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后期,德国采取了贸易保护政策,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扶持垄断组织,增加军费、科教投入,综合国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形成的背景是当时德国

A. 封建割据导致四分五裂

B. 凯恩斯主义盛行

C. 实行集权式的政治体制

D. 法西斯主义盛行

 

1870年,法国君主派欲发动政变支持亨利为国王,但亨利声称将会采用1789年革命前的百合花国旗,拒绝使用革命后的三色国旗,这一行为不仅遭到共和派的反对,大多数君主派也转而反对亨利。这表明当时法国君主派

A. 试图恢复封建君主专制

B. 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C. 反对建立资产阶级政府

D. 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题文)美国人对“一党政府”(总统和国会多数党同属于一个党派)还是“两党政府”(总统和国会多数党不属于同一个党派)的选择一直反复不定,但近年来认为“一党政府”好的人数比例明显要高,而且有日益增长的趋势。该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正当竞争造成行政效率低下

B. 制约与平衡原则遭到了破坏

C. 两党相互监督的作用在加强

D. 美国的共和制度遭到了质疑

 

(题文)与其他国家整齐划一的规范车牌不同,美国车牌异彩纷呈,州与州互不相同。如威斯康星州车牌文字为“America’s Dairyland”(美国的牛奶场),明尼苏达州车牌文字为“10 000 lakes”万湖之国。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文化的多元性

B. 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

C. 地理的差异性

D. 各州宣传自己的优势

 

正如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坎农所说:“贵族权力在1761年达到顶峰”,英国“从外观上看和原来别无二致,所有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被保留下来,但实际上它比原来更狭隘、更具有寡头性质。材料可用来说明英国

A. 资产阶级革命的迫切性

B. 议会改革的必要性

C. 殖民霸主地位形成的可能性

D. 工业革命的必然性

 

18世纪初,英国平静的经历了从斯图亚特王朝到汉诺威王朝的转变,对新国王乔治一世,“在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反对他的连一个耗子也没有。”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斯图亚特王朝不得人心

B. 新国王的军事实力强大

C. 君主立宪剥夺国王实权

D. 英国议会内缺乏反对派

 

罗马贵族曾说他们不受平民议会决议的约束,因为这些决议的制定未经他们的准可。但是后来颁布了《霍尔腾西法》,规定平民议会决议对全体人民具有约束力,平民议会决议等同于法律。这说明罗马社会

A. 平民议会的决议组成了罗马法

B. 遵循着法律至上的原则

C. 每个共同体只使用自己的法

D. 法律由平民批准和制定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凡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无论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总是最后的裁判具有最高的权威。”这表明,他认为在古希腊

A. 各邦公民有相同的参政权

B. 政治环境宽松自由

C. 公民政治遵循民主原则

D. 民主政体形式多样

 

明代以后不再设置宰相的官职,实际上执行宰相之职的是殿阁大学士。而明清时期,大多数皇帝对臣下上奏的批答都像命令仆从一般,言语粗暴。这说明

A. 殿阁大学士是名副其实的宰相

B. 内阁权力不来源于皇帝

C. 明清的君主专制独裁程度强化

D. 体现出重文轻武的思想

 

元代行省实行圆署会议制,行省所掌重要事务,“事从公议”,且常有“大事集议,众论不齐”等情况。这一做法

A. 可减少决策失误

B. 具有原始民主性

C. 不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D. 削弱了行省职权

 

开元十二年,唐玄宗提出:“自今以后,三省侍郎有缺,先求曾任刺史者;郎官缺,先求曾任县令者。”唐中期以后,“不历州县,不拟台省”更成为官员选拔的重要原则。这说明唐朝

A. 地方官员的升迁快于京官

B. 京官都从地方官员中选拔

C. 高度重视地方事务的处理

D. 注意弥补科举选官的不足

 

北京大学历史系陈苏镇教授指出,秦朝的失败除暴政外,还和区域性文化差异及冲突有关,特别是秦与楚、齐、赵等自身文化传统比较深的地区的矛盾更为尖锐。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起到了缓解东西文化冲突的作用。由此推断,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A. 消除了君主专制带来的暴政

B. 实现了不同文化区域的同步发展

C.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

D. 适应了当时地方管理体制的实际

 

管仲指出“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治理)也”;孔子主张“君君臣臣”;孟子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荀子也提出“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这反映了当时

A. 政治失序,礼崩乐坏

B. 君主专制,国家统一

C. 流派众多,文化活跃

D. 阶层固化,等级森严

 

