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

A.潮湿的氯气 B.氯水 C.次氯酸溶液 D.液氯

 

下列各组物质均在试管里进行反应,反应过程中,在试管口观察不到红棕色气体出现的是(  )

A.浓硝酸和铜片共热 B.浓硫酸和铜片共热

C.稀硝酸和铜片共热 D.浓硫酸和硝酸钾晶体、铜片共热

 

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既简单又方便的方法是(  )

A.常温下与铜片反应 B.与石蕊溶液反应

C.用玻璃棒各蘸少许溶液涂在纸上 D.加入锌片看是否有气体生成

 

下列关于过滤和蒸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过滤常用来分离液体与固体混合物

B. 若使溶液中的溶质析出只能选用加热蒸发的方法

C. 过滤和蒸发过程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相同

D. 洗涤过滤后固体的操作是向过滤器中加入洗涤剂,使洗涤剂浸没固体,待洗涤剂自然流下

 

右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

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

D.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①汞②浓氨水③氯化钠晶体④硝酸⑤干冰⑥蔗糖⑦硫酸

A. ①③④    B. ③④⑦    C. ②③④    D. ⑤⑥

 

关于氮气的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氮在自然界中既以游离态存在,又以化合态存在

B.通常条件下,氮气性质很不活泼

C.氮气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

D.大气、陆地和水体中的氮元素在不停地进行着氮的循环

 

下列各组中两个溶液间的反应,均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CH3COOHNa2CO3CH3COOHNaHCO3

B.AgNO3HClAg2CO3HCl

C.BaCl2Na2SO4Ba(OH)2H2SO4

D.KOHCH3COONH4Ba(OH)2NH4Cl

 

关于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两者都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CuSO4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CuSO4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中,不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

A.镁片投入稀硫酸中

B.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

C.碳与氧气反应

D.铜片投入硝酸银溶液中

 

下面是关于中和滴定的实验叙述,在横线标明的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a.取25.00 mL未知浓度的HCl溶液放入锥形瓶中b.此瓶需事先用蒸馏水洗净,并将该瓶用待测液润洗过c.加入几滴酚酞作指示剂;d取一支酸式滴定管,经蒸馏水洗净;e直接往其中注入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f一旦发现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即停止滴定,记下数据。

A.def B.bdef C.bde D.bcef

 

用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可导致被测定的盐酸浓度偏高的是(     )

A.未用标准液润洗用蒸馏水洗过的碱式滴定管

B.达到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

C.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有少许盐酸溅出

D.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盐酸放在锥形瓶中,NaOH放在滴定管中),用酚酞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 )

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标准液润洗

用酸式滴定管加待测液时,刚用蒸馏水洗净后的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用待测液润洗

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终点读数时俯视,其他读数方法正确.

A.①④ B.②③⑤ C.②⑤ D.④⑤

 

用某浓度的HCl溶液滴定某浓度的NaOH溶液25.00 mL,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则HCl溶液与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单位:mol·L-1)

 

A

B

C

D

HCl

0.12

0.10

0.10

0.08

NaOH

0.10

0.12

0.08

0.10

 

 

A.A B.B C.C D.D

 

用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氢氧化钠溶液润洗

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盐酸进行滴定

C.滴定时,边摇动锥形瓶边观察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D.当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时,即为滴定终点

 

中和滴定开始后应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滴定管溶液流出的速率

A.① B.② C.① D.只有

 

已知当NH4Cl溶液的浓度小于0.1mol/L时,其pH>5.1。现用0.1mol/L的盐酸滴定l0mL0.05mol/L的氨水,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达到终点时所用盐酸的量应是()

A.10mL B.5mL C.大于5mL D.小于5mL

 

下图曲线a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mol/L

B.P点时反应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

D.酚酞不能用做本实验的指示剂

 

某学生用碱式滴定管量取0.10 mol·L1NaOH溶液,开始时仰视读数,读数为1.00 mL,取出部分溶液后俯视读数,读数为11.00 mL。该学生实际取出的液体体积( )

A.大于10.00 mL B.小于10.00 mL

C.等于10.00 mL D.等于11.00 mL

 

室温下用0.1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CH3COOH,滴定终点消耗20.00mL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保持半分钟颜色不变

B.滴定终点时混合溶液的pH=7

C.滴定终点时反应的热效应即为中和热

D.滴定终点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量取溶液用碱式滴定管量取

B.为测定新制氯水的 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 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C.探究催化剂对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

D.已知 ,为了利用该反应探究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所用试剂除溶液、稀硫酸外,还需要用到淀粉溶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经标准液润洗,则滴定结果偏低

B.配制0.1mol/LNaOH溶液时,用潮湿的烧杯称量NaOH固体,对配制结果无影响。

C.测定镀锌铁皮镀层厚度实验,当表面镀层反应完后需将铁皮用水洗,然后用酒精灯高温灼烧冷却后称量,以减少实验误差。

D.测定小苏打中Na2CO3含量的方案:取a(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g)

 

用酸式滴定管准确移取25.00mL某未知浓度的盐酸溶于一洁净的锥形瓶中,然后用 0.20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指示剂为酚酞作为标准液来滴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A.用固体氢氧化钠配制标准溶液时其中混有杂质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碱式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有一支50mL酸式滴定管中盛盐酸,液面恰好在amL刻度处,把管内液体全部放出,盛入量筒内,所得液体体积一定是(   

A. a mL B. 50amL C. 大于(50amL D. 大于amL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1曲线a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P点时二者恰好反应完全且溶液呈中性

B.2表示反应生成时的能量变化的关系

C.3表示向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时所得沉淀质量的变化

D.由图4表示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可知该反应的

 

聚合硫酸铁可用于水的净化,其化学式可表示为。取一定量聚合硫酸铁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平均为两份,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另一份溶液,先将还原为,再用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该聚合硫酸铁样品中ab的比值为(     )(己知:

A.11 B.35 C.31 D.21

 

常温下用0.10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mol • L-1的CH3COOH(Ka=1.75×10-5)溶液和HCN (Ka=4.9×10-10)溶液所得滴定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I和曲线Ⅱ分别代表的是CH3COOH和HCN

B. 点③和点⑤所示溶液中:c(CN) = c(CH3COO)

C. 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 c(CH3COO)-c(CN) =c(HCN)-c(CH3COOH)

D. 在点②和③之间(不包括端点)存在以下关系:c(Na+)>c(A)>c(H+)>c(OH)(A代表溶液中的酸根离子)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方法正确的是(  

A.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

B.烧碱属于离子化合物,熔点较高,实验室中可选用石英坩埚熔化烧碱

C.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变化

D.从碘水中萃取碘,有一步操作为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

 

下列实验操作会引起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A.用量筒量取8.2 mL某溶液时俯视读数

B.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加入待测液后,再加少量蒸馏水稀释

C.测定一包白色粉末的质量,将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并移动游码使之平衡

D.配制0.1 mol/LNaOH溶液100 mL,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定容

 

为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下列实验的设计或操作最合理的是(         )

A.为比较Cl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相同条件下,测定相同浓度的NaCl溶液和Na2S溶液的pH

B.为观察Mg条在CO2气体中的燃烧,在一个集气瓶中收集满CO2气体,取一小段除去表面氧化膜的Mg条用坩埚钳夹持点燃后迅速投入上述集气瓶底部。

C.为比较HAHB两种弱酸的Ka大小,可用pH计测定同温同浓度的NaA溶液和NaB 溶液的pH

D.为测定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放置空气中是否部分转化为Na2CO3,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