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人生的弯道实现反超 ①爱好运动,是我工作之余的主要消遣方式之一。因此,我对于各类体育赛事总是特别关注。 ②在观看各类跑步比赛中,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弯道是很多运动员的一个关键点,或者称其为转折点更为确切——不是在弯道上超越别人,就是被别人超越。其中原因固然与不同跑道在弯道上的弧度大小有关,但同时也与个人的心态和技能有关。 ③在直道上,每个人都会竭尽全力进行奔跑,可以说,个人实力决定一切。而在弯道上奔跑,则要在拼尽全力的同时,努力掌握好两个平衡:心理的平衡和身体的平衡。谁掌握得好,掌握得巧,谁就有机会实现反超。 ④纵观纷繁复杂的人生,其实我们很多时候也在跑弯道,跑各式各样的弯道。既有情感的弯道,也有生活的弯道,还有事业的弯道。至于其弯曲弧度,更是千差万别。有的仅仅是一个不明显的弯曲,有的则可能是颇显突兀的陡转;有的可能离很远就有很显眼的弯道标志,有的则可能直到转折也没有任何提醒。 ⑤在人生的弯道上奔跑,调整好心态往往比学会奔跑的技能更加重要。一个人之所以在人生的弯道上会落伍,抑或停滞不前,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胆怯于弯道。平时跑直道顺风顺水惯了,不敢面对,或不想面对挫折,第一时间就被自己打败了;二是过分轻视弯道。总认为不就是多了几个弯儿吗?不能随机而变,依旧用跑直道的方式去跑弯道,其结果不言而喻——往往会因为自己掌握不好平衡而减速,甚至跌倒。 ⑥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只有在直道上竭尽全力,在弯道上用心用力,前方的梦想才可能早日成真。 (摘自《广州日报》,有删改) 1.文章第②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段落作用) 2.选文第③段中的“两个平衡”具体指什么?(信息提取与概括) 3.阅读⑤⑥段,说说人在弯道上落伍的原因和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什么。(信息提取与概括) ①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正确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正是其内在的文化精神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实践表明,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未来、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 树立文化自信要以知晓自身的文化家底为基础。中国地大物博,各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需要我们去认真了解、摸清家底。只有知晓中华文化是如此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我们的文化自信才会更有底气。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我们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系统,只是建立在已经发现、知晓的文化遗产基础之上的,还有很多文化遗产未被发现。比如,甲骨文和简帛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虽然已经发现和收集了不少,但还有埋在地下、尚未被发掘的。现在,我们对思想史的认识主要依据的是历代思想家留存的著作,但民间也留存。 有不少思想史的材料如家规族训,它们呈现了思想史的另外一面,需要深入挖掘。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也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如云南发现的彝族文字的旧抄本《董永记》,对于研究彝族孝的伦理具有一定的意义。类似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只有做好文化挖掘工作,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才能得到充分彰显,我们才能更具文化自信。 当下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挖掘,出版了不少丛书、全集等。但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研究还是不够。又如,对于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和简帛,需要对其文宇进行深入解读。清华简被发现之后,不少学者都在持续不断地识读其文字,虽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还有一些更难的文字需要识读。可见,树立文化自信,需要沉下心来研究我们的文化。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才能更好树立文化自信。 (有删改,摘编自朱万曙《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先对文化自信进行解说,然后指出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底气。 C.目前,对清华简文字的识读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其中一些文字还有待破解。 D.本文采用分总结构形式,主体部分通过层层递进方式加以论证,逻辑严密。 2.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论述“如何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请简要概括。 3.文中第三段举三个例子论述观点,是从哪三个层面来论述的?请简要概括。
|
|