(题文)分封制从本质上说,仍是社群自治的延续……同商朝相比,西周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上层的获得天子承认的管理者。据此可以看出,比起商朝松散的联盟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度

A. 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力

B. 天子与诸侯形成官僚政治体制

C. 依据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

D. 中央对地方形成垂直管理形式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近年,学术界对袁世凯的研究逐渐增多,尤其是其在辛亥革命中的影响。下面是袁世凯在辛亥革命期间政治活动片段(时间均为1911年)。

 

10月10日

武昌起义爆发,袁观望

10月20日

袁要求:开国会,组责任内阁,解党禁,宽容起事党人,总揽全国兵权,宽与军费

月27日

诏授袁钦差大臣,节制陆海各军;隆裕太后拨内帑百万两济武汉军事;清军击败民军于汉口

月29日

袁致书黎元洪,首提和议

月8日

黎元洪复袁书,劝其附义,并允推为总统

月29日

袁电武昌答应停战;汪兆铭(注:革命党人)承袁父子之意,自北京密函武昌,主南北联合,清帝退位,举袁为总统,武昌军政府表示同意

月9日

袁令全国停战15日,后延长;黄兴回复汪电:袁如反正,举为总统

月29日

各省都督代表集会南京,选孙文为临时大总统;孙随即电袁,暂代临时大总统,随时让位

 

 

—摘编自唐德刚《袁氏当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对袁世凯采取的策略,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的政治活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日俄战争是指1904年到1905年间,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为了争夺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而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战....对马海战之后,沙皇尼古拉二世为首的统治集团,完全失去了赢得战争并利用战争的胜利扼杀革命的希望,日本方面也认为继续打下去对它不利。双方于1905年9月在朴茨茅斯签订和约。和约规定: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享有政治军事及经济上之“卓越利益”,并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以及有关的其他特权,均移让与日本政府。此外,条约还规定将库页岛南部和俄国对辽东半岛的租借权以及其附近一切岛屿永远让与日本。

—摘编自纽先钟《日俄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俄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俄战争的影响。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开始大量进入议会,逐步取得统治地位。由于两党轮流执政,使官员经常发生变动。官员的任用不仅以党派为基础,而且存在着许多暗箱操作的手法,以致卖官需爵之事时有发生,使政府的行政效率低下。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政府的混乱状况暴露无遗,激起民众公愤。帕累斯顿内阁被迫进行文官制度改革。1854年,国会议员经调查提出四项建议:一、将政府中的行政工作分为努力工作和机械工作两大类,前者由大学生来担当,后者由低级人员来充任;二、初任人员均应在年轻时通过选拔考核,文官考试看重大学文化课程:三、各部人员实行统一管理,并可在各部之间互相转调、提升:四、官员的提升以_上级的考核报告为依据。后来均以法令的形式逐一采纳、实施这些建议,英国的近现代文官制度开始逐步建立起来。一个相对独立于各个党派的职官团体开始逐步形成,成为了英国政治力量中最为稳定的一部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官制度改革的积极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00一1840年中外历史大事年表(节选)

 

世界

中国

16世纪,新航路开辟。

1600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7、18世纪,欧洲思想启蒙运动。

1696年,巴黎出版《中国近事报道(1687-1692)》,该书对康熙年间的中国作了详尽的介绍。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

1765年,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开始。

1840年前后,机器制造代替手工劳动,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完成。

1593年,番薯由吕宋(今菲律宾)引入中国。

1602年,思想家李贽在獄中自尽身亡。

1637年,宋应星完成《天工开物》,被后人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663年,黄宗羲完成《明夷待访录》。

1688年,法国传教士张诚覲见康熙帝,在宫廷供职。1689年,张诚被委任充当中俄尼布楚边界谈判的译员。

1644年,清军入关。

1729年,雍正设军机处。

1736年,清朝祈谷于上天,乾隆帝亲诣行礼,自是每年如之。建京师先蚕坛。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容闳被称为“中国留学之父”。他决心“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富强文明之径”。1870年,他向曾国藩提出了派遣学生赴美留学的计划。曾国藩与李鸿章联名上奏获得批准。1872年,包括詹天佑在内的第一批官派留美学生从上海启程。在1872-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遣送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然而,在守旧派官员的反对下,清政府做出撤回留美幼童的决定。

