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下列属于他功绩的是

①灭掉六国,实现统一;

②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④采用科举制选官;

⑤焚书坑儒;

⑥修建都江堰

A. ②③⑤⑥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⑥    D. ②④⑤⑥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B. 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

 

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  )

A. 城濮之战    B. 马陵之战    C. 长平之战    D. 巨鹿之战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①商汤灭夏;

②商鞅变法;

③巨鹿之战;

④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⑤官渡之战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本质上体现了(  )

A. 法家的衰落    B. 中央集权的强化

C. 加强思想控制    D. 注重儒家学说

 

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A. 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B.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 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D. 推行县制治理地方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 分割诸侯的兵力

B. 保证国家的兵源

C. 巩固周王的统治

D.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201644日,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广场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万余名中华儿女参加了公祭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正确的是(  )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发明了文字,编出了乐谱。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 中国人善于想象

B. 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 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米饭,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组合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线路图

(1)观察图中ABC线路,与A线路直接相关的有(     )

A.美洲新大陆     B.麦哲伦海峡      C.太平洋     D.印第安人

材料二  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知识结构图

(2)观察知识结构图,结合所学,填写出D、E、F处的内容。

材料三  关于英国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大工厂取代手工工场的革命开始的争论,以前有学者认为它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近代来,大多数学者认为它开始于18世纪80年代。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

(3)你支持材料三中哪种观点?并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社会进步体现于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13世纪出现的生产关系

(1)结合所学,说出材料一中生产关系的特点和影响。

材料二  “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用“人本”对抗“神本”,强调人的地位和价值,肯定世俗生活的享受和乐趣。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体现什么思潮?结合所学,谈谈这场“运动”的影响。

材料三  英国议会与王权斗争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215年

颁布《大宪章》,后逐渐确立“王权有限”“王在法下”原则

13世纪末

确立议会制度,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17世纪初

斯图亚特王朝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权力

1640年

议会重新召开,查理一世镇压议会,挑起内战

1649年

国王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1660年

英国恢复君主制

1688年

“光荣革命”

1689年

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3)观察材料三中的大事年表,概述英国议会与王权斗争的历程,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权利法案》颁布有何意义?

 

权益需要法制来维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一部成文法,它涉及到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使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摘编自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教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说“成文法”的名称及意义。

材料二  根据赋予皇帝权力的王权法,凡是皇帝批复中的命令,审理案件时的裁决,诏令中的规定,当然都是法律,所有这些统称宪令。……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任何罗马市民和其他一切受罗马国家权力管辖的人均不得过分和无故地虐待自己的奴隶。

——摘编自《罗马民法大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材料三  美国联邦政府权力关系示意图

(3)指出示意图中A、B所代表的权力名称,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的政治原则。

 

下列史实和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

佛教的产生有利于提高人民社会地位

B

4世纪末,罗马皇帝定基督教为国教,800年,教皇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

宗教与政治在西欧阶级社会相互依存

C

622年,穆罕默德率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

伊斯兰教的创立为国家统一奠定基础

D

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13世纪时西欧大学摆脱了教会控制

 

 

A. A    B. B    C. C    D. D

 

有人称《国际歌》在人类歌曲史上最有威力、影响最深远,它创作于

A. 《资本论》创作期间    B. 第一国际建立前

C. 《共产党宣言》发表时    D. 巴黎公社失败后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地宣告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此材料体现《独立宣言》的价值在于

A. 提出天赋人权    B. 结束殖民统治

C. 宣告国家独立    D. 主张公民参政

 

下列时间轴空格处应填入

A. 召开三级会议    B. 制定宪法

C. 通过《人权宣言》    D. 制定法典

 

西欧中世纪农奴获得自由市民身份的方式是

A. 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    B. 从国王手中取得“特许状”

C. 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    D. 可缴纳迁徙税获得机会

 

13世纪西欧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由材料可知

A. 佃户向领主提供义务劳役    B. 佃户不享有经济活动自由

C. 庄园法庭维护了领主利益    D. 法庭审判可适用其他庄园

 

下列人物与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A. 苏格拉底——提出原子论    B. 查理曼——建立法兰克王国

C. 源赖朝——实行大化改新    D. 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九年级3班在探究活动中搜集了以下素材,由此推测他们探究的共同主题是

A. 国家的侵略与扩张    B. 民族间友好交往

C. 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D. 中世纪国家交往

 

伯里克利扩大公民权利,为保证每一个公民都有参政议政机会的措施是

A. 主席团轮流执政    B. 召开公民大会

C. 创立陶片放逐法    D. 建立津贴制度

 

由下图可以实证四大文明古国

A. 产生于大河流域    B. 最先进入奴隶社会

C. 政治制度最先进    D. 是世界最早的国家

 

英国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和19世纪的历史舞台上,一直保持世界头等强国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秀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不可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副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的社会……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作者极力宣扬一种什么精神?他受到欧洲哪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

(2)材料二中,给英王套上的“紧箍咒”是指什么?英国从此创立了何种新的政治制度?

(3)材料三中,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一副“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对此,你如何理解?

(4)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

 

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19世纪下半期,中日两国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引自《复兴之路》

材料二: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摘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败于日本的中国,竟然很快以敌国为师,许多人留学日本,翻译日书,走上了学习日本、变法图强的道路。历史进入了以变革政治制度为主流的新时期,并掀开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        

——选自虞平和、谢放的《中国近代通史·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1)材料一中,给大清国带来了些许新的气象的是什么运动?这场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日本是通过什么改革摆脱“巨大生存危机”的?这次改革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弃旧图新”的措施?

(3)材料三中,中国是在哪次战争中“败于日本”的?之后进行了什么改革?

(4)材料二、三中,中日两国同样面临内忧外患的命运,同样有锐意改革的年轻统治者,同样有革故鼎新的作为,为什么日本成功了,而中国失败了呢?

 

2018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5周年纪念日。回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毛泽东曾多次在危机时刻,力挽狂澜,使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湖南浏阳县主持会议,讨论秋收起义失败后工农革命军的行动方向问题,经过一夜的讨论,毛泽东终于说服了大家,决定直面敌强我弱的现实,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求落脚点,以保存实力,再图发展。          

——李捷《毛泽东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历史任务的实现》

材料二: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新的中央的指挥下,采取机动灵活的运动战方针,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作出进逼贵阳的姿态,不仅取得了遵义战役歼敌20个团的长征以来第一个重大胜利,而且竟蒋介石调动滇军援黔,红军却乘虚直入,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掌握了作战的主动权。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材料一中,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转向农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最初的“落脚点”选在哪里?

(2)毛泽东的这一决策对于中国革命有何重大意义?

(3)材料二中的“会议”是指什么会议?这次会议解决了什么问题?

(4)从毛泽东充满智慧的革命实践中,你得到最重要的启示是什么?

 

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就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充满了“青年时代”所具有的活力,处于高速发展期。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B. 蒸汽时代的到来

C. 资产阶级改革的兴起    D. 电气时代的到来

 

科技创新改变人们的生活和世界面貌。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发明不相符的一组是(  )

A. 美国﹣﹣爱迪生﹣﹣电灯泡 B. 英国﹣﹣斯蒂芬孙﹣﹣火车

C. 德国﹣﹣本茨﹣﹣三轮汽车 D. 德国﹣﹣西门子﹣﹣内燃机

 

马克思在《美国内战》中说,“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两种社会制度”斗争的焦点是(   )

A. 国内市场问题    B. 劳动力问题    C. 生产原料问题    D. 黑奴制存废问题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