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考工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反映出当时

A. 建筑理念深受礼制影响

B. 经济实力决定政治地位

C. 都城各功能区严格区分

D. 城市布局体现皇权至上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经济发展的早期,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特别是在推动基础设施和大规模制造业的发展方面,政府弥补了私人部门弱小的不足。

——陆铭等著《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

材料二社会-经济模式与欲望形态的转型对比表

 

 

欲望形态

社会

经济模式

节俭主义

传统社会

计划经济

消费主义

工业社会

市场经济

 

 

——摘编自王宁《从节俭主义到消费主义转型的文化逻辑》

材料三我国现在还是一个农业国家,能够出口的主要物品是农产品。如果在国内消费方面,不能节省出农产品去出口,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进口机器装备来进行工业建设。因此,全国人民应该自觉地节省凡属可以节省的消费品,以便供应出口。减少消费,当然是一件不舒服的事情,但是我们必须在两者中间选择一个:或者是暂时减少可以减少的消费,以便完成国家工业化,由此来建立我国能够进一步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使我们有可能在将来迅速地增加各种消费品的产量;或者是尽其所有在国内消费掉,因而不能建设工业,使我国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全国人民自然应该选择前者,不应该选择后者。

——《陈云文选》1954年“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材料四“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1)集中力量进行苏联帮助设计的以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发展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

(3)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用新中国初期的史实证明材料一中“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有其优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观点的合理性。

(3)根据材料四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评价“一五”计划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下表记录了新中国初期农村土地和人口关系的变化。表中数据的变化体现了

内容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 小农经济历史终结

B. 农业合作社建立

C. 现代农业开始起步

D. 土地所有制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时间里政府推行的是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抵制城市化方针,一度还确立了将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的方针。对城市化的这种抵制在1960年发展到完全的反城市化,确定当时的重要政策是减少城镇人口。造成60年代反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B. 计划经济体制的阻碍

C. 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困难

D. 大跃进,忽视消费而强调积累

 

下图是1950~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对其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社会主义工业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迅速增加

B. 标志着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C.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基本奠定

D. 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逐渐缩小,直到最后消失

 

“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

A. 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C. 大跃进运动客观促进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

D. 人民公社期间国家经济更注重对农村的投人

 

下面材料节选自顾准1959年的日记,反映了当时11月4日,民工队来买菜的人说,村里的红薯已经吃光了,这应该是真的。刘引芝的父亲死了。肿病——劳动过度,营养不良。缝纫室张的哥嫂几乎同时死亡,也是肿病。1959年旱灾,1960年春夏,该会有多少人死亡呢?劳动队真是天堂。徐云周的孩子在这里吃了晚早两顿稀饭,欢喜得不得了。

A. 对“人民公社化”运动有了客观认识

B. “大跃进”取得了重大进展

C. “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

D. 自然灾害是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剑桥插图中国史》中写道:中共的许多构想中,自发革命观体现得非常明显,自发革命观强调人民群众的潜力,认为人民群众一旦被动员起来,凭借其主观意志就能改变他们的自身和整个世界。下列选项与材料的描述相符的是(   )

A.统一战线政策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计划经济体制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新中国创造性地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行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当时的公私合营企业中,生产资料执掌于

A. 民族资本家

B. 集体

C. 国家

D. 地方政府

 

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中断言:我们必须承认,知识分子的基本队伍已经成为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联盟。国内阶级关系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 中共八大的召开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 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土地改革以后,少数农户上升为富裕中农,个别的已成为新富农,土地集中和雇工现象开始出现,党内不少同志产生忧虑,担心农民自发走向资本主义。同时在城市,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时伏时起,对国家经济生活有很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党和政府

A. 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B. 出台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 提出调整的“八字方针”

D. 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时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大跃进导致了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 对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人们有不同的态度

C. 经济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右倾错误

D. 毛泽东认为在工业战线搞群众运动是不对的

 

1956年1月,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毛泽东发表上述看法的主要依据是(   )

A.三大改造的实施                  B.一五计划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与政治革命大多是短期内急风暴雨式的社会制度变革不同,工业革命是经过较长时间内由分散和个别的发现、发明和变革开始,逐渐和缓慢地积累形成的。政治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制度的专制统治,而工业革命则彻底改造了英国社会。在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相辅相成下,引发了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使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产生了巨大变革。大部分经济学家如克拉克、钱纳里等人认为工业化引起了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只有走工业化的道路,才能使国民经济进入更为有效率的运行轨道。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化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动荡、贫富分化等社会弊病,工业发展产生的一些新工艺不顾人的需求,使人变得冷漠甚至麻木不仁,有着贬抑人性的后果。

——据《对工业化的重新认识及其现实意义》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哪一生产领域。与之相关的发明成就有哪些?

