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活动体现了当时世界的发展潮流,这一潮流是

 

 

A. 民族独立

B.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D.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9世纪70年代起,在日本过去认为是脏物的牛肉、牛奶开始被列为上等食品,东京、大阪、横滨、神户各地出现许多牛肉菜馆。“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吃牛肉为不开化”。上述变化表明日本

A.政治改革促进社会平等 B.殖产兴业推动经济发展

C.文明开化影响社会生活 D.教育发展提升国民素质

 

下表是 1878 年、1893 年日本不同经济类型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引起这些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资本主义经济

地主经济

个体经济

1878年

约20%

约18%

约60%

1893年

约35%~40%

约17%

约45%

 

 

A.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 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C.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2019商丘模拟)下面两幅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是

A.资产阶级革命是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

B.工业革命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C.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殖民地的发展

D.交通工具革新使世界由孤立走向联系

 

(2020原创)明治维新时有日本学者认为国家的文明进步,不能只依靠模仿,只学习其他国家的科学文明而忽视了本国的优良传统,最终只会迷失自己。材料强调了

A.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日本大量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C.改革要结合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D.日本忽视了本国的优良传统

 

在1862年7月到10月间,在美国北方多地都召开了上万人的群众集会表达出下面的要求:立即解放奴隶、征召黑人人伍,用坚决的军事手段迅速地粉碎叛乱等。为了适应这一趋势,美国联邦政府

A.推举林肯担任总统

B.实施《宅地法》

C.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制定第一部宪法

 

很多美国历史学者认为,这次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道分水岭。联邦政府从此变得强大起来,美国的农业、工业以及整个国家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材料旨在说明南北战争

A. 使美国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B. 解放了广大的黑人奴隶并消除了种族隔阂

C. 为美国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

D. 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2020原创)1863年11月19日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讲中指出:“但勇士们在这里所做过的事,全世界却永远不会忘记。毋宁说,倒是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勇士们已经如此崇高地向前推进但尚未完成的事业。”材料中的“尚未完成的事业”指

A.摆脱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 B.不断深化改革,实现民族复兴

C.继承先辈遗志,维护国家统一 D.开拓国际市场,推动经济发展

 

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及棉花等廉价工业原料,而南部奴隶主却把几百万黑奴禁锢在种植园内,并把棉花等产品大量输往英国等欧洲国家。这反映出当时美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严重匮乏 B.英国殖民统治仍然阻碍着经济发展

C.工业生产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 D.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存在着矛盾

 

(2020原创)美国内战前,北方23个州有2 234万人口,南方7个州只有910万,而且其中有380多万是黑奴。北方年产值15亿美元,130万工人,22 000英里的铁路网和丰富的粮食,而南方工业薄弱,年产值1 550万美元,工人仅11万,铁路也只有9 000英里。材料强调了(   )

A.北方实力大大超过南方 B.北方人口多于南方

C.南方盛行黑人奴隶制 D.南方蓄谋发动战争

 

列宁说: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一场无耻掠夺。而当时的某官员则说:人民腰杆挺起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下列对材料观点理解准确的是(

A.列宁的观点正确,某官员观点错误 B.变革是俄国历史的一次倒退

C.变革对农奴既是解放也是一场掠夺 D.变革使俄国摆脱了殖民压迫

 

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农民却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包掀,这里的经济包袱指

A.不能拥有自己的财产 B.婚姻和家庭生活受限制

C.禁止自由选择职业 D.付出高昂代价赎买土地和人身自由

 

19世纪上半叶,工业革命已波及俄国,在许多工业部门中机器生产逐渐代替落后的手工劳动;铁路、轮船已开始通车通航。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仍然受到封建农奴制度的严重阻碍和束缚。这段话主要反映了当时俄国改革

A. 必然性

B. 彻底性

C. 偶发性

D. 危害性

 

(2020原创)1710年,彼得一世下令采用简易的新字体,代替比较复杂的教会斯拉夫字母。由于采用新字体,印刷书籍更为方便,各种书籍得以大量印行。这表明彼得一世改革(   )

A.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B.加强了君主权力

C.增强了军事力量 D.废除了农奴制

 

(2019贵阳)他为俄罗斯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户”,将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的道路,但与此同时又在相当程度上隔断了这个民族和自己历史的联系。他是

A.亚历山大二世 B.伊凡四世 C.尼古拉二世 D.彼得一世

 

