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深层阅读赏析。(14分)

龙眼与伞

迟子建

①大兴安岭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灿烂。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它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天地间,犹如畅饮了琼浆,轻盈,娇媚

②我是喜欢看春雪的,这种雪下得时间不会长,也就两三个小时。站在窗前,等于是看老天上演的一部宽银幕的黑白电影。山、树、房屋和行走的人,在雪花中闪闪烁烁,气象苍茫而温暖,令人回味。

③去年,我在故乡写作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正写得如醉如痴,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她说,我就在你楼下,下雪了,我来给你送伞,今天早点回家吃饭吧。

④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受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我懊恼地对妈妈说:“雪有什么可怕的,我用不着伞,你回去吧,我再写一会儿。”妈妈说:“我看雪中还夹着雨,怕把你淋湿,你就下来吧!”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冲妈妈无理地说:“你也是,来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问问我需不需要伞?我不要伞,你回去吧!”

⑤我挂断了电话。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饶恕的错误!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母亲撑着一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朝回走。她的腋下夹着一把绿伞,那是为我准备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默默地看着她渐行渐远。

⑥也许是太沉浸在小说中了,我竟然对春雪的降临毫无知觉。从地上的积雪看得出来,它来了有一两个小时了。确如妈妈所言,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好像残冬流下的几行清泪。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了这份慈爱!

⑦从阳台回到书房后,我将电脑关闭,站在南窗前。窗外是连绵的山峦,雪花使远山隐遁了踪迹,近处的山也都模模糊糊,如海市蜃楼。山下没有行人,更看不到鸟儿的踪影。这个现实的世界因为一场春雪的造访,而有了虚构的意味。看来老天也在挥洒笔墨,书写事态人情。我想它今天捕捉到的最辛酸的一笔,就是母亲夹着伞离去的情景。

⑧雪停了。黄昏了。我锁上门,下楼,回妈妈那里。做了错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也一样。朝妈妈家走去的时候,我觉得心慌气短。妈妈分明哭过,她的眼睛红肿着。我向她道歉,说我错了,请她不要伤心了,她背过身去,又抹眼泪了。我知道自己深深伤害了她。我虽然四十多岁了,在她面前,却依然是个任性的孩子。

⑨母亲看我真的是一副悔过的表情,便在晚餐桌上,用一句数落原谅了我。她说:“以后你再写东西时,我可不去惹你!”

⑩《额尔古纳河右岸》初稿完成后,我来到了青岛,做长篇的修改。那正是春光融融的五月天。有一天午后,青岛海洋大学文学院的刘世文老师来看我,我们坐在一起聊天。她对我说,她这一生,最大的伤痛就是儿子的离世。刘老师的爱人从事科考工作,常年在南极,而刘老师工作在青岛。他们工作忙,所以孩子自幼就跟着爷爷奶奶,在沈阳生活。十几年前,她的孩子从沈阳的一个游乐园的高空意外坠下身亡。事故发生后,沈阳的亲属给刘老师打电话,说她的孩子生病了,想妈妈,让她回去一趟。刘老师说,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觉得儿子可能已经不在了,否则,家人不会这么急着让她回去。刘老师说她坐上开往沈阳的火车后,脑子里全都是儿子的影子,他的笑脸,他说话的声音,他喊“妈妈”时的样子。她黯然神伤的样子引起了别人的同情,有个南方籍旅客抓了几颗龙眼给她。刘老师说,那个年代,龙眼在北方是稀罕的水果,她没吃过,她想儿子一定也没吃过。她没舍得吃一颗龙眼,而是一路把它们攥在掌心,想着带给儿子……

⑩那个时刻,我的眼前蓦然闪现出春雪中妈妈为我送伞的情景。母爱就像伞,把阴晦留给自己,而把晴朗留给儿女。母爱也像那一颗颗龙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涩,内里总是深藏着甘甜的汁液。

1..第①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其表达效果是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第③-⑤段中“我”的心理状态经历了从“亢奋”→“       ”→“        ”的变化过程。(2分)

3..第⑧段中,“妈妈”“又抹眼泪”的原因是        。(3分)

