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对修辞方法的判断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理【解析】
这句话中“盼望着,盼望着”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作者盼望春天的急切心情。

B.这棵大树依然挺立着,烈日烤灼着它,干渴折磨着它,然而它没有倒下,它坚韧而顽强地活着。

理【解析】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强调了这棵大树所经受的种种磨难,表现了它的坚韧和顽强。

C.那阳光滴滴答答,小心翼翼地从林间洒落下来,照着我的肌体,生怕晒黑我的皮肤。

理【解析】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林中阳光温和的特点。

D.有责任感的“80后”现在少吗?不少!当灾难来临时,他们挺身而出,勇于奉献。

理【解析】
这句话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自问自答,强调了现在有很多有责任感的、勇于奉献的“80后”。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有误的是:

A.学生英语水平尚未达到一定程度时,如果盲目推行双语教学,那就无异于拔苗助长

B.做人要懂得满足,千万不能得陇望蜀,不然只会失去的更多。

C.我看着街上人烟稀少,车水马龙,眼前有些迷蒙,家乡不远了。

D. 超市货架上的物品琳琅满目,摆放得井然有序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 安祥    匾额    苍茫    高屋建瓴    B. 惭愧    侧隐    颁发    跋山涉水

C. 耽误    烽烟    戳穿    班门弄斧    D. 分泌    发髻    淳朴    变本加利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A. 然(cù)       罚(chěng)    比(jiào)    刚正不(ē)

B. 事(chāi)     护(pì)       避(huì)     断壁残(yuán)

C. 围(fēn)      巢(xué)      捕(dǎi)     心如意(chèn)

D. 翠(fěi)      荡(yàng)     盛(dǐng)    厚此彼(bó)

 

写作(50分)

呵护中有温情,呵护中有智慧,呵护中有境界。我们在呵护中成长,成长的我们也将呵护传递……请以“呵护”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4分)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南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①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②飞。

1.、诗中用梅子黄、               、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2分)

2.、侧面烘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从这一角度赏析“唯有蜻蜓蛱蝶飞”。(2分)

 

(三)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和《成侯邹忌为齐相》(14分)

甲  文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文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闬:念hàn。  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③曲桡:桡,念ná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④说:念shuì,劝说,说服。  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⑥卜:念bǔ,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  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  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  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  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解释下列词语。(4分)

(1)门庭若市:                 (2)面刺:                

(3)期年:                     (4)不相说: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4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2分)    

3..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

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

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

4..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4分)

 

(二)《汉语,我为你不平》(10分)

①最近,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

②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比比皆是。

③这则消息让人隐约看到汉语的处境。

④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邵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⑤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一方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的高分记录可以一再被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另一方面,我们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这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韵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⑥我们的后辈可能不再套用“恻隐之心”,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一个不懂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守护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年文化命脉、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

⑦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⑧“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⑨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⑩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略有改动)

1..作者在文中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鲜明的情感态度?(3分)

2..请列举“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一句中”危机”在文中的具体表现。(2分)

3..文章第⑤段中说“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请结合全文写出坐着这样说的理由。(2分)

4..你怎样看待“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这种现象?请结合以下两则材料写出你的认识和思考。(3分,至少写出3点)

(1)日前.西北地区“高校汉语教学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针对一些理工科院校提出的取消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议.许多与会的著名教授坚决反对,他们列举了许多“学历越高,汉语水平越低”的现象,提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不仅不能取消,还应进一步加强。

(2)如今,现代汉语教育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汉风”“华流”“中国热”正在全球兴起。到2010年,全球汉语教师需要500 万,而目前只有4万人,汉语教师的缺口将非常大。

 

(一)《动物也在全球化》(11分)

①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类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人们使用同样的科技产品,追求同样的时尚,采取同样的生活方式,将来甚至还有可能使用同样的语言。“地球村”这个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人类变得彼此越来越相似。这事好还是不好.人们还在争论。

②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同样的事情也正在生。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也正在长得越来越像。科学家批评说,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迫加入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植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

③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均质化”,这种观象对于生物世界的地区特性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己经引起了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论者的高度重视。事实上,人们不久前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生物均质化”意味着什么。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结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

