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

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

C.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

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化学信号的转化

 

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身体的皮肤中

C.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D.寒冷刺激以电和化学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中进行传导和传递

 

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 )

A.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       B.抑制神经中枢的兴奋

C.阻断了传出神经的兴奋传导       D.抑制效应器的活动

 

某人不小心从高处摔下,到医院检查,下列与确定此人神经中枢受损无关的检查是( )

A.针刺双脚观察是否有反应

B.检查血细胞的数量是否有变化

C.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D.要求此人复述医生的一段话

 

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如右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 )

满分5 manfen5.com

 

 

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H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H2CO3/ NaHCO3 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分( )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修改,下列哪项不是修改的内容(  )

A.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

B.自然选择是因为生物存在过度繁殖而导致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C.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将自然选择学说与遗传变异有关理论结合起来

 

现有与某种植物种子萌发有关的4组实验处理如下表

实验组

处理

种皮完整,

25蒸馏水

浸泡24h

机械破损种皮,

25蒸馏水

浸泡24h

种皮完整,0.05%赤

霉素水溶液25

浸泡24h

机械破损种皮,

0.05%赤霉素水溶

25浸泡24h

下列组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仅做Ⅰ组与Ⅱ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B.仅做Ⅰ组与Ⅲ组实验,可探究种皮完整条件下赤霉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C.仅做Ⅱ组与Ⅲ组实验,可探究赤霉素或机械破损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D.仅做Ⅱ组与Ⅳ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条件下赤霉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 )

A.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B.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0

C.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D. 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Aa的基因频率均为50%。当自然选择分别对隐性基因或显性基因不利时, 对应的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就会上升,但其上升的幅度不同,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自然选择作用于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

B.甲为自然选择对显性基因不利时的曲线

C.该种群将因基因频率的改变而形成新的物种

D.生物体内有害的显性基因一般都少于隐性基因

 

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

A.物种是神创的

B.物种是不变的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用进废退是生物进化的原因

 

江苏某小型天然湖泊原有少量鱼类,后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植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两类鱼均无滤食浮游生物的能力。养殖前后生态调查的数据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改为人工鱼塘后,该湖泊生物群落的 __________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水生高等植物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表中可以推测,2007 年相比,2010 年湖水中生物体内所含的总能量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4)虾、贝等小型动物能摄食鱼饵料。如果肉食性鱼类只摄食虾、贝等小型动物,可以推测在相同饲养条件下2010年肉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 ______,植食性鱼类的总量将会______

5)若对该湖泊进行生态修复,除停止养鱼外,还需恢复水生高等植物,以抑制浮游藻类生长。在这一过程中水生高等植物的直接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四种情况(型、),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若该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图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率            (增加,减小,不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因环境阻力而减少的个体数,这种变化可引起种群的                 发生改变,从而可导致生物进化。

2)若该种群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中的野生扬子鳄(处于最高营养级生物之一),当种群数量在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且种群数量为K2时,对野生扬子鳄种群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                       ,若扬子鳄种群数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则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种群的能量将会              ,原因是处于同一营养级生物的种间关系是              

3)若该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            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能为        

 

鸭为杂食性水禽,除捕食昆虫及其它小动物外, 对稻田中几乎所有的杂草都有取食。为研究稻鸭共作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

表   稻鸭共作对稻田中杂草密度、物种丰富度及稻田杂草相对优势度的影响

 

杂草密度(株/m2

物种丰富度

(种)

杂草相对优势度

草龙

节节菜

稗草

陌上菜

异型莎草

常规区

40

12.0

0.247

0.189

0.100

0.102

0.094

稻鸭区

2.3

5.3

0

0.259

0.271

0.089

0

注: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1)采用样方法调查杂草密度时,选取样方的关键是          。表中杂草密度数值应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        值。表中数据说明稻鸭共作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杂草的密度,从而限制了杂草对水稻的危害。

2)由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可知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群落中杂草的          。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          地位下降,而有些杂草的优势地位明显上升,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由此推测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对稻田群落的          有不同的影响。

3)稻田生态系统中的          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          以促进水稻的生长。鸭的引入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          的复杂性,从而使该生态系统的          功能提高。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

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 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22 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将某小型天然湖泊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肉食性鱼类。5年后,藻类暴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导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缺少阳光

B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的污染,这属于反馈调节

C.早期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有利于该湖泊的生态系统稳定

D流经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

B.动物和植物组成的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D.所有生物组成的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可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提高遗传多样性

B.生物入侵可增加生物种类,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森林能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这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就地保护可保护生物及其生境,是最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将牛粪、猪粪直接施入沼气池,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

B.建立该系统遵循的主要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等

C.该系统的主要成分是蔬菜,人、牛、猪等均为消费者,它们构成食物网

D.由于废物的再利用,提高了该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图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d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B.“涸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定数量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D要开发利用动植物资源,最好要等到c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