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官职不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A. 秦朝的御史大夫 B. 汉朝的刺史 C. 宋朝的通判 D. 清朝的军机处
|
|
《汉书》载:“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武帝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C.加强君主的权力 D.加强对中央官员的监督
|
|
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东海郡《集簿》(西汉永始四年前后)中记载:“……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廿四有堠。都官二……”据此可知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 郡县制 B. 郡国并行制 C. 分封制 D. 行省制
|
|
云梦秦简中记载了一段秦律,大意为:有贼入甲家,伤了甲,甲呼喊有贼,其四邻、里典、伍老都外出,没有听到呼喊。在论处的时候,四邻外出,可以不受责罚;里典、伍老即便不在,也不能免责。这段秦律最能说明 A.地方治安形势非常严峻 B.当时地方基层的管理方式 C.秦律采取轻罪重罚的原则 D.实施暴政是秦朝骤亡的主要原因
|
|
王家范在论及中国历史上的“郡县”与“封建”时说:“集权与分权乃是一切国家权力统治必难避开的两极,相反而相成,犹如广阔光系的两极。向心力与离心力构成一种弹性张力,仅执其一端,必偏执僵硬而丧失生机活力。”材料表明作者主张 A. “郡县”优于“封建” B. “郡县”与“封建”都有其合理性 C. “封建”优于“郡县” D. “郡县”与“封建”矛盾无法调和
|
|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逐渐崩溃。它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现是 A. 各国普遍进行改革 B.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 奴隶起义频繁
|
|
2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4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戍五岭……这是西周天子难以办到的事。其主要原因在于秦与西周的 A. 国力差异 B. 制度差异 C. 观念差异 D. 时代差异
|
|
“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李政道的求学与成长经历比较特殊。他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但是,凭借他顽强的毅力,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都有超越同龄人的付出和收获。……1946年春,蒋介石政府欲派青年才俊赴美学习原子弹技术。在吴大猷和叶企孙先生的推荐下,仅为西南联大物理系二年级学生的李政道获得赴美深造的机会。赴美后,才得知美国人根本不让中国人接触原子弹技术。没办法,随行的青年学子只能申请到美国大学读研究生。李政道因没有大学毕业文凭,难以入美国大学研究生院。但在他自己已努力下,最后竟被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破例录取,还成为物理学大师费米的研究生。1956年他与杨振宁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1957年与扬振宁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李政道在1974年会见毛主席时,建议在中国科技大学开设少年班。李政道关心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主张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这些建议都得以采纳。 ——摘编自季承《李政道传》等 (1) 根据材料,概括李政道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李政道的历史贡献。
|
|
【历史选修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后,一直遭到主要西方国家的排斥,没有真正进入国际社会,这不仅有损于苏联的国家利益,而且会严重阻碍世界局势的正常发展。3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給苏联提供了重返国际社会的机遇。苏联首先向一直未与之建交的美国传送建交的意愿。罗斯福就任总统不久,即向苏联政府提议正式举行建交谈判。不久,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还趁此机会,同西班牙、匈牙利等一系列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3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苏联对国际联盟的态度也发生转变,从支持德国打破凡尔赛体系转为支持国际联盟维护世界和平。1933年11月,法国外长巴尔都向苏联大使提出苏联参加国际联盟的建议,希望争取苏联进入国际联盟,以国联的力量来抑制德国。在得到苏联同意后,他又做了大量工作。1934年9月苏联正式加入国际联盟。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1)根据材斜,概括苏联重返国际社会的表现。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20世纪30年代苏联重返国际社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