难的噩耗,老母先是几天不吃不喝,接着哭瞎了眼睛,最后含悲去世。老父急火攻心,病瘫在床。至于那20万的抚恤金,大部分都交了医院的治疗费。

⑦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立时顿足捶胸,悔恨交加。他以为钱是万能的,但它并没有让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也没有带给他想要的幸福。

⑧他是真的糊涂啊,以为装死骗来20万就能带来幸福,哪里知道。父母妻儿就算守在一起过粗茶淡饭的日子,挨穷受苦,也只要他活着!穷,也不该自贬身价。因为再微不足道的生命,在爱你的人眼里,也是无价可估的!

⑨有价金钱,无价爱。生命的价值本不该如此,幸福的含义也让人深思。
1.理清文章思路,在下面空白处补全情节。(2分)

矿难逃生,为骗抚恤金出走→          →得知真相,心中后悔莫及。
2.选文③段【  】内的句子描写了男人的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男人当时的心情。(3分) 

                                                                             
3.选文④段中划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4.请分析选文⑤段中两个加点词语“终于”的表达作用。(2分)

                                                                            
5.选文⑥段能不能删去?为什么?(3分)

                                                                           
6.请从下面的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作为本文的标题,并说明理由。(3分)

A.只要你活着    B.“幸福”的抚恤金

选择        理由是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13分)

美丽如初

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 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③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④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 “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⑤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⑥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1.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在文中主要起什么作用?(2分)                                                                         
2.首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2分)

                                                                     
3.第④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2分)           
4.纵观全文,找出在全文结构上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这个 句子相呼应的一句话。(2分)                                         
5.说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2分)                  
6.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相关问题。(14分)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日:“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 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

注:延:邀请
1.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

将欲弃之(          人所弃(      

非其            张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①虽有千里能    ②张元怪,随犬出门

  B.①安求能千里也    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道也

  C. ①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②若见不收养,无仁心也

  D.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    ②若而不收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4分)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②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4.和谐社会,人类要了解动物,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马说》采用     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乙文则主要表达了的主旨。(3分)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