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超越地域的专业性、综合性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开始在我国农村涌现出来,有流通领域的国营公司、代销社和新组建的各种专业公司与农户的联合,有国家设在农村的技术推广单位、农垦企业与农户的联合等等。这种现象的出现 A. 弥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不足 B. 体现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向农村的扩展 C. 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D. 加快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偿转让
|
|
20世纪40年代,画家邵恒秋(1916-2006)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图5),刊载在《抗建通俗画刊》上。漫画所揭示的主题是 A. 日本侵华改变策略 B. 国共合作持久抗战 C. 民族觉醒抗战必胜 D. 国际联合日本必败
|
|
1904年,中国科举史上进行最后一科会试:第一场考中国治史论五篇,体现出注重现实、着眼改革的思想: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关于当时内政外交的重要问题:第三场考《四书》《五经》义,这次考试 A. 折射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努力 B. 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奠定了人才基础 C. 标志着清末新政上升到新阶段 D. 体现了中国教育的半殖民地特点
|
|
鸦片战争之后,马克思曾断言不平等条约不能扩大英国和欧美对华的输出。1847年,欧洲爆发经济危机。英国议会选出的专事中英贸易调查组得出的结论是:用银子来支付鸦片足以使华人的一般贸易遭受巨大损失,而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由此可见,当时的中英贸易 A. 鸦片贸易占有绝对优势 B. 未满足列强的预期 C. 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D. 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
|
嘉靖末年,明世宗先后颁布法令,包括废除皇庄;禁止勋亲奏讨土地;禁止百姓将土地献给豪族;下令王府除了府邸以外,不得私置房宅;贫民卖给王府土地者,也必须登记纳税等等。这些法令 A. 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发展 B. 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 C. 有利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D. 使租佃关系普遍化
|
|
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 A. 体现了山川行便的特点 B. 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 C.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D. 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
|
|
有学者研究表明,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及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纳贡的土贡制。上述制度的推行 A. 强化了工商食官的局面 B. 推动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 有利于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D. 与当时抑制商业的国策相配合
|
|
下表为有关甲骨文与金文的比较。据此可知
A. 甲骨文取代金文成为官方文字 B. 文字作为载体具有历史意识 C. 文字的发展体现出学术下移 D. 中华文字不断发展完善
|
|||||||||||||||||||
【历史选修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
|
【历史选修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一直对萨达姆政权怀恨在心,2003年3月,美英两国宣称已经掌握萨达姆隐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并以此为借口,在未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不顾世界各国的反对,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美国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并没有在伊拉克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材料二战后,伊拉克的局势动荡不安,反美情绪高涨,各种恐怖和暴力袭击时常发生,人民生活依然没有保障。许多经济基础设施被摧毁或者瘫痪,失业率已经超过60%。 材料三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对世界原料市场、世界资本和世界市场的控制有所加强,在全球经济中的实力和影响都大大加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指什么? (2)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破坏了哪些国际原则? (3)根据材料二、三,说明伊拉克战争带来了哪些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