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中记载:“通大川,决雍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讲的是哪位治水英雄

A.

B.

C.

D.

 

李明同学出生于1995年7月,也就是

A. 19世纪90年代

B. 19世纪80年代

C. 20世纪9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

 

与“禅让”的传说无关的是( )

A.     B.     C. 炎帝    D.

 

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

A. 青铜立人像

B. 四羊方尊

C. 司母戊鼎

D. 青铜豕尊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西汉

 

山西,古代为晋国之地。下列与“晋国”产生直接相关的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他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他是

A. 炎帝

B. 黄帝

C.

D.

 

促使半坡居民居民和河姆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农业生产的发展

B. 使用陶器

C. 能建造房屋

D. 火的使用

 

下列不属于半坡居民的活动是

A. 使用磨制农具进行劳动

B. 饲养猪狗等家畜

C. 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 吃香喷喷的大米饭

 

民以食为天。由我国先民最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 粟、小麦

B. 水稻、玉米

C. 水稻、粟

D. 水稻、小麦

 

李亮要实地考察我国原始居民最早种植水稻的遗址,应到

A. 云南省元谋人遗址

B. 北京周口店遗址

C. 浙江省河姆渡遗址

D. 陕西省半坡遗址

 

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下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要了解传说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最为可靠的依据是

A. 考古发现

B. 神话传说

C. 文字记载

D. 影视作品

 

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

A. 炎帝和黄帝    B.     C.     D.

 

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能够

A. 使用火

B. 制造工具

C. 建造房屋

D. 过群居生活

 

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 陕西蓝田 B. 北京周口店 C. 云南元谋 D. 浙江河姆渡

 

    示威者发散传单申明中国人决不承认卖国贼将国家主权转让与人。他们游行到东交民巷,将通知送交各国使馆。当日下午,他们决定和3个内阁部长级的官僚对头,因为他们对上述文件负有责任。其中之一被学生殴打,另一人之房屋被放火焚烧。巡警出面弹压,学生32人被拘。不久这消息即传遍中国。新闻界表示对学生同情,一时游行示威罢工罢市如野火之燎原。北京政府只好认错,被押学生开释,受指控之官员撤职,内阁也引咎解职。中国出席凡尔赛和会代表团则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山东问题终在1921年至1922的华盛顿会议解决。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上述材料记述了哪一历史事件?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16年是北伐战争开始90周年。请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叶挺,惠阳县客家人,是我国近代史上闻名于国内外的杰出军事家。

材料二  北伐战争是在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1)北伐战争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为作战目的。请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当时北伐军主要想打倒哪些军阀?

(2)据材料一,北伐战争中,与叶挺有关的战役有哪些?

(3)北伐战争是国民大革命的高潮。请根据材料二,概况北伐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20世纪30年代的长征,红军表现了英雄气概,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前进。

(被迫长征)

材料一 

            红军突围

(征途纪要)

材料二 

(历史感悟)

材料三  一路走来,我们没想到沿途群众的长征情结是那么浓厚。江西瑞金有遍地的“红都”;路上遇到数不胜数的长征路、长征桥;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长征网吧”,也像“红军路”“成武路”一样述说着当年的光荣与梦想。对红军走过的地方,各地都用多种形式来表达纪念。

(1)读材料一,简单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和目的。

(2)读材料二回答

图一是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地位如何?图二反映了红军长征中的哪一军事斗争?图三场景再现了哪三大主力会师?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红军能够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4)从红军的长征历程来看,红军身上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担当起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使命。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的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3)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小红同学认为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她的说法正确吗?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1971年,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在《1935年长征:中国共产主义生存斗争的史诗》中讲道:“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一评价是基于(  )

A. 英勇、牺牲和忍耐精神是长征的主旋律    B. 长征实现了中共伟大的战略大转移目标

C. 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    D. 长征证明了人类有能力实现所有的愿望

 

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甲: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

丙: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城

丁: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下列是晓东同学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单元作业,其中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A. 红军长征——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 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C.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D. 八一南昌起义——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2015年1月15日《人民日报》刊文:“这次会议(召开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和大渡河,挥师北上,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胜利。”这次会议使“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的原因是

A. 作出了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决定

B. 初步实现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二次合作

C. 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D. 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 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 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策略

C.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 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的是

A. 发动了武昌起义

B. 领导了南昌起义

C. 发动了秋收起义

D. 建立了井冈山根据地

 

1927年中共汉口“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A. 决定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B. 决定发动南昌起义

C. 派遣毛泽东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D. 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习主席说,这个伟大的时间,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指(   

A. 南昌起义        B. 北伐战争    C. 秋收起义       D. 井冈山会师

 

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军阀内部派系林立,军阀割据一方,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国共两党形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由此可见,当时国共两党合作后进行的北伐战争首先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应是

A. 结束军阀割据,完成国家统一

B. 壮大中国共产党的力量

C.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D. 进行武装斗争,夺取革命的领导权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