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____探索半人马座α星在目前是科幻,____不排除人类科技进一步发展后,未来可以实现这种设想,____那也只是将来时。从眼下的现实来看,霍金能提出这种想法完全依赖于现有科技的发展和现实水平。具体而言,____霍金要表达各种思想和学说,包括人类探索半人马座α星,____必须要依赖他不可须臾离开的轮椅。轮椅____是霍金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有了它,霍金才能与他人交流并表达自己的思想,包括目前探索半人马座α星的科幻想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尽管  但    但    即便   也    不仅

B. 虽然  但是  所以  如果   那么  不仅

C. 尽管  但    因此  只要   就    就

D. 因为  所以  但    即便   也    就

 

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二十四史乃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精华,而“前四史”, 是二十四史中的精华。“前四史”是指:(   )

A.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三国志》

B. 《国语》 、  《左传》 、  《战国策》 、《史记》

C. 《左传》 、  《战国策》 、《史记》 、  《资治通鉴》

D. 《战国策》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播出时,越来越多的食物被老百姓提及与回味;它们不只用来充饥,更能体现一种文化、一种态度。

B. 东盟重申了维护南海和平与航行安全,按照国际法律所认可的各项原则解决了一切争端,呼吁有关各方在展开海上活动时保持克制态度。

C. 中俄双方坚决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原则和宗旨,愿为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做出贡献。

D. 近日,南宁和杭州的部分区县打算通过松绑限购、下调购房入户标准等方式救市,有人认为这种做法将引发其他城市的效仿。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①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②谭嗣同是甘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实少些刚烈。

③“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文天祥就义虽已7个世纪有余,但他为国家社稷殒身不恤的品德,毁家纾难,九死不悔的精神,足以使他名垂万古。

④他用不正当的手段坐上了公司的第一把交椅,他的同伙弹冠相庆

⑤如果秦少游想步入仕途,为国出力,有的是机会和条件,因为远的不说,十分欣赏少游诗词的清正廉洁的王安石就曾数度入相,广有羽翼

⑥封建社会,酷吏们横行无忌,百姓只能侧目而视,不敢直言。

A. ③④⑥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④⑤⑥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部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发布诏书,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得到“下赏”。

(2)《三峡》中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是时匈奴强,数寇边,上发兵御之。错上言兵事,文帝嘉之。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错在选中。由是迁中大夫。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虽不尽听,然奇其材。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爰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罪过,削其支郡。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喧哗。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身”。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上问爰盎曰:“今吴、楚反,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今破矣。”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召错,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还,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意不在错也。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之!”

(节选自《汉书》)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不忍见祸身          逮:及,殃及。

B. 今贼臣晁错擅诸侯      适:通“谪”,贬谪。

C. 载行市                绐:欺骗。

D. 吾亦                恨:痛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上发兵御之                     杀之应陈涉

B. 请诸侯罪过,削其支郡           欲勿予,即患秦兵

C. 意不在错也                     齐国庶几乎

D. 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     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晁错死因的一组是(   )

①错为人峭直刻深

②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

③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支郡。

④刘氏安矣,而晁氏危。

⑤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⑥独有斩错……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③⑤⑥

D. ④⑤⑥

4.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   )

A. 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

B. 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

C. 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

D. 盎对曰/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晁错才学出众,为人严峻刚直,因而受到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许多法令都按照他的意见更改修定,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

B. 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事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干。

C. 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 汉景帝听信爰盎的话错杀了晁错,其危害是不但替诸侯报了仇,还从此堵住了忠臣直言进谏的路,可惜醒悟得太晚了。

6.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

②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各题。

西 江 月[注]

苏 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 这首词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上阕“新凉”中“凉”字用得很妙,其原因是“凉”字传达出词人内心的伤感、悔恨之情。

B. 词人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充斥廊庑间的西风落叶之声,营造出一种凄清寒凉的意境。

C.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表达出词人念远怀人的情思与希望被人理解的深意。

D. 本词在抒情上只采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由景生情,情真意切。

E. 这首词的语言不尚藻饰,用语平稳妥帖而又蕴含深意,富于人生哲理,十分耐人寻味。

2.请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你对“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两句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湿漉漉的雨

陈敏

学校位于远离村子的旱塬上,像一只搁浅在河滩上的破船。

方培老师来的那天,天正下着小雨,两个男孩子流着鼻涕,满身泥巴,深一脚浅一脚地为他抬来了一桶水,放进他住的单间宿舍里。一路磕磕碰碰,桶里的水只剩下了半桶。水浑且黄,但一股暖流却蹿上来,瞬间温热了他冰凉的心。

校舍原是一间被废弃的财神庙。三十多个流着鼻涕的孩子拥挤在一间屋子里,被香火熏黑的墙壁不时掉着土渣,四周结满了蛛网,栖息在屋檐间的老鼠会冷不防弄下一大团灰尘,撒落在孩子们身上。

