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诗经》:乌托邦的风俗画

三千年前的先民们生活在疆域不明的土地上,西周的日头落下后,春秋的繁星又缀满天际。在文明勃兴的源头,我们的祖先种庄稼的同时漫不经心地种植了最早的诗歌,收割下来,堆成一小堆叫诗经的粮食。

总怀有一种近乎花痴的向往之情回看先秦历史。先秦之中,尤爱春秋。那时名教和权术还在他妈的肚子里,文化本身顺乎自然因而光风霁月,劳动、杀伐、喜乐、歌哭,一切合于其本质。到战国时候,人心已是不古,再后来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产生,虽然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带来的士阶层独立精神的丧失和整个社会自由思想的湮灭,却无疑给君子国画上了句号。于是成书于最后的原始乌托邦的《诗经》,也格外的洁净和美好,令人珍惜。

少读诗书,一向喜欢浪漫主义的狂想,不中意现实主义的枯燥,而溯至诗歌的源头却恰恰相反:热爱《诗经》的朴素清新,厌倦《楚辞》的佶屈聱牙。《诗经》如玉,天然无须雕饰,那些一唱三叹的字句里倾注了古老的歌者们对生命真挚的思考和感触。

比如描写一个女子在昏暗的天色里等待她的情人: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一个征战多年的士兵踏上了回家的路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个孤独的哲学家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最好的诗歌令人读之无言,无法解释,亦无复增益。尝于闹市街头见老夫老妇携手过街,彼时落照煦暖,空气中尘埃飞扬,恍然忆起《诗经》中死生契阔句,呆立半晌,默念再三,唯有怆然。

诸经之中,只有《诗经》是真正的艺术,和真正哲学的《易经》共同得以不朽。相对于制度和历史平庸的本质,它们闪耀着珠玉般经世弥久的美好光辉。然而无论什么,一旦沦为,就会遭受不可避免的歪曲和利用。在作为的《易经》中,原本混沌一片的阴阳有了主次之分。而对《诗经》的曲解就更加离谱,朱熹解《关雎》一篇为颂扬文王教化,赞美后妃令德,不知他私下里是否也觉得有那么点儿不着调。后人自己变得奴性了,也恨不得给他前面的所有东西染上奴性的色彩。

而《诗经》的美中,自有一份坦然,穿越层层烟雾和喧嚣,直指人心。它就是民歌甚至童谣,后人的阐释越艰深,那些字句越显得单纯。我们忽略掉浩浩荡荡的校注来阅读诗歌本身,会惊异地发现它们在如许岁月中竟然纤尘不染。也许有一天我们将不知道卷耳是什么植物,甚至不知道是什么动物,兕觥更是早已成为传说中的容器,但人们将永远了解一个诗人的心情,他在异乡惨淡的空气里借酒聊以自慰,说道:维以不永伤……”

春秋的风在《诗经》中一路吹到现在,把永恒的歌声刮进我们每个人的骨头里。

1.作者在第一段运用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作者为什么说诸经之中,只有《诗经》是真正的艺术?

3.文中第三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4.如何理解《诗经》:乌托邦的风俗画这一标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关,指居庸关。旆,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6.24/人教语文必修2/人教语文必修2/严.TIF狁之故。不遑启居,../../../../../6.24/人教语文必修2/人教语文必修2/严.TIF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6.24/人教语文必修2/人教语文必修2/严.TIF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遑启居                     不遑:不害怕

B忧心                     孔:很

C彼路                     斯:语气词,无实义

D靡使归                     聘:问

2.下面关于诗歌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本诗通过一个戍卒归途中的自述和回顾,描写了当时征夫的生活。

B.诗篇真实地描写了远征生活的苦难,征人久戍思归的凄楚心情。

C.本诗意蕴丰富,情感深沉,交织着抗敌卫国和思家恋乡的矛盾。

D.本诗主旨在揭露和控诉统治者穷兵黩武、不顾百姓安危的残暴统治。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几句历来为评论家所赞赏,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尔车来,以我贿迁。

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士之耽兮,犹可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犹可              说:解脱

