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捐杂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 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D. 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顽强生存,其发展特点是

A.严重倒退        B.顺利发展

C.停滞不前        D.曲折发展

 

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GDP飞速增长,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被称为黄金十年。这一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

A.西方因经济危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社会主义苏联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

C.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等大量建立

D.政府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1912年10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正式通过了《服制法》,规定礼服礼帽料用本国纺织品,该规定事实上反映了

A.中国民族工业生产水平的落后  B.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政府极力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D.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国人倡用国货,热度日高。我公司近来销场过大,供不给求。”“我公司可能是

A.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 洋务派军事企业

C.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D. 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从中国近代民族火柴业某一时期商标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有

A. 近代民族工业迎来了第一次发展高潮

B.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 实业救国成为民族资本发展的主要原因

D. 爱用国货运动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下图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示意图,它反映出当时中国

A. 传统手工产品的质量下降

B. 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沦为列强资本输出的场所

D.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所发展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首要原因是

A. 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B. 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

C. 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推动

D.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海禁的根本目的是 (   )

A. 维护封建统治    B. 限制工商业发展

C. 保护农耕经济    D. 防范外夷入侵

 

下列所体现的思想不同于我国封建社会传统经济政策的是

A. “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

B.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C. “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商帮,是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自发组成的区域性商人群体。商帮涌现反映了哪一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

A. 汉代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

 

明朝商人黄汴对苏州市场有这样一段记载:“苏州聚货缎匹外,难以尽述,凡人一身诸行日用物品,从其所欲皆有。”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 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

B. 城市商业发展繁荣

C. 地域性商帮开始出现

D. 区域长途贩运兴盛

 

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夜市和早市是在

A. 西汉的长安    B. 唐代长安    C. 北宋开封    D. 元朝大都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

A. 统一货币“半两钱”

B. 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

C. 出现了纸币“交子”

D. 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

 

有学者认为:中国是丝绸之国,丝织品产量很大,除国内使用外,还销往西域、中亚、西亚乃至欧洲。从那时起,中国通向中亚、欧洲的商路,开始以丝绸而驰名世界。材料中的“那时”指的是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唐代制瓷业已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享有盛名的瓷窑很多,其中以生产青瓷闻名的是

A、越窑             B、邢窑       C、景德镇      D、均窑

 

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它最早出现于

A. 秦代

B. 汉代

C. 唐代

D. 宋代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

A. 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 牛耕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C. 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D.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85年5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宣布把中国人民解放军员额减少100万的决策。会议确定今后两年军队的中心任务是精简整编,搞,好体制改革。到1987年,我军裁军100万人的任务完成。经过精简整编,全军师团单位减少4054个,军级单位减少31个,大军区减少4个。此外,还将野战军整编为集团军,新组建了陆军航空兵、电子对抗兵等部队,加强了特种兵的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我国军事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我国军事改革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战国晚期,一个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也已有了中央与地方的分层管理。秦始皇统一中国,将秦国已实行的制度施行于全国,汉承秦制,大体未改,但是经过三四代的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从此以后,中国的皇帝不得不与庞大的文官集团共治天下,内廷与外朝的区分,颇同今日企业组织董事会与公司抗衡相似。

——许绰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三中国传统政治,既主选贤与能,为何不想出一种皇帝公选的制度来呢?这亦有它外在客观条件之限制。在贵族政治下,皇位容易公选,小国寡民城市国家的皇帝,也易公选。中国自秦以后,却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社会上又没有特权贵族存在,散漫的一千几百个县行政单位,居民多数在农村,皇帝公选无法推行。有一个举国共戴长期世袭的元首,国家易趋安定。只求他不太作恶,利害两权,而容许一个世袭皇室之存在,这不能说是全由于皇帝方面之压力,也不能说是全由于人民方面之奴性。这尽可有一个较近光明的看法,较近情理的说法。

——钱穆《国史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战国晚期至秦汉政治制度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传统政治未能确立皇帝公选制度的原因,并分析其深远影响。

 

读《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由此可以推断这一时期

年代

1950

1960

1970

1980

与日本

+2.4

+2.0

-15.9

-19.4

与欧共体

+2.0

+10.7

-5.8

-17.8

 

 

A. 美国经济陷入持续衰退之中

B. 西方国家经济滞涨同步发生

C.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有变

D. 日本的经济发展优于欧共体

 

马歇尔计划要求受援助的欧洲国家应建立共同市场。1948年,有16国参与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立,1950年,欧洲支付同盟成立。这说明马歇尔计划

A. 促进了西欧一体化进程    B. 促成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现

C. 缓解了欧洲的经济困难    D. 实现了美国对苏联的经济封锁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就阿尔巴尼亚等国提案进行表决,结果131个会员国中,一共有76票赞成,17票弃权,35票反对,这使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间提前了。这一外交成就

A. 与中美正式建交不无关系

B. 这是非洲国家联合支持的结果

C. 表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D. 表明美国的霸权政策不得人心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A. 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 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    D. 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

 

1987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 “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 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 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 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 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 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 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1942年,中共中央规定:“一切尚未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这一规定旨在

A. 打击封建地主经济    B. 加强各阶层的抗日大联台

C. 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    D. 纠正王明“左”倾路线

 

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A. 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 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

C. 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 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

 

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

A. 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    B. 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C. 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    D. 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