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德育考试

市各学校:

三日内选派三名“三好”学生,参加德育考试竞赛。不得携带任何考试用品。时间:下周一(十一月五日)。

市教委

2001/10/27

太突然!

三日——太短!

各校立即绷紧神经。筛了又筛,选了又选,选出拔尖而又拔尖的“三好”学生,并配备优秀教师,三天72小时,马不停蹄,人不歇鞍地辅导。

幸亏学生天赋极好,一本《青少年道德修养》早背得滚瓜烂熟,不漏标点。

各路考生奔赴考场,兴许是刚刚清扫过考场,门口横七竖八地躺着几把笤帚。考生跨进门,不时踩得笤帚“劈叭”作响,有两个调皮的一脚将笤帚踢上天。

桌上摆着钢笔、铅笔、墨水、铅笔刀、盛铅笔屑的小盒及备用的废纸。

各就各位,拧开墨水瓶,汲饱墨水。“刷刷刷”削好铅笔。考题发下,考生目瞪口呆——题目太简单:1+1=?

考生欣喜若狂。奋笔疾书,三下五除二,便丢下试卷,飘然而去。

第二天,成绩公布出来:

百分之六十考生得零分。

百分之三十五不及格。

百分之五优良。

师生愕然,急忙索取答案。如下:

捡起门口笤帚:40分。

铅笔屑盛在小盒里,不乱扔废纸:30分。

离开考场,墨水瓶拧好盖,笔帽套上:30分。

1.接到通知后,各学校反应如何,做了哪些准备?

2.看到试题后学生反应如何?

3.这次考试结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4.请你谈谈你对这次考试以及学校德育教育的看法。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1.选段中“改建、扩建、装修”几个词语的顺序可否进行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则新闻稿中,为什么要插入一段关于港督府的叙述?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语言环境解释词语

1.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陈迹——

2.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告终——

 

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淹映  陈迹  飘扬

B.仪势  离任  港督

C.古典  易帜  世人瞩目

 

、选择加粗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   )

A.降落(jiàng)             撤离(chè)                序幕(xǔ)

B.凝重(níng)             接载(zaì)                停泊(pō)

C.旗帜(zhì)               移交(jiāo)                护卫(wèi)

 

转眼之间,香港回归已经×年了。请收集资料,就×来香港的变化发展作一报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香港,一个身世十分朦胧的城市。

②身世朦胧,大概来自一股历史悲情。回避,是忘记悲情的良方。香港,没有时间回头关注过去的身世,她只是努力朝前方,紧紧追随着大流适应急剧的新陈代谢,这是她的生命节奏。好些老香港,离开这都市一段短时间,再回来,往往会站在原来熟悉的街头无所适从,有时还得像个异乡人一般向人问路,因为还算不上旧的楼房已被拆掉,后现代主义的建筑及高架天桥全现在眼前,一切景物变得如此陌生新鲜。

③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我常想总结一下香港的个性和特色,以便向远方的友人介绍,可是,做起来并不容易,也许是她的多变,也许是每当想起她,我就会陷入了浓烈的感情魔网中……爱恨很不分明。只要提起我童年生命背景的湾仔,就可说明这种爱恨交缠的境况。

④说湾仔是一个与海争地的旧区,并不过分,因它大部分土地都是从海夺过来的,老街坊站在轩尼诗道上,就会咀嚼着沧海桑田的滋味。当初在填海土地上建成的房子已经残旧,给人一幢一幢拆掉,代替的是更高更遮天的大厦。偶然一座不知何故可以苟延残喘夹在新厦中间的旧楼,寒伧得叫人凄酸。有时,我宁愿它也赶快被拆掉,可是,又会庆幸它的存在,正好牵系着我的童年回忆。洛克道、谢非道,曾经是有名的烟花之地,自从那苏绍黄故事出现之后,湾仔这个名字,在许多外国浪子心中,引起无数蛊惑联想。每逢维多利亚港口停泊着外国船只时,我就很怕人家提湾仔。我曾经厌恶自己生长在这个老区,但别人说她的不是,我又会非常生气,甚至不顾一切为她辩护。在回忆里,尽管是寻常街巷,都具温馨。现在,湾仔——已经面目全新了,新型的酒店商厦,给予她另一种华丽生命。我本该为她高兴才对,但随着她容貌个性的变易,仿佛连我的童年记忆也逐渐褪色,湾仔已经变得一切与我无干了。

⑤不知不觉,无声岁月流逝。蓦然,我们这一代人发现,自己的生命与香港的生命,变得难解难分。离她而去的,在异地风霜里,就不禁惦记着这地方曾有的护荫。而留下来的,也不得不从头细看这抚育我的土地;于是,一切都变得很在乎。但,没有时间关注过去的身世了,前面还有漫漫的长路要走。

