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古代中国能够推持大一统局面数千年之久而不败,主要得益于创建了一整套优良的政治制度。“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

A. 分封制

B. 科举制

C. 行省制

D. 中央集权制

 

2018年新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为我国反腐败斗争打造了一把利剑。秦始皇为监察官员而设立的官职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刺史

 

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在中国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下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与这一理念相近的是

A.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B.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C.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诗中的秦王扫六合应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  )

A. A    B. B    C. C    D. D

 

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A. 国家产生    B. 文明起源    C. 政权分立    D. 社会转型

 

他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中的他是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越王勾践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传说中华文明的创始者、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A. 炎帝

B. 黄帝

C. 蚩尤

D. 舜帝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 刀耕火种

B. 游牧渔猎

C. 农耕定居

D. 铁犁牛耕

 

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的进化史具有重大的意义。由如图“北京人复原头像”可知,北京人

A. 学会磨制石器

B. 最早知道了使用火

C. 懂得采集果实

D.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探究问题。

罗斯福“新政”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对新政的评价,褒贬不一,总的说来,成败各半。

材料一  主流的意见认为, 罗斯福采取了一种今天看来极为平常的作法政府在非常时期干预经济,但在当时却需要非凡的勇气。他那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使他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美国总统之一。他改变了胡佛无所作为、一筹莫展的局面,果断地干预了美联储,保住了美国的银行系统免于崩溃。一些政策对经济活动有刺激,一些工程显然比较成功。

材料二  非主流的意见提出了另外一些看法。共和党保守派认为“新政”没能使美国走出萧条,步入繁荣,而这主要原因是“新政”对私人企业的敌视。尽管政府在减少失业方面取得的成就值得肯定,但对私人企业的过度管制,甚至政府直接参与同私人企业的竞争,降低了私人企业的活力,对当时处于大萧条中的美国经济来说不啻为致命的重创。政府救济措施昂贵且无效,它加重了靠工作养活自己的人的税收负担。他们认为鼓励发展私人企业,从而增加就业是经济复苏的必由之路。许多人对“新政”的批评是其不连贯性和非系统性。为达到多重政策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法规措施之间缺乏内部逻辑性,虽然涉及的方面非常广,但没有整体规划。

                                   ——摘编自《罗斯福“新政”:评价及启示》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

(2)请概括材料-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及所学进行论证。

(3)请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及所学进行论证。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德意志帝国和他的盟国,不论在力量、军事、经济,尤其是道德方面,都比世界上任何联邦来的好。德国军队,只要有必要,不论何时都不惧惧怕挑战。”

                                           ——希特勒的演讲《征服欧洲》

材料二 (二战后) 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材料三  据欧联网援引欧联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10月20日, 数十万支持英国继续留在中盟的民众走上伦敦街头,呼吁政府就脱欧问题举行第二次公投。组织者称,大约有57万人参加了此次示威游行活动,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反“脱欧”民众集会。当天,伦敦市长塞迪克﹒汗也参加了游行示威活动。

                                  ——摘自2018年中新网10月21日电

(1)据材料一,指出为完成统一欧洲之梦,希特勒是如何做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欧洲人产生“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的思想的因素是什么?在此思想引领下,战后欧洲是如何推进欧洲统一进程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前的英国民众反“脱欧”集会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913-1940年 五国工业增长比较表

(1)从材料一图中,可以看出十月革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从材料二图三和材料三中,可以看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3)把上述事件概括为一个主题应该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典型性首先表现在它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周期由开始时的立宪君主制依次走过了共和制、军事独裁、旧王朝复辟等阶段,最后又回到立宪君主制这一起点上。

材料二  我们知道,就在英国发生革命的同时,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也在英国达到了它的高潮阶段。科学革命的集大成者牛顿( 1642 -1727)的划时代的伟大工作主要就是在英国革命期间完成的(他的代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于1687年)。这两大革命由此构成了一幅17世纪双元革命的奇观。

材料三 有数据表明,英国人口在16世纪增长较快,17世纪限于停顿,18世纪上半期恢复并超过16世纪,18世纪下半期工业革命后加快,到19世纪初达到高峰。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一回答,英国革命的性质及特点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发生在英国17世纪的双元革命之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指出真正的“人口革命”出现在什么时期?结合所学回答,这一时期除了“人口革命”,工业化国家的变化还有哪些?(两点即可)

(4)根据材料和问题,归纳一个共同主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5月12日更新的城市空气质量数据库显示,在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个监测空气质量的城市中,80%以上城市空气中颗粒物( PM10)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水平超过世卫组织建议标准,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堪忧。材料表明 (   )

A.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B. 空气检测技术日益提高

C. 世界各国联系加强 D. 中国成为发达国家

 

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 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   )

A. 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 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成为发达国家

C. 经济全球化开始影响亚非拉地区的发展

D. 二十国集团的形成扩大了联合国的影响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由于国内外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影响,中国在国际上再次陷入封锁,国内改革事业进入关键路口。在这个时刻,1990年初上海浦东新区的建立,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开放的深度。材料中的国际重大历史事件是 (  )

