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北伐战争

 

1912年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主要目的是(  )

A. 组织新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B. 联合各党派扩大同盟会的力量

C. 克服同盟会力量分散的特点    D. 取代孙中山在同盟会中的领导地位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为中国谋幸福,孙中山所采取的活动不包括(  )

A. 推翻封建帝制,创立中华民国    B. 创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C. 创办黄埔军校,进行国共合作    D. 领导武昌起义,推翻封建制度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①推翻了清朝,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②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③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④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对联写的是

A. 浙皖起义

B. 广西起义

C. 武昌起义

D. 黄花岗起义

 

1902年,一位美国公使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认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表明当时:(    )

A. 美国取得了在华势力的优势

B.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瓜分完毕

C.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 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形成了

 

生产之要素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我国土地劳力皆居胜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在此,梁启超着重强调(    )

A. 发展工业以工立国 B. 发展商业争夺市场

C. 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D. 学习西方君主立宪

 

《马关条约》内容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大的是(     )

A.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    B.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 增辟通商口岸    D.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各岛屿给日本

 

奕䜣在1861年的一个奏折中说,要抵抗外国的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下列各项,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

A. 轮船招商局    B. 汉阳铁厂    C. 江南制造总局    D. 湖北织布局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开始于(    )

A. 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    B.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太平天国运动    D. 林则徐虎门销烟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 增加通商口岸的数量

B.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C. 占领北京城,控制清王朝

D. 利用“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再次侵略中国

 

竹枪一杆,打的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

A.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 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 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D. 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国将韩非送往秦国。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秦王实现“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原因。

材料三  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四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2)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中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形势图

(1)图中A、B、C、D代表诸侯国名称,秦国位于图中________处(填写字母)图中E、F、G代表战役地点,经此战役后,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国进攻的战役是________(填写字母)

材料二   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十二年,作为咸阳,筑冀阙,秦徒都之。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为田开阡陌。

——《史记.秦本纪》

(2)依据材料二分析,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概括出其主要措施。

材料三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3)依据材料三,分析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有什么历史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这一主张是孔子哪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材料二 

孔子的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战国时期,形成思想文化上的繁荣局面,史称“百家争鸣”。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材料三  从现实生活中也可以搜寻到诸子百家思想的痕迹。比如以德治国、和谐社会、素质教育;依法治国、与时俱进;难得糊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团队精神........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对后世有何影响?

 

王华在收集资料卡片的时候出现以下几个事件,据此可以判断他研究的单元主题是(   )

A. 动荡和变革    B. 国家分裂

C.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D. 统一国家的建立

 

张鑫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等字眼,出现的网页中涉及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A. 商鞅 秦孝公    B. 陈胜 吴广    C. 项羽 刘邦    D. 李斯 秦二世

 

秦朝是辉煌的,也是短暂的。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其表现为(    )

①繁重的徭役和兵役②中央集权制度③强征赋税④严刑苛法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中国银行行徽(图一)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二),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

A. 商朝    B. 周朝    C. 秦朝    D. 汉朝

 

“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 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B. 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C. 春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D. 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中国古代有一位著名思想家,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面的双方能相互转化。请问这位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墨子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它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它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它”是指(      )

A. 灵渠    B. 都江堰    C. 大运河    D. 永济渠

 

(2016德州)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 奴隶制开始瓦解

B. 封建制度确立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诸侯兼并争霸

 

战国兼并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之多、交战区域之广、持续时间之长,远超前代。下列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

A. 牧野之战    B. 桂陵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①开始使用牛耕   ②最早使用天然漆   ③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④很多城市开设了商品交换市场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①③    D. ②③①

 

《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一方诸侯之长)。”材料说明 (    )

A. 周平王建立了新的王朝

B. 周王丧失了天下“共主”地位

C. 诸侯崛起导致周王室衰微

D. 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制度的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下图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郡县制

 

商周是我国古代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够印证商朝青铜器高超工艺的是(     )

A.     B.     C.     D.

 

王亮向韩国留学生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下列各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禹    B. 禹建立夏朝,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 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    D. 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