④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入侵,物种利用人类的全球化贸易运输侵入到其他地区,对当地的物种生存造成影响。比如说斑纹贻贝就通过船只播散到西欧和北美海域。这些入侵物种会使当地的食物链陷入混乱.剥夺某些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⑤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成胁来自于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人类城市的扩张以及生物栖息地的细碎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相似。这就会导致特定种类的生物过分繁盛。有些适应能力极强的物种便如鱼得水,比如蟑螂、乌鸦、老鼠、浣熊、红狐和鹿。

⑥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而那些”小脑袋”鸟类就会受到相当太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于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⑦由于人类一些不恰当的做法,野生动物种群的基目资源正在不断减少,将来一旦环境发生重大改变,这将严重危及生态系统的适应力。

(选自《语文新圃》 略有改动)

1..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这种现象”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2..从文中看,造成“动物全球化”的具体原因有哪些?(3分)

3..文章第⑥段说明的结论是什么。请具体分析这一结论是如何得出的。(3分)

4..请从文中找出能够充分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一个句子并进行简要分析。(3分)

 

综合性学习(6分)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7~8题。

材料一:兰花被誉为“国香”、“香祖”、“天下第一香”,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是我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我国爱兰人士多倾心于淡雅类的兰花,寻求内外统一,内涵与外在俱佳的赏心悦目的感受。爱兰者喜欢采兰、种兰、赏兰、养兰并重,把快乐幸福贯穿赏兰、侍兰全过程。

材料二:一组兰花图。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三:一组兰花的诗文。①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魏·王肃《孔子家语》)②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唐·杜牧《兰溪》。楚国大夫,指屈原)③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芳妍不浮华。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张学良《咏兰》)

材料四:唐朝慧宗禅师酷爱兰花,手栽数十盆。禅师要云游,行前嘱众弟子看护好兰花。某夜,风雨大作,弟子们恰巧未将兰花搬回室内,兰花毁损严重。禅师归来,弟子们惶恐不安,以为必受重责。不料,禅师得知实情后,只淡淡地说了一句:“当初,我可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呀。”

1..请运用兰的相关材料对出下联。(2分)

上联: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节                      下联:                      

2..“一株兰草千幅画,一箭兰花万首诗”,中国人对兰真是情有独钟,这是为什么呢?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分)

 

名著阅读。(6分)

(1)在《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到达大人国都经历过哪些险阻?请举出一例。

 

(2)《骆驼祥子》是_________(作家)自己最钟爱的一部作品。小说写了祥子三起三落的经历,为我们描绘了北平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请根据下边的提示,补写出祥子失车的主要情节。

第一次,他用辛辛苦苦积攒了三年的钱买了一辆车,可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他没有灰心,从头再来,拼命攒钱,可车还没买上,_________。

第三次,他与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了车,可好景不长,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

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总是不断地变换工作单位。因为在一个单位工作不久,就会感觉到怀才不遇,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得已只好跳槽。他觉得很  ①  (沉痛 无奈),就把烦恼向一位阅历丰富的老人  ②  (倾诉 反映)。老人说:“你换了这么多单位根本没有用啊。因为                         。”有些人总不断埋怨别人的过错,指责别人的缺点,他们觉得周围的环境和人处处跟自己作对;或者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没有真正的“伯乐”来赏识自己。实际上,他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问题不是来自于周围,而是来自于他们自己。像这样的人,必须深刻地看待自己,正确地反省自己,不能一味地埋怨别人。而一个单往也没有必要为失掉这样的“人才”而遗憾。

(l)为文中①②两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下文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把文中老人的话补充完整。(2分)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后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1)-(5)题必做,(6)(7)(8)三题题选做一题】(8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3)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中“                            ”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6)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                                     ”两句现在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7)新世代的中学生应志存高远,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努力保持一种“                                      ”的良好心态。(《岳阳楼记》)。

(8)幸福是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流连忘返;幸福是孟浩然与农家朋友相聚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悠闲自得,幸福是杜甫“                                      ”的美好愿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四字成语。(2分)

