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了,孙中山临终前还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的是( ) A、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 B、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没有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下列最能体现出巴黎和会的分赃性质的条约内容是( ) A、重划德国疆界 B、瓜分德国殖民地 C、限制德国军备 D、占领莱茵河西岸
下列有关一战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 ②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同盟国集团作战 ③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 ④有人看到了坦克、潜艇、航母作战 ⑤塞尔维亚参战具有民族解放性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C、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D、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根据图中条约的内容,指出该条约中所说的“其他两缔约国” 是指( ) A、德国、奥匈帝国 B、德国、俄国 C、英国、奥匈帝国 D、英国、俄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20世纪上半期短短50年内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痛定思痛,我们必须牢记战争教训。 材料二:1939年9月1日,德国出动58个师近150万人、2800辆坦克、2000多架飞机,分三路发起突然进攻。 材料三: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德国出动共190个师550万人,坦克和装甲车3500多辆,飞机5000多架。从北起摩尔曼斯克,南至克里米亚的范围内,发动全线进攻。规模之大,空前未有。 材料四:这次进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19世纪中期以来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 (1)在以下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卡片中,某些画线部分存在错误,请判断并予以更正(有几处写几处,2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卡片 历史背景:德、意、奥同盟国(a)和英、美、俄协约国(b)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而矛盾日趋激化。 导 火 线:萨拉热窝事件 (c) 起止时间:1914-1948年 (d) 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 (e) 结 果:同盟国集团胜利 (f) (2)请分别回答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四三则材料反映的战役和其产生的影响。(6分) (3)俄罗斯联邦总理梅德韦杰夫说:我们必须要让现代人“尽可能多的了解战争,让伟大的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人文价值在全球发挥凝聚作用”。你认为二战留下的“人文价值”有哪些?请举一例说明。(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1分)这次事变有什么历史影响?(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抗日主张?(2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 材料三: (1)请写出材料一中的歌谣涉及的历史事件。(写出两例即可)(4分) (2)请写出材料二和材料三在材料一中分别对应的句子。(2分) (3)材料二和今天的哪个节日有关?材料三中的“朱毛合”后建立了哪支队伍?(2分) (4)从材料二到材料三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裕仁天皇(1926—1989年在位)是日本战时的最高统帅。日本发动战争和在战争中的重大决策,都是在御前会议上做出的,得到裕仁天皇的批准。 材料二:迷恋带病真菌、杆菌研究的裕仁天皇一直关注着日本细菌部队和化学部队的发展,并一直给予充足的经费保障。731部队(化学和细菌战部队)1936年奉裕仁天皇敕令建立。1940年裕仁天皇又颁布新的敕令,将部队扩充到3000人,并将主要基地由黑龙江肇东县、五常县移到哈尔滨南郊的平房镇。731部队培植各种致病细菌,并制造炸弹,在实战中施放撒播。1937年12月1日,裕仁天皇亲自签发“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与海军协同攻克敌国首都南京”的命令。占领南京后,裕仁天皇还奖赏攻陷南京的日本军官……对南京大屠杀起了推波助澜作用。 材料三:由于日本政府与美国做了交易,以保留天皇制为条件实现所谓“无条件投降”,裕仁天皇因此得到了庇护,逃过了设在东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但是,无论国际社会还是日本国内,对裕仁天皇应该接受战争罪行审判的呼声从来没有停止过。 ——以上均摘编自《世界知识》2012年22期康狄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裕仁天皇发动了哪些战争。(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裕仁天皇犯有哪些战争罪行。(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裕仁天皇的看法。(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1是中共“一大”召开的会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它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请问“新”在哪些方面?(4分) (2)图2是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会址,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意义?(4分)长征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2分)
某校历史研究小组同学开展了有关辛亥革命的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帮助他们回答问题。(10分) (1)孙中山先生在《国事遗嘱》中说:“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请你把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编制成大事年表。(2分)
(2)以下是该小组同学搜集到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几张图片。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应该是。(2分)
(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4分)
“绥靖主义者在玩喂鳄鱼的危险游戏——可预计最后鳄鱼也会把他给吃了。”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二战”前对绥靖政策的评价。下列事件验证了丘吉尔推断的是 A.苏台德区被割占 B.法国战败投降 C.苏德战争爆发 D.日本偷袭珍珠港
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中唱到:“一道道的那封而山来呦,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歌词描述的是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感人场景。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 A.遵义 B.瑞金 C.吴起镇 D.会宁
“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他的身体虽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学说和精神感召力却比100艘英国军舰更有力量。”材料中的“他”应当是指 A.华盛顿 B.孙中山 C.甘地 D.林则徐
土耳其货币里拉上印有凯末尔的头像,说明了 A.凯末尔是个独裁者 B.凯末尔执政以来土耳其经济持续繁荣 C.凯末尔建立了农村银行 D.凯末尔革命和改革影响深远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电影故事脍炙人口,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成长。它们主要取材于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李宗仁将军在他的回忆录中说,他生平中指挥的最值得自豪的战役,是取得抗战中正面战场最重大胜利的 A.平型关之战 B.百团大战 C.长沙会战 D.台儿庄战役
对以下漫画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A.图1中的法西斯认为发动侵略战争才是解决危机的“生路” B.从图2可看出法西斯已经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 C.图3中的结局宣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D.这组漫画警示人们法西斯战争不是“生路”,而是“死路一条”
下表反映的是1928-1940年某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排位情况。据此判断,该国是
A.英国 B.法国 C.苏联 D.德国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请你帮他们审阅,看看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 D.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长征结束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加强了中央集权
从国家统一的角度看,国民政府的“北伐战争”堪与美国历史上的“南北战争”相提并论。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在湖南和湖北战场上讨伐的主要对象是 A.袁世凯 B.张作霖 C.吴佩孚 D.孙传芳
“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欧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所反映的这一历史事件体现出的核心精神是 A.爱国主义 B.艰苦奋斗 C.开拓创新 D.乐观主义
下边的两幅图所反映的史实源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挺进大别山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实行改革开放 D.创建斯大林模式
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列宁”“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二月革命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十月革命
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 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