第二天,方培阻止了孩子们为他轮流抬水,只接屋檐上的雨水洗脸做饭,还留下几个家离校较远的孩子和他一同分享村民们送来的玉米棒和山药蛋。

这些风雨中成长的孩子一开始还真无法管束。上课说跑就跑,说是出去拉屎尿尿;八九岁了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多数呆若木偶,不吵不闹,不愿开口说话。方培来了个“逆水行舟”,他说,我要带你们上山去,不过,我不仅仅是让你们四处闲游,你们除了使用两条腿外,还要充分利用你们的眼和耳,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倾听。

方培带着孩子们来到学校东面的一处山坡,那里生长了茂密的野花野草。方培要求他们每人在山坡上找一枝花,倾听花儿开放的声音。孩子们咧着嘴笑,纷纷四散开来,野鹿一般欢快地跳跃着,钻进花草丛中,仔细观察那些熟悉而陌生的植物。那些躲藏在草丛灌木里的野花,有的开着,有的正打着骨朵儿,可谁也没见过它们是怎么开的,更别提花开的声音了。但他们还是找了各自喜爱的花朵,趴下来,将耳朵贴在花瓣上听。一天的倾听,有两个同学得出结论:花儿开放的声音太小,人的耳朵听不见,只有蝴蝶和蜜蜂这样的小动物才能听到,因为它们总是将嘴巴深深地扎进花蕊里面。

方培为他们细腻的观察而欣喜。给出答案的学生受到了老师的赞誉,还获得了蝴蝶状的花竹书签。老师又承诺,谁画画得好,字写得好,谁就能在夜晚和他一起分享望远镜的奥秘。他说他带来了一架可以观察天体的天文望远镜,能从中看到银河桥、月亮里的吴刚和桂花树,望远镜里看到的星星比山都大。

方培给学生们每人一张小纸片,让他们把观察到的花草树木、蝴蝶、蜜蜂、鸟儿画在上面,并在画的下方注出汉字。

这一招很妙,通过画画学写汉字,一直被认为很难的字写起来竟然如此容易。老师激励下的孩子们眼眸里闪出的光亮晶晶、清莹莹,像他们从望远镜里看到的星星。

方培每天教学生们唱一首歌。

方培还在破败的院落外面竖了根木杆,升起了国旗。

沉默已久的孩子们像春天早起的鸟儿叽叽喳喳地欢叫开来。

又一个秋雨季节来临。雨,浙渐沥沥,已经下了整整一月。旱塬成了烂泥滩,校舍岌岌可危。方培给村主任反映危房情况,村主任说村里青壮年外出打工,没劳力;他又给上级反映,上级承诺派人查看,却一直没来。

雨,一直没有停的迹象,方培这一夜睡得潦草,一些悉悉索索的声响仿佛来自天外。他天没亮便从床上爬起来,将陆续到校的学生挡在外面。

湿漉漉的泥地上,孩子们整齐地站成一排,眼睁睁地瞅着已折断了的屋脊。方培说:见证奇迹的时刻快要到了,你们将会幸运地目睹一座破旧校舍倒塌和一座新学校拔地而起的全过程。学生们都不明白,这会儿老师竟然没有悲伤,反而如此欣喜。终于,教室的屋顶在他们久久的注目礼下“轰”的一声,倒了。一团白烟从雨雾中升起,缓缓向雨中扩散,场面惊 呆了孩子们的脸。

第一个赶来的是村主任,许多上了年纪的村民也纷纷赶来。看着没少一根毫毛的孩子们扑向各自的爷爷奶奶时,村主任像牛一般地号啕起来。

校舍倒塌的事件惊动了县教育部门,方培保护学生的事迹成了全县教育系统的一大新闻,几路记者陆续赶来。面对好几个镜头,方培说:“是老鼠给了我启示,让我将孩子们挡在了外面。我老早就听说:老鼠搬家,房倒屋塌。那一夜,栖息在屋檐间的老鼠全部搬了家。”

三个月后,一所希望小学在原址上建起。学校正式分配来了两名年轻教师。而方培却选择了离去。他去了另一所更偏僻的学校。

离别那天,天依然下着雨。学生们整整齐齐地站在雨里,含泪目送他们的老师离去。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村主任原本是不想维修校舍的,但当他看到校舍倒塌,孩子们只能找各自的爷爷奶奶时,他知道校舍非维修不可了,于是像牛一样号啕起来。

B. 小说语言洗练生动,作者还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添语言的神采,如学校像搁浅的破船、老鼠冷不防弄下一大团灰尘,分别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C. 小说开头描写校舍的破旧时,写到了栖息在屋檐间的老鼠,为后面写雨夜校舍将要倒塌时老鼠搬家埋下伏笔,前后照应,使情节合理紧凑。

D. 村里孩子开始时难以管束、八九岁了还写不好名字,校舍濒危村里没劳力维修等细节,反映了农村青壮年缺失带来的问题,突出了小说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主旨。

2.小说中的方培老师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开头、中间和结尾三处对“雨”的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缺处补写相应的语句。要求:句式一致,语意相关。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像一股清流,有筋骨,有诗意,有温度;吟咏的是诗词,流淌的是文化,感悟的是情怀。这90分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鉴赏。选手吟雨,观众听雨,那是“空山新雨后”的清新,“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深情,_____ ,______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人们把一个说法看成“套话”,________,但人们对许多套话不但没有反感,而且还有着强烈的好感。很多时候,人们称这些套话为箴言、格言、警句、名言、语录,甚至把它们当成至理名言。这样的套话看上去很有说服力,______,只能让人思想陷入懒惰。假若人的思想懒惰,没有独立思考的行为,时间一长,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北京人(节选)

