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美国经济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但始终处于西方发达国家前列。

材料一二战后到70年代初,美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较高的时期。美国凭借经济优势输出资本、争夺国外市场,扩大商品出口,积极利用国际组织来维护自身利益。政府和私人企业都认识到科技水平的重要意义,因此不惜耗巨资促进科技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另外,无论是民主党政府,还是共和党政府,都不得不顺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潮流。

——《战后美国的经济》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二战后到70年代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从1973年11月开始,意、英、美、日、法、联邦德国等国相继出现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企业破产严重,股票行情大幅度下跌,工业、金融和贸易公司的破产具有普遍性。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到1975年底,达1850万人。与此同时,物价大幅度上涨,美国为7.4%,日本18.9%,联邦德国12.7%,法国26%,英国19.1%,意大利24.6%。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胀”阶段。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每次金触危机必然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刻变革,1930年代大箫条催生布雷顿森林体系,1970年代的汇率动荡和通货膨胀为欧元诞生铺平道路。

——向松柞《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想和战略》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时期经济危机的表现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不同。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

 

国家安全是国之大事,关系国家的兴衰成败和民族的振兴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修建的道路和桥梁,同其他古代社会修建的道路一样,也刺激了经济的一体化:尽管最初建设时考虑的是军事用途,但是之后,这些路桥却成为内部商业交流的通衢。

公路连接了罗马帝国的各个部分。一条长4800公里的路与北非海岸线平行,许多支线一直延伸到南方,商人、士兵通过这些支线可以深入撒哈拉沙漠。在东部地中海地区,罗马人也新建一些道路,方便了这一地区的旅游和贸易。

——摘编自《新全球史》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秦朝驰道和罗马帝国大道的共同特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分析其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14—17世纪初,结伴航行成为保护英国海上贸易商船安全的主要办法。其基本情形为:商船对自己进行武装,而后结伴出航,英国官方担当了管理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从17世纪中叶开始,英国官方开始在需要时向商船提供军舰护航,以加大对海上贸易商船的保护力度。随着英国海外贸易和商船数量的不断增加,护航力量相对不足的问题愈加严重,同时法俄贸易攻击意图愈加明显,19世纪80、90年代,英国放弃了对海上贸易提供直接保护的政策,确立了海军封锁攻击政策,即在战争开始之时,采取及时封锁敌方海军军港和主动攻击敌方据点、海上贸易商船等行动,以控制和吸引敌方海军力量,从而达到保护海上贸易的效果。

——摘编自《近代英国海上贸易保护政策的演变》

(2)阅读材料三,概括近代英国海上贸易保护政策的演变。结合所学,请任选一个演变阶段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B. 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

C. 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

B. 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 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

 

1998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19.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材料表明日本(  )

A. 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B. 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C. 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 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对下列当今经济区域集团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存在文化和历史差异

②欧洲联盟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仅限于政治和军事领域

③北美自由贸易区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④经济区域集团化完全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对比下列两幅图片,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   )

../../../../../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251.tmp.jpg

市场经济体制影响加深            东西方文化融为一体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            国际性交流范围扩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 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 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 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 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下表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时段解读正确的是

A. 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B. “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C. 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    D. 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

 

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

A. 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 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 改变资本主义性质

 

下表是美国国民经济结构变化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

项目时间

占全国就业人数比例(%)

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

工农业

服务业

工农业

服务业

1950年

45

55

47.4

52.6

1970年

34.2

65.8

38.4

61.6

 

 

①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②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③国家调整产业结构

④“新经济”在美国出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 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 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 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 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 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 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C. 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 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 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 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C. 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D. 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后说如果任何政党试图要废除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那你就不会在美国历史上再听说这个政党了。这反映出艾森豪威尔的主张(    )

A. 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 与民主党政策逐渐趋于一致

C. 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延续了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

C. 北约组织

D.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目的是

A. 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B. 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C. 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D. 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

 

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③联合国成立

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 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 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 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 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表示,如果他提出的议案不能迅速获得得通过。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该材料表明,罗斯福正在敦促国会(   )

A. 废除中立法案

B. 发动战争转嫁危机

C. 立即对日本宣战

D. 迅速通过新政提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包括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尝试。列宁一度认为,旧的俄罗斯经济,可以直接过渡到按共产主义原则进行国家生产和分配。但实践使列宁认识到这是行不通的,于是列宁领导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这种新政策

A. 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战胜危机

B. 利用市场规律恢复和发展经济

C. 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为主要特点

D. 完成了农业向集体化的转变

 

(题文)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A. 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B. 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

C. 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D. 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下图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期间,工人捣毁机器的卢德运动。对造成这一运动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A. 工业革命造成了工业生产能力的过剩

B. 工业革命激化了抢占商品市场的竞争

C. 工业革命中工人劳动和生活状况恶化

D.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来自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工业革命后新兴的产业有(  )

A.造船业                B.采煤业          

C.机器制造业            D.纺织业

 

英格兰的技术发明在17-18世纪之交已经蓬勃发展,先后出现了铁匠兼锁匠纽卡门的蒸汽机,制铁人达比解决高炉冶铁燃料问题的炼焦炉等。1733年技工凯伊发明了飞梭,同年木工怀亚特发明了第一台纺纱机。1765年,钟表匠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这一现象说明

A. 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生产    B. 科学理论带来技术发明

C. 教育发展推动文化普及    D. 技术发明源于生产实践

 

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摘自德意志国歌的是

A. 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B. 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C. 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D. 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明治维新前夕,倒幕派就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反对幕府将军的统治。明治维新开始以后,“政权建设是明治政府一切举措的重中之重,维新势力打着‘尊皇’的旗号,把远离权力中心几个世纪之久的天皇重新抬出来。”日本维新势力这样做的目的是

A. 结束封建割据建立近代国家

B. 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政治目标

C. 重建以天皇为首的专制统治

D. 借助中央王权推动经济发展

 

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A. 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 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C. 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 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1789年法国革命中颁布的《人权宣言》第三条规定:全部主权的本原根本上存在于国民之中,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不是明确地来自国民的权力。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形成了近代立法规范 否定统治者的专制权力 最终确立了共和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