4..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体现了母亲乐观开朗的个性。

B.赞美了母亲的慈爱、宽容。

C.抒发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D.表现了母爱的无私、高尚。

5..作者“妈妈”“把阴晦留给自己”的具体表现是:(1)母亲独自默默地回家;(2)              ;“把晴朗留给儿女”的具体表现是:(1)           ;(2)              。 (3分)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4分)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③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轴:画卷。②物色:观察。③逮:等到。

1..【甲】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评价画作精美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解释下面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佛印绝弥勒    类:(        ) ②卧右膝,右臂支船      诎:(      )  

③一士人画       善:(      ) ④而过之,轴必坠地       旦:(    )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帮帮你】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漫”常用的义项有:①水涨,淹;②遍;③无边无际;④随便。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画作的精美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

 

(三)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①朱自清的名作《背影》已镶嵌在我记忆的画屏上,成为一幅永恒图画……

②而我的眼前,我的心中,也有一幅鲜活的背影图。

③那是星期天的下午,我从城里中学回家,村里刚好在分山砍伐树木。久已没有为家里干点活的我便跟随父亲来到山上。

④砍倒一棵大松树时已经日落西山了。父亲削去树枝,叫我和他一起抬回家。松树根部大,梢部小,我自忖1.68的块头,抬根部“小儿科”,就要去抬。父亲拦着说:“不行,你抬不起,骨头太嫩,等我来抬根,你抬梢。”父亲说完便蹲下身子,准备把树扶上肩头,可是试了几次都扶不正。我走到他面前,说:“爸爸,我来吧。”父亲却不同意。他掏出一袋旱烟抽起来,吩咐我先歇会,“天还早呢。”父亲说。

⑤一袋烟快抽完了,父亲叫我站起来。他慢慢地蹲下身,用手拍拍大树,把头凑近松树,“嗨”了一声,使劲抱起松树扛到自己肩上,然后小心翼翼地伸展着腰腿,我觉得他的身躯在夕阳的余辉中一点一点地凝聚着力量,一点一点地高大。还剩下一口的旱烟吐了出来,笼罩在他的头上,悠悠地在空中扩散。

⑥父亲终于站直了,虽然大树压着他摇晃了几下,但他很快就稳住了重心。

⑦我盯着他的背影,我的眼睛湿润了。几十年来,父亲为了我们兄妹几个的成长,兢兢业业地操持着这个家,奔波辛劳。他的容颜已在日出日落中憔悴了,他的背已在日出日落中微微弓起……

⑧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和父亲抬着树回家,看着父亲的背影,我感到有一座丰碑矗立在心中……“背影图”悬挂在我心中的高处。

问题如下:

1.、对本文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   ) (2分)

A.1/23456/78

B.12/34567/8

C.1/234567/8

D.12/3456/78

2.、第4段父亲的语言表现了他的什么思想感情? (2分)

3.、找出第5段中表现父亲动作的词语,并分析这些词语的表达作用。(2分)

4.、分析第7段划线句子蕴涵的内容。(2分)

5.、如何理解“看着父亲的背影,我感到有一座丰碑矗立在心中”?(2分)

 

(二)、阅读新闻,完成下面的题目。(2分)

新华社电(记者 程士华 杨玉华)记者11日从安徽省天堂寨森林火灾扑救指挥部获悉,截至11日7时,燃烧了近80个小时的安徽天堂寨森林大火已被扑灭,救火队员陆续撤离。

目前,天堂寨旅游景区正式恢复营业。在下山的路上,记者看到40多名来自南京的游客正在导游的带领下游览景区。据火灾扑救指挥部介绍,火灾原因和火灾损失还需进一步查明。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语文实践活动。(10分)

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炸弹声,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在《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语文实践活动中,相信同学们对战争与和平有更深刻的认识。

(1)、写出两句描写战争的诗句。(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四个与战争有关的成语。(2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请写出两句有关战争的名言。(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说,战争有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又碍了社会的进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2分)

(5)、和平是人类共同的呼声,请你就人类和平事业设计一则公益广告。(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遭遇着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做好抗旱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C.气吞山河的三峡大坝在长江上作威作福,为长江流域的防灾及工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D.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恩情我们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2分)

A.“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B.艺术有两种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C.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D.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2分)

A.阻(è)寒(jīn)地(gào)躬(jū)

B.箱(qiè)荒(miào) 烦(zào)肃(mù

C.震(sǒng) 问(jí)霹(lì)跚(pán)