曹 禺

曾思懿 (提出正事)媳妇听说袁先生不几天就要走了,不知道愫妹妹的婚事爹觉得——

曾 皓 (摇头,轻蔑地)这个人,我看——(江泰早猜中他的心思,异常不满地由鼻孔“哼”了一声,曾皓回头望他一眼,气愤地立刻对那正要走开的愫芳)好,愫芳,你先别走。乘你在这儿,我们大家谈谈。

愫 芳 我要给姨父煎药去。

江 泰 (善意地嘲讽)咳,我的愫小姐,这药您还没有煎够?(迭连快说)坐下,坐下,坐下,坐下。

[愫芳又勉强坐下。

曾 皓 愫芳,你觉得怎么样?

愫 芳 (低声不语)

曾 皓 愫芳,你自己觉得怎么样?不要想到我,你应该替你自己想,我这个当姨父的,恐怕也照拂不了你几天了,不过照我看,袁先生这个人哪——

曾思懿 (连忙)是呀,愫妹妹,你要多想想,不要屡次辜负姨父的好意。以后真是耽误了自己——

曾 皓 (也抢着说)思懿,你让她自己想想。这是她一辈子的事情,答应不答应都在她自己,(假笑)我们最好只做个参谋。愫芳,你自己说,你以为如何?

江 泰 (忍不住)这有什么问题?袁先生并不是个可怕的怪物!他是研究人类学的学者,第一人好,第二有学问,第三有进款,这,这自然是——

曾 皓 (带着那种“稍安毋躁”的神色)不,不,你让她自己考虑。(转对愫芳焦急地)愫芳,你要知道,我就有你这么一个姨侄女,我一直把你当我的亲女儿一样看,不肯嫁的女儿,我不是也一样养么?——

曾思懿 (抢说)就是啊!我的愫妹妹,嫁不了的女儿也不是——

曾文清 (再也忍不下去,只好拔起脚就向书斋走——)

曾思懿 (斜睨着文清)咦,走什么?走什么?

[文清不顾由书斋小门下。

曾 皓 文清怎么?

曾思懿 (冷笑)大概他也是想给爹煎药呢!(回头对愫芳又万分亲热地)愫妹妹,你放心,大家提这件事也是为着你想。你就在曾家住一辈子谁也不能说半句闲话。(阴毒地)嫁不出去的女儿不也是一样得养么?何况愫妹妹你父母不在,家里原底就没有一个亲人——

曾 皓 (当然听出她话里的根苗,不等她说完——)好了,好了,大奶奶,请你不要说这么一大堆好心话吧。(曾思懿的脸突然罩上一层霜,曾皓转对愫芳)那么愫芳,你自己有个决定不?

曾思懿 (着急,对愫芳)你说呀!

曾文彩 (听了半天,一直都在点头,突然也和蔼地)说吧,愫妹妹,我看——

江 泰 (猝然,对自己的妻)你少说话!

[曾文彩嘿然,愫芳默默立起,低头向通大客厅的门走。

曾 皓 愫芳,你说话呀,小姐。你也说说你的意思呀。

愫 芳 (摇头)我,我没有意思。

[愫芳由通大客厅的门下。

曾 皓 唉,这种事怎么能没有意见呢?

江 泰 (耐不下)你们要我说话不?

曾 皓 怎么?

江 泰 要我说,我就说。不要我说,我就走。

曾 皓 好,你说呀,你当然说说你的意见。

江 泰 (痛痛快快)那我就请你们不要再跟愫芳为难,愫芳心里怎么回事,难道你们看不出来?为什么要你一句我一句欺负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小姐?为什么——

曾思懿 欺负?

曾文彩 江泰。

江 泰 (盛怒)我就是说你们欺负她,她这些年侍候你们老的少的,活的,死的,老太爷,老太太,少奶奶,小少爷,一直都是她一个人管。她现在已经过了三十,为什么还拉着她,不放她,这是干什么?

曾 皓 你——

曾文彩 江泰!

江 泰 难道还要她陪着一同进棺材,把她烧成灰供祖宗,拿出点良心来!我说一个人要有点良心。我走了,这儿有封信,(把信硬塞在曾皓的膝上)你们拿去看吧。

曾文彩 江泰!

