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表,下列选项中与图表所呈现的信息最吻合的是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展处) 

A. 加强区域合作对越南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B. 经济全球化对越南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

C. 越南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重要地位

D. 亚太经合组织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1957年陈云作了题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讲话。他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和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围绕这一观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体现中中共八大会议精神

B. 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 总结了“一五计划”的经验

D. 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贯彻

 

“这可能被认为是奇观: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吗?但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完全无可争辩的事实。”最先“使奇谈变为事实”的政策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罗斯福新政    D. 改革开放

 

本杰明·基恩曾说,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此话的真实意思是

A. 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B. 美洲的发现瓦解了欧洲封建主义,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步伐

C. 美洲的发现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

D. 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融合和民族融合

 

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基于这种需求,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

A. 协定关税

B. 勒索大量赔款

C. 开放通商口岸

D. 割占香港岛

 

鸦片战争前白银兑换制钱数如下表。造成表中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823~1824

1833~1834

1828~1829  

1838~1839

一两白银兑换制钱数

1249文 

1337文

1363文

1838文

 

 

A. 随着对外贸易的兴盛,白银取代铜钱成为主要货币

B. 随着鸦片输入,白银大量外流使铜钱价格越来越低

C. 随着协定关税的制定,外商以条约哄抬白银的价格

D. 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外商以白银购物使银价高涨

 

清朝道光年间,湖州(在今浙江)城乡出现了一股买丝贩丝热。据《南浔丝市行》记载: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以下对诗文反映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有( )

鸦片战争后江浙地区成为外商原料产地 开埠后中国丝织业得到发展 鸦片战争后上海逐渐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中国社会第一次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③④

 

《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这则材料反映了( )

A. 实行抑商政策”    B. 汉代关税的数额相当高

C. 农业的重要地位    D. 严格管理

 

《国语·论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 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B. 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 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式    D. 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 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B. 水利工程的兴修

C. 社会秩序的稳定

D.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农耕文化塑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面貌,影响深远。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 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 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 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 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 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 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 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 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 宋代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B. 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 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

D. 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下列诗句能够侧面地反映唐朝的一些景况。其反映的主要角度依次是( )

①“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尤藏万家室。

③“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田畦。

④“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A. ①手工业——②农业——③城市建筑——④娱乐活动

B. ①城市建筑——②手工业——③娱乐活动——④农业

C. ①手工业——②娱乐活动——③农业——④城市建筑

D. ①娱乐活动——②农业——③城市建筑——④手工业

 

自北宋出现纸币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被日益普遍使用,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最终获得政府认可。这反映出

A. “重农抑商”政策的失败

B. 私营手工业超越官营手工业

C. 中国的银矿开采突飞猛进

D. 政府对贸易的控制遇挫

 

以下为中国古代某地居民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表中职业结构最早可能出现的时间和地区是


 

商人
 

工人
 

佃农
 

自耕农、地主
 

占总人口比例
 

10%
 

30%
 

36%
 

24%
 

 

A. 唐朝关中地区 B. 宋朝苏湖地区 C. 明朝江南地区 D. 清初广东地区

 

古代中国曾有“千年田地八百主,田是主人人是客”的谚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国家推行土地轮休政策

B. 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C. 农民经营无方土地抛荒

D. 社会动荡朝代更迭频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于一个旁观者来说,4世纪时世界历史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罗马帝国总算历劫而存,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时最后重新组成。中华帝国为什么能恢复而罗马帝国却不能,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传统与创新”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下图是法国女画家贝尔特·莫里索(1841-1895年)借助了当时科学领域的新成就创作的《少女与狗》。这幅画

A. 捕捉了光和色之下的瞬间情态

B. 表达了对理性王国的心灰意冷

C. 强调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表现

D. 刻画了法兰西民族的现实生活

 

浪漫主义画家布莱克的作品《牛顿》,常常被人们理解为:牛顿像神一样在制定宇宙规律。他却讽刺道:牛顿专注于科学研究、探索,却不知道自己其实跟动物一样。这表达了他对

A. 人文主义的否定    B. 理性主义的批判

C. 古典主义的反对    D. 现实主义的失望

 

他的创作往往被认为是可怕的真实”“惊人的真实,他大大发展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始终注意通过心理变化反映人的思想性格的变化,这就是他出名的所谓心灵辩证法。这位俄国作家是( 

A.巴尔扎克             B.马克·吐温

C.罗曼·罗兰           D.列夫·托尔斯泰

 

某文学流派基于对现实世界的强烈不满,广泛从民间传说、神话、童话中撷取题材,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为现实主义文学题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下列与该文学流派属于同一风格的作品是

A. 《悲惨世界》

B. 《百年孤独》

C. 《播种者》

D. 《旋转木马》

 

据下表可知,建国初湖北的高等教育从全国来看

 

1950年

1953年

类别

全国

湖北

全国

湖北

工科院校

27

2

38

2

师范院校

12

1

33

1

农林、医科院校

53

3

58

3

财经、政法院校

15

0

10

2

艺术、体育院校

15

0

16

2

 

 

A. 尚未反映形势需要

B. 高校整体实力较强

C. 文法教育优势明显

D. 苏联模式影响深刻

 

1957年,在当时全国6亿人口的前提下,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提出了“两个(孩子)有奖,三个(孩子)有税,不让人口增殖拖经济的后腿”的主张。该主张

A. 是贯彻百花齐放方针的结果

B. 符合当时经济建设客观需要

C. 认为人口再生产阻碍经济发展

D. 在实践中很快得到贯彻执行

 

下表中1876年、2010年中美世界博览会展品的变化表明

时间

国家

代表性展品

1876正

中国

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瓷器等

美国

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

2010年

中国

载人航天技术、可食用环保包装材料、多媒体信息技术等

美国

将日光转化为电力:屋顶花园、再生竹制成的地板等

 

 

A. 中国国际地位有较大提升

B. 中国传统手工业日渐凋零

C. 环境保护引起更多关注

D. 两国产业结构逐渐趋同

 

有学者认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才是他一生思想和事业的真正转折点,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真正转折点。这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

A. 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 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C. 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D. 总结了前一阶段改革开放的成就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认为:“毛泽东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东方道德标准的哲学家。”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 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

B. 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发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下毛泽东的著作和内容不相符合的是

 

著作

内容

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强调了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探索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

《新民主主义论》

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D

《论十大关系》

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A. A

B. B

C. C

D. D

 

蔡元培认为:“三民主义虽多有新义,为往昔儒者所未见到,但也是以中庸之道为标准。”据此推断,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最符合蔡元培观点的是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创立民国,实现共和

C.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孙中山说:“现在是中国国民驱除衰落的征服者之时机,我们如不急起驱除之,外国列强则将在不久替我们赶走……那么,我们将成为另一统治民族的奴隶。”由材料可知,当时孙中山的意图是

A. 将帝国主义势力驱除出中国

B. 进行民主革命须先推翻清朝

C. 推翻清朝应争取获列强支持

D. 联合外国力量推动民族革命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