(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涵养人生的诗意 ①近日,《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落幕,陈更战胜了孙晓婧,夺得冠军。在节目中,两位选手令人关注,她们都是工科生,一位在北京大学攻读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一位在中科院研修空间环境及其效应。一时间,古典诗词之美与读诗之人,引发网友的广泛讨论。 ②其实,诗歌是超越学科界限的,只要热爱就能领略诗词之韵。纵观这几季的诗词大会,文科生很多,理工科专业背景的选手也亮眼。他们之中就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师、航天工程师、核电站高级操作员、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导弹工艺员、海洋采油工程师……可以说,理解诗句的精妙、阐释诗歌的内涵,不专属于某一专业,而是基于文化发展与文明演进的一种“基础性知识”。真正热爱诗歌的人,就能在舞台上绽放光彩。 ③对诗歌的感受,会因理解能力、学识水平而有差异,但作为一种审美、意境与趣味,却是共通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思乡、“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的思念,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苏轼的豁达、柳永的缠绵,既是表达风格,更是阅读感受。诗歌启发人的情感、心智,丰富了人们对世界的感受,又岂因文理有别?换个角度看,诗歌展现的永恒魅力,本身即是文学的一种胜利。 ④人们从诗词中感悟美,诗歌更能滋养人。数学家苏步青从事诗歌创作几十年,曾表示“深厚的文学、历史基础是辅助我登上数学殿堂的翅膀,文学、历史知识助我开拓思路,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孙晓婧在节目中说,她当初选择空间环境专业,是因为小时候爸爸带她看星星看月亮,“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激发了她对世界的好奇心。诗歌绝不仅是一种可以量化的、可以考核的知识,而是一种理解世界、感受世界的方式,让生命为之更宽广厚重。 ⑤这也启示我们,专业的精深非常重要,但通识教育、人文素养,也不可或缺。以前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看重的是数理化学科实用性强、能培养理性思维;后来也讲“只会数理化,想想都后怕”,就是在说仅有理性思维还不够,从人文社会学科中提升自己更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理兼修者也可以多些艺术品位。多一些“诗和远方”的融通,提升的不只是全方位素养,更能打开一个开阔的、有厚度的丰富人生。 ⑥诗心不分文理,诗意自在人心。陈更在夺冠后说:“如果我能在传统文化的路上多做那么一点点事,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好,我觉得都是值得的。”但愿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能多一点点诗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的分论点是什么?(论证方法、概括分论点) 2.根据上下文,在第⑤段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使该段语意连贯完整。(补写语句) 3.选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议论文语言) 4.结合选文,说说我们如何做才能涵养人生的诗意?(信息提取与概括)
|
|
阅读《我们要有容人的雅量》,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要有容人的雅量 ①容人的雅量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它喜与宽厚结伴,乐与谦和为伍。所以,我们要有容人的雅量。 ②有了容人的雅量,就有了用人之长的慧眼。用对用好人才,才能推动事业发展。齐鲁长勺之战中,鲁国是弱国,为何却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那是因为自知平庸的鲁庄公,知人善任,能允许平民曹刿一同参战,并在作战中听从曹刿的指挥,才使鲁国以弱胜强。珠玉在侧,可能使自己相形见绌,但能不蔽其光华,使其大放异彩,需要我们有更宽的胸怀和更高的境界。 ③有了容人的雅量,就有了谅人之短的胆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越是在一个方面有突出才能的人,往往在另一个方面的缺点也更明显。美国南北战争时,林肯总统力排众议,任命嗜酒的格兰特将军为总司令。他何尝不知道酗酒可能误事,但他更清楚格兰特是决胜千里的帅才。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林肯谅人之短的胆识,颇受后人称颂。当然谅人之短是有原则和底线的。 ④有了容人的雅量,就有了宽人之过的度量。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1)只有宽容有过错的人,激励他改过自新,使他放下思想包袱,专心工作,才更有利于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在这一点上,毛泽东善待徐向前就是一个范例。1937年,党内一致声讨惨败而归的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惟毛泽东对其大加抚慰,并予以重用。最终在1948年,徐向前率领一支不足6万人的队伍,歼敌10万余人,解放县城14座,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人一生中难免会犯错,对待犯错误的人我们要公正看待,不应以偏盖全,苛责求全,而应宽其过、抚其痛、扬其才。这样那些有潜质的人才不至于被一个错误所困住。 ⑤有了容人的雅量,就有了释人之怨的胸襟。不计前嫌,化敌为友,这是容人的极致。齐桓公并没有因为管仲用箭射伤过自己就对他心存怨恨,而是任用他来管理国政最终,在管仲辅佐下,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拥有容人的胸襟,化怨恨为赏识,成全他人更成全了自己。 ⑥如果我们能用人之长,谅人之短,宽人之过,释人之怨,我们就真正做到了容人。那么,我们的世界就会人才不拘,万马齐鸣,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选文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珠玉”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3.依次指出文中画线部分所运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 (1)(_______) (2)(________) 4.我们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容人?