[江泰气呼呼地由通大客厅的门。

1.下列对节选部分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愫方父母双亡,长期寄居在姨父曾皓家,仍未出嫁,看人的脸色过日子,忍受着精神上的折磨。

B. 当别人征询她对自己婚事的意见时,愫方不是“低头不语”,就是“我没有意思”,这暗示了愫方希望能留在姨父家,并不急于出嫁。

C. 曾文清“忍不下去”,拔起脚向书斋走,这时曾思懿冷笑一声:“大概他也是想给爹煎药呢!”从中可看出,愫方与曾文清之间有某种微妙关系。

D. 文中对愫方着墨不多,但愫方逆来顺受又固执倔强的性格特征十分鲜明。

2.请简要赏析下列语句。

(1)不要想到我,你应该替你自己想,我这个当姨父的,恐怕也照拂不了你几天了,不过照我看,袁先生这个人哪——

(2)我的愫妹妹,嫁不了的女儿也不是——

3.文中江泰后来说的话表明了他怎样的情感态度?从中可以看出江泰怎样的性格特点?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林老的画作价格不菲,他每次来京,都会赠我一年近来的得意之作,我推辞不过,只好惠存。

B. 你的疏忽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虽然事后主动认错,但已于事无补,我绝不包涵。

C. 如果您没有时间,我就把我的作品《我读〈论语〉之体会》快递到您家,请您雅正。

D. 某专家举办一场传统礼仪讲座。讲座结束时,他非常谦逊地说:“谢谢大家聆听。”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作为第九届河北省图书交易展览会,唐山展区以鲜明的本土化主题,为本次书博会增添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吸引了大批读者的目光。

B. 第二届“万人健步走”活动旨在以大众健步走的方式,激发市民发现唐山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共创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

C. 担任“朗读者”制片的董卿说,有时候节目组经过反复的讨论,主题词才会被确定下来,但是“陪伴”是最早被确定下来的主题词。

D. 在2017年纪念“世界环境日”会议上,市政府下决心加大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力度,9月底前要求相关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治污方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不恰当的一项是 (   )

①有些中小网站为换取更多的商业利益,炒作耸人听闻的传言,以迎合一些网民的猎奇八卦心理。

②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地要抑制中国崛起的势头。

③“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会一阵风刮过了事,餐饮企业不能幻想公款等高消费卷土重来,要对经营方向、策略、方式进行全方位调整。

④婚庆典礼本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好事,可是因为目前婚庆司仪的能力和素质鱼龙混杂,致使很多新人在选择婚庆公司时备感头疼。

⑤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对央行货币政策任何细微的变化,都应十分敏感,见微知著,了然于心。

⑥对一个国家来说,改变贫穷状况是一件不太艰难的事情,然而一旦人心向背,社会的价值观发生扭曲,那将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A. ①④⑤

B. ②③⑥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_______,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的不足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______,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________,而楷书是文字符号,艺术性相对不足。相比较而言,草书艺术性高,而实用性相对不足。

 

下面是《雷雨》中部分语句修改情况对照表,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一下修改的好处。

 

原文

改文

修改的好处

(1)

周朴园 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起来吧。

周朴园 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

 

(2)

(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侍萍 好,我希望这一生不至于再见你。

(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侍萍 好,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周朴园 (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鲁侍萍 什么?

周朴园 留着你养老。

鲁侍萍 (苦笑)哼,你还以为我是故意来敲诈你,才来的么?

周朴园 也好,我们暂且不提这一层。那么,我先说我的意思。你听着,鲁贵我现在要辞退的,四凤也要回家。不过——

鲁侍萍 你不要怕,你以为我会用这种关系来敲诈你么?你放心,我不会的。大后天我就带着四凤回到我原来的地方。这是一场梦,这地方我绝对不会再住下去。

周朴园 好得很,那么一切路费,用费,都归我担负。

鲁侍萍 什么?

周朴园 这于我的心也安一点。

鲁侍萍 你?(笑)三十年我一个人都过了,现在我反而要你的钱?

周朴园 好,好,好,那么,你现在要什么?

鲁侍萍 (停一停)我,我要点东西。

周朴园 什么?说吧。

鲁侍萍 (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周朴园 你想见他?

鲁侍萍 嗯,他在哪儿?

周朴园 他现在在楼上陪着他的母亲看病。我叫他,他就可以下来见你。不过是——(顿)他很大了,——(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

鲁侍萍 哦,你以为我会哭哭啼啼地叫他认母亲么?我不会那样傻的。我明白他的地位,他的教育,不容他承认这样的母亲。这些年我也学乖了,我只想看看他,他究竟是我生的孩子。你不要怕,我就是告诉他,白白地增加他的烦恼,他也是不愿意认我的。

周朴园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 好,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 (由衣内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周朴园 侍萍。

鲁侍萍 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1.下列对节选部分戏剧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周朴园在听了侍萍诉说后,对曾被自己凌辱遗弃的侍萍有内疚和忏悔之情,决定将负责她今后的生活。

B. 周朴园想用金钱赎罪从而求得心灵的安宁,节选部分正表现了他这种自欺欺人的心理状态。

C. 节选部分体现了周朴园急于用金钱来解除对他的名望、地位和体面的威胁的紧张、恐惧的心理。

D. 周朴园虚伪自私,其金钱至上的腐朽丑恶灵魂的阴险狡诈的性格特征通过其言行表现得淋漓尽致。

2.从文中画线的两句话中,可以看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到来是怎样理解的?请简要分析。

3.周朴园为什么一再提到钱?为什么在“我们就这样解决了”之后,他还要签好五千块钱的支票给鲁侍萍?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回应了世界普遍感到困惑的个重大问题:“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在《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的主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把面对这种局势时人类的选择,精炼地概括为两种:“一种是,人们为了争权夺利恶性竟争甚至兵戎相见,这很可能带来灾难性危机。另一种是,人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齐心协力应对挑战开展全球性协作,这就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有利条件。”