D.唐(tuí)愧(zuò)跋(shè)俩(jì)

 

请将下面的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2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古诗文名句默写。(共6分)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4.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6.路遥知马力,___________________ 。真正的朋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深厚的感情,而应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阅读下列材料,作一些思考(任选二题回答)。(4分)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量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1.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

2.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3.如果就这一问题进行一次采访,请以语文老师为采访对象设计两个问题。

 

阅读《为别人鼓掌》,完成答题。(12分)

为别人鼓掌

 骏马虽千里,耕田不如牛;耕牛虽勤奋,看家不如狗。一个人只要用一种健康的心态来看待别人,就会发现,周围的人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长处。因此,我们要乐意把掌声送给别人。

为别人鼓掌,不是刻意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更不是吹牛拍马、阿谀奉承,而是恰到好处地对别人进行肯定。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要有正常的心态,否则就不能正确看待别人的成绩。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哥伦布回国后,就受到一伙人的公然挑衅:只要条件允许,任何人去航海、去寻找,最终都能找到新大陆。这些挑衅者自己不能成功,还不能容忍别人成功。

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这种小肚鸡肠很可能会发展到害人害己的地步。周瑜虽年轻挂 帅,意气风发,却因诸葛亮的精彩表现而自惭,责怪上天“既生瑜何生亮”,终因气量狭小而自夭;庞涓贵为魏国大元帅,屡立奇功,却因妒孙膑之才,设下阴谋诡计以膑刑加害于他。孙膑任齐国军师后,所向无敌的庞涓终于落得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为别人鼓掌,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在我们的成长时期,成功人士的经历往往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他们的成功会正确指引我们,在无形之中帮助我们。当我们走向成功时,更要学会为别人鼓掌;为别人鼓掌,也会获得别人的喝彩。

              (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1.文章开头画线的句子在文中形象地说明了什么?(2分)

2.第2段中“为别人鼓掌”的含义是什么?“为别人鼓掌”的关键在哪里?(4分)

3.第3段中作者列举周瑜和庞涓这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4.文末说“为别人鼓掌,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你怎样理解这句话?(3分)

 

阅读《小品建筑》,完成答题。(9分)

小品建筑

①小品,是一种文体的名称,凡属随笔、杂感、散文一类的小文章统称为小品。“小品建筑”是借用文体“小品”之名,专指那些小而简的建筑。

②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建筑相比,有它鲜明的特点:除了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体系以外,建筑的群体性也是重要特点之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性表现为一个建筑往往是由许多单幢建筑组合而成的,从老百姓的住宅到皇帝宫殿莫不如此。明清两代紫禁城中的太和殿,作为当时地位最重要、规模最大的建筑也就是一幢平面为长方形、内部也没有分割的单层大殿。然而,就是这些简单的单幢建筑组合成紫禁城这个建筑群体。

③这些建筑群体除了有连成一体的殿堂、廊屋、门楼等,还有不少形形色色的相对独立的小建筑与之相配。例如,一座宫殿、一组寺院或者坛庙,甚至大型的住宅,人们都可以看到在建筑群的最外面往往竖立着牌楼;在建筑群大门的前面立有华表、石狮子;在建筑群的主要殿堂前面排列着香炉、日晷以及龟、鹤等兽像。人们熟悉的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的大门,九开间的大殿坐落在高大的城台之上。它的形体已经够宏伟的了,但是还不够,在天安门前金水河上有几座金水桥,在桥的左右两边又各安放了一尊石雕狮子和一根华表。正是这威武的狮子、高耸的华表,装点了这座气势恢宏的皇城大门。可见,这些小品建筑在整个建筑群中虽然不是主要部分,但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④自然,所谓小品建筑,只是相对大建筑而言,二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例如,在重要建筑群中,作为标态的牌楼应属小品。而一般建筑群的一些院门虽然形体并不大,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但是,因为这类院门都附在院墙上,并非独立存在,所以不属于小品建筑。中国古代众多的小品建筑都有着特殊的形态和特定的文化内涵,它们在我国古代建筑发展中也是相当有成就的。(有删改)

①[日晷(guǐ)]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1.文章开头从一种文体的名称“小品”写起,有什么作用?(2分)

2.第②段的说明层次是: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 个宇)(3分)

