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juǎn)缩     红(guì)   (yùn)怒     受益浅(fěi)

B. (lòu)空      (xī)跷    (jūn)裂     退避三(shè)

C. (méng)     关(ài)    女(hóng)    自自足(jǐ)

D. (zhuàn)写    歉(jiù)   (chéng)罚   如火如(tú)

 

根据拼音写汉字。

诬miè______     mù______集     suǒ______屑    执mèi______

zhě______皱     静mì______     chóu______谢    sì______无忌惮

 

根据下面的题目和要求写一篇文章。

人的成长需要丰富的物质养料,更需要丰厚的精神养料。物质养料强健我们的体格,精神养料强大我们的灵魂——失败让我们坚强,批评让我们成熟,艰难让我们上进,感动让我们珍惜,阳光让我们温暖……

请寻找成长中那些曾给你精神滋养的东西,以《________也是一种养料》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极光形成之谜

①1950年的一个夜晚,北极夜空上方出现淡红和淡绿色的光弧,时而像在空中舞动的彩带,时而像在空中燃烧的火焰,时而像悬在天边的巨伞……它轻盈地飘荡,不断变化着自己的形状,持续了几个小时。它多彩多姿,一会儿红,一会儿蓝,一会儿绿,一会儿紫,变幻莫测。这就是美丽的极光。

②极光是太阳风将带电粒子吹到地球两极上空,被地磁俘获产生的一种特殊光学现象。

③极光在很多地方出现过,但“极光之源”到底在哪里呢?极光是如何形成的呢?极光现象为什么多出现在南北两极呢?

④科学家研究认为,太阳活动是极光之源。极光出现的频率与太阳活动有很大关系,极光就像太阳发出的电。太阳是一颗恒星,不断放出光和热。其表面和内部进行各种化学元素的核反应,产生出强大的、内含大量带电粒子的带电微粒流。这些带电微粒射向空间,和地球外80~1200千米高空的稀薄气体的分子碰撞时,由于速度快而产生发光现象。太阳活动是周期性的,其周期大约11年。 在太阳活动的高潮期,太阳黑子出现得最多,有人发现当一个“大黑子”经过太阳中心的子午线20~40小时后,地球上一定会出现 极光。

⑤那为什么极光现象多出现在南北两极呢?原来,地球本身是个近似以南北极为地磁两极的大磁石。太阳送来的粒子流接近地球时,以螺旋形的运动方式分别飞向两个磁极。事实上,磁极不能完全控制所有的带电粒子流,在太阳喷发的带电粒子流非常强烈的年份,也能在两极地区以外的一些地方观察到极光。因为空气成分非常混杂,不同气体成分如氧、氮、氦、氖等在带电微粒流作用下,会发出不同的光,所以极光看上去多彩绚丽。有人从地球磁层的角度考虑,认为地球磁层包裹着地球,就像地球的“保护网”,使之避免遭受太阳风辐射粒子的侵袭。但在南北极的上空,这张“网”并不结实,有较大的“间隙”,通过“间隙”,部分太阳风便会侵入地球磁层。由于南北极上空有“间隙”,因此极光现象多发生在两极地区的上空。

⑥但是,上述观点虽较好地解释了极地地区的极光现象,却无法解释近地面附近出现的极光现象。一些人认为这些极光是由于地面附近的静电放电所产生的。据史料记载,离地面1.2~3.0米都出现过极光。有时人们在出现近地极光的地方,还能闻到臭氧的味道。

⑦因为许多极光现象与彗星明亮的尾巴有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极光现象与彗星联系起来,这对认识极光是有一定好处的。尽管极光之谜还没有完全揭开,但人类对它已经有了较科学的认识,也许很快科学家们就能告诉我们极光真正的奥秘。

1.选文第①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请具体分析选文第④⑤段顺序不能调换的原因。

3.选文第⑥段的加点词语“据史料记载”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4.选出下列内容与选文不符的一项(  )

A. 极光看上去绚丽多彩,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氮、氦、氖等不同气体成分在带电微粒流作用下,发出了不同的光。

B. 极光现象多出现在南北两极,但在太阳喷发的带电粒子流非常强烈的年份,两极地区以外的一些地方也能观察到极光。

C. 太阳活动是周期性的,其周期为11年。在太阳活动的高潮期,太阳黑子出现得最多。

D. 极光形成之谜至今还没有完全揭开,启示我们科学探索之路是永无止境的。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1.壶口瀑布的壮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分点说明。

2.作者怎样从壶口瀑布联想到中华民族?

