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中古欧洲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 法兰克宫相丕平把他夺取意大利中部的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的地区,送给了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丕平加冕,为他的权力增添了一层神圣的光环。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哪一制度?(2分) (2)材料一中,位于社会最底层的是哪一阶级?材料一所体现的制度以什么为纽带?(4分) (3)材料二中,由“丕平献土”可以看出教皇获得土地的方式是什么?除此之外,教皇还通过什么方式占有大量土地?(4分)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当时教会和国王的关系怎样?基督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怎样?(4分)
观察下面“四大文明古国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7分) (1)根据图中所标注的A、B、C、D区域,写出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及其所处的大河流域。(8分) (2)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些文明古国的产生有什么共同特点?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特点?(5分) (3)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成果对今天有直接影响?请你至少列出四条。(4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有一位21世纪的学生穿越时空回到古代,这里正在进行最杰出人物的评选。下面的几段选词: A、我是太阳神之子,在我手里建成了最大的金字塔…… B、我是著名的治水英雄,各部落首领都向我朝贡…… C、我统一了两河流域,还制订了最古老的成文法典…… 这位学生听了一知半解,亲爱的同学,你能帮他吗? (1)A是哪国国王?该国国王被称为什么?最大的金字塔是谁的陵墓?(3分) (2)B是谁?他的儿子破坏了民主推举首领的制度,而用一种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制度代之,以巩固王权,你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制度吗?(3分) (3)C 是谁?统一后定都在哪里?你知道他在位时制定的法典代表了哪个阶级的利益? (3分)
下列措施中,作为日本治国基础的是( ) A.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B.土地收归国有 C.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D.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律令法典
下列关于日本武士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武士是随着庄园的建立而出现的 ②庄园主为维护自身利益,蓄养武士 ③武士出现后,力量不断壮大,地位越来越高 ④武士在日本历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大化改新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内容有( ) ①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②土地收归国有 ③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④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改革的措施不包括( ) A.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B.土地收归国有 C.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 D.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赋税
下列关于古代日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早期国家 B.5世纪时本州中部的大和国家统一了日本本土 C.大和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后改称天皇 D.大化改新开始于6世纪中期
8世纪时,巴格达曾是一个大帝国的首都,这个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查理曼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成果的有( )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伊斯兰教 ④《天方夜谭》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传入欧洲的是( ) A.古代埃及人 B.古代印度人 C.古代阿拉伯人 D.古代希腊人
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佛教的创始人是耶稣 B.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 C.伊斯兰教信徒称为穆斯林 D.世界三大宗教创立的先后顺序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对阿拉伯半岛统一起了促进作用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麦加大清真寺位于今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中心,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艺术的典范 B.其主体建筑风格多为耸立的尖顶 C.殿堂内部装饰华丽精巧,图案多为植物纹样和《古兰经》经文美术字 D.寺中心的克尔白神庙是前来朝觐的穆斯林必须拜谒之地
下列对阿拉伯帝国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8世纪中叶,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②帝国初期的100年间,国势强盛,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十分发达 ③其首都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商业大都市之一,也是帝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④12世纪后,阿拉伯帝国趋于衰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阿拉伯帝国已经灭亡了很久,然而其民族仍然存在至今。你认为其中最主要的理由是( ) A.血统 B.语言 C.宗教 D.风俗习惯
世界三大宗教按照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B.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D.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城市自治。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 C.亚洲封建国家 D.欧洲封建国家
12世纪时,下列哪一城市的规模是伦敦的五倍,成为西欧最大的城市( ) A.威尼斯 B.热那亚 C.佛罗伦萨 D.巴黎
11世纪起,欧洲的城市不断涌现。下列关于西欧城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促使了原有城市的复苏和新城市的涌现 B.巴黎和伦敦是新兴的城市,既是政治中心,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C.城市的兴起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D.西欧城市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领主与劳动者自身消费
下列对西欧封建庄园的农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庄园的大部分土地租给农奴耕种 B.农奴要向领主缴纳租税,并为其服劳役 C.农奴终年劳累,常用怠工和逃亡等方法发泄不满 D.农奴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做一切事情
下列事件中,为教皇国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的是( ) A.丕平献土 B.查理帝国诞生 C.查理曼帝国分裂 D.城市的兴起
公元前6世纪,灭亡古埃及的是( ) A、波斯 B、马其顿王国 C、古罗马 D、古巴比伦人
5世纪末期,在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起众多国家的是( ) A.日耳曼人 B.希腊人 C.埃及人 D.古巴比伦人
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有( ) ①确立了周王的权威 ②巩固了周朝的统治 ③繁荣了民间音乐 ④开发了边远地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在周代,决定一个人继承权大小的依据是.( ) A、军功的大小 B、血缘关系的亲疏 C、财产的多少 D、学术水平的高低
下列国家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的是( ) A、古希腊 B、雅典 C、斯巴达 D、古罗马
西周统治阶级以哪些制度为工具,巩固其统治( ) ①分封制 ②县制 ③古代礼乐制度 ④世袭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下列国家中,既是“春秋霸主”,又是“战国七雄”的有( ) ①齐国 ②晋国 ③秦国 ④宋国 ⑤楚国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⑤
《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 B.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