3.阅读下面介绍“宁寿宫”的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出“宁寿宫”中哪一个建筑属于“小品建筑”,为什么?(4分)

【链接材料】

北京紫禁城内的宁寿宫,是清代乾隆皇帝准备退位后当太上皇时居住和使用的。这是一组有相当规模的宫殿建筑群。这些建筑的布置很注意显示皇家气魄。主建筑宁寿宫建于单层石台基之上,与皇极殿相接。宁寿宫建筑群的入口是面向南的皇极门,皇极门气宇轩昂。皇极门的南面,立着一座很长的影壁,影壁上有九条用琉璃烧制的巨龙,这就是有名的“九龙壁”。

 

阅读《遥远的岛》,完成答题。(16分)

遥远的岛

(芬兰)别卡宁

  在天气晴朗的日子,辽阔的水面上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一座孤独的小岛。打从汉奈斯和别卡记事的时候起,他们就一直对那个岛怀着永不减退的兴趣。岛上密密层层长着一片茂密的、异常高大的松林,小岛因而宛若一束绝妙的花束,插在一望无垠的大海花瓶里。它从早到晚一直沐浴在阳光之中。当太阳的巨轮在东方天际刚一露头,转瞬间,阳光就已经在爱抚小岛上那些参天大树的树梢了;而当红日西沉的时候,它又仿佛依依惜别,用熊熊燃烧着的余晖把那些树染得红艳艳的。风和暴雨在小岛上比在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猖獗。不管风从哪边吹来,无依无靠的小岛总是怀着快乐的轻信态度迎接它。风暴大作时,海浪撞击着岸边的岩石,浪花四溅,几乎一直飞上松树梢头。风在浓密的树冠间狂暴、凶狠地猖狂肆虐。阴雨的时候,小岛仿佛裹在一片灰蒙蒙的雾幕里,看起来神秘得像是一个谜。秋天,树林被红红黄黄的斑点装扮得绚烂多彩。渐渐地,树叶都落光了,小岛上挺拔俊秀的松树却依然像往常一样,在秋日浪花飞溅的寒波上巍然耸立着,朝气蓬勃,郁郁葱葱,青翠欲滴。而冬天,当大海冰封,雪为万物盖上一层白毡的时候,小岛就穿上一身冰霜的盛装,宛如披上豪华的王袍,上面缀满了千百万颗灿烂发光的钻石,变幻莫测,异彩纷呈。

  他们竭力探听小岛上的情况,常常向父亲提出一连串无穷无尽的问题,然而得到的却只是一些很简短的回答。小岛实在是太没有价值了,怎么能引起一个成年男人的兴趣呢?

  不过孩子们从远处用自己的眼睛眺望着小岛,他们绝不能相信,它是像父亲所断言的那样索然无味。他们从前就已发现,世界上有不少事物,它们的美不能打动父亲的心。

  孩子们的思想里片刻也忘不了这个小岛,直到有一天他们觉得:他们简直是非到那儿去一趟不可了——这是不足为奇的。

  不过怎么去呢?路很远,父亲极其严格地禁止孩子们用船,他们也不敢违抗他的命令。那么怎么办呢?因为要到那个小岛,只能从海上去——坐船或者是从冰上走过去。这么说,没有任何别的办法了——得等到冬天。

这期待已久的日子、实现理想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两个孩子用因急不可耐而发抖的手拿出了滑雪板,偷偷地上路了,他们的心在战栗。一月的寒风冷彻骨髓,刺痛他们的面颊,使他们感到像火烧似的。遥远的太阳的寒光照得人眼花,可是毫无暖意。滑雪板滑得很顺利,孩子们看到前面就是在寒冷的闪光中变化万千的目的地,于是越来越鼓足劲头,继续向前滑去。他们所有的念头、所有的思想都集中到了那个奇迹的岛上,而随着每一次挥动滑雪杖,它离他们就越来越近了。

  他们曾那样日夜梦想的奇遇,令人头晕目眩的童话中的奇遇,当他们的脚踏上小岛的一瞬间,这一切就都要实现了!所有他们读过的童话,所有他们梦想过的奇迹,千千万万的童话和奇迹,今天一定都会成为现实。他们的嘴笑得闭不拢,向太阳和灿烂发光的雪面冰凌微笑着,他们忘记了世界上的一切,只除了一点:今天是他们的节日,滑雪板正带着他们向遥远的小岛飞驰。