(2)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变革是多方面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所造成的变革性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接近完成之际,卡莱尔在《文明的忧思》中发出感叹:“当整个国家仅仅只在乎金钱和被金钱所主宰的时候,再下一步便不是踏在地上,而是悬在深不见底的深渊上空。”可见他注意到了英国

A. 煤矿大量开采导致土地塌陷

B. 工业革命中社会财富急增

C. 经济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对立

D. 工业革命中人文精神缺失

 

从1545年到1800年,大约有60000吨白银流向了中国。也就是说,欧洲人平均每年从中国购买了价值大约226吨白银的货物,这是1500年前欧洲每年购买所有亚洲货物的20倍之多。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西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C.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 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松弛

 

19世纪30年代,英国议会曾对工厂用工问题、工人的劳动时间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社会调查,并于1833年颁布《工厂法》等法律。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 1832年议会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

B. 工业革命的完成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C. 议会通过立法干预社会经济和生活

D. 马克思主义已在英国广泛传播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 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B.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 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D. 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美国学者彭慕兰在《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提出欧洲的核心区和世界其他一些地方(主要是东亚)的核心区之间经济命运的大分流在18世纪相当晚的时候才出现。经济命运的大分流认识正确的是

A. 经济命运大分流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关

B. 经济命运大分流之前欧洲落后于东亚地区

C. 经济命运大分流与新动力的广泛使用有关

D. 欧洲发生经济命运大分流的核心区是荷兰

 

下图反映的是1764~1850年英国商品价格指数和英国男性工人实际工资指数的变化情况。

对上述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①价格指数的不断攀升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结果

②工业化和工厂制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劳动需求

③工业革命总体上导致工人的生活水平普遍降低

④工业革命的发展有利于工人实际收入的提高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某学校举办一系列学术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讲座。讲座的题目包括:《变革世界的引擎》《哭泣的泰晤士河》《天朝上国美梦的破灭》等。通过以上信息可以判断这次学术活动的主题是

A. 光荣革命

B. 工业革命

C. 日不落帝国的崛起与衰落

D. 危机中的帝国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20年代中,总共才有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中,大约有260万人离开欧洲。导致欧洲人离开家乡的主要原因是(     )

A. 医学进步导致欧洲人口的急剧增加 

B. 移民在欧洲受到种种政治迫害

C. 铁路和汽船等为其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D. 工业革命在欧洲的逐步展开

 

有学者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即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以19世纪中期的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拖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A. 手工工场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B. 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 工业时代到来,妇女角色改变

D. 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下表为18世纪英国议会圈地法案数量表(单位:份)。对此解读正确的说法是

——李培锋《英国18世纪的农民反圈地模式与法治传统》

A. 圈地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B. 圈地逐渐由个人行为过渡到政府行为

C. 圈地为工业革命开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D. 圈地破坏了农村经济结构和生态环境

 

西方历史学家卡洛·齐波拉指出“采用煤炭作为家庭以及手工业的燃料使得英国踏上了工业革命的道路”。中国学者李伯重指出“由于缺煤缺资源江南不可能出现能源革命以及材料革命,因此当然不可能发展到近代工业化”。这表明

A. 地理条件决定经济发展速度

B. 能源是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C.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能源部门

D. 能源缺乏是中国落伍的首因

 

读下图,从1750年到1865年,是英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获取了大量殖民地,掌握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B. 持续的社会政治运动推动了上层建筑的渐进变革

C. 最早开始并完成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转变

D. 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推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以上图片所反映史实间的内在联系。(要求: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17世纪上半叶,欧洲国家纷纷到亚洲进行殖民活动,引发了亚洲海上贸易格局的变化。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 荷兰通过设立据点控制东亚海上商路

B. 英国打败法国垄断了对印度的贸易

C. 欧洲殖民扩张迫使中国放弃海禁政策

D.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西太平洋沿岸

 

1607年,100多名男子乘三艘船从不列颠起航,远涉重洋,登上了大西洋彼岸。从此,这片土地开始在剑与火中孕育了一种崭新的文明,人种构成也发生了迅速的变化。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由此产生的最大影响是(单位:万人)

A. 土著人口骤减,白种人和黑种人口剧增,成为当地的主体,人口总数大幅上升

B. 提供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带去了近代文明和近代制度

C. 促进经济发展形成统一市场

D. 形成了美利坚民族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A. 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

B. “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 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 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