|
|
(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元宵节习俗 ①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②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③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④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 ⑤“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就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 ⑥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⑦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也增加了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1.第④段引用卢照邻的诗句有何好处? 2.文中提到元宵节吃元宵具有怎样的寓意?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国元宵节除了文中提到的习俗外,还有哪些习俗?试着写出一个灯谜,并给出答案。
|
|
(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窗 ①很喜欢台湾诗人罗门的《窗》:“猛力一推,双手如流,总是千山万水,总是回不来的眼睛……” ②什么窗户在诗里能有如此非凡的魅力,除了想象和感情外,大概只有中国窗了。 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窗正如一扇变幻无穷的窗口,可以窥见其中的无尽奥秘。中国窗的形态多样,是东方建筑美学与西方几何力学的完美结合。圆的,方的,八角形,六角形,扇状,水瓶状……但凡你能想到的最佳形态,在中国窗里都能找到它的存在,同一种形制又可细分,譬如圆的,有半圆、椭圆、长圆,方的,有长方、正方、斜方,八角形也不一定那么规整,水瓶状有瓶颈或无瓶颈,不一而足,从不因循守旧,千变万化才是常态。 ④中国窗的非凡魅力,更在于精妙的组合,从而形成了无数锦绣斑斓的构图。不管圆的方的还是其他形态,常常叠加在一起,呈现出精彩绝伦的复式结构,如内圆外方,外漏内空,上下叠格,大包小,如此等等。不仅如此,各种配料,比如雕花、窗棂、栅格、镶边、纹理的加入,能将中国窗的魅力诠释得淋漓尽致,那些或简或繁、或密或疏的图形搭配,从来不显得累赘多余,相反却充满生气活力,就像一具空洞的骨架,只有增添了血肉才会变得丰满,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包容,浑然天成而如出一辙。 ⑤中国窗的材质大巧若拙,既有木格的质朴轻灵,也有石材的厚重古拙,还有砖墙的典雅自然。虽说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但一切都不拘泥于固定模式,主要看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程度。透过简单的木格窗棂,只要看到一株梅花,一丛翠竹,整个心情就变得疏朗起来,雕空镂花的石质方窗里,藏的是贵胄世家的精彩传说,青砖黛瓦的马头墙上开了扇小窗,却看见亭台林立,曲水萦回,一棵绿草还执着地攀在窗栏上,迎风摇摆。 ⑥事实上,置身于中国园林艺术的大观园里,许多时候,你根本分不清,或者忽略了门和窗的区别。在层层叠叠的景深里,门与窗不分彼此,携手登场,反复挥洒着一幅幅气象万千的国画,或是上演着一幕幕眼花缭乱的古典时装秀,直达人的心灵世界。你看到门包孕着窗,窗也连系着门,甚至它们缀成一条线,呈现出罕见的连珠或套环之美,仿佛经过长长的甬道,抵达了某个时光的尽头。有的时候,在太阳光线的游移下,门与窗或隐或现,或虚或实,与周围的风景相互依偎,一起筛落出斑驳参差的身影,那种飘忽朦胧的感觉,实在是妙不可言。 ⑦说到底,中国窗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能与自然融入一体,让人体味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古人云,“不出户牖而知天下”,方寸之间尽观朗朗乾坤,恰在于浓缩的都是天地之精华,中国人以独步天下的人生智慧,使得无论造园,设景,还是一处最寻常的建筑,窗户从来就不是只具有采光通风等普通功能,它通达的是整个宇宙自然,敞开的不仅是一扇心灵之窗,更是人们对这个世界的无限好奇和向往。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9年第8期) 1.请概括选文所介绍的中国窗的特征。 2.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如何理解第⑤段中“大巧若拙”一词? 4.判断下面这段文字应该放在选文什么位置,并说明理由。 以苏州为代表的古典窗户,讲究用料考究、做工精细、不尚雕琢、雅致脱俗;安徽和湘西南则崇尚雕工,窗格子多整板镂雕,档板与窗格子则以雕饰工艺判别优劣;浙江受著名的“东阳木雕”影响,风格在苏皖之间,做工似更为精致,典型的“一根藤”“龟背纹”等工艺难度无可比拟。
|
|