A. 美苏冷战 B. 苏东剧变 C. 第三次科技革命 D. 经济全球化

 

1953年到1964年,苏联的钢产从3810万吨增长为8500万吨,煤从3.2亿吨增长为5.5亿吨,石油从5280万吨增长为2.23亿吨,电力从1340亿度增长为4590亿度。可见,赫鲁晓夫改革

A. 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B. 完善了社会主义法治

C. 使工人生活得到改善 D. 促进了工业生产发展

 

赫鲁晓夫改革决定将拖拉机等农业机器卖给集体农庄,这项决定受到农民欢迎。农庄买下机器后,按法令规定可以在三年至五年内分期偿付买拖拉机等设备的款项。但在赫鲁晓夫“赞赏”下,几乎所有农庄都不得已在一年内偿清欠款。这种匆忙的做法使一项正确的改革产生许多不良后果……结果,农庄购买了大批机器,却不能充分利用。可见,赫鲁晓夫改革失利的原因是

A. 执行措施时急于求成 B. 忽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C. 没有打破计划经济框架 D. 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调

 

它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它是

A. 亚太经合组织 B. 联合国 C. 二十国集团 D. 世贸组织

 

大战使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可耻地失败了,已不可能恢复其殖民地统治;英、法、比、荷等国在战争中遭到惨重的损失,元气大伤,尽管在战后获得美国的经济援助,也已无力阻止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汹涌澎湃的斗争浪潮,继续维持其殖民统治。由此可见,材料意在说明大战

A. 促进了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运动

B. 极大地削弱了国际帝国主 义的力量

C. 世界大战带来了深重灾难

D. 大战使这些大国不再进行殖民统治

 

由于二战后长期推行全球扩张政策,特别是深陷侵越战争而不能自拔,美国国力的鼎盛时期到60年代末终于告一段落。 巨额的战争费用,使财政赤字逐年扩大。……依赖美国援助和扶持的日本经过高速发展,到70年代初,已一跃而为仅次于美苏的世界第三经济大国。由此可见,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重心

A. 美国 B. 日本 C. 苏联 D. 欧盟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战争,它是在敌对双方皆拥有将对方彻底摧毁的武器,而彼此又无防御之策,形成‘恐怖平衡’一不敢打,又不愿和的情况下形成的,是一场特殊的战争。”这场“战争”进入军事政治集团相互对峙阶段的标志

A.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形成 B. 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出台

C.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 北约组织、华约组织建立

 

在俄罗斯与北约对抗不断加剧之际,北约此轮军事部署计划的调整,无疑旨在加大对俄罗斯的威慑作用。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强调,北约不希望与俄对抗,不希望“新冷战”。下列对历史上的冷战表述正确的是

A. 正式开始于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 对国际形势的发展毫无进步作用

C. 为对抗华约,美国等成立北约

D. 威胁世界和平

 

在二战期间,如同在一战期间一样,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受到了同盟国关于自由、民主、平等和民族自决的宣传。当二战结束时,他们纷纷会以新的眼光加入到本民族争取独立浪潮中。可见,两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原因是(   )

A. 法西斯集团覆灭 B. 启蒙运动的兴起

C. 进步思想的传播 D. 战争规模的扩大

 

它是法西斯德国遭遇的战略范围最严重的失败,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攻势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这一历史事件是

A. 莫斯科保卫战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诺曼底登陆 D. 攻克柏林

 

“各签字国政府保证使用其全部的经济和军事资源对法西斯三国同盟成员国及仆从国家作战,保证不同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这一文件签署的背景是 (   )

A. 三国同盟形成 B. 一战爆发 C. 轴心国集团形成 D. 二战爆发

 

《全球通史》:欧洲许多工业区都已遭到破坏,而美国的工厂却在战时极大需求的推动下,犹如雨后春笋般惊人地发展起来。到1929年时,美国的工业产量至少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2.2%……欧洲已不再像在19世纪时那样,是世界的银行家和世界的工厂。这两方面的领导权都已转到大西洋彼岸。导致欧洲和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共同因素是(  )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B. 欧洲经济遭到破坏

C. 美国经济发展迅猛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列宁在1895年评价某著作时指出: “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这本书”指的是

A. 《独立宣言》 B. 《人权宣言》 C. 《共产党官言》 D. 《战争与和平》

 

爱迪生将一项发明专利以四万美元价格卖给一家公司后,赚到人生“第一桶金”,有了这笔资金,他才踏上了辉煌的发明、发家之路。可见,爱迪生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 电气时代的到来 B. 发明专利的交易

C. 白炽灯泡的发明 D. 坚持不懈的努力

 

“文化教育上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材料论述史实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 统一市场 B. 促进经济发展

C. 使社会生活近代化 D. 培养现代化人才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