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领导人在解放战争某时期说:“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愈有利。”当时

A. 中共准备进行战略反攻    B.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

C. 解放长江以南准备就绪    D. 东北三省已经全部解放

 

一位学者曾发表这样的感慨“一场运动,使一个缺乏群众基础的‘在野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执政党’;(另)一个由少数知识精英聚集的幼年的党迅速成长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成千上万工农群众卷入这场洪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一事件使近代中国

A.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取得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C. 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D. 革命的中心由珠江流域转到长江流域

 

近代某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后,大清举国哗然。不久,清帝下《罪己诏》:“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该条约

A. 宣告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破产

B. 首开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

C. 签订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了公开勾结

D. 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工具

 

洪仁玕《资政新篇》建议:“兴各省新闻官。其官有职无权,性品诚实不阿者。官职不受众官节制,亦不节制众官,即赏罚亦不准众官褒贬。专收十八省及万方新闻篇有招牌图记者,以资圣鉴,则奸者股栗存诚,忠者清心可表,于是一念之善,一念之恶,难逃人心公议矣。”这反映了《资政新篇》

A. 首倡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确保民众参政议政的自由

C. 强调对官员加强舆论监督

D. 引进分权制衡的民主思想

 

有学者评价近代某国代议制,认为它阻碍了各邦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在国家上层建筑中,依然有大量的封建“垃圾”,“议会民主”只起到专制的遮羞布作用。该代议制

A. 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    B. 成为国家统一的前提条件

C. 保留了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    D. 立法权受到行政权的控制

 

潘恩认为,“宪法不是政府的行为,而是人民构建政府的行为,没有宪法的政府是没有权利的权力”;“宪法先于政府,政府是宪法的产物”。最能体现这一宪政思想的宪法

A. 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B. 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残余

C. 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D. 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钱乘旦在《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中写道:“‘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的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政治制度无质变    B. 光荣革命确立少数贵族专制统治

C. 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掌握议会    D. 工业革命是当时政体完善的根源

 

《十二铜表法》规定: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谷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而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无力赔偿,则从轻处罚。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点是

A. 条文清晰,实用性强    B. 尊重传统,灵活性强

C. 保护贵族,阶级性强    D. 承认契约,原则性强

 

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A. 加强中央对地方有效控制    B. 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C.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兼顾    D. 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唐制,任免唐吏,须经吏部;出纳帝命,则为门下省之职。皇帝俗用何人,须照此程序办事。中宗时,权庞用事,常用皇帝直接颁下敕书,斜封付中书,任命官吏。时人称所授之官为斜封官。这表明( )

A. 君主权力被削弱 B. 用人机制较完善

C. 宦官专权已出现 D. 行政规则受干扰

 

(题文)战国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其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如“官吏二千石者,(月各)百二十斛”。这实质上反映出

A. 农业发展迅猛    B. 分封制度崩溃

C. 贵族政治衰落    D. 官吏待遇下降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引起的全面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根据材料,简析新航路的开辟是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

 

公元1-19世纪,世界经济领域发生了重大转变,其中货币流通、世界市场、国际贸易起了重要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材料二明代至清中期的14-18世纪,中国处于“中心”向“亚边缘”的过渡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中国由“亚边缘”沉沦为“边缘”地带。美国学者彭慕兰的著作《大分流》认为,18世纪以前,东西方走在一条大致相同的发展道路上,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优势;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这种背离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美洲新大陆的开发使得大量美洲白银流入欧洲,二是英国煤矿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蒸汽为动力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

—陈昆《金融市场与明代中西方大分流》

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始自晚明(15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前半叶),社会转型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白银的货币化。……货币经济的扩大发展,在中国和西方几乎是同步的。

—《晚明社会变迁研究》

材料三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马世力《世界史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简述1-19世纪中国、西欧经济发展的状况。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明时期,西方国家“货币经济扩大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因素。结合材料三,概括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的特点。