    以上材料,给你哪些启发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800字以上。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12月31日,一段长沙芙蓉南路“现代空间”小区楼下,民警棒杀一条被拴住的金毛的视频,引起了部分爱狗人士的抗议。当天晚上,爱狗人士特意来到了民警所在的天心区金盆岭派出所讨说法,并质疑警方是在“虐杀狗”。

①写出一条支持警察做法的理由:

②写出一条支持爱狗人士的理由:

 

(题文)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还是昆德拉说得对:任何生活都比你想象的复杂。理论是要走向简单,写作是走进复杂。我曾经写过:①__________。人与猪的差别是一个定数,人与人的差别却是无穷大。所以,②_________。或者说,只有在比较肤浅的层面上,交往是容易的。③_____________,人与人就是相互的迷宫。这大概又是人的根本处境,所以巴别塔总是不能通到天堂。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B. 某销售经理在部门工作分析会上做报告,最后总结说: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C. 某法院公告这样写:4月18日,该犯与两个哥儿们一同到博物馆踩点,回来合计好行动步骤,当晚乘月黑风高之机,潜入博物馆,盗窃有价值文物多件。

D. 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针对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理薄弱的问题,各地要依靠基层组织,建立起农村安全责任机制。

B. 中国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表明了中国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

C. 我们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沙场点兵,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一系列活动。

D. 主席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教育、收入、医疗、养老、居住、民生等方面的事情。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那里土匪多,并无重兵防御,治安混乱,但只要大军一到,这种情形自然就如汤沃雪了。

②阿东口算得出来的结果居然和电脑算出来的结果不差累黍,完全一样。

③张警官在办案过程中十分细心,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真可谓洞若观火

④杜兰特休息时会和我们轻松聊天,但训练时却噤若寒蝉,因为他十分在意自己的表现。

⑤这两幅字,一个是飞动潇洒,一个是平淡天成,工力悉敌,难分高下。

⑥我最讨厌那些背后搬弄口舌、期期艾艾的小人,每有所遇,则避之如水火。

A. ②④⑥    B. ①③④    C. ③④⑥    D. ①②⑤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叙写自己崇尚美德、自我约束,却没想到早上进谏到了晚上就被贬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后来成为一个典故,常用以形容人极度悲伤而流泪。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描绘太守衰老醉倒的样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

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

   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注:①李贺:公元790年—816年,唐福昌(今河南宜阳)人。②南山:指李贺家乡的山。③承明庐:汉承明殿旁屋,侍臣值宿所居。④平原客:“平原”指平原君赵胜。李贺作客的潞州,是旧赵地,故称自己“平原客”。⑤弹铗:《战国策》载冯谖在孟尝君门下,不甘做下客,弹铗而歌。⑥裂帛:指写家信。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本诗标题“客游 表明诗人客居他乡,借此诗表达思乡怀人之感。

B. 首联写眼前现实,其中“悲满”一句写远行千里内心悲伤,“日暖”一句写眼见日光晒暖石头,增添思乡之情。

C. 首联中的“暖”字与“悲”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明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目中,离家是悲伤的,而故乡则永远是温暖的。

D. 颔联上句中“承明庐”指代当政者,“不谒”表面上表达自己的清高,因此只能作“平原客”其实暗含不被赏识重用、壮志难酬的郁闷之情。

E. 尾联的“屡弹铗”意为自己虽然不能返家,却可以像冯谖那样弹唱悲凉慷慨的剑歌,并且还可以“时裂帛”,在忧伤中仍不乏豪放洒脱之情。

2.杜甫《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书”,与本诗尾联中的“裂帛”,都指家信,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表,字文奥,(陈)武庶子也,少知名,与诸葛恪、顾谭、张休等并侍东宫,皆共亲友。尚书暨艳亦与表善,后艳遇罪,时人咸自营护,表独不然,士以此重之。

徙从太子中庶子,拜翼正都尉。兄修亡后表母不肯事修母表谓其母曰兄不幸早亡表统家事当奉嫡母母若能为表屈情承顺嫡母者是至愿也若母不能直当出别居耳表于大义公正如此。由是二母感寤雍穆。表以父死敌场,求用为将,领兵五百人。表欲得战士之力,倾意接待,士皆爱附,乐为用命。

时有盗官物者,疑无难士施明。明素壮悍,收考极毒,惟死无辞,廷尉以闻。权以表能得健儿之心,诏以明付表,使自以意求其情实。表便破械沐浴,易其衣服,厚设酒食,欢以诱之。明乃首服,具列支党。表以状闻。权奇之,欲全其名,特为赦明,诛戮其党。迁表为无难右部督,封都亭侯,以继旧。表皆陈让,乞以传修子延,权不许。嘉禾三年,诸葛恪领丹杨太守,讨平山越,以表领新安都尉,与恪参势。初,表所受赐复人得二百家,在会稽新安县。表简视其人,皆堪好兵,乃上疏陈让,乞以还官,充足精锐。诏曰:“先将军有功于国,国家以此报之,卿何得辞焉?”表乃称曰:“今除国贼,报父之仇,以人为本。空枉此劲锐以为僮仆,非表志也。”皆辄料取以充部伍。所在以闻,权甚嘉之。下郡县,料正户赢民以补其处。