(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让人着迷的汉简 ①图书,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象征,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 汉代竹简 在纸发明之前,我们的祖先除了把文字记录在甲骨、金石上之外,使用最为广泛、时间最长的便是竹和木,而经过加工后写了字的竹和木就称为“简牍”。 ②简牍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可知,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简牍已大量使用。秦汉时期(前221—220)简牍是最主要的文字载体。随着造纸技术的不断进步,直到东晋末年才逐渐被纸张取代。也就是说,它作为主要的文献形式在中国使用的时间长达千余年。 ③虽然我们常说“简牍”,但其实“简”和“牍”是不同的概念!简,由竹或木加工而成,通常是削成长条形,再将写字的一面打磨光滑;如果是竹质的,还要用火将竹子烤干防蛀,“杀”去竹青,烤出“汗”珠,故称“杀青”或“汗青”。从简的长度来看,一般的简片长约23厘米,而宽多为1厘米左右。汉代竹简对于各种书信多规定用1尺长的简片(在汉代,1尺长度约等于23.5厘米),这也是“尺牍”这个概念的由来。官府所用文书简长为2尺,用于书写儒家经典的为2尺4寸,而用于书写法律法规条文的长简可达3尺!而牍,多为木质,与简不同之处是加宽了好几倍,有的宽到6厘米左右,个别的达15厘米以上,呈长方形,故又叫做“方”或“版”。牍多用来书写契约、医方、历谱、过所(通行证)、书信等。较长的文章或书所用的竹简较多,须按顺序编号、排齐,然后用绳子、丝线或牛皮条编串起来,叫做“策”或者“册”。 ④二十世纪以来,全国各地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木简和竹简,比较著名的有: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1号墓出土竹简4942枚,2号墓出土32枚,都是先秦古籍与古佚书,这是考古发掘中第一次出土这样多的古籍(称银雀山汉简)。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墓出土1155枚竹简,这是自发现简牍以来第一次出土的秦简(称云梦秦简)。1983年湖北江陵张家山3座汉墓中发现西汉早期木简千余枚,其中有《汉律》等汉代法律古籍。 ⑤简牍书法与秦汉碑刻、唐楷以及二王体系相比之下显得很草率,很稚嫩,但这正是它的可爱之处,正像我们回头去看我们自己的童年一样,稚嫩却美好。魏晋文书的书写载体,正值我国由简牍向纸质过渡的交替时期。从曹魏开始,木简文书逐渐减少,纸质文书不断增加,到前凉时期纸质文书几乎代替了木简文书。楼兰出土的简纸文书墨迹,非常真实地展现出了这一时期复杂多变而又极具研究价值的情况。 (选自《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有删改) 1.结合选文第②段的内容,概括简牍的发展历程。 2.从选文来看,汉简的哪些特点让人着迷? 3.结合选文提到的“简”的加工过程,探究你从中学到了古人的什么精神?
|
|
(2019河北黑马卷黑马特训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 ①2011年被评选为河北省博物馆新馆入展文物“十大珍宝”之一的战国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的器物,于1977年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错”墓出土。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 ②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造型内敛而外敞,动静结合,疏密得当。案面已朽,仅存案座,边长47.5厘米。周身饰错金银花纹。下部有两牡两牝四只侧卧的梅花鹿环列,四肢蜷曲,驮一圆环形底座。中间部分于环座的弧面上,立有四条神龙,分向四方。四龙独首双尾,昂首挺胸,双前肢撑立,双翅聚于中间成半球形,双身向两侧盘环反勾其角。龙身蟠环纠结之间四面各有一凤,引颈长鸣,展翅欲飞。上部龙顶斗拱承一方形案框,斗拱和案框饰勾连云纹。另外,四条龙头上各有一个斗拱,第一次以实物面貌生动再现出战国时期的斗拱造型。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打破了传统的“龙飞凤舞”的动态场面,以静为基调,底部由四只表情温驯的梅花鹿承托一圆圈,四龙四凤互相盘结,翼尾相接,构成一个内收而外敞的支架,上覆几案,稳定而舒展,呈现出一种静态美。 ③方案周身用金银错以艳丽的纹饰。“错”,是金银镶嵌的一种工艺。各部为分铸后用铆接和焊接而成,有的地方曲度较大,是用接铸或失蜡法铸成。此器整体结构繁复适称,铸造工艺精湛,动物造型姿态优美,生动细腻,堪称稀世珍宝。器物的整个图案由陶范铸造铸成零件,共使用了186块陶范,经过多次铸焊接(40个铸接点、60个焊接点)而成结构如此复杂的成品。 ④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案框一侧沿口上刻有铭文十字:“十四祀,右车,啬夫郭,工疥。”记述了器物铸造者、墓主人墓葬的级别和浩大的墓葬场面。大意为“中山‘错’王十四年,右车工匠‘郭’制作,监工人‘疥’”。 ⑤中山王“错”墓出土的“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造型复杂、工艺精湛,与中原艺术风格具有很明显的差别,这些文物的出土也为人们揭开中山国的神秘面纱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证据。这件铜方案的造型体现了鲜虞族的艺术风格和民族智慧,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工艺美术价值。 (有删改) 1.联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的特征。 2.根据下面链接材料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 (链接材料)
3.请分析选文第②段是如何运用空间顺序介绍“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的。 4.从全文的思路来看,第②段和第③段能否调换顺序?请说明理由。
|
|||||||||||||||||||||