  当太阳的最后一束光线在遥远的小岛上逐渐熄灭的时候,孩子们回来了。他们回来的时候十分疲倦,神情严肃。虽然在深红色的夕照中,岛上寒冷的闪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耀眼夺目,但他们不再眺望了,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真实情况,赤裸裸的、阴郁而令人痛苦的真实:遥远的神话般的小岛原来只不过是一片不成样子的可怜的荒野,遍地砾石,遍地都是暴风雨遗留下来的痕迹。那儿只有普通的泥土和石头,最常见的石头和泥土——和他们的脚每天踩着的泥土完全一样,甚至还要差一些,更加粗糙,更加贫瘠。岛上的树林里也是一些最普通的树木,最常见的松树,高大的褐色的树干耸立在乱石之间,生着弯曲的、被暴风雨折断的树枝。

  不,他们再也不想那个小岛了。无论是今天,还是旁的日子——永远,纵令生活突然变得千百倍阴郁、枯燥无味和毫无意义。

  这天晚上,他们躲在自己的床上悄悄地哭了,背着父母,甚至互相隐瞒着。他们伤心地痛哭,不能回答自己,为什么他们这么难过,为什么睡梦不肯来临。   

1.从全文看,标题“遥远的岛”指代哪些内容?(3分)

2.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不管风从哪边吹来,无依无靠的小岛总是怀着快乐的轻信态度迎接它。

3.品味下面这个句子的含义。(3分)

这天晚上,他们躲在自己的床上悄悄地哭了,背着父母,甚至互相隐瞒着。

4.文章第1段说遥远的神话般的小岛“变幻莫测,异彩纷呈”,第9段又说小岛“只不过是一片不成样子的可怜的荒野”。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5.你从两个小孩的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写出一点即可)(3分)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答题。(13分)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子划线的词(4分)

⑴渔人甚之(         )   ⑵阡陌交通(        )

⑶颖脱不 (         )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 (         )

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2分)

3.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有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阅读《渡荆门送别》,完成答题。(6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4分)

2.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2分)

 

诗文填空(12分)

1.花草无语人有意。在文人笔下,花草常折射出人的精神魅力。请填出诗文名句。(8分)

①菊花里有陶渊明的隐士情怀:                                    

②小草里有白居易的进取力量:                                    

③莲花里有周敦颐的高洁品格:                                   

④落花里有龚自珍的奉献精神:                                   

2.中国古代关于清明、七夕、重阳节的诗词很多,请你选择其中两个节日,分别写出连续的两句。(4分)

①清明:                                                                   

②七夕:                                                                  

③重阳:                                                                  

 

1.4月23日,是《堂·吉诃德》作者(西班牙)         和《哈姆雷特》作

者(英国)     的辞世纪念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这一天为“世界读书日”。

(2分)

2.“如果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诗的作者是(    )。(2分)

A.拜伦

B.雪莱

C.泰戈尔

D.普希金

3.古代男子年二十行“_______”礼,女子年十五行“_______”礼,以示成年,这时男子才能取“_______”。(3分)

4.传说中的“开天辟地”“炼石补天”“衔石填海”的神话人物依次是:         

    (3分)

5.根据提供的相关事件,在横线上填入小说的人物姓名。(4分)

            醉打蒋门神               大战流沙河

           单刀赴会                  焚烧诗稿

6.“入则孝,出则悌。”“孝”指善待_____,“悌”指善待_____。(2分)

7.“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添一度春秋。”这是一幅写给        岁老人的寿联。(2分)

 

作文(50分)

请以“面对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补充题目:题目写在第一行!