表在官三年,广开降纳,得兵万余人。事捷当出,会鄱阳民吴遽等为乱,攻没城郭,属县摇动,表便越界赴讨,遽以破败,遂降。陆逊拜表偏将军,进封都乡候,北屯章阬。年三十四卒。家财尽于养士,死之日,妻子露立,太子登为起屋宅。子敖年十七,拜别部司马,授兵四百人。敖卒,修予延复为司马代敖。延弟永,将军,封侯。始施明感表,自变行为善,遂成健将,致位将军。

(《三国志·吴志 ·陈表传》)

注①:权:孙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兄修亡后/表母不肯事修母/表谓其母曰/兄不幸早亡/表统家事/当奉嫡母/母若能为表屈情承顺嫡母者/是至愿也/若母不能/直当出别居耳/

B. 兄修亡后/表母不肯事修母/表谓其母曰/兄不幸早亡/表绕家事/当奉嫡母/母若能/为表屈情承顺嫡母者/是至愿也/若母不能/直当出别居耳/

C. 兄修亡后/表母不肯/事修母/表谓其母曰/兄不幸早亡/表统家事/当奉嫡母/母若能为表屈情承顺嫡母者/是至愿也/若母不能/直当出别居耳/

D. 兄修亡后/表母不肯/事修母/表谓其母曰/兄不幸早亡/表统家事/当奉嫡母/母若能/为表屈情承顺嫡母者/是至愿也/若母不能/直当出别居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在西汉,因皇太后的长乐宫在未央宫东,故也用“东宫”指称皇太后。

B. 太子中庶子,官名。秦置中庶子,西汉称太子中庶子,为东宫属官,职掌如侍中,属太子太傅、少傅。主要职责有陪侍太子、奏事文书、讽谏官宦、宗庙祭祀等。

C. 爵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也是君主国家贵族封号,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D. 司马,古代职官名称,是非常重要的军职。殷商时代始置,位列三公,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掌管军政和军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表虽然是庶出,但是很注重维护礼法,注重维护兄长陈修的地位。他不但对待陈修的生母很好,也很注意尽量维护陈修之子陈延的地位。

B. 陈表深得军心,善于养士,甚至不惜散尽家财。同时,他对待将士们非常好,以诚相待。强壮凶悍的施明最后成长为将军,正是体现了他对将士的影响。

C. 陈表的父亲陈武战死沙场,陈表因此立志投身行伍,杀敌报国,替父报仇。他也确实拥有军事才能。鄱阳民吴遽造反,声势浩大,但是陈表率兵征伐,很快就取得了胜利。

D. 陈表年轻时和诸葛恪、顾谭、张休等人共同陪伴孙权的太子孙登,朋友关系相处得很不错。诸葛恪后来功绩卓越,仍不忘记力荐陈表,让他得以封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表便破械沐浴,易其衣服,厚设酒食,欢以诱之。

(2)家财尽于养士,死之日,妻子露立,太子登为起屋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据中国田径协会中国马拉松网站统计,2016年注册赛事达到252家,而这一数字几乎为2015 年全年举办赛事的两倍。预计到2017年底,马拉松参与人数将超500万人次,带动各类直接消费 将超200亿元,到2020年将达350亿元。                                                    

(摘自《新浪体育》)

材料二:

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意见》指出,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是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但总体规模依然不大,活力不强,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问题。

《意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进行扶持,强调向改革要动力,向市场要活力,力争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意见》从顶层设计上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心针”。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

材料三:

国际不少知名大城市都有自己的品牌马拉松赛事,比如东京、芝加哥、纽约、柏林马拉松等,每年都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的马拉松爱好者。相比而言,城市马拉松在中国仍处于成长期,但中国各大中小城市都具有把马拉松视为推广城市知名度最好”名片”的共识。

举办一场马拉松,不光能提升城市品位和国际影响力,还能成为城市文化传播的载体以及城市发展的助推剂。在一些马拉松赛开展比较成熟的城市,一条完整的马拉松产业链应运而生,衣、食、住、行、游、购、娱,由马拉松带动而来的衍生服务,对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带动是巨大的。

更重要的是,相比中超、CBA这种办赛成本高又稀缺的资源,举办一场马拉松赛事却是各个城市都能信手拈来的比赛资源,获得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却是惊人的。以广马为例,一年的冠名费达到1500万元,仅一笔赞助就能覆盖办赛成本。广马赛事从第二年起就开始盈利,随着广马价值的提升,招商情况只会越来越好。                                                                 

(摘自《搜狐网》)

材料四:

民众参与热情不减、体育消费需求巨大,在利益的驱动下,马拉松本身作为一项极限运动的色彩在弱化,赛事泥沙俱下。业内人士说,不是中国的马拉松现在多了,而是马拉松市场起来后,导致了一些良莠不齐的赛事出现。一些赛事在安全、赛制及组织管理方面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南京马拉松带错路、南昌马拉松发错奖等低级错误频发。专家指出,赛事承办方的经验、城市政府的管理水平、跑者自身的基础能力等都需要继续提升。

