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城市公交发展历程

 

时间

状况

1949年

北京共有能使用的公共电汽车157辆,包括日本丰田客车、美国道奇车,以及捷克的“布拉格”“克罗沙”“依卡路司”和“斯柯达”等。

1957年

随着“长春一汽”的第一辆国产卡车顺利下线,北京街头的公交车才开始有了“纯中国血统”,但这些客车多是由卡车改装成的。

20世纪

60—70年代

随着一汽、重汽不断开发新车型,城市客车BK651,642,611等车型不断开发,北京公交进入以国产汽车为主的时代:70年代末,北京拥有将近3000辆公交车。

改革开放以来

1980年8月,公共交通局改为公共交通总公司。2005年1月1日,北京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改制更名为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进入90年代,北京街头相继出现了双层公交车和空调公交车。2001年研制成功了京华巡洋舰,车身长18米,核定载客200人,尾气排放能够达到欧III标准,是300路这样大流量线路的理想选择。

1998年1月-1999年12月,公交总公司加快推进清洁燃料工程,购置清洁燃料车2283辆。到2000年末,公交总公司清洁燃料车总数将达到5923辆,占全部公共汽车总数的78.9%,其中纯天然气公共汽车1300辆。

 

 

——摘编自张蕊《北京城市公交发展历程》

阅读材料,概括北京城市公交发展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发展变化的原因

 

在农业社会,农村市场既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依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 ”者 ,以及以贩马为业者等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

材料二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 .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 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 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 (叶适).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 .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

──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

材料三    明清江南市镇的起源,早的可以追溯到宋代。明中期到清前期是传统江南市镇发展的高峰期。从宋以来,直到明清,市镇是体制外的产物。它是政治行政体制外自行生长出来的东西,是农村商品经济、市场贸易发展的产物。市镇具有乡村商贸市场“中心地”的性质,衬托并支持着城市的生存与发展。

——摘编自《王家范谈明清江南的“市镇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草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古代农村市场对社会发展所引起的作用。

 

“女学生周某某,现年28岁,……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于京师某女子学校。……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某男如有与某某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至6时,为会谈期。”下列选项与材料相符的有

①婚姻自由被广泛认可

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被摒弃

③年轻人思想不断解放

④近代西方自由思想影响国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9世纪60年代,有人写道:“火轮船自入中国以来,天下商民称便,以是知火轮船为中国必不能废之物。”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已有新式交通工具

B. 组建了近代海军

C. 商民反对轮船运输

D. 禁绝外来事物

 

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有过则罚。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 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D. 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英国确立海上霸权,并且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是在

A. 17世纪中叶

B. 17世纪下半叶

C. 18世纪中叶

D. 19世纪下半叶

 

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扩张的时代”,主要原因是(  )

A.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B.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时代开始

C.东西方国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

D.狂热的宗教传播和宗教征服

 

近代以来,1898年张謇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数年的惨淡经营,大生纱厂逐渐壮大,资本不断增加,到1911年为止,该厂获利370多万两白银,1917—1921年连续获利560多万白银。可好景不长,1922年后,大生纱厂开始走下坡路,1923年秋,大生纱厂因无款购棉花一度停工。这一现象说明了

A. 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B.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C. 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D. 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

 

《来自家乡的喜讯》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幅漫画,画中讨论的主题主要得益于哪次会议的决策

LS3-17.TIF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    )

A.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 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发起了大跃进运动    D. 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A. 新经济的出现与发展

B.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美国的资本输出

D. 第三次科技革命

 

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早期殖民活动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加速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②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

③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国际市场

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劳动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A. 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

B. 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C. 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中央电视台在某地举行的大型专家鉴宝会上,有人拿出其收藏的一件唐代瓷器(如下图)请专家鉴定。专家认定这是一件粉彩瓷,并一口否定了该藏品的真实性,其理由应是

A. 唐代只有白瓷

B. 唐代只有青瓷

C. 古代中国没有彩瓷

D. 唐代以后才有彩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

——赫德《中国见闻录》

材料二: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掀起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富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

——摘选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全球性,不折不扣的是一个名称,指示着这么一种意识形态机制:它试图一劳永逸地将整个世界当做一件价值连城的奖品,一些民族国家(发达民族国家)以全体名义得天独厚地占有这件奖品”

——拉德哈克瑞西南《全球化、欲望和代表的政治》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在近代前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与影响。

(2)材料二中“地理上的发现”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归纳地理大发现在哪些方面促进了欧洲市场的发展。(。注:不得照抄原文)

(3)材料三中提到的“全球性”存在着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0年4月7日,英国下议院开始讨论对华战争军费案和广州英商损失赔偿案。经过三天的辩论,会议以271票对262票的9票微弱多数通过了内阁的侵华决定。1840年5月10日,英国上议院也一致通过了上述决定。

材料二:1840年义律率英舰8艘,于8月进泊天津大沽口外,向清政府递交照会、施加压力。道光帝接到照会后,得知英国要求赔礼道歉、偿还烟毂、割让岛屿等。道光帝听信谗言,以为是林则徐、邓廷桢等人办理禁烟之事不善才引起英军入侵,只要惩办林、邓等人,英国就会退兵。于是,道光帝任命自夸退敌有功的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继续办理中英交涉,并同时将林则徐、邓廷桢等革职查办。

请回答:

(1)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国的政体有什么不同?与道光帝相比,同样作为国家元首的英国国王在行使权力上又有什么不同?

(2)中英两国关于鸦片战争的一系列决策是如何做出的?二者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3)从社会文明发展的角度看,你如何认识鸦片战争?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政治格局呈现的局面是

A. 三足鼎立    B. 局部动荡不安    C. 不结盟运动兴起    D. “一超多强”

 

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对应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材料认为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                 B.战时同盟解体

C.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                   D.国家实力变化

 

拉德哈克瑞西南在其《全球化、欲望和代表的政治》一文中认为,“全球性,不折不扣的是一个名称,指示着这么一种意识形态机制:它试图一劳永逸地将整个世界当做一件价值连城的奖品,一些民族国家(发达民族国家)以全体名义得天独厚地占有这件奖品”。下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②全球化是发达国家掠夺世界的新途径

③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政治多极化的实现

④全球化巩固了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话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出发点是

A. 密切西欧各国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

B. 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

C. 争取在内部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发展

D. 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生活周刊》之《谁拯救冰岛》封面解说:国家银行破产,冰岛向国际金融机构求援,申请20亿美元贷款。这一金融机构是指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联合国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世界银行

 

(题文)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A.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 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C. 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 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 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 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 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 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

B.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 达尔文进化论提出后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该思潮盛行于

A. 新航路开辟时期

B. 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C.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1651年英国议会通过的《航海条例》规定:“一切输入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或者由实际产地的船只运到英国。”它遭到海上运输业发达的荷兰的强烈反对,导致英荷战争爆发。由此说明这场冲突的实质为争夺

A. 商品市场

B. 殖民霸权

C. 海上霸权

D. 商业霸权

 

三角贸易1519世纪西方殖民掠夺的一个重要方式。读下图《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航程B贩运的主要是

A. 枪支和工艺品    B. 香料和布匹    C. 黑人奴隶    D. 黄金和白银

 

(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这说明德意志帝国政体

A. 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B. 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C. 民主主义色彩浓厚

D. 分权主义色彩浓厚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A. 君主立宪制确立    B. 责任内阁制确立

C. 1832年议会改革    D. 两党制形成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①秦汉郡县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1787年宪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