最早提议派遣留欧学生的是洋务派领袖沈葆桢。1875年,沈葆桢委派福州船政局法籍顾问携带5名船政学堂高材生赴欧游历。1876年,李鸿章派遺7名淮军军官赴德国留学。此后,清廷共派出80余人赴欧留学,多数学习海军。他们提出“造材异域”,通过向欧洲国家派遣留学生,求得其知识技术,进而达到“自强”的目的。

——摘编自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一1949)》

材料二 甲午战后,朝野上下同感通过日本学习西洋文化是中国的最佳出路。留日学生从1896年的13名迅速增加到1904年的2557人。留日学生以读速成科和普通科为主,多学政法专业,学习理工科者较少。由于不少留日学生在新思想的影响下,成立了一些以“排满反清”为目标的革命组织,清政府开始调整留日政策,对留日人数和资格水平作出限制,1906年后,留日热潮逐渐消退。

——蒋凯.徐铁英《近代以来中国留学教育的历史变迁》

材料三 在20世纪初期大批中国青年涌向日本的刺激下,一些美国外交官和政府中的“中国通”认为,“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人,哪一个国家就将因为这方面付出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的影响上,取回最大可能的收获,进而控制未来中国的发展”。鉴于清政府的财政状况,少数美国人士认为,退还庚子赔款也许是一个“伟大的办法”。美国国会即于1908年通过一项议案,决定将其在军旗下获得的部分庚子赔款退还给中国,作为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的经费,用于扩张精神上的影响。1911年,作为留美预科的清华学堂正式成立,从而又兴起了留美教育浪潮。

——摘编自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公派第一批留学生留学欧美的原因。与19世纪晚期留学欧美相比,20世纪初留学日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08年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的时代背景。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晚清时期的留学教育。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来到。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下列作品中,与材料中诗歌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 《人间喜剧》    B. 《老人与海》    C. 《巴黎圣母院》    D. 《等待戈多》

 

“将达尔文的学说应用到社会舞台的做法,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它适者生存的法则与时代倾向相适应。”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撑材料观点的是

A. 为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

B. 以俾斯麦“铁血政策”为代表的民族主义勃兴

C. 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提供了理由

D. 经济生活中资产阶级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在山海关某处旅游景点,有一幅奇妙的楹联引起人们无穷的联想遐思:“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下列理论能解释此楹联反映的自然现象的是

A.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 哥白尼的日心说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纽可门蒸汽机的设计是建立在17世纪波义耳等人的科学发现的基础上的。在18世纪,瓦特的发明也有赖于新的温度测设方法和科研方法的应用,并且他和当时的主要科学家们有着经常的联系,并于1785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这说明

A. 科学家通过仪器实验的方式了解世界

B. 英国政府重视科技创新活动

C. 新的科学发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D. 科研技术成果能及时地应用于生产

 

下表为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据此可知

A. 程序的公正性不能确保民主的真实性

B. 民意的广泛性决定了民主决策的科学性

C. 罪名的虚无性很难保证结果的公正性

D. 表决的单一性注定了直接民主的局限性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迁都重庆宣言,指出:“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此后将以最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以中华人民之众,土地之广,人人抱必死之决心……外得国际之同情,内有民众之团结,继续抗战,必能达到维护国家民族生存独立之目的。”这反映了国民政府

A. 以空间换时间保存自身实力

B. 对抗战形势有比较客观的认识

C. 受毛泽东《论持久战》思想影响

D. 未做好积极抗战的准备

 

《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指中共——引者)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最后的决裂责任在中共    B. 1922年中共已经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C. 中共应该主动与国民党决裂    D. “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发展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把西方国家的使节称为“洋兄弟”,允许西方人在控制区域内自由通行和经商,但同时又把他们视为“天下万国真主”洪秀全的臣民。这反映出太平天国

A. 迫切希望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

B. 外交政策深受宗教信仰的主导

C. 仍未摆脱“天朝上国”的观念

D. 认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

 

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鱼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

A. 清除倭寇残余势力

B. 开放“海禁”政策

C. 对福建人剿抚并重

D. 采取富民政策

 

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 国家政治制度的创述体现了时代特征

B. 选官制度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

C. 制度的设计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一致

D. 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各地区人才的选拔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道:“始皇长子扶苏谏日:‘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从这段史料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 当时面临国家分裂的严重威胁

B. 扶苏劝谏秦始皇勿以重法迫儒

C. 扶苏与蒙恬有相似的治国主张

D. 秦始皇企图废除嫡长子继承制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