(2)要写出真情实感

(3)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

 

品读选文《翻过那道墙》,完成小题。(15分)

翻过那道墙

文/祝师基

那年,园子的李子刚刚成熟。我就背着父母偷偷溜进去摘着啃。父亲发现了,把园子门上了锁。

  那时候,我只有七八岁,特别馋,常盯着高墙围住的李树挪不动脚步,李子的香味实在诱人。我多次让父亲打开门,父亲总是摆手。

  有一天傍晚,我围着父亲身前身后,一遍一遍地不停地央求,摘几个李子。父亲仔细打量了我好久,才指着高高的园子墙说:“想吃李子,你就翻过墙,自己去摘。”我欢喜地跑到墙根儿,试了试,墙太高过不去。我乞求地望着父亲。父亲慢慢摇着头,眼睛向四周巡视。我灵机一动,找来几块砖垫在脚下使劲向上蹿,还是上不去。寻来一小木墩搭上砖,刚一踏上双脚,哗哗、吭哧,木墩倒了,我栽了个跟头。喘着粗气,带着哭脸,我瞅父亲。父亲不理不睬,只顾嘿嘿地笑。我急了,挣扎着爬起来,飞快地跑进屋,搬出一把椅子。踩着椅子,我登上了墙。蹲在墙顶,我浑身发抖,不敢往下跳。这时,母亲惊讶地向我扑来,父亲拉住她,大声喊:“没事!跳!跳!”在父亲的鼓励、威迫下,我翻过了那道墙,摘到了甜甜的李子。父亲轻轻抚摸我的头,一字一字地说:“孩子,记住!你翻过了墙,吃到了李子。好样的!”当时,我不明白父亲说这些话的意思,只知道终于吃到渴望已久的李子,又得到父亲的夸奖,心里美美的,十分得意。

  翻过那道墙,摘到李子的事,我渐渐地淡忘了。直到读高二,我因感到升学无望,告诉家里想退学的念头。父亲来信又重新提起。

  父亲上过私塾,总给我写很长的信。这次写得很短,结尾用特大字写道:七岁时,价钱就能翻过高墙,吃到了李子,使劲翻过眼前的墙,墙那边才有最好的果子。

  捧着信,想起那时翻墙、摘李子的情景。猛然间,我醒悟了,打消了退学的念头,全部心思用在刻苦学习上。

  经历了下岗,找工作,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也算饱尝了生活的艰难,体味了求生的苦辣酸甜。但我从未彷徨、自卑、绝望过,总是时刻要求自己鼓足勇气挺直腰,咬紧牙关大步向前走。因为“果实”就在“墙”那边。

  现在,我又有了一份很体面的工作。常常想起翻墙摘到李子的经历。其实,我们所要摘取的人生果,也在前面时时隔着一道墙,想得到并不容易,只有心存希望,不停用汗水和智慧铸造向上的阶梯,竭力攀登,翻过那道墙,才会真实幸福地拥有。 

1.、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内容。(2分)

2.、文中说“因为果实”就在墙“那边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果实”指的是什么?“墙”指是的什么?(4分)

3.、文中写道“猛然间,我醒悟了,打消了退学的念头……”我悟到了什么?(3分)

4.、文中父亲鼓励“我翻墙去摘李子,这种教育方式正确吗?谈谈你的看法。(3分)

5.、请为你的父亲写几句话,表达你对他的爱。(3分)

 

阅读《最贵的项链》,完成小题。(12分)

店主站在柜台后面,百无聊赖的望着窗外。一个小女孩走过来,整张脸都贴在了橱窗上,出神地定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

  她说:“我想买给我姐姐。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店主狐疑的打量着小女孩,说:“你有多少钱?”

  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的解开所有的结,然后摊在柜台上,兴奋地说:“这些可以吗?”她拿出来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已。

  她说:“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她。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

  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载一个小盒子里,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还在上面系了一条绿色的丝带,他对小女孩说:“拿去吧,小心点。”小女孩满心欢喜,连蹦带跳的回家了。

  在这一天的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道:“这条项链是从这里买的吗?多少钱?”

  “本店商品的价格是卖主和顾客之间的秘密。”

  姑娘说:“我妹妹只有几枚硬币,这条宝石项链却货真价实。她买不起的。”

店主接过盒子,精心将包装重新包好,系上丝带,又递给了姑娘:“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

1.、第一段中,店主“百无聊赖”说明了什么?这对表现姐妹俩的形象有什么作用?(3分)

2.、文中为什么两次写到“姐姐眼睛“?(4分)

3.、从全文看,姐姐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4.、“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店主的这句话有哪些含义?(3分)

 

伤仲永(17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3分)

(1)指物作诗立(       )   (2)或以钱币乞(       )

(3)余闻之也 (       )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与其它句不同的是(   )(3分)