B.无与士              耽:沉溺

C.自我              徂:往

D.车帷裳              渐:渐渐地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桑未落         太子迟   

B.士贰         还也        

C.尔车来         具告          

D.既遂矣         思之

3.下列关于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运用了赋的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悔恨和警醒。

B.“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运用了比和兴的手法,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C.“士之耽兮,犹可说也”,从技巧上看,它与下文“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构成了对比。

D.“女也不爽”意思是女主人公并无差错,她对感情忠贞,多年来甘心贫苦,日夜操劳,对得起丈夫了。

4.下列对本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个被遗弃女子的自诉,她叙述了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过程,对负心的丈夫充满   着怨愤,最后她从痛苦中醒悟过来,表示要坚决地同他一刀两断。

B.本诗大体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采用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把恨与悔的感情熔铸于叙事、议论之中,较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并展现了她坚强的性格。

C.运用对比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诗歌通过女主人公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以及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对比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D.本诗三次写到淇水,有实有虚,贯穿全诗,淇水是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见证,诗歌通过淇水水流的变化揭示了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可谓构思精巧,匠心独运。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诗经》是诗不是经这在今天是很明确的。但___________。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___________另一方面则用于___________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拿来做教化的工具

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被当做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有些人看到国君或官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作诗献给他们

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被当做表情达意的工具

A.①⑤③④② B.③⑤④②① C.②④①③⑤ D.①③⑤②④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学校举行的我读《诗经》比赛活动使我们锻炼了组织能力增强了集体意识彰显了青春活力提升了诗歌鉴赏水平。

B.两让两争取这一办学思路的提出目的就是切实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争取社会的广泛认可使我们学校真正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名校。

C.根据各种民调显示人们高度钦佩中央的反腐勇气坚决拥护中央对所有贪官开展调查的决定。

D.加快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要求我们的政府努力加强执政能力和水平为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这一年来多少在外务工人员辛苦奔波夙兴夜寐。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他们终于可以放下这一年中的苦与累踏上归乡的路程。

B.去年为首尔FC队队员的德扬也信誓旦旦要用本场比赛向恒大复仇。因为首尔FC在去年亚冠决赛中输给了恒大。

C.苏有朋首先分享了做导演的感受称不仅要事必躬亲处理各种意想不到的麻烦而且为了电影还推掉了今年所有的商演。

D.香皂买回来后屡试不爽气得我奔向商店找到那个售货员大呼退货!退货!

 

下面各句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D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B.昔我矣,杨柳依依

C.不见复关,泣涟涟                  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匪我子无良媒  延误

B.言既至于暴矣  于是

C.女也不士贰其行  差错

D.氓之蚩蚩抱布  交易交换

 

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体无咎言  踟蹰  嗜草  夙兴夜寐

B.糜室劳矣  矛戟  泣涕  乘彼垝垣

C.自我徂尔    采薇  于嗟鸠兮

D.泣涕涟涟  送子  涉骐  渐车帏裳

 

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qiān  huán  jiù  尔卜尔shì  熏陶jiān

B.涉   兴夜寐 jiū  自我  夷所思fěi

C.不huánɡ    pìn  雪霏霏  一时

D.桑shèn    jiē  其笑矣diē  歌载舞zà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绿之歌

我的童年是在大海之滨度过的,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湛蓝的大海,身后是一抹浅黄的田地。

那时,我的大半个世界是蓝色的。蓝色对于我,永远象征着阔大,深远,庄严……

我很少注意到或想到其他颜色。

离开海边,进入城市,说是目迷五色也好,但我看到的只是杂色的黯淡的一切。

我开始向往一大片的红色,来振奋我的精神。

我到西山去寻找枫林的红叶,但眼前这一闪光艳,是秋天的临去秋波,很快的便被朔风吹落了。

在怅惆迷茫之中,我凝视着满山满谷的吹落的红叶,而向前看的思路,却把我的心情渐渐引得欢畅起来

落红不是无情物,它将在春泥中融化,来滋润培养它新的一代。这时,在我眼前突兀地出现了一幅春意迎人的图画那是有一年的冬天,我回到我的故乡去,坐汽车从公路进入祖国的南疆。小车在层峦叠嶂中穿行,两旁是密密层层的参天绿树:苍绿的是松柏,翠绿的是竹子,中间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色调深浅不同的绿树。衬以遍地的萋萋的芳草。绿把我包围起来了。我从惊喜而汇入恬静,静默地、欢悦地陶醉在这铺天盖地的绿色之中。