3.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在海边

①保尔来到大海边。

②在遥远的地平线上,航行的轮船冒出一片片黑烟,像黑云似的散步在大海的上空。一群群海鸥尖叫着在大海上飞翔。

③现在,他身体彻底垮了,失去了重新归队的希望,他该怎样对待自己呢?他终于使巴扎诺娃吐露了真情。这个女医生告诉他,前面还有更可怕的事情等着他。怎么办?这个恼人的问题就摆在面前,逼着他解决。

④他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活着还有什么用呢?在今天,在凄凉的明天,他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生活得有价值呢?又有什么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呼吸吗?当一名力不从心的旁观者,看着战友们向前冲杀吗?

⑤就这样成为队伍的累赘吗?他想起了基辅无产阶级的领袖叶夫格妮亚·博什。这位久经考验的女地下工作者得了肺结核,丧失了工作能力,不久前自杀身亡。她在简短的留言中解释了这样做的理由:“我不能接受生活的施舍。既然自己成了党的病患,我认为继续活下去是不必要的。”把背叛了自己的肉体也消灭掉,怎么样?朝心口开一枪,就完事了!过去既然能够生活得不坏,现在也应该能够适时地结束生命。一个战士不愿再受临终前痛苦的折磨,谁能去责备他呢?

⑥他的手摸到了口袋里光滑的勃朗宁手枪,手指习惯地抓住了枪柄。他慢慢掏出手枪。

⑦“谁想到你会有今天?”

⑧枪口轻蔑地直视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到膝上,恶狠狠地骂了起来:“你算什么英雄,纯粹是冒牌货,老弟!任何一个笨蛋,随便什么时候,都会对自己开一枪。这样摆脱困境,是最怯懦、最省事的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对懦夫来说,也不需要更好的出路。你试过去战胜这种生活吗?你尽一切努力冲破这铁环了吗?你忘了在诺沃格勒—沃伦斯基附近,是怎样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枪藏起来吧,永远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节编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②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④段和⑧段中画波浪线的文字虽然都连用几个问句,但保尔的心理表现却不一样。前一段中他的心理表现是 ________;后一段中他的心理表现是 ___________ 。如果让你朗读这两段话,前一段语气语调上应读得________;后一段语气语调上应读得_________

3.选文中的保尔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对生命获得了什么样的深刻认识?(用选文中的原句回答)

4.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了解,你知道保尔后来又遭遇了哪些磨难?他是怎样面对的?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B. “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 “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 “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大道之行也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 政治制度)

B.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培养)

C. 是故谋闭而不兴(因此)

D.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家一样)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 故外户而不闭/是故谋闭而不兴

C. 是谓大同/予谓菊

D. 是故谋闭而不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对上面文段的理解,谈谈你对“大同”社会的看法。

5.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请结合历史知识举一个你熟悉的名人的事例。

 

(题文)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正义》,《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儒家经典之一。

B. 《社戏》选自《彷徨》,小说讲述了主人翁“迅哥儿”和一群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C. 《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稿,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的一次演讲,痛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行径。

D. 《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是我国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人生的悲剧尤其能使我(  A  );许多人因为人生多悲剧而悲观厌世,我却以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

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这话表面看来,不通已极。但是实含有至理。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类所过的生活比好一点,是神仙的生活,比坏一点,就是猪的生活,便呆板单调已极。因为倘若如果件件事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土的必要。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世界既完美,我们如何能尝创造成功的快慰了?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

悲剧也就是人生一种缺陷。它好比洪涛巨浪,令人在平凡中见出(  B  ),在黑暗中见出光彩。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惊心动魄    胆战心惊    庄严    严肃    A __________  B ___________

(2)文中两个划线句中有一句有语病,请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ái)   (yàn)    (jī)    挑拨离(jiān)

B. (zhá)  (kuànɡ)  (wǎnɡ)  而至(zhǒnɡ)

C. (hè)   (hènɡ)   (jìn)   暴风(jù)

D. (sāi)  (diāo)   (suì)   草长(yīnɡ)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在水一方。(《蒹葭》)

(2)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________________,缥缈孤鸿影。(苏轼《 _______________》)

(5)《送友人》中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 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题目:我有一种超能力。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校名;

(3)不少于600字。

 

(题文)综合性学习:家国情怀。

(语录)下面不是表现家国情怀的语句是(    )

A.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B.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

C.位卑未敢忘忧国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名片)模仿示例,在邓稼先、闻一多、花木兰、杨利伟中任选一位,为其制作一张文化名片。

爱国名人:文天祥    

赞语:我敬佩他,因为他怀着一腔报国热忱慷慨赴死,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他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爱国名人:

赞语:

(心声)下面是一首小诗,请根据诗文内容填写恰当的内容。

家国情怀

情深似海

在拼搏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家

我是无翅的小鸟

没有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周五下午诚德中学举办“电影文化”主题讲座,需推迟20分钟放学,姜珊同学拟写了一条发给本班家长的短信,请帮她改正其中的五处错误。

本周五学校举办《光影流年》电影文化讲座,需推迟一会儿放学,特此告知。请您妥善合理安排接孩子的时间。谢谢!