A.不能称前时之闻

B.余闻之也久

C.于舅家之见

D.邑人奇之

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方仲永的才能变化经过了哪几个阶段?(4分)

5.、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感受?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简要回答。(不超过50字)(3分)

 

语文实践活动:黄河,母亲河。(8分)

(1)请写出与“黄河”有关的诗句、俗语各两句(4分)

a诗句:                                                

b俗语:                                                

(2)将下面这几句话,分别填入横线上。(3分)

A、黄皮肤人的群落      B、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C、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了     

(3)目前,黄河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也成了附近工农业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渠道。据专家估计,黄河污水排放量高达21.2万吨、工业垃圾、生活垃圾近4100万吨。黄河的环保问题刻不容缓,请你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向全社会发出呼吁。(3分)

 

下列对诗歌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要\悲伤,不\不心急       B、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B、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C、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请把下面语句工整规范书写在田字格中。(2分)

讲文明,懂礼貌,勤学上进。

 

 

 

 

 

 

 

 

 

 

 

 

 

 

 

 

 

 

 

 

 

 

 

 

 

 

 

 

 

 

 

 

 

 

 

 

 

 

 

 

 

古诗词名著填空。(6分)

1.、鸟向檐上飞,                    

2.、              ,明月来相照。

3.、《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谈宁静之景的诗句           ,                          

4.、《论诗》中表现作者创作贵在创新的诗句                        

5.、将军百战死,                

 

作文(50分)

下列作文任选其一,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1)品味             (提示:横线上填入“生活”、“快乐”、“友情”等词)

(2)“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当德国前总理勃兰特访问华沙时,这位反法西斯老战士在战争受害者纪念碑前真诚地跪下了。他的真诚打动了许多人。但是最近几年,日本领导人却频频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他们的行为深深地伤害了曾遭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人民的感情。这些,我们都不能忘记。

请你以“铭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

 

(四)(12分)

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暴、更无人性的了。

1937年12月的《东京日日新闻》刊登了这样一幅照片:两个日本军官,各举战刀,狰狞而笑,标题是“超纪录的百人斩”。照片左侧有“百人斩竞争之两将校”的注释,津津乐道地报道了两个日本军官如何在中国南京紫金山麓进行一切杀人竞赛,如何在一大堆砍下的中国人头旁含笑论胜负。

两个杀人狂属日军第16师团富山大队,一个叫向井敏明,炮兵小队长,一个叫野田岩,副官。

1937年12月英文《日本公告》是这样报道的:

“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岩少尉举行杀人友谊比赛,看谁能在完全占领南京之前,首先杀死100名中国人,现在他们的比赛将要接近尾声。朝日新闻从前线发回的报道说,星期日,他们的比赛成绩如下:向井敏明少尉,杀死89人,野田岩少尉,杀死78人。目前胜负难以分清,比赛还在继续。”

1937年12月《大美晚报》接着这样报道:

“12月10日中午,两人各执已成缺口之刀,会聚一起,野田说:‘我已经杀105人,你杀了多少?’向井说:‘我都已经杀了106人。’两人相视哈哈大笑,向井多赢了一个人,但无法确定谁先杀到100人。两人相约比赛目标发展到150人。从昨日开始,他们已向杀150人的目标努力。”

经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在短短的几个月中,按比较保守的统计,侵华日军集中和分散屠杀中国南京军民34万人。

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

朋友,当我们回顾历史时,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文明古国,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我无需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1.、这篇记叙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展开记叙的?(2分)

2.、用简要的话概述本文的主要事件。(2分)

3.、第2自然段中“津津乐道”一词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这样用?(3分)

4.、怎样理解“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这句话?(3分)

5.、阅读这篇文章后,你认为作者在告诫读者什么?(2分)

 

(三)桃花源记(12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适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雌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失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夫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在括号中填写省略的内容。(2分)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阡陌交通(          )               便还家(          )

无论交通(          )               处处之(          )

3.、填空。(2分)

(1)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中的                  一句;出自本文的另一个成

            ,现在的常用义是                                      

(2)我给桃花源外的图景取的名字是              

4.、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说你的理解?(2分)

5.、翻译句子。(1分)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桃花源不过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存在的。文中有些

地方已经做了暗示。请找出暗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语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找出3处)

(3分)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