(3)“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是世界创造了欧洲”。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新航路开辟后,各种新的商业组织在欧洲纷纷出现,如股份公司、期货贸易、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等。这表明

A. 商业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渐上升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 促成西欧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D. 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新变化

 

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其集中表现在

A. 封建主阶级衰落

B. 雇佣劳动力增加

C. 资本原始积累加快

D. 资产阶级人数增加

 

16世纪以来,欧洲的国际贸易中心逐渐从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转移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地。这主要是由于

A. 新航路的开辟

B.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推动

C. 意大利的衰落

D. 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有的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A. 欧洲正日益走出中世纪的藩篱

B. 麦哲伦及其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C. 大西洋沿岸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D. 人类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世界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所谓的“价格革命”。下列关于“价格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

B. 引起了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

C. 扩大了世界各地区的交往

D.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由于明显的地理方面的原因,欧洲完全做不到自给自足,它迫切需要香料和其他外国产品。(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欧洲15世纪后兴起了

A. 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

C. 新航路开辟

D. 确立代议制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认为:“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的最恰当解释是

A. 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 企业家直接参与了航海活动

C. 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D. 资本的扩张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源动力

 

本杰明•基恩认为: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由此可见,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A. 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证实了地圆说

B. 是旧制度衰落和资本主义兴起的反映

C. 直接促成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 有利于促进欧美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

 

下列航海家的远航活动按其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达•伽马到达印度

②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③哥伦布首航美洲

④麦哲伦环球航行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②③①④

 

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 土耳其扩张阻隔传统商路

B. 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C. 对黄金和白银的迫切需求

D. 地理知识不断提高

 

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A. 王室大力支持    B. 地理位置优越

C. 商业资本发达    D. 金银需求量大

 

下列关于麦哲伦船队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路线,正确的是()

A.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某航海家根据马可•波罗对亚洲东西宽度的估计(一个过高的估计),及其关于日本距亚洲大陆有1,500哩的报告(一个极为过高的估计),以及托勒密对地球周长的估计(一个过低的估计),推断出分隔欧洲和日本的海洋宽不到3,000哩。据此,这位航海家决定

A. 绕过非洲到达亚洲

B. 向西航行到达美洲

C. 穿越地中海向东航行

D. 横穿大西洋到达亚洲

 

近代以来中加人对美国形象的认为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早在1817年(嘉庆二十二年)两广总督蒋攸鼯在奏折中就谈到美国民主制度,称,“该夷并无国主,止有头人,系部落中公举数人,拈阄轮充,四年一换……

—熊月之《民主制度在晚清的最早解读》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只有美帝国主义利用战争发了横财,成为最大的国际剥削者,成为世界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

—-1963年《全日制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

材料三清末民国时期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是正面的,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1949到1972年,美国变成了头号敌人。1972年之后,尽管对美国的帝国主义定性没有根本改变,但美国形象在中国人的心中悄然改变。改革开放,特别是1989年以后,美国成为中国人既恨又爱的国家。

—摘编于《清末以来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

(1)材料一中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认识有何偏差?

(2)分析材料二、三,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时期,1963年、1972年之后教科书中美国形象变化的具体原因。

(3)上述材料反映出影响中国人对美国形象认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县郡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材料二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材料三

在漫长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我国的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东渐西传,越南、日本、韩国、朝鲜在其国内都较长时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作用和重要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1)指出材料二中反映的选官制度。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分析中国古代选官方式的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度兴起的时间

分析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

 

清朝打破了传统回避制度按政区划分的做法,改以百里为限,即官员不得在原籍、寄籍五百里以内(包括邻省)的地区任职。其目的在于

A. 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B. 完善人才选拔机制

C. 防止地方势力做大

D. 瓦解地方宗法体系

 

罗斯福新政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但从新中国成立到1981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却没有任何文字表述。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出现在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中。对这一现象最合理解读是

A. 中美之间意识形态差异日益消失

B. 时代变化影响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

C. 历史教科书客观地反映了历史真相

D. 中国与世界逐步从隔绝走向联系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