我深深地体会到绿象征着:浓郁的春天,蓬勃的青春,崇高的理想,热切的希望……

绿,是人生中的青年时代。

个人、社会、国家、民族、人类都有其生命中的青年时代。

我愿以这支绿之歌献给生活在青年时代的社会主义祖国的青年们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正确的两项是

A离开海边,进人城市后,看到的只是杂色的黯淡的一切,这里暗指城市色彩的驳杂,与辽阔大海片湛蓝相比显得黯然失色。

B作者先写大海的蓝色、城市的五彩色、枫林的红色,目的是为了衬托后面的绿色,突出后面的绿色。

C文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引自清代诗人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下句是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冰心在文中与龚自珍在诗中所指代的对象是一致的。

D章成功地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分别赋予蓝色、红色和绿色以象征之意,使一般的色彩具有了耐人寻味的深刻意蕴。

E文章最后几段是作者对绿的感悟和联想,表达了作者对绿的赞美和对青年们的热切期望。

2.文中作者用临去秋波比喻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什么________________感情?

3.文中写向前看的思路,却把我的心情渐渐引得欢畅起来,这里向前看的思路是指________________摘录原文回答

4.绿,把我包围起来了,我从惊喜而汇入恬静,静默地、欢悦地陶醉在这铺天盖地的绿色之中,作者见到绿,为什么从惊喜恬静进而陶醉其中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一谈你对绿色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题。

卜算子   旅雁

朱敦儒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注: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队伍,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矰缴:系着丝绳射鸟用的短箭。

1.本词描写了“旅雁”怎样的形象?透过旅雁的形象,呈现出的是一幅怎样的南渡画面?  

2.本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1.段中作者用了个比喻句来表达自己“自私的念头”,你认为是哪一句?

2.段写作者回忆从前的一段经历,在记叙顺序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段作者为何说常春藤“固执”这表现了常春藤什么精神品质 

4.段中作者一方面说自己“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另一方面却又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这是怎样的一种矛盾的心情?请你写出来。

 

下面这段文字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文段语言简明、得体。

新年将要莅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的时候编辑部格外热闹。不少读者通过热线电话送来了感人的祝福也有读者寄来了贺卡写下了如火的诗句。编辑部全体成员感同身受在此发自肺腑衷心地感谢各位朋友。同时还想惠赠各位朋友一份新年礼物这就是编辑部办好刊物的三条承诺全方位扫描零距离贴近无障碍阅读。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久久地凝目审视那绿萝修长的藤蔓绿蓬蓬一簇簇地攀绕在花架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着一股不达理想境地誓不罢休的毅力和精神。

似龙蛇般抖擞的头颈

枝蔓青瘦而坚挺叶片柔嫩而坚韧

又好像在欢快地鸣唱着婉转动听的歌儿

在微风的轻抚下它们似乎在向你招手

生机勃勃地向前攀缘

它那坚韧的身躯

A.④③②⑤⑥①  B.②④③⑥①⑤  C.⑤⑥①④③②  D.②⑤①④③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我的小屋便照进太阳,把可畏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

B.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C.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D.NEC通讯市场总监对记者说:“借助中秋晚会的平台,不但NEC通讯可以向所有的中国人带去节日的祝福,同时也可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相当一部分人对“药驾”的危害性没有清晰的认识,对“药驾”不以为意,根本不知道服药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B陆蠡是台州屈指可数的文化名人,他正直的品格、博爱的胸怀、质朴的感情、缜密的思绪、清丽的文风,流露在字里行间,凝成一篇篇现代散文史上的杰作。

