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1919年6月份日本对华贸易较上年同期减少约一半,从2 769万元减至1 405万元,使中国的对日贸易出超460万元。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中国扭转了对日贸易的被动局面

B.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日本对外贸易受挫

C. 军阀割据混战殃及中国对外贸易

D. 政治运动影响了中日贸易

 

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些说明

A.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 民主革命逐步转型

C. 北洋军阀统治的腐朽

D. 民国时期社会的进步

 

(题文)1920年4月,陈独秀指出:“我们中国人向来不认识自然科学以外的学问,也有科学的权威;向来不认识自然科学以外的学问,也要受科学的洗礼……我们不但应该提倡自然科学,并且研究,说明一切学问都应该严守科学方法,才免得昏天黑地乌烟瘴气的妄想、胡说。”陈独秀此语旨在

A. 主张全面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B. 以理性精神为武器反对传统文化的禁锢

C. 反思近代中国以西方为师的近代化探索

D. 提倡以批判的态度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

 

下表是1913—1920年中国国内工业品和原料价格指数表(以1913年为100),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

年份

批发物价

上海粉麦价

天津布花价

汉口纱花价

工业品

农产品

绿兵船粉

汉口小麦

14磅粗布

西河棉花

棉纱

棉花

1913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915

131.8

100.3

120.6

120.36

108.3

79.0

 

 

1917

130.0

103.0

116.3

102.1

116.9

118.6

 

 

1919

137.7

112.5

105.3

83.9

171.0

130.8

159.2

115.4

1920

168.0

125.8

131.6

92.1

169.0

139.9

159.9

109.9

 

 

A. 传统自然经济顽强抵抗着外来经济侵略

B. 中国被进一步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西方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此时得到了较快发展

 

1914-1925的十余年间,中国先后制订过三部宪法。其中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的出台最为迅速,当时的国会在曹锟的贿赂和武力逼迫下,仅用了三次会议即制定通过。这表明当时

A. 封建复辟浪潮卷土重来    B. 宪法地位得到社会认同

C. 贪污腐败现象较为严重    D. 民主宪政思想影响巨大

 

荣氏家族,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家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德步评价说:“从近代开始,荣家三代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家族企业的兴衰史就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得到两江总督刘坤一的大力支持,1902年保兴面粉厂建成投产。

材料二1912年,荣氏兄弟又合资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厂。1914年“一战”爆发。荣氏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到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面粉厂12家,其产量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荣氏企业也获得“面粉大王”的桂冠。

材料三抗战时期,荣氏工厂惨遭浩劫。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

材料四1956年荣毅仁(图)等人并肩步入中苏友好大厦申请公私合营大会会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荣氏兄弟当时创办面粉厂的有利条件。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战后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的原因。指出荣氏企业曲折发展的根源是什么?

(4)材料四表明荣氏企业积极响应党的哪个决策?为此中共提出的创造性的举措是什么?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70年前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第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第二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

——刘金源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

材料三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

——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晚期以后,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及流通领域进步的表现。

(2)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作用。

(3)据材料三,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国际分工发生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概要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王朝的政策相关,而政策的变化又与农业经济相辅相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材料三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材料四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地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材料五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

——《清世宗实录》卷57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这一模式产生于什么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

(2)材料二的图一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图一和图二反映的经济活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据材料三、四说明明清时期商品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现象?

(4)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有哪些?这些经济政策有何消极影响?

 

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成就;人们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型的交通工具轮船、汽车和飞机。

 

如图为“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此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对财富的追求、地理知识的增加、航海技术的发展及传播天主教的热情最终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

 

早期殖民扩张之所以采用抢掠,欺诈等卑劣手段,是因为当时西欧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

 

由于我国是农业国,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着重发展农业生产。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了当时实业救国的社会进步观念。

 

井田制是西周的重要土地制度,诸侯、公卿等大小土地所有者驱使平民和奴隶在井田之上集体劳作。

 

唐代诗人李绅在《宿扬州》中写道:“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这反映出当时的扬州已经成为繁华的商业都市。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工艺技术水平远逊于民间私营手工工场。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铜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1879~1901年,美国工业部门的托拉斯发展到三百多个,一共兼并了五千多家企业。而在德国,盛行的是另一种形式──卡特尔,它是由参加卡特尔的各个独立的企业签订协定组成。这些企业形式的出现

A. 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彻底调整

B. 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C. 结束了整个社会生产的无计划性

D. 推动西方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19世纪70年代,德国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科技,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这反映出德国

A. 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B. 整体科技实力一直领先于其他国家

C. 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D. 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19世纪英国“棉都”曼彻斯特“是做赚钱生意的地方……从这肮脏的下水道流出人类勤奋的洪流,肥沃着整个的世界,从这油腻的阴沟中流出纯质的金子。人性在这里发展的最完备,也最粗野;文明在这里创造奇迹,文明人几乎退回去变成野蛮。”对此材料理解最为全面的是

A. 公共设施尚不完善    B. 人民素质有待提高

C.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D. 工业革命带来双重影响

 

“拿破仑(1769—1821)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他倘若接受了这项发明,他或许已战胜了英国。法国士兵已站在英国海滩上了。”“这项发明”指

A. 珍妮纺纱机

B. 蒸汽轮船

C. 蒸汽机车

D. 内燃机

 

18世纪,英国等欧洲列强已经在海外获取了大量的土地和商业利益。英国城市中的市民都分沾了国家发展的利益,当时的……手工业生产,都不足以应付他们的生活需求。于是……第一拨工业化生产出现。据材料,这一生产方式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 广阔的海外市场

B. 市民生活需求

C. 原手工作坊的技术积累

D. 优越的政治制度

 

《殷海光文集》记载:“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社会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欧洲人的殖民扩张给亚非社会带来了消极影响

B. 亚非社会的民族文化受到欧洲人强有力的冲击

C. 欧洲人的成就推动了亚非社会的近现代进程

D. 亚非社会被动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

 

1588年8月,伊丽莎白一世发表战争动员讲话:“我有一颗国王的心、英格兰国王的心。我对西班牙或欧洲任何一位王子敢于侵犯我王国边界的行动嗤之以鼻。”本次动员之后的这场战争

A. 英国取胜得益于工业革命推动

B. 使加拿大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C. 使大西洋的海上霸权向英国转移

D. 使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他们在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打开了西下印度洋的门户的有利态势下,长驱直入,步步紧逼。1650年夺取好望角,1654年占领锡兰。当年的葡萄牙人由西向东蔓延而来,今日的他们由东往西席卷而去,控制马六甲海峡成为两个殖民帝国确立形成的终点和起点。”这里的“他们”指的应是

A. 西班牙

B. 荷兰

C. 英国

D. 法国

 

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A. 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 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 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 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考狄在其论文中提出:“从此之后,亚洲贸易完全摆脱了地中海畔的意大利人和印度洋沿途的伊斯兰教徒,最终落入了葡萄牙人手中,非洲以南的古道受到红海之路的竞争。”作者作此判断的历史依据是

A.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B. 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

C. 哥伦布发现美洲

D. 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和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一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A.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 “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 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

D.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