 

两棵金银花

赵元波

①朋友两年前送给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四月份就迫不及待的开放了,千万朵金银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在微风细雨中轻轻地摇曳着。有的含苞欲放,羞答答的细小的白色花蕾散发出若有若无的淡淡香味;有正在盛开,一蔟簇的小花在它们洁白的椭圆形细碎花瓣中伸出小小的心蕊,悠悠的清香,白黄两种颜色既不失单调,又高雅清洁,小雨滴沾在上面,为金银花增添几分姿色,就像邻家的小女孩活泼可爱;有一些花朵开的时间长了,白色的花

朵已经变成金黄色,就像姑娘头上戴着的黄色发髻,一枝数朵,给人一种惊喜,一缕清爽,实

在是标致极了。这些开放着的花朵在雨中默默地散发着它们特有的香气,把芳香送给从这里经过的每一个人,微风吹来,花枝花朵摇摆起伏,袭人香气简直可迷醉万人。想不到两年的时间,这棵金银花就由纤弱的一棵小苗长成了亭亭玉立的美少女,主干已经有两米来高了,足有大拇指那么粗,在主干上还发出了一些枝桠,这些枝桠柔柔的、嫩嫰的,伸着毛绒绒的头,吐出一丝绿意,左摆右摆地在风中摇着摇着就攀附在了桃树上,一个劲地噌噌直往上长,密密麻麻的卵形的绿叶非常茂盛,以白色的围墙做背景,配合着粉红色的桃花,桃树下一盆盆茉莉、竹子、山茶、文竹、玫瑰、水仙,姹紫嫣红,绿叶红花,色彩鲜丽,显得格外的娇艳动人,特别逗人喜爱,是入画的一景。

②看着金银花长得那么盛,花开得那么多,我心里有些后悔。其实朋友把金银花送给我之后,我就把只它栽在院子的一角,想起的话,就给它浇点水,有时连水都忘了浇,更不用说施肥了。超强的生命也让金银花显得不起眼,平凡的花,平凡的花香,甚至常被人忽略,就好象人们总是想得到天山雪莲的高洁,却忘记了山脚下狗尾巴草的万般风情。

③钟情于金银花的叶子绿,花儿的美,那淡淡的香味儿,去年我在花盆又扦插了一棵金银花,准备长大后放在客厅里。我希望这棵金银花能够带给我一片葱茏的绿色,淡淡的花香。曾经,我为我的这个设计充满了赏心悦目的憧憬和希冀。为此,我选用了树林里的基土,埋入了最好的基肥,随时不忘给它浇水,精心呵护,一如母亲精心照料刚出生的婴儿。甚至冬天还把他从院子里搬到房子里,白天又从房子里搬到院子里,让它充分享受阳光,乐此不疲。但很遗憾,一年来,它只是窝在花盆里,不长高出,也不长粗,它所报答于我的便只是若干枝条和绿叶,看来连花都不会开。

④然而,我对它却没有丝毫的抱怨,因为我就知道:它已经尽力了。就是说,它所能够报答于我的,也就是这些了。是的,它有着充足得过分的肥料供应,充足得过分的水的供应,充足得过分的主人的关怀……但没有足够的风,没有足够的地气,更是没有足够的成长的自由,没有足够让根自由伸张的空间!而那些自由,作为主人的我,竟然在很长的时间里茫然无知——居然不知道它还要自由!

⑤两棵金银花,一棵在院子里无拘无束自由生长,越长越高,绿树成荫,盘虬卧龙,花香四溢;一棵长在花盆里,虽然受到精心呵护,却似一棵长不高长不大的小草。我们应该知道:有自由的空间,有些小草其实是可以长成一棵树的!

1.“我的那棵栽在院子一角的金银花”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2.第②段中“我心里有些后悔”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散文作品描写景物时,常通过精当的用词或恰当的修辞,对静态的事物作动态化的描写。请从本文中再找出一个这样写法的句子作赏析。

4.作者还写了“去年我在花盆又扦插了一棵金银花”,用意是什么?