⑥我常对朋友说,香港既是一个朦胧之城,生长在其中的人,自当也是具备这种朦胧个性。香港人不容易让人理解,因为我们自己也无法说清楚。生于斯长于斯,血脉相连着,我们已经与香港订下了一种爱恨交缠的关系。对于她,我们有时很骄傲,有时很自卑,这矛盾缠成不解之结,就是远远离她而去的人,还会时时在心头。

1.第③段“我常常想总结一下香港的个性和特色”,根据文意,香港的“个性和特色”应是____________(不超过5个字)。

2.第③段中,作者说她对香港“爱恨不分明”。这种“爱恨不分明”具体表现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说“我们这一代人”对香港“一切都变得很在乎”,这是因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三项是     (   )

A.香港生命的节奏就是发展迅速。旧建筑不断被拆除,新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使香港变得陌生而新鲜。

B.香港没有时间关注她过去的身世,是因为她生命节奏快,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

C.香港身世朦胧,香港人个性也朦胧;香港人个性的朦胧来自于香港身世的朦胧。

D.香港随着大流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它的变化又使我爱恨交缠,与香港的生命难解难分。

E.即使回忆起湾仔普通平常的街巷,作者都感到熟悉而温馨。

F.香港故事说的是香港人,香港人的特点就是能紧紧跟上世界潮流的发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1.选段开头说“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报道?

2.“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3.引用“长条盒子”、“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和“数以千计的照片”的中间的一张有什么作用?

4.最后一句话表达什么感情?有什么作用?

 

选出填入下文空白处最妥当的一项(   )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______。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A.这一次的降旗将永远定格在英国的历史上

B.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C.相伴缓缓而下的旗帜的是充满哀伤的音乐

D.面对下降的旗帜香港有人心里是喜忧参半

 

下文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B.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C.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D.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依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下面文段空白处依次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______《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______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______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______香港防务。

A.随着执行移交管理

B.伴着行使移交接管

C.随着行使转交接管

D.伴着执行转交管理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序幕掩映装修心智健全

B.陈迹管治易帜终生难忘

C.终结废墟隐秘表情茫然

D.窒息退役紫荆惊俱万分

 

下面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níng )重停(pō)婆(suō)起舞

B.(zhǔ)目(zhuàn )写百花(diāo )谢

C.(è)梦步(lǚ)绿树成(yīn)

D.(dǎo )告大(shà)宣告(zhōng )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005高考全国卷二)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髃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为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多,常以谈笑讽谏辩:辩驳

B.席以露床,以枣脯啖:给……吃

C.有敢以马者,罪至死谏:规劝

D.我贫困往见优孟属:嘱咐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优孟“以谈笑讽谏”的一组是 (   )

①请以人君礼葬之 ②即为孙叔敖衣冠 ③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④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⑤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⑥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优孟言辞诙谐幽默。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群臣进谏反遭严词拒绝;优孟以反语讽谏,说是以大夫礼不够隆重,使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

B.孙叔敖十分看中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时去找优孟寻求帮助。优孟慨然允诺孙叔敖子后,极力模仿孙叔敖,想使楚庄王醒悟。

C.楚庄王误以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任他为相。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又责怪庄王利用孙叔敖成就霸业,而对他的后代却不闻不问。

D.优孟由孙叔敖一事而引发感慨,指出为官者不应贪鄙求财,否则将触犯法令而身死家灭;但廉吏死后,其家人却会面临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yòu天子诸候养禽兽的地方)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圃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圃方七十里,刍荛者(这里指割草打柴的人)往焉,雉兔者(这里指猎人)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国都之外百里为邻,郊外有关)之内,有圃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②            ③            

           ⑤           ⑥

2.(1)这一则故事体现了孟子的什么观点?(2)孟子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孟子为什么把齐宣王的园囿比作陷阱,说齐宣王是“为阱于国中”?

4.翻译这篇文章。

 

下面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季节)

B.五亩之宅,之以桑(种植)

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教悌之义(秩序;敬爱兄长)

D.不可胜食(泛指粮食)

 

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作连词的一项是(    ),用作介词而又处于相同句式当中的两项是(   )

A.是社稷之臣也,何伐为?

B.远人不服,则修文德来之。

C.王好战,请战喻

D.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E.五亩之宅,树之桑                 F.斧斤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G.谨庠序之教,申之孝悌之义。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夫颛臾,者先王以为东蒙王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下列四句中的“请”与“请问贵姓”的“请”用法相用的两项是    (    )

[来源

A.王好战,以战喻

B.曹刿

C.今吾以十倍之地,广于君

D.可以一战,战则

 

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两项是                              (    )

A.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E.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B.数罟不入洿池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给划线注音

移其(    )   弃甲兵(    )   数罟(    )(    )

(    )(    )(    )  序(    )   孝(    )

