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A. 《拿破仑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汉谟拉比法典》

D. 《查士丁尼法典》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 英国资本主义较其他国家发达

B. 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C. 查理一世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D.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1)材料一中“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确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对英国的国家政治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

(2)写出美国诞生的标志。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独立战争后所确立的“民主”政体。法国人的“民主起义”又是从哪一事件开始的?

材料三  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虽然各地的既得利益集团坐立不安,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也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

(3)依据材料三,概括拿破仑的变革“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思想的角度分析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共同历史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晚期西欧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和新的经营方式?

材料二  达芬奇在论述绘画的宗旨时强调:“一个画家应该描绘两件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

(2)列举达•芬奇的一部绘画作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达•芬奇的“绘画宗旨”体现了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什么时代精神”?这一运动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为什么?

材料三  美洲15﹣19世纪居民结构比例(%)变化表

(3)根据上表分析,15﹣19世纪美洲居民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导致变化的事件有哪些?

 

 

19世纪70年代,在法国巴黎上空响起一声春雷,震惊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从此,马克思主义这个幽灵便在欧洲大地游荡,搅得资本主义世界惶惶不可终日。“巴黎上空的春雷”指的是

A. 《共产党宣言》发表

B. 巴黎公社成立

C. 普法战争爆发

D. 处死路易十六

 

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年增至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A. 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B. 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C.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D. 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如图图片反映的国家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②①④③

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④①

D. ①②④③

 

下列关于7世纪中期日本进行的改革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②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

③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

④统一赋税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②③

 

它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它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它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B. 《拿破仑法典》

C. 《十二铜表法》

D. 《罗马民法大全》

 

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书写‘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A. 农民阶级

B. 封建贵族阶层

C. 市民阶层

D. 工业无产阶级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下列属于庄园农民义务的有

①为领主耕种“直领地”

②有份地保有权

③向领主缴纳各种捐税

④出席庄园法庭

⑤向教会缴纳“什一税”

A. ①③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③④⑤

 

如图是铸有查理大帝正面像的钱币,以下事件与查理大帝有关的是

①建立法兰克王国

②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

③教皇在巴黎为其举行了加冕礼

④法兰克王国成为西欧最大的王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下列成就中,可作为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的是

A. 《神曲》

B. 《荷马史诗》

C. 《天方夜谭》

D. 《掷铁饼者》

 

从“征服意大利半岛”、“称霸地中海地区”、“凯撤夺取政权”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A. 罗马城邦的兴起

B. 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C. 罗马:从共和国进入帝国

D. 罗马帝国的兴衰

 

《建筑与民主》一书中说:雅典人通常在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确保每一个参与讨论内政、外交问题的人,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这反映了雅典

A. 实行民主政治    B. 注重法制建设

C. 建筑水平高超    D. 文化繁荣昌盛

 

一个考古队从中国出发,自东向西去考察亚洲文明古国的发源地,最后一站应是如图中的

 

A.

B.

C.

D.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对东亚和东南亚各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下列正确的传播路线是

A. 印度﹣﹣中国内地﹣﹣中亚﹣﹣中国新疆﹣﹣朝鲜、日本

B. 印度﹣﹣中亚﹣﹣中国新疆﹣﹣中国内地﹣﹣朝鲜、日本

C. 印度﹣﹣中亚﹣﹣中国新疆﹣﹣中国内地﹣﹣缅甸、泰国

D. 印度﹣﹣中国内地﹣﹣中亚﹣﹣中国新疆﹣﹣缅甸、泰国

 

1903年,法国考古队在西亚的苏撒遗址中发现了一黑色玄武岩石柱(见图)。从石柱文字内容中能够获取的信息是

 

A. 破产农民是奴隶的主要来源

B. 古巴比伦分为四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C. 当时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D. 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下列关于金字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古埃及国王给自己的陵墓取名“金字塔”

B. 是国王权利的象征

C. 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

D. 奴隶和劳动人民被奴役的见证

 

    材料一  在西北面,他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他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民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依据材料回答:他“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3)请写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另一个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名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王朝更替,政权分立,江南得到开发,北方民族融合,这些都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

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自《宋书》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魏书•任城王传》

请回答:

(1)哪一战役奠定了材料一中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孙权建立了图示中哪个政权?(写字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地广野丰”“覆衣天下”出现的原因?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推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终走向统一的因素。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欲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材料二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地名。

(3)材料中的这条路线必须要经过今天的新疆地区,当时的政府设置了一个什么机构来管理该地区?该机构的设置有何重大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以“为政以德”。

材料二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曾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材料三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材料二中的“他”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

(2)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主张有何不同?

(3)材料三中董仲舒的建议被哪位皇帝接受?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左传》

材料二  春秋之后,我国进入战国时期,这时,周王已无足轻重,诸侯国主要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历史上成为“战国七雄”。

材料三  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朝代采取的何种制度?到了春秋时期最终结果怎样?

(3)根据材料一、二回答:从周初到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数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整个中华民族的角度看,这种变化有什么积极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一政治制度?与材料一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显著不同?

 

 

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 王羲之﹣﹣《洛神赋图》 B. 贾思勰﹣﹣《齐民要术》

C. 郦道元﹣﹣《水经注》 D. 祖冲之﹣﹣《大明历》

 

人们常常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 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生。华佗,字元化,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神医”。他的医学创造有

①望闻问切四诊法    ②麻沸散    ③五禽戏    ④按摩疗法

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王与马,共天下”的现象出现在东晋初期,其中的“王”是指(  )

A. 王莽    B. 王猛    C. 王导    D. 王敦

 

如下成语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是(  )

①破釜沉舟

②投鞭断流

③草木皆兵

④肥水不流外人田

⑤风声鹤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①②④

 

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

A. 司马懿和司马昭    B. 司马昭和司马炎

C. 司马炎和司马睿    D. 司马睿和司马炎

 

标志东汉末年以来三国分裂割据局面结束,统一全国的事件是(  )

A. 西晋灭蜀    B. 西晋灭吴

C. 西晋定都洛阳    D. 西晋迁都长安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