C.考前一个月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终点前的冲刺,许多同学余勇可贾,应抓住这段时间,奋力拼搏。

D.他犯了经济上的错误,玷污了人民公仆的形象。但他能够及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上交了所有问题款项,也可以说是罪不容诛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移徙  骄弱  缘引  视同至宝

B.绿州  攀缘  脉络  幽囚小鸟

C.葱笼  孔隙  开释  茁出芽苗

D.珍重  渡越  爱抚  烽烟四逼

 

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zhā  xiè  cuān 

Blěi  jīn  júe 

Cjiè    gèn  juàn

D      xi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

说起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杈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圏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去湖上散散步罢!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有删改)

1.本文开篇写北方冬景有什么作用?

2.段作者描绘了一幅江南微雨图。请仿照这种形式,概括第段描绘了一幅什么图,并简要说说本段描写有怎样的特点。

3.段中画横线句子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文章结尾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一句中加粗的无聊一词原本是贬义词,用在这里有何含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闲居遣怀十首(其一)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注】①姚合是玄宗时宰相姚崇的曾孙。历官武功主簿、富平尉、万年尉。宝应中,除监察御史,迁户部员外郎。出为金州刺史,改杭州刺史。后拜刑部郎中,迁户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

1.诗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写环境的清幽的?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分析。

 

阅读下文字,完成题。

①……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②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③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⑤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⑥“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⑦“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⑧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⑨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的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1.上面几段文字,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用四字短语概括 

2.②段中画线的句子是从哪些角度写景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文中第④段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作答。

4.对文中细节描写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用“很高很高”和“碧绿”来修饰“天色”,能给人一种清远的感觉。

B.“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无色无味无声,“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渲染了那种寂静的氛围,突出了“静”。

C.“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细腻中给人以清净悠闲,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又紧扣了“悲凉”。

D.“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及“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秋天静中的喧闹,都给人一种生命力很强的感觉。

 

模仿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格式,把描绘故都秋景的词语连缀起来,尽量表达出作者郁达夫的情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就不但在情调上而且在语言上把雅趣和俗趣统一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郁达夫却在这里构成了和谐的、统一的情调。

前面就有茅房、耗子这里又有稀饭、馍馍、黄犬、大蟹等。

这是因为他的情感亮点就是把大雅和大俗融为一体。

这些话语本来就是缺乏诗意的用在这充满古典的、高雅趣味的文章中是要冒不和谐的风险的。

郁达夫把秋天写得这么有诗意赋予它一系列诗意的、高雅的话语然而不时又穿插一些平常的俗语进去。

A②①⑤④③ B⑤②④①③ C②⑤①④③ D③⑤②④①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依托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两大国家战略举措为契机,浙江成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的先行先试者。

B.日方所谓中国海军舰艇火控雷达瞄准日方舰机的说法不符合事实。日方舰机经常对中国海军舰机长时间、近距离跟踪监视,是造成中日海空安全问题的根源。

C.在新国标中,某些污染元素的限量比国际标准更为严格,比如大米的镉限量,国际标准是0.2毫克/千克,我国标准是0.4毫克/千克。

D.古龙写过,如果一个人走投无路,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一进菜市场,定然死念全消,重新萌发对生活的热爱。

 

下列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这故都的秋味。

B.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来,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

C.季节有自己的变化规律,它总是春、夏、秋、冬,循序渐进

D.一个明智的人应当具有一叶知秋、举一反三的能力。

 

下列对《故都的秋》一课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表现故都的秋,作者重点抓住秋槐、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进行细腻的描写,写出了悲凉的特点。

B.文章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颂和内心淡淡的喜悦,所以他笔下的秋色、秋味便都呈现出清、静、迷人的情调,散乱的秋景统一在这感情的基调之下。

C.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这句话运用了绘声绘色以情取景的描写方法。

D.作者不选择北平秋天的那些著名风景,如陶然亭的芦花之类,是因为这些著名风景是古往今来骚人墨客吟咏北京秋天常用的题材,难以写出新意来。

 

下列句中画线的字表比喻的一项是

A.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B.北方人念阵字,总老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C.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D.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