  (1)世园会吉祥物“长安花”外形              ,色彩鲜艳亮丽。(天真而略显傻气的神态。)

   (2)西安世园会吉祥物“长安花”的雕塑,让起早前来观看的市民         ,纷纷上前与这个可爱的“石榴娃娃”合影。(又惊又喜)

 

下列成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诚惶诚恐   一愁莫展   相形见拙   别出心裁

 B、食不裹腹   貌合神离   故技重演    呕心沥血

 C、如法炮制   乔装打扮   山青水秀    走投无路

 D、英雄辈出   按部就班   相辅相成    一张一弛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纠(gé)    债(juàn)   亲(nì)    侃(kǎn)而谈

 B.静(mì)   饶(shù)    (cuō)跎   良(xiù)不齐

 C.(zhì)热   (qì)息     摩(suō)   (zhān)轻怕重

  D.匀(chèn)  造(yì)     (yān)没   危言(sǒng)听

 

写作(50分)

换一种眼光,你也许会有新的发现;换一种心情,你也许会有新的感悟;换一种思维,你也许会有新的的收获……请以“换一种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四)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2-23题。(4分)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7--21题。(11分)

王安石传

  有少年得斗鹑①,其侪②求之不与,恃与之昵③辄持去,少年追杀之。开封当④此人死,安石驳曰:“按律,公取、窃取皆为盗。此不与而彼携以去,是盗也;追而杀之,是捕盗也,虽死当勿论。”遂劾府司失入⑤。府官不伏,事下审刑、大理⑥,皆以府断为是。诏放⑦安石罪,当诣阁门谢。安石曰:“我无罪。”不肯谢。御史举奏之,置不问。

[注释]①斗鹑:鹑,一种鸟,身上长有麻点,性凶狠,古代常有“斗鹑”娱乐。②侪(chái)伙伴。③昵:亲近。④当:量刑判处。⑤失入:罪轻而罚重。⑥审刑、大理:审刑,指中书省下属的审刑院,掌管上奏案件的裁决;大理,古代全国最高的审判机关。⑦放:宽免。

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良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恃与之昵辄持去

2.、解释句子中的加点词语。(3分)

(1)是:     (2)诣:        (3)谢:       

3.、说说“此不与而彼携以去,是盗也”的意思。(2分)

4.、用自己的话说说少年杀人的原因。(2分)

5.、结合全文,请你对王安石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3分)

 

(二) 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13分)

“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

汪金友

“希望同学们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古人讲,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胡锦涛总书记讲了这样一番话。

“读万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先贤经验的结晶,是冷静可靠的朋友。所以从小学、中学、大学到参加工作,我们一直都在读书。既读课内书,又读课外书;既读专业书,又读修身书。越读越明白,知识就是力量。越读越清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行万里路”,是实践经验的积累。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世上有很多的路,而只有自己亲身走过的路,心里最清楚。种过地,才知道种地的艰辛;做过工,才知道做工的劳苦;求过人,才知道求人的难堪;跌过跤,才知道摔打的痛楚。也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人们才学会了分析和判断,并从中找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想的很高,策划的很好,但一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处处碰壁。只“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那就更难成大事。尤其在现代社会,处处讲知识,样样要科技,一个“大老粗”,怎么干得下去?所以,“读万卷书”是我们所需要的,“行万里路”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书本才能变成财富。

比起“读万卷书”来,“行万里路”是一个更加艰难的奋斗历程。多彩的世界,给我们每个人都设计了一条独特的人生之路。但眼前的路有千条万条,自己的路究竟在哪里?这就需要迈开双腿,一条一条地去试,一条一条地去找。这一条走不通,再走下一条。寻找是一种磨练,也是一种积累。等找到最适合自己走的那一条路的时候,经验就丰富了,信心就提高了,成功就不远了。

“夫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于纤微之事”。任何大事,都从小事起步。既然读了万卷书,就不怕再走万里路!

