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最能反映材料信息的是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口多少进行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分给给农民耕种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役

 

韦骧在《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A. 青苗法、募役法

B. 将兵法、方田均税法

C. 免役法、更戍法

D. 保甲法、农田水利法

 

《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长毛,与子同仇。”《吴子∙料敌》:“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中能够起到鼓舞上述风气形成与发展的是

A. 废井田,开阡陌

B. 奖励军功,实行军功授爵制

C.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D. 普遍推行县制

 

下列表述最能揭示商鞅变法中“为田开阡陌封疆”的本质是()

A. 铁器的使用,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

B. 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人们迫切需要扩大耕地面积

C. 为提高生产效率,秦国以大规模的集体耕作取代以往的个体劳动

D. 反映了秦国奴隶制经济基础的崩溃

 

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下列变法措施与评价对应准确的是

选项

变法措施

评价

A

梭伦改革:解负令

废除所有债务,消除了财产等级差别

B

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推行县制

限制旧贵族特权,促进官僚制度的发展

C

孝文帝改革:租调制

均田制实施的基础,形成编户齐民制度

D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

节省政府购买和运输物资的财政开支

 

 

A. A

B. B

C. C

D. D

 

恩格斯在评论梭伦改革时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梭伦改革的措施中直接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是

A. 颁布解负令

B.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 创立四百人会议

D. 鼓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美国老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些史实表明

A. 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B. 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

C. 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D. 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全体公民的利益

 

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里斯提尼取消了原有的部落组织形式,建立了十个实际上是按地区划分而不是基于氏族血缘关系的新部落。这项改革

A.激化了雅典的社会矛盾              B.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C.债务奴隶重新获得自由              D.严重削弱了贵族的政治力量

 

【历史——选考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郑吉领军屯田渠犁后,不断和匈奴争夺对车师地区的控制权,几经争夺,最终取得了对车师的控制,分“士卒三百人别田车师”,占据了匈奴进入西域的交通要道。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郑吉因为占据车师有功,被迁为卫司马,任护西域南道使者。据《汉书·西域传》载:“其后日逐王畔(叛变)单于,将众来降,护郁善以西使者郑吉迎之。既至汉,封日逐王为归德侯,吉为安远侯。乃因使吉并护北道,故号曰都护。都护之起,自吉置矣。僮仆都尉由此罢,匈奴益弱,不得近西域。于是徒屯田,田于北胥健,披莎车之地,屯田校尉始属都护。都护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都护治乌垒城。”辽阔的西域最终由于郑吉的努力随之成为西域都护的管辖范围。《汉书·郑吉传》说:“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郑吉去世后,被赐谥号为缪侯。

——李大龙《边吏与古代中国疆域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吉将西域逐步纳入汉朝行政管理范围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郑吉的历史功绩。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52年2月4日,在对国人指出舒量计划的重要性时,(联邦德国总统康德·阿登纳对他的内阁解释说:“必须赋予人们一种新的思想意识。它只能是一种欧洲式的思想。”根据联邦德国本身的特性,只有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才能使之独立地恢复它的主权;而欧洲这一概念本身就可取代德国公众生活的空洞乏味,可以消除德国民族主义的本质,而这也是舒曼计划所明确期望的。早在1956年,阿登纳曾警告说,联邦共和国不可能永远成为“核武器问题上的附属国”。到了60年代初,很明显西方盟国和莫斯科之间已经机此敏感问题达成了协议,它们双方将永远禁止德国拥有核武器,阿登纳怒火中烧。从短期内看来,波恩共和国似乎不再效忠于华盛顿,而有可能转向巴黎的戴高乐政府,因为他们两国都对强硬而专横的英美怀恨在心,都怀疑美国想摆脱对欧洲各国的责任。

——摘编自(美)托尼·朱特《战后欧洲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阿登纳对提高战后德国国际地位的政治构想与对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阿登纳对策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81年,国务院的工作部门有100个,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峰。臃肿的管理机构已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在领导班子方面,精简各级领导班子和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改革后一些老干部退居二线;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也有所下降,部委平均年龄由64岁降到60岁,局级平均年龄由58岁降到54岁。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方从5.1万人减为3万人;年轻的文化水平高的干部得到提拔。这次改革历时三年,是建国以来规模较大,目的性较强的一次建设和完善行政体制的努力,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2政府机构改革的背景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82政府机构改革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邓洪渡《中国书院史》

上表为中国书院的发展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乡村改造在英国从19世纪后期就开始了。城市的样板示范促使农村起来追随—英国还建立了专门的乡村保护协会。早期工业城市生活的不舒适性,让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始于19世纪下半叶的交通革命和通讯革命,对乡村改造起到了关键作用,城乡生活质量基本趋同。对乡村的改革也就随之变革,德、意等国则完全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随着工业化的进行,特别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寻找新的经济生长点,从20世纪后期起,欧洲农村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普遍兴起了旅游业。

——摘编自刘景华《农村城镇化:欧洲的经历和经验》

材料二20世纪20年代,中国国势日衰,乡村更加衰败。进入30年代,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整个中国农村出现空前未有的危机,一些有识之士掀起了乡村建设运动。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在重庆北碚进行了“乡村现代化”的实验。在此创办了中国西部科学院,修建了四川第一条铁路——北川铁路,兴建工厂,开办银行,开通邮电,创办学校,建立农场。先后开辟出北温泉、小三峡等浏览区,使北碚的园林山水、历史文物得到很好的保护。卢作孚的北碚“乡村现代化”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整体上说乡村建设运动在当时的中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据卢作孚《与民国乡村建设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后期欧洲“乡村改造”和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建设”各自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乡村改造”和中国的“乡村建设”的相同点。并指出二者结局不同的原因。