饿(     ) 洿池(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戕竹记

欧阳修

洛最多竹,樊圃棋错。包箨榯笋之赢,岁尚十数万缗,坐安侯利,宁肯为渭川①下。然其治水庸,任土物,简历芟养,率须谨严。家必有小斋闲馆在亏蔽间,宾欲赏,辄腰舆以入,不问辟疆,恬无怪让也。以是名其俗,为好事。

壬申之秋,人吏率持镰斧,亡公私谁何,且戕且桴,不竭不止。守都山令:有敢隐一毫为私,不与公上急病,服王官为慢,齿王民为悖。如是累日,地榛园秃,下亡有啬色少见于颜间者,由是知其民之急上。

噫!古者伐山林,纳材苇,惟是地物之美,必登王府,以经于用。不供谓之畔废,不时谓之暴殄。今土宇广斥,赋入委叠;上益笃俭,非有广居盛囿之侈。县官材用,顾不衍溢朽蠹,而一有非常,敛取无艺。意者营饰像庙过差乎!《书》云:“不作无益害有益②。”又曰:“君子节用而爱人③。”天子有司所当朝夕谋虑,守官与道,不可以忽也。推类而广之,则竹事犹末。

注:①渭川:《史记·货殖列传》:“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渭川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②不作无益害有益:《尚书·旅獒》:“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③君子节用而爱人:《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侯利,宁肯为渭川下坐:因为

B.历芟养,率须谨严简:挑选

C.公私谁何亡:灭亡

D.上笃俭益:更加

2.翻译下列句子

A.且戕且桴,不竭不止——                                                                      

B.下亡有啬色少见于颜间者,由是知其民之急上——

3.填空:

①文章从题前落笔,先写洛竹之    ,洛竹之利,    之美,主人之好客,言简意赅地展现洛竹既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又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②文章的第二段,先写    的时间,再写戕竹的行为,最后写    

4.最后一段是议论,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由此生发了什么道理?找出原文句子作答。

答:                                                            

5.文章的标题为《戕竹记》,但第一段却不写戕(砍伐)竹,说说第一段与第二段的联系。

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庐陵萧君圭君玉”一句中,“君圭”是名,“君玉”是字。

B.“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一句中,“至和”是以皇帝的年号记年的。

C.“临川王某记”一句中,“临川”是王安石的籍贯,“某”代王安石。

D.“长乐王回深父”一句中,“父”是对人的尊称。

 

对下面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碑道仆:倒跌倒

B.其文灭漫:淹

C.音谬也盖:大概

D.何可道也哉胜:胜利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全含多音字的一项是(    )

A.褒禅山亦谓之山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

B.褒之庐也有穴

C.则或其欲出者而又不随以

D.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道也哉

 

下面两组句子中划线词的讲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此则岳阳楼大观也

②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③予亦悔其随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④其孰能讥

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C.①句与②句不相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D.①句与②句不相同,③句与④句也不相同

 

下面所列各句划线的“之”字与“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一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予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B.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后世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入愈深,其进愈难

 

对下列各句中的“其”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④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⑤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⑥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⑦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⑧其孰能讥之乎?

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⑩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A.①③④⑤⑥⑨⑩/②/⑦⑧

B.①③④⑤⑥⑦⑨/②/⑧/⑩

C.①③④⑤⑥⑨/②/⑦⑧/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阅读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选)

(1998年5月4日)

江泽民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参加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的隆重集会,我感到十分高兴。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北京大学的全体师生员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高等院校的师生员工和广大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参加这次庆典的嘉宾们,表示诚挚的欢迎!

…………

21世纪正向我们走来。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决心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不懈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在这里,我向北大同学和所有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向全国各界青年提出几点希望。

希望你们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首先要刻苦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这是成才的重要前提。要学有专长,同时努力拓宽知识面,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提高自己。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

希望你们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要健康成长,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自觉地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青年人要立志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磨炼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这是古往今来许多人成就一番事业的经验总结。

希望你们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青年人富有遐想和抱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是青年的特点,也是优点。但需懂得,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如果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全国各族青年展示才华,实现志向,提供了广大的舞台。生长在这样的时代是幸福的。广大青年一定要虚心向革命先辈和人民群众学习,在为祖国的竭诚奉献中焕发出青春的绚丽光彩。

希望你们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青年人要有理想,还要

有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是非常艰巨的事业。我国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许多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挑战。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认识我们的国情,要有坚韧不拔的充分思想准备,取得成绩时不盲目乐观,遇到困难时不气馁悲观。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历史的胜利与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艰苦奋斗的人们。

…………

祖国的未来是无限美好的,青年的未来也是无限美好的。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寄托于青年。希望广大青年和全国人民一道,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指引下,同心同德,勇于开拓,向着新世纪前进,向着现代化的光辉目标前进,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进!

读了江泽民同志的《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听了江泽民同志的谆谆教导,请你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以“青年学生的使命”为话题,写一段或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感受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