1757~18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印度直接掠夺的财富约达10亿英镑。1857年,英国政府取消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统治权;1858年,英国迫于形势,东印度公司被撤销。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工业革命后英国放松了对印度的侵略

B.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取得重要成果

D.英国被迫承认印度取得自治

 

玻利瓦尔率领队伍,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常年积雪的安第斯山脉,打败了殖民者,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这里的“殖民者”来自(  )

A. 英国 B. 葡萄牙 C. 法国 D. 西班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化一这是我国人民百年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195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

材料二  “一五”计划,即1953—1957年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一五”计划的156项童点建设项目,有7项落户河南洛阳,如洛阳第一拖拉机厂、洛阳轴承厂、洛阳铜加工厂、洛阳矿山机器厂、河南柴油机厂等。

材料三 

(1)对“工业化”这一理想的探索在我国最早何时开始付诸实践?

(2)“一五”计划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能顺利进行的条件。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期间的民族工业发展情况与近代相比,在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方面分别有什么不同?

 

 

(2020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本家敲锣打鼓要求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急迫心情大大超过决策者的预想。强大的宣传攻势对资本家造成巨大的社会和心理压力,他们开始对自己的阶级产生耻辱感和罪恶感,必欲去之而后快。……因此他们敲锣打鼓、争先恐后地要求公私合营,交出自己的企业,希望改变剥削者的身份而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

——陆和健《上海资本家的最后十年》

材料二 (1956年12月)毛泽东在谈话中指出: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虽然已经没有资本家。它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对。上海地下工厂同合营企业也是对立物。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现在做衣服要3个月,合作工厂做的衣服一长一短,扣子没有眼,质量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的作对,还可以开夫妻店,请工也可以。这叫新经济政策。

——吴序光主编《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历史命运》

(1)根据材料一分析资本家支持公私合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毛泽东所说的新经济政策特点是什么?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公私合营政策。

 

(2019许昌模拟)“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静候核武器的爆炸声中度过,……为祖国的强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材料中的“他”被誉为(  )

A.党的好干部 B.党的好战士 C.铁人 D.两弹元勋

 

(2019《说明与检测》)中国近现代史留下了大量见证中华民族追求民主、独立和富强历史的遗迹。其中最能反映新中国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精神的是(  )

A. B.

C. D.

 

“在这场所谓的大革命中,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大批中央党政军领导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和群众受到诬陷和迫害。党和政府的各级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组织,长期陷于瘫痪和不正常状态。”可见,“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后果是

A.文化教育科学事业受到摧残 B.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C.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 D.阻滞国民素质的提高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段话总结的是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影响

C.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D.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有人认为,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是一个完全可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相媲美的历史壮举。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应是三大改造(  )

A.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B.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C.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D.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下图展示的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某行业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的情况。下列做法,与图示目的相同的是

 

A.颁布《土地改革法》,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实行包产到组、包干到户,打破农业生产上的“大锅饭”

C.成立缝纫社、铁业社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创办经济特区,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019郑州模拟)20世纪50年代的纪录片《五亿农民的方向》,取材于河北省农民王玉坤等3户贫农家庭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走合作化道路的真实事件,由此可知这一纪录片(  )

A.主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批评了河北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C.宣传了土地改革的内容 D.反映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取代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共同纲领》。宪法的颁布实施,为全国人民指明了一条清晰的、明确的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材料主要说明

A.《共同纲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作用

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具有里程碑意义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法律

 

广大农民用努力增加生产、积极交纳农业税和交售粮棉的实际行动来支援工业建设。知识分子、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工作者,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大显身手。大批高等学校和各类专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无条件服从国家统一分配,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青春。材料反映了“一五计划”能顺利完成主要得益于

A.苏联的援助 B.良好的工业基础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人民群众齐心协力

 

下图为“1953—1957年国家某重点工业基地示意图”。观察地图,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

①我国由农业弱国发展为工业强国

②该工业基地位于我国东北

③该基地以发展重工业为主

④“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

⑤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

 

据1952年的统计,我国沿海各省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为此,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中,确定五年内开始建设的694个工业建设单位,分布在内地的将有472个,分布在沿海各地的将有222个。这样编制的目的是(  )

A. 迅速提高工业生产水平 B. 改变不合理的工业布局

C. 密切内地与边疆的联系 D. 尽快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