 

下图为“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的比较统计图”。该图反映这一时期

A. 美国经济因冷战对峙而陷入低迷

B. 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并有高速发展

C. 经济力量决定一超多强政治格局

D. 日本国力超越美欧跃居世界首位

 

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相继裁定《农业调整法》和《国家工业复兴法》违宪。理由是联邦政府干涉了各州的内部事务,之后国会进行重新立法,保留了原法案中的劳工权利和对农业的经济干预。这反映了

A. 新政是在民主政治框架内进行

B. 最高法院的做法违反宪法原则

C. 国会的补教对新政的成效不大

D. 总统的行政权力得到明显提升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了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新贵族与资产阶级联合的重要原因是

A. 新贵族的政治地位相对较低

B. 新贵族宗教信仰发生改变

C. 新贵族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

D. 恢复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古希腊的服装是一块布的艺术。通过披挂或缠绕把一块布穿在身上,形成优美的垂褶,如爱奥尼亚式希顿,公屯前二世纪,由于数学方法黄金分割法的广泛应用,腰带位置上移,希顿变成高腰的设计。希顿的设计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 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B. 追求自由精神

C. 开放包容的政治文明

D. 崇尚理性之美

 

根据下表内容判断,能够被认定的历史结论是

A. 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B. 人民公社化造成了严重后果

C. 中央着手调整经济管理体制

D.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

 

1938年3月,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第三党)在其政治主张中指出:“在抗日期中,人民绝对地承认政府的权力应当强化,但同样地否认应该有官僚群压迫和剥削人民的权力;……人民认定抗日救国是人民的义务,但同时认定过问政治是人民的权力。”这反映了

A. 国民政府开放党禁

B. 民众民主意识开始觉醒

C. 官僚资本受到抑制

D. 救亡与民主化相互促进

 

(题文)民国法学家王宠惠针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宪法之制定,有二要义焉:一曰,宪法者非因一人而定,乃因一国而定也。二曰,宪法者非因一时而定,乃因永久而定也。”王宠惠提出的问题实质上反映了

A. 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

B. 人治观念与法治理想的矛盾

C. 袁世凯与孙中山的矛盾

D. 民主宪政与专制统治的矛盾

 

(题文)下表反映的是1895年与1913年中国进出口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

A. 经济逐渐丧失独立地位

B. 贸易逆差得到扭转

C. 洋务企业获得重大发展

D. 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清政府对赴台湾的移民实行禁止携眷的政策。官员蓝鼎元建议:“欲赴台耕种者必带有眷口,方给照载渡,编甲安插。台民有家属在内地,愿搬取赴台完聚者,许县呈给照赴内地搬取,文武汛口不得留难。”雍正九年(1731年),清廷实行凭照携眷入台政策。清廷对台政策的变化

A. 有利于中央政权对台湾的管控

B. 发挥台湾地区的海防前哨作用

C. 反映清廷全面解除了海禁政策

D. 传播了中原地区先进生产方式

 

宋代以前,选任监察官的首要标准必然是刚正坦直、不阿附权贵,敢于直言进谏;宋代以后监察官多自进士出身,这一标准得到宋以后历代朝廷的一再强调。这说明监察官选任

A. 逐渐趋于民主科学

B. 由注重门第到注重科举

C. 不再受到皇权干扰

D. 侧重德行到侧重学识

 

(题文)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A. 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B. 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C. 放松人身依附关系

D. 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两汉时,司法官员经常引用《公羊春秋》、《诗》、《礼记》、《尚书》等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到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条文。这说明

A. 儒法并用成为汉魏时期的主流观念

B. 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

C. 法律制度化降低了判案时的随意性

D. 儒家经典保证了司法的公正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

料二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

观点一:起源于16世纪;

观点二:起源于19世纪;

观点三: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说明:选择材料二中任一种观点.并从材料一中任选4个要素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5%。

——史钟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材料二、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1520

1600

1670

1700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5.25

8.25

13.5

17.0

21.0

27.5

51.0

 

 

材料三、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材料四、……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3)据材料四,概括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的经济建设的启示。

 

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经济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对人类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统计表

 

 

原材料

食品

工业制造品

出口贸易

7%

8%

85%

进口贸易

61%

33%

6%

 

 

材料二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引发了一场生产工具和动力机制的革命……19世纪70年代前的英国,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却掌握了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曾慧琴《“世界工厂”的内涵变迁和生命周期论》

材料三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音乐。英国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宣称“我们只是把蒸汽机看作是人类发明的最高贵的机器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四1835年,法国作家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访问英国城市曼彻斯特时对于工业“殿堂”的气氛深为厌恶,他写道“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人们。城市的这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男人、女人和儿童都被绑在永不疲倦的机器之上。”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居于什么地位?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

(3)材料三和材料四对工业化的态度有何不同?根据材料分析各自的理由。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竞相开放”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前提是

A. 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

B. 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后来居上

C. 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进展

D.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和日本的普遍确立

 

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以下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①蒸汽机车  ②内燃机。③发电机 ④珍妮纺纱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