5.联系自己的成长,谈一谈你对“有自由的空间,有些小草其实是可以长成一棵树的”这句话的理解。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山不在高,有仙则

(2)无案牍之

2.下面句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无丝竹乱耳

A. ,目似暝    B. 出淤泥而不染    C. 康肃笑而遣    D. 水陆草木

3.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从体裁上看,这首诗与下面哪首诗属于一类?(    )

A. 《木兰诗》    B. 《春夜洛城闻笛》    C. 《望岳》    D.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简要赏析诗歌的前两句叠字运用的妙处。

3.末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此时怎样的心情?

 

默写。

(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2)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的《泊秦淮》中游一曲《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流传最广,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莲花又名芙蕖、芙蓉、菡萏,谐音“清廉”,象征清廉;佛教中有“莲花池”,象征纯洁。

B. “巾帼”“桃李”“烽烟””“丝竹”“布衣”分别指妇女、学生、战争、音乐、百姓。

C.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D. 普希金是俄国伟大的诗人,《自由颂》《致大海》《飞鸟集》都是他著名的诗集。

 

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寻梦环游记》中,爱音乐的米格带领我们遨游在五彩斑斓的神秘世界。

B. 市场买菜,幼儿园接孩子,又给母亲送了衣服,他一路颠沛流离,忙得满头大汗。

C. 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D. 行百里者半九十,只有坚持到最后才是英雄,今天你们就是英雄,以后你们也必将是英雄。

 

下列加点的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红(yān)            热(zhì)            血气方         迫不

B. 古(ɡèn)            育(bǔ)             悲天人         皆知

C. (xÌn)        悔(qiàn)         人寻味         锋芒

D. (zuò)            (yè)           尽心血         以身作

 

颜真卿的楷书笔画独特,横画略细,饶有筋骨,而竖、点略粗,厚重丰腴。请选出属于颜真卿楷书的一项(    )

A.     B.     C.     D.

 

悠悠岁月,一去不复返。但岁月沉淀下来的记忆令人难以忘怀,把其中最美的东西记录下来。

请以“岁月静好,________最美”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 (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阅读《密码中的真情》,完成下列小题。

密码中的真情

霍忠义

①初入大学时,父亲为她办了一张银行借记卡,并存入一学期所需要的全部费用。远行的前夜,父亲特意告诉她卡的密码,并告诫她这个密码要铭记在心,万勿随处乱记,否则,密码被人知道就不安全了。

②女孩当时意气风发,对未来满怀憧憬,对父亲的话并未在意。到了学校,要缴6000元的学费,把卡插入自动提款机,可怎么也想不起密码。无奈,她只好打电话问父亲,父亲耐心地将密码重复几遍。为了便于记忆,父亲又提示说:“这密码是你妈妈的生日,你可要记住哦!”过了一段时间,女孩又要取钱,却又想不起密码了。知道这组数字是妈妈的生日,女孩不好意思再问爸爸,更不好问妈妈,钱自然无法取出,她只能向同学借些钱花。

③暑期回家,父亲问她钱花得如何,女孩哭了。知道原委后,父亲没有责怪,反而安慰她说没有关系。女孩却有点生气,问父亲为什么不把密码设成她的生日。父亲说:“不设置成你的,是为了保护你。”他解释说:“通常,人们会将银行卡和身份证装在一起,这样,如果两样东西同时被盗,后果不堪设想。”暑假结束,女孩回学校,从此她记住了母亲的生日。

④在母亲生日的时候,女孩还专门给母亲寄了一张漂亮的贺卡,收到贺卡后的父母很是欣慰。

⑤不久,家乡传来噩耗: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同时遇难。晴天霹雳!女孩疯一样赶回家,昏倒在父母的遗体前。在众多亲友的帮助下,女孩安葬了父母。整理遗物时,她发现了一张储蓄卡。女孩潸然泪下,父母曾经告诉过她,家里还有一张卡,存着她4年大学生活的全部费用。女孩知道,这是父母多年的血汗钱。

⑥拿着卡回到学校,女孩日日以泪洗面。虽然很思念很悲伤,可是日子还要天天过。在老师的关爱和同学的帮助下,她渐渐恢复过来。女孩自己卡上的钱已经用完,她拿出父母遗留的卡去取钱。

⑦在自动提款机上,她先输入母亲的生日,屏幕显示:错!再输入父亲的生日,还是显示错,她急忙将卡抽出,心中焦虑:卡上会用什么数字做密码呢?离家之前女孩曾经找遍父母的遗物,却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密码的信息。

⑧她再度把卡插入,下意识地输自己的生日数字。屏幕立即显示:请输入取款金额。

⑨女孩的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父母使用的储蓄卡的密码肯定是他们最容易记的数字,也是他们最疼爱珍惜的数字,这点做女儿的怎么没想到呢?

