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 随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

B. 随温度降低,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

C. 随温度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D. 随温度降低,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产生光电效应时,关于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于同种金属,Ek与照射光的强度无关

B. 对于同种金属,Ek与照射光的波长成正比

C. 对于同种金属,Ek与照射光的时间成正比

D. 对于同种金属,Ek与照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

E. 对于不同种金属,若照射光频率不变,Ek与金属的逸出功成线性关系

 

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

B. 个别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易表现出波动性。

C. 能量较大的光子其波动性越显著。

D. 光波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B. 波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C.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强太小

D. 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猜想,而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

 

利用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

B. 电子吸收光子后一定能从金属表面逸出,成为光电子

C. 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吸收若干个光子,积累了足够的能量后才能从金属表面逸出

D. 无论光子能量大小如何,电子吸收多个光子并积累了能量后,总能逸出成为光电子

 

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

A. 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B. 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

C.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D. 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

 

一单色光照到某金属表面时,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无论增大入射光的频率还是增加入射光的强度,金属的逸出功都不变

B. 只延长入射光照射时间,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加

C. 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

D. 只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光电子逸出所经历的时间将缩短

E. 只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增多

 

三种不同的入射光ABC分别射在三种不同的金属abc表面,均恰能使金属中逸出光电子,若三种入射光的波长λAλBλC,则( )

A. 用入射光A照射金属bc,金属bc均可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B. 用入射光AB照射金属c,均可使金属c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C. 用入射光C照射金属ab,金属ab均可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D. 用入射光BC照射金属a,均可使金属a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 )

A. 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装置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

B. 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

C. 人们利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

D. 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

E. 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以往我们认识的光电效应是单光子光电效应,即一个电子在短时间内能吸收到一个光子而从金属表面逸出。强激光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于光电效应的认识,用强激光照射金属,由于其光子密度极大,一个电子在短时间内吸收多个光子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多光子电效应,这已被实验证实。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如图。用频率为的普通光源照射阴极k,没有发生光电效应,换同样频率为的强激光照射阴极k,则发生了光电效应;此时,若加上反向电压U,即将阴极k接电源正极,阳极A接电源负极,在kA之间就形成了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逐渐增大U,光电流会逐渐减小;当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时,所加反向电压U可能是下列的(其中W为逸出功,h为普朗克常量,e为电子电量)(     )

A.     B.

C.     D.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B. 若使用某种频率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需增大入射光光照强度才行

C. 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

D. 用一束绿光照射某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若换成紫光来照射该金属,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E. 将核子束缚在原子核内的核力,是不同于万有引力和电磁力的另一种相互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紫外线照射某种金属,有光电效应现象,则用红光照射也一定有光电效应现象

B. X射线既有粒子性,也有波动性,它的波动性比粒子性更加明显

C. 光波、德布罗意波都是概率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等

D. 物体在高温时辐射可见光,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辐射红外线

 

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m,如图(a)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s时间内小物块的v﹣t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在电梯中,把一重物置于台秤上,台秤与压力传感器相连,电梯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过程中,传感器所受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FN-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 m/s2,由图象求出:

(1)电梯减速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

(2)重物的质量;

(3)电梯的最大加速度.

 

将质量为0.5 kg的小球以14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运动中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为2.1 N,则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g取9.8 m/s2)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当小车的质量一定时,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

F/N

0.20

0.30

0.40

0.50

0.60

a/(m·s-2)

0.10

0.23

0.27

0.40

0.49

 

 

 

(1)根据表中数据,在如图所示坐标系中作出图象_________.

(2)图线存在截距,其原因是_______. 

(3)由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1)在用如图甲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电磁打点计时器;
B.天平(带砝码);
C.秒表;

D.低压直流电;
E.纸带和复写纸;
F.导线;
G.细绳;
H.小车;
I.沙和小桶;
J.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
K.砝码.

其中多余的器材是____(填代号),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

(2)如图乙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纸带上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是0.1 s,距离如图所示,单位是cm,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m/s2.

(3)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分别以____为纵坐标、____为横坐标作图象,这样就能直观地看出其关系.

 

如图水平面上,质量为10kg的物块A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小车静止不动,弹簧对物块的弹力大小为5N时,物块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加速度a=1m/s2沿水平地面向右加速运动时(   )

A. 物块A相对小车仍静止

B. 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将减小

C. 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 物块A受到的弹力将增大

 

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Q间的拉力大小为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车厢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PQ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

A. 8    B. 10

C. 12    D. 14

 

图为水平面上一物体在吊车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3s内货物处于失重状态

B. 3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最后2s内的平均速度

C. 物体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7m

D. 4s末拉力的功率为零

 

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其v-t图线如图所示,则(  )

A. 在0~t1秒内,外力F大小不断增大

B. 在t1时刻,外力F为零

C. 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不断减小

D. 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时,其速度不可能为零

B.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C.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运动速度无直接联系

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则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有三个光滑斜轨道123。它们的倾角依次是60°45°30°,这些轨道交于点O。现有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三个物体甲、乙、丙分别沿这三个轨道同时从静止自由下滑,如图所示,物体滑到O点的先后顺序是(    )

A. 甲最先,乙稍后,丙最后

B. 乙最先,然后甲和丙同时到达

C. 甲、乙、丙同时到达

D. 乙最先、甲稍后,丙最后

 

质量为1 kg的物体A和质量为3 kg的物体B,它们分别在F1F2的作用下,产生相同的加速度,则(  )

A. F2=F1    B. F2=3F1

C.     D.

 

下列关于惯性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 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 物体受到的作用力越大,惯性越大

 

用手托着一块砖,开始静止不动,当手突然向上加速运动时,砖对手的压力(  )

A. 一定小于手对砖的支持力

B. 一定等于手对砖的支持力

C. 一定大于手对砖的支持力

D. 一定等于砖的重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人站在加速上升的升降梯中处于超重状态

C.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时,其速度一定增大

D. 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有秒(s)、米(m)、牛(N)

 

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甲以0.5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行驶,乙在甲的前方200m处以5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运动.问:

1)甲何时追上乙?甲追上乙时的速度为多大?此时甲离出发点多远?

2)在追赶过程中,甲、乙之间何时有最大距离?这个距离为多大?

 

如图所示,A.B两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m接力,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B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25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做匀变速运动,现在A持棒以最大速度向B奔来,B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B接棒时奔跑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

1B在接力区需要跑出的距离为多少?

2B应在离A的距离为多少时起跑?

 

8分)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分析交通违法事例,将警示我们遵守交通法规,珍惜生命。一货车严重超载后的总质量为49t,以54km/h的速率匀速行驶。发现红灯时司机刹车,货车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2.5m/s2(不超载时则为5m/s2)。若前方无阻挡,问从刹车到停下来此货车在超载及不超载时分别前进多远?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