1..文章开头引用胡总书记的话的作用是                       。(2分)

2..“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关系是              ,两者紧密结合的意义或价值是              。(2分)

3..“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用现代汉语表述这句话,其大意是            ,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                                   。(3分)

4..自选角度,谈谈本文是如何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3分)

5..我们青少年正处在“读万卷书”的年龄段。读书固然重要,“读万卷书”尤为可贵。但只“读万卷书”而不“行万里路”,这有悖于人才成长的规律。如果要你补上“行万里路”这一课,你该怎样去做?(3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5分)

向一棵树鞠躬

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少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树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1..第二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②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

3..文章写榆树,却为什么要花较多笔墨去写“老人”?请简要分析。(4分)

4..第四段中说:“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3分)

 

综合性学习。(6分)某媒体在网上就“看病贵”这一社会热点问题设计了下面两项调查。请你结合调查表两组数据的主要信息,写出你发现的问题。(3分)

(1)您身体不舒服时有前往医院就诊的打算吗?

有,马上去

可能会去

不打算去

24%

29%

47%

(2)影响您去医院就诊的主要因素是:

药品价格

医院服务态度

滥开检查项目,滥开药品

办理手续是否简便

41%

16%

29%

14%

(3)针对你自己发现的问题,请你给我们的医疗卫生部门提出相应的建议,力求改善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现状。(3分)

 

名著阅读。(3分)

“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选文出自名著《             》,这是主人公       的一段内心独白。从他的内心独白中,我读懂了他是一个                                   的人。

 

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完成后面题目。(6分)

  可不是吗,家太平凡了,再温           (xīn)的家也难免有俗物琐事、闲言粹语乃至小吵小闹。然而,凡是经历过远洋航行的人都知道,一旦海平线上出现港口朦胧的影子,寂寞已久的心会跳得多么欢快。如果没有一片港湾在等待着拥抱我们,无边无际的大海岂不令我们绝望?在人生的航行中,我们需要冒险,也需要休 (qì),家就是供我们休          (qì)的温暖港湾。在我们的灵魂被大海神秘的涛声陶冶得过分严肃以后,家中琐屑的噪音也许正是上天安排来放松我们精神的人间乐曲。傍晚,征帆纷纷归来,港湾里灯火摇曳,人声喧哗,把我对大海的沉思          (míng)想打断了。我站起来,愉快地问候:“晚安,回家的人们!”

  (1)在文中拼音处填上汉字。

  (2)文中“琐屑”的意思是                  ;“摇曳”的意思是                  

(3)请写一个准确、形象、生动的比喻句,描绘你对家的理解。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5)题必做,(6)--(8)题任选一题完成,都完成,以第(6)为准。6分】

(1)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千山高复低。      (梅尧臣《鲁山山行》 )

(3)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

(5)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

(6)予独爱莲……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 (周敦颐《爱莲说》)(7)“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8)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⑴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     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⑵太阳被闷在厚密的云层里,拼命挣扎着想舒一口大气。然后有一天,“嘭”的一声,天空裂了,太阳     了乌云。夏天来了。⑶是秋风,把叶子介绍给根须,使他找到了     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萌生春天的温床……⑷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      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A.明朗 钻出 延长 盖

B.朗润 迸穿 延续 卧

C.明朗 跳出 延伸 积

D.朗润 挤出 延展 铺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裨补妖娆戳穿得陇望蜀

B.缟素合谐徒峭付汤蹈火

C.避讳汉沔猝然不言而喻

D.和煦斟酌襁褓滥竽充数

 

下列各项中划线的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围(fēn)(xǐng)悟吹毛求(cī)扣人心(xián)

B.(qī)息(pào)制安然无(yànɡ)莫名妙(qí)

C.胆(qiè)匀(chèn)(hàn)首低眉粗制造(lán)

D.唱(hè)(zhān)污相相成(chéng)走无路(tóu)

 

写作(50分)

题目:                                            来了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③文体自定;

④不少于 600 字(写成诗歌不少于 20 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四)(5分)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注】①柳宗元早年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积极进行政治活动。不幸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十年之后,又被分发到更遥远的边荒之地的柳州。这诗便是他任柳州刺史时所作。②浩初上人:潭州人,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作者。“上人”,对和尚的尊称。

1.、“割”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分)

2.、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