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主耍标志。下图是由乙烯合成乙酸乙酯可能的合成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 某同学完成反应④操作如下:先将螺旋状铜丝放入无水酒精中,通入空气并加热,没有观察到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4)乙醇的结构式为________,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若实验证明乙醇分子有一个特殊氢原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 (5)写出C4H8O2属于羧酸类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C4H8O2是一种由甲酸形成的酯,则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
金属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 A.钢 B.青铜 C.黄铜 D.水银 (2)在钠、铝、铁三种金属元素中,所形成的氧化物中适宜做耐火材料的是_______ ,向盛有硫酸铝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足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乙同学为了获得持久白色的Fe (OH)2沉淀,准备用右图所示装置,用不含O2的蒸馏水配制的NaOH溶液与新制的FeSO4溶液反应。获得不含O2的蒸馏水的方法是_______。反应开始时,打开止水夹;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在试管_______(填“A”或“B”) 中观察到白色的Fe(OH)2。 (4)向盛有氯化铁、氯化亚铁、氯化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____________。 A.有铜无铁 B.有铁无铜 C.铁、铜都有 D.铁、铜都无 (5)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请写出FeCl3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内测定FeCl3腐蚀铜后所得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待测溶液,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该现象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 ②验证该溶液中含有Fe2+,正确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A.取适量溶液,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褪色,证明含有Fe2+;B.取适量溶液,滴入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若显血红色,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2+;C.观察溶液是否呈浅绿色
|
|
一种废料的主要成分是铁镍合金,还含有铜、钙、镁、硅的氧化物。由该废料制备纯度较高的氢氧化镍(已知常温下),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废渣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B.黄钠铁矾渣中铁元素为+3价 C.除钙镁过程中,为了提高钙镁的去除率,氟化钠实际用量应该越多越好 D.“沉镍”过程中为了将镍沉淀完全,需调节溶液pH>9
|
|
已知:CO2(g)+3H2(g)CH3OH(g)+H2O(g) ΔH = - 49.0 kJ•mol-1。向3个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分别投入物质的量比为 3∶4 的CO2和H2,H2的物质的量(mol)随时间(min)变化如下表(T表示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第I组在0~8 min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 mol·L-1·min-1,且放出98 kJ热量 B.第I组第10 min后,恒温,再充入1 mol CO2(g)和3 mol H2O(g),则v 正<v 逆 C.3 min时,保持T2,若对第II组加压使体积缩小2 L,重新达平衡后各组分浓度与第I组相同 D.对比第I和第III组,在 0~4 min内,能说明H2的平均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
己知反应:2A(l) B(l) H=-QkJ/mol,取等量A分别在0℃和20℃下反应,测得其转化率Y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代表20℃下A的Y-t曲线 B.反应到66min时,0℃和20℃下反应放出的热量相等 C.0℃和20℃下达到平衡时,反应都放出QkJ热量 D.反应都达到平衡后,正反应速率a > b
|
|
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固氮”的锂-氮二次电池,将可传递Li+的醚类作电解质,电池的总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氮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脱氮时,钌复合电极的电极反应:2Li3N-6e-=6Li++N2↑ C.固氮时,外电路中电子由钌复合电极流向锂电极 D.脱氮时,Li+向钌复合电极迁移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2的HA溶液与pH=12的BOH等体积混合,溶液pH>7,则BOH为强碱 B.在相同温度下,pH相等的氨水和NaOH溶液,n(OH-)相等 C.稀释1mol・L-1的HCl溶液,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均下降 D.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和pH=2的H2SO4溶液,c(CH3COO-)=2c(SO42-)
|
|
已知甲酸的分解反应:HCOOH⇌CO+H2O,△H。在H+催化作用下反应历程为: 根据过渡态理论,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1、E2、E3均为大于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E2为正反应的最高活化能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E3 C.图像中第一个峰(过渡态)对应的物质结构为过渡态I D.使用催化剂后,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改变,平衡不移动
|
|
下图是从元素周期表中截取的一部分,已知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四种元素的原子有可能均能与氢原子形成18电子分子 B. Z元素可能为金属 C. Z的原子半径不一定比Y的原子半径大 D. W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X的原子序数的3倍
|
|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88.0 g14CO2与14N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 44 NA B.1 mol CH3COONa与少量 CH3COOH溶于水所得的中性溶液中,CH3COO-数目为NA C.17.4 g MnO2与40 mL10 mol/L浓盐酸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 NA D.常温下pH=4的醋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H+的数目为 10-10 N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