(摘自《全城热跑马拉松》,《科学之友》2017年05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从顶层设计上为城市马拉松赛事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B. 据中国马拉松网站统计,2016年国内共举办186场马拉松赛事,平均不到两天就有一场马拉松在神州大地上举办,中国的城市马拉松进入成熟期。

C. 在一些马拉松赛开展比较成熟的城市,一条完整的马拉松产业链应运而生,由马拉松带动而来的衍生服务,对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带动是巨大的。

D. 面对诸如南京马拉松带错路、南昌马拉松发错奖等低级错误,城市政府、赛事承办方都应对赛事安全、赛制、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反思整改。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进行扶持,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

B. 目前我国城市马拉松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这是由各个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造成的。

C. 材料一和材料三报道的角度有所不同,材料一侧重于每年举办马拉松赛事的具体数量、参与人数、消费规模,材料三侧重于马拉松产业链对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D. 材料二和四说明,即使有良好的顶层政策支持,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需要城市政府提升管理水平、赛事承办方加强经验总结、参与者提高基础能力,这样才能使城市马拉松运动健康蓬勃发展。

E. 预计到2020年马拉松带动的各类直接消费将达350亿元,这与国家2014年《意见》中提出的力争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目标相去甚远。

3.近年来,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发展迅速,请结合以上材料,分析概括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观火

梁遇春

①火是最可爱的东西。它是单身汉的最好伴侣。寂寞的小房里面,什么东西都是这么寂静的,无生气的,现出呆板板的神气,惟一有活气的东西就是这个无聊赖地走来走去的自己。虽然是个甘于寂寞的人,可是也总觉得有点儿怪难过。这时若使有一炉活火,壁炉也好,站着有如庙里菩萨的铁炉也好,红泥小火炉也好,你就会感到宇宙并不是那么荒凉了。火焰的万千形态正好和你心中古怪的想象携手同舞,倘然你心中是枯干到生不出什么黄金幻梦,那么体态轻盈的火焰可以给你许多暗示,使你自然而然地想入非非。她好像但丁《神曲》里的引路神,拉着你的手,带你去进荒诞的国土。人们只怕不会做梦,光剩下一颗枯焦的心儿,一片片逐渐剥落。倘然还具有梦想的能力,不管做的是狰狞凶狠的噩梦,还是融融春光的甜梦,那么这些梦好比会化雨的云儿,迟早总能滋润你的心田。看书会使你做起梦来,听你的密友细诉衷曲也会使你做梦,晨曦,雨声,月光,舞影,鸟鸣,波纹,桨声,山色,暮霭……都能勾起你的轻梦,但是我觉得火是最易点着轻梦的东西。我只要一走到火旁,立刻感到现实世界的重压一一消失,自己浸在梦的空气之中了。有许多回我拿着一本心爱的书到火旁慢读,不一会儿,把书搁在一边,却不转睛地尽望着火。

②那时我觉得心爱的书还不如火这么可喜。它是一部活书。对着它真好像看着一位大作家一字字地写下他的杰作,我们站在一旁跟着读去。火是一部无始无终,百读不厌的书,你哪回看到两个形状相同的火焰呢!拜伦说:”看到海而不发出赞美词的人必定是个傻子。”我是个沧海曾经的人,对于海却总是漠然地,这或者是因为我会晕船的缘故罢!我总不愿自认为傻子。但是我每回看到火,心中常想唱出赞美歌来。若使我们真有个来生,那么我只愿下世能够做一个波斯人,他们是真真的智者,他们晓得拜火。

③在《现代丛书》的广告里,我常碰到一个很奇妙的书名——《生命的火焰》。虽然书我从来没有看过,可是我极喜欢这个书名,它是多么含有诗意,真是简洁地说出人生的真相。生命的确是像一朵火焰,来去无踪,无时不是动着,忽然扬焰高飞,忽然销沉将熄,最后烟消火灭,留下一点残灰,这一朵火焰就再也燃不起来了。我们的生活也该像火焰这样无拘无束,顺着自己的意志狂奔,才会有生气,有趣味。我们的精神真该如火焰一般地飘忽莫定,只受里面的热力的指挥,冲倒习俗,成见,道德种种的藩篱,一直恣意干去,任情飞舞,才会迸出火花,幻出五色的美焰。否则阴沉沉地,若存若亡地草草一世,也辜负了创世主叫我们投生的一番好意了。我们生活内一切值得宝贵的东西又都可以用火来打比。热情如沸的恋爱,创造艺术的灵悟,虔诚的信仰,求知的欲望, 都可以拿火来做象征。火是这么可以做人生的象征的,所以许多民间的传说都把人的灵魂当做一团火。爱尔兰人相信一个妇人若使梦见一点火花落在她口里或者怀中,那么她一定会怀孕,因为这是小孩的灵魂。有些诗人心中有满腔的热情,灵魂之火太大了,倒把他自己燃烧成灰烬,短命的济慈就是一个好例子。可惜我们心里的火都太小了,有时甚至于使我们心灵感到寒战,怎么好呢?