(2019广西北部湾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土得可爱”的中国年画 ①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它以通俗的绘画语言表达了人们喜庆的审美情趣。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用来祈福消灾的。随着绘画技艺的不断普及和表现形式的不断丰富,年画逐渐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装饰品,进而成为一种民间绘画艺术。 ②年画的内容从最初的门神扩展到人物、历史典故、风土民俗、福娃、鲤鱼等多种题材,制作技艺也衍生出木版、水彩、扑灰、胶印等多种形式。每逢春节,张贴年画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地区过年的习俗。 ③在各地年画中,以江苏苏州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和四川绵竹年画最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其中,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④桃花坞木版年画有一版一色的特点,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线条流畅,不失清雅,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 ⑤杨柳青年画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取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等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其中一大题材便是我们常见的胖娃娃。 ⑥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内容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是真正的农民画,体现了我国北方农民粗狂、奔放、勤劳、幽默、爱憎分明的性格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反映了他们在劳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与健康的审美情趣。 ⑦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构图讲求对称,主次分明;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夸张、象征、寓意的造型,更有诙谐活泼的效果。 ⑧年画不仅是春节时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更是一种看图识字的大众读物,其中时事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媒体。 ⑨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由郎世宁绘制的宫廷年画《乾隆岁朝行乐图》反映的是皇宫正月里的热闹场景,如今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民间流传最广的则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画家郑曼陀将月历与年画相结合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⑩在收藏成为时尚的今天,年画也以其浓郁的装饰性和观赏性,成为收藏者们的热门藏品。以下五类传统年画最值得收藏:一为神像,以门神最为常见,还有财神、八仙等;二为吉祥图案,如状元及第、连生贵子等;三为历史人物故事,如桃园结义、昭君出塞等;四为戏曲故事,如空城计、群英会等;五为市井风俗,如春游图、赛龙舟等。这些年画题材丰富,画面或质朴可爱或精致生动,或粗犷豪放或雍容典雅,彰显着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者:采薇,选自《学生天地》2019.02,有删改) 1.下列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桃花坞年画特点:一版一色,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 B.年画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大众看图识字的读物,其中时事题材是百姓喜闻乐见的。 C.民国时期,郑曼陀将月历与年画结合发展成挂历,其中《乾隆岁朝行乐图》风靡全国。 D.最值得收藏的五类传统年画有神像、吉祥图案、历史人物故事、戏曲故事、市井风俗。 2.请赏析文章标题“‘土得可爱’的中国年画”的妙处。 3.请简要分析第③~⑦段的说明结构。 4.结合选文,请用说明性文字为年画写一段介绍词。(120字以内)
|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当我徘徊于我收藏的珍宝之间时, 我觉得自己像条蛀虫, 在黑暗中噬咬着滋生自己的果实。 我离开了这座腐烂的监狱。 我不想流连于腐朽的沉寂, 因为我要去寻找我永恒的青春; 一切与我生命无关的, 一切不似我笑声轻盈的, 我都全部抛弃。 我在时光里奔驰穿suō, 哦,我的心啊, 行吟诗人在你的战车里舞蹈。 (泰戈尔《永恒的青春》)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徘徊(____) 收藏(____) 穿suō(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