⑩取完钱,女孩修改了密码,她输入的数字是父母的忌日。

这是一个最不应该忘记的数字。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文中写道:“父亲耐心地将密码重复几遍。为了便于记忆,父亲又提示说:这密码是你妈妈的生日,你可要记住哦!”可女孩一到取钱时就忘记了密码,这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3.初入大学时,父亲为女儿办的那张银行借记卡,密码是女儿母亲的生日;父母遇难后遗留下来的储蓄卡,密码却是女儿的生日。这样设置情节有何用意?为什么?

4.文章题目“密码中的真情”,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中间包含了哪些真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5.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牢牢记住。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自己最需要牢牢记住的是什么,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房屋演变史

①房屋是人类栖息的场所,是人类征服自然亦是自身发展的一种象征。

②众所周知,人类从学会制造工具的那天起,就和动物分了家。人类既然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当然在填饱肚子的同时,也就想到了为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栖息环境。

③最早的房屋应推山顶洞人居住的铺有干草的洞穴。这种房屋,恐怕除了人类自己劳作之外,更多的还是大自然的恩赐。

④到了半坡氏族期间,人类才完全靠自己的劳动创造出自己的房屋——用双手堆砌而成的石屋。这种石屋的顶是用草铺盖的,呈圆锥状。屋的形状并不规则,屋体一半在地面以下。几个这样的屋聚在一起,便成为当时的村落。

⑤后来,随着人类文化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建造房屋。于是经过人们精工雕凿、科学拼接的木屋和石屋,以及木石土合用的各种形式的房屋,大量建筑起来,以至发展为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和寺庙建筑群。由于历史文化抑或风俗习惯的不同,不同民族的人们又创造了各式不同的房屋。云南傣族的竹楼,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拴马,方便安全凉爽卫生;黄土高坡的人们则因地制宜,掘土为屋,建造出一排排冬暖夏凉的窑洞;草原上的蒙古民族更是造出了遮风避雪、随意搬迁的活动房屋——毡包。各种房屋不一而足,无一不表现了人类创造的艰辛和伟大。

⑥近代的房屋,在本质上又有了巨大变革。人们不再单纯地依靠天然材料,而是采用钢筋水泥等人工材料,而且更加重视房屋内外的装饰。例如在墙壁上镶瓷砖,甚至涂上金粉,使得房屋变得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这些建筑,无论从结构还是外观,都远远超过了古代房屋。

⑦现代的房屋已不再是仅仅供人们遮风避雨、生活起居的庇护所,它为人类提供了生产、科研以及一切发展现代文明的实验所和工场。人们在各式各样的房屋中从事活动,可以说,房屋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⑧由于人口猛增,房屋的需要量太大,人们不得不向高空发展,于是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据统计,一座高300层的摩天大楼可以住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

⑨现代社会,进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房屋在性能、功用方面出现了新的突破。例如,有的房屋可以抵御地震。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座圆堡形房屋,经受了9级地震,却“毫不动容”;有的房屋可以模拟地球外的空间环境,成了地球上的太空站。

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越来越多的欲望,在将来,人类不会满足于仅仅生活在地球大陆上……

1.从本文看,房屋的功能是什么?

2.第⑤段中,列举了竹楼、窑洞、毡包这些房屋,其用意是什么?

3.第⑨段中画线句的作用是什么?

4.第⑦段中加点的“仅仅”能否去掉,为什么?

 

对比阅读

(甲)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

(1)至于夏水陵   __________

(2)四俱备   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B.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C.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甲乙两文都写到“猿鸣”,赋予的情感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说说你对颔联中“争”“啄”的理解。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综合性学习。

通过“国学教育”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目前各地都在认真开展国学教育,学校准备开展“走进国学”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荐国学)你的同学小杨打算在中考结束后多看电视剧和流行网络小说,你将如何说服他多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国学)观察如图漫画,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赞国学)完成下列对联。

上联:读经典丰富人生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文默写。

(1)兴尽晚回舟,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2)___________,大江流。(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景物与人事联系在一起,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伤别怀旧之情。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