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君臣关系,黄宗羲作了独到的论述: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则作了全新的解释,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这些主张 A. 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 B. 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C. 是对儒家思想精华的传承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
|
下表是中国古代某学者阅读《论语》所做的评语,与其观点最接近的是
A.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B.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C. 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创制 D. 孔二先生的礼教讲到极点,就非吃人不成功
|
|||||
理学家朱熹撰修《家礼》,编辑《增损吕氏乡约》,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涉及到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朱熹的这一做法 A. 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B. 标志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 促进儒学的世俗化 D. 实现乡村基层自主管理
|
|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 “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 “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 “因信称义”“致良知” D. “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
|
“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为主,则外物不能移,邪说不能惑。”陆九渊还说:“收拾精神,自做主宰,万物皆备于我,有何欠阙!”陆九渊在此强调的主旨是( ) A. 儒学则在致知穷理格物 B. 充分发挥道德主体的能动性 C. 天理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D. 吸收佛道思想加强内心修养
|
|
唐代皇帝将老子李耳追认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宋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列子》 等,考试形式和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 A. 废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适应封建统治需要 C. 打破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 D. 选拔实用性的人才
|
|
钱穆先生在评论汉代的士人政府时认为,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渐从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为士人参政的新局面。该局面 A. 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 B. 促进了儒学地位的提高 C. 实现了社会公平公正 D. 开启官僚政治体制先河
|
|
下表是秦汉时期治国思想的演变。此演变表明
A. 治国思想根植于时代的需求 B. 法家思想适合朝代新立之时 C. 朝代不同需要的治国思想不同 D. 汉代综合使用儒道两家思想
|
|||||||||||||
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一·楚庄王第一》曰:“由此观之,正朔(帝王新颁历法)、服色之改,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该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A. 强调纲常名教维护等级秩序 B. 提出天人感应制约君主专制 C. 宣扬天人合一加强君主专制 D. 主张知行合一重建儒家信仰
|
|
汉武帝中期,董仲舒针对当时频繁发生的火灾,起草了一份奏章,用天人感应理论来批评汉武帝的过失。汉武帝大怒,欲将董仲舒斩首,旋又下诏赦免,但董仲舒江都王相的相位被罢免。这表明( ) A. 统治者放弃儒家学说 B. 迷信思想已日渐式微 C. 皇权受到儒学的影响 D. 皇权与相权继续冲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