④我家乡有一句土谚:”火烧屋好看,难为东家。”火烧屋的确是天下一个奇观。无数的火舌越梁穿瓦,沿窗冲天地飞翔,弄得满天通红了,仿佛地球被掷到熔炉里去了,所以没有人看了心中不会起种奇特的感觉,据说尼罗王因为要看大火,故意把一个大城全烧了,他可说是知道享福的人,比我们那班做酒池肉林的暴君高明得多。

⑤离开北方已经快两年了,在南边虽然冬天里也生起火来,但是不像北方那样一冬没有熄过地烧着,所以我现在同火也没有像在北方时那么亲热了。回想到从前在北平时一块儿烤火的几位朋友,不免引起惆怅的心情,这篇文字就算做寄给他们的一封信罢!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中,”体态轻盈”不仅形象地写出了火焰的外形,还巧妙地与下文中的比喻相呼应。

B. 作者引述拜伦对海的赞美词,又写自己对海的漠然,其实是为了突出自己对火的喜爱。

C. 诗人济慈的早逝,与他内心情感过于丰富、灵魂之火过于炽盛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D. 由”他可说是知道享福的人”可以看出,在作者看来懂得欣赏大火才是人生最美的乐事。

2.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3.作者为何如此钟情于观火?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下面小题。

在人工智能的作用下,人类劳动得到解放,每个人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同时,工作的固定性越来越少,人们不再会为了生存而委曲求全,而是将劳动尊严看得越来越重要,从而需要不断地再教育再发展。此外,物质条件的丰富,社会保障的完善,又能创造多种多样的条件使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可见,人工智能将带给人类的不是失业,而是自由选择工作;不是剥夺人类的劳动权利,而是激发人的多方面潜能。。

人工智能促使每个人更有尊严地参与劳动,以真正的人的方式存在,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可能 性。在人工智能普及的社会里,每个人的生存不是自己去挣扎,社会奉行的不是丛林法则,而是共生原则。于是,每个人都不需要为基本生存而被迫地劳动。在生存问题没有以社会化的方式解决的时候人们不得不卑躬屈膝、低三下四地求资本家赐给自己工作机会。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屈服,因为没有工作就没有生存的基础。但是,当人工智能大量运用从而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率的时候,个体的生存被社会化就成为可能。在那样的情况下,资本逻辑猖獗所导致的除了出卖劳动力什么都没有的无尊严状态将不复存在。在那样的社会里,“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部分人即使没有工作,也照样能合人道地活着。人们的劳动尊严不再是一个问题了。人们能够真正作为人有尊严地去选择劳动。所以,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是人成为真正自由的人,从而使未来社会成为“自由人联合体”。

人工智能被大量运用于劳动中有助于异化劳动的克服,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种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因素。当劳动不再是迫于生计而从事的活动的时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在劳动中肯定了自己的个人生命”,“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体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于是,人们就愿意通过发展自己而参与劳动。当人工智能没有普遍采用的时候,各种阻碍人的发展的因素极大地限制了人的发展的可能性空间。按照荷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人有多重智能,因而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这使有闲暇时间者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成为可能,当客观条件具备的时候,人们就能将自己的多种潜能发挥出来。在传统劳动组织形式下,人们不得不娴熟地专注于某一项劳动技能,因而其他潜能很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这表明,传统社会里人的发展往往具有单向度性,是适应劳动竞争需要不得不顺从地发展起来的技能。而人工智能时代,人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全面发展。

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劳动之后,让人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自己,人们将愈来愈全面地实现自己的本质。这正是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社会变化。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在人工智能面前胆战心惊,应该张开热情的双臂去拥抱它。

(编摘自何云峰《挑战与机遇:人工智能对劳动的影响》,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工智能将逐步替代人类劳动,这就能促使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 在人工智能普及且奉行共生原则的社会里,人们可以更有尊严、更自由地参与劳动生产。

C.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劳动得以解放,能够彻底地解决自我发展的问题。

D. 因人工智能可提高生产率,减轻人们负担,所以我们应该热情地拥抱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围绕着人工智能,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其对人类劳动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B. 举人们卑躬屈膝之例,这从反面凸显出尊严和自由对人们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C. 借荷华德·加德纳理论,论证在客观条件具备时,人们会促成自我全面发展。

D. 文章论述是以批判传统劳动为基础的,通过对比从而呈现出人工智能的优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闲暇时间越多,意味着人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就越多。

B. 在人工智能充分发展的社会里,因为人们得到尊重,所以即便没有工作,人们也会符合道义的活着。

C. 在人工智能未普及的情况下,人们难以自由地发展自己而参与劳动,这是因为劳动成为人们的负担。

D. 只要人工智能没有被社会普遍接受,传统劳动形式就会限制人们的发展空间。

 

当学习《祝福》中有关鲁镇人对絮絮叨叨的祥林嫂态度的内容时,老师讲了一则寓言故事,请你读了这则故事后,写出老师通过这则故事所阐明的观点。(不超过50字)

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主人捉住猪,猪大声嚎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猪的嚎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羊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啊。”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