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甲)陈谏议教子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①:“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②矣。尧咨者,陈之子也。谏议遽招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注)①诘仆:质问仆人。②贾人:商人。

(乙)教子

王大司马①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②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③时有一学士④,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⑤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⑥,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

(注)①王大司马:即王僧辨(?~555年),字君才,初仕北魏,归粱后任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及司马。②湓(p n)城:也称湓口,古城名。③梁元帝:梁武帝第七子。④学士:官名.⑤揜:同“掩”,遮蔽,掩盖。⑥婚宦:此指成年。

1.解释加点的词

啮伤人多矣    ②而偿其    ③年四十    不如意

2.翻译

① 戒仆养之终老

②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

3.对上面两篇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陈谏议“急命人追贾人取马”是怕劣马“移祸于人也!”

B. (甲)陈谏议的儿子陈尧咨处事为人淳朴、忠信、宽容。

C. (乙)文中将魏老夫人教子与梁元帝时一个父亲教子的方式和结果作正反对比,来说明教子的重要性,切不可一味娇惯溺爱自己的子女。

D. (甲)“陈谏议教子”这则短文印证了《论语》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名言。

4.试举历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正面、反面)

 

(一)

山中

王  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登楼

韦应物①

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

坐厌淮南守②,秋山红树③多。

(注)①韦应物: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身居官场,常怀归隐之心。

②守:担任太守。        ③红树:只是满树红叶。

1.“坐厌淮南守”一句直接抒情,表达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山中》一诗中也属于直接抒情的一句是“                                      ”。

2.结合全诗说说,你对“流岁暗蹉跎”的理解,并分析其作用

3.下列诗句,借叶所表达的情绪与“秋山红树多”表达的情绪不相近的一项是(    )

A.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宣宗宫人《题红叶》)

B.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C.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D.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二) 教子

孙道荣

①在我前面,手拉手走着一对母子,孩子四五岁的样子,虎头虎脑,很可爱。

②小区门口的岗亭上,笔直地站着一位保安。小区物业为了改善小区的形象,做到文明服务,要求值勤保安,在业主经过时,必须敬礼。母子从保安身边走过时,保安“啪”地向他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年轻的妈妈牵着儿子的手,忽然停了下来,弯下腰对儿子说:“叔叔向你敬礼,你是不是应该表示感谢啊?”孩子看看妈妈,又仰头看着保安,也抬起手臂,学着保安的样子,敬了个礼,并用稚嫩的童音对保安说:“谢谢叔叔。”年轻的保安脸竟然红了,连连摆手:“小朋友,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妈妈赞许地对孩子说:“小朋友就应该这样讲礼貌。”得到妈妈的表扬,孩子一脸灿烂。

③这一幕,让我非常感动。很钦佩这位年轻的妈妈,通过这样一些细小的举动,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以做人的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尊重别人,礼貌待人。

④他们沿着小区的道路,朝前走去,我也继续跟在他们后面往家走。孩子一边走,一边还在兴奋地和妈妈讨论这件事。“刚才那个保安叔叔,好帅啊。”孩子说。年轻的妈妈点点头。孩子忽然仰起脸,激动地对妈妈说,“长大了我也要当保安,妈妈,你说好吗?”妈妈停下了脚步,瞪着孩子,“没出息!长大了,你要像爷爷一样当领导,或者像爸爸一样,自己做老板。只有没出息的人,才会去做保安。”似乎还觉得不够,年轻妈妈又重重地加了一句:“儿子,我跟你讲,长大了你要是不好好念书,就只能像刚才那个保安一样,一辈子没出息地替别人站岗,明白吗?”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⑤听着这对母子的对话,我惊愕不已。年轻的妈妈,又一次拿活生生的例子,教育了一回自己的孩子。可是,这前后两次的教育,多么截然不同啊!

⑥这让我想起另一次经历。年前的一天,单位组织一帮人,去慰问扶贫结队户。一位同事将儿子也带上了,同事想找个家里有同龄孩子的困难户,一方面帮他们一把,另一方面也给自己的儿子好好上一课,让他认识到自己的生活,已经多么幸福。我们陪着那位同事,来到了一个特别困难的家庭,女主人因重病常年卧床不起,两个孩子,一个读初中,一个上小学,全家的重担,全落在了男主人一个人的肩上,日子过得很艰难。在介绍了情况后,同事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红包,让儿子亲手交给困难户家的男主人。男主人推阻再三,最后,在我们的劝说下,从孩子的手上,接过了那个红包。同事的儿子还掏出了自己的几十元零花钱,送给了困难户家上小学的孩子。两个孩子的手,紧紧地拉在了一起

⑦回来的路上,我们对同事的做法都大加赞赏,一致认为,这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同事摸着儿子的头,夸奖他今天的表现非常好。孩子有点害羞地低下了头。没想到,同事又趁热打铁地教育儿子:“看到了吧,回去不好好读书,将来你就会和那个叔叔一个下场。”

⑧一车人错愕不已。

⑨也许我的这位同事,与我在小区所遇到的那位母亲一样,急迫地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可是,这一课的背后,是多么让人悲凉和痛心的现实啊。我不能确定,我们在孩子心灵中,到底埋下的是怎样一颗种子。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所写的两件事。

2.在小区里见到的一幕,使“我”对那位母亲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用两个词语概括出这种变化.

                                     

3.联系具体语境,从描写的角度分析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生活中抓住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有时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教育的内容,反映出教育者自身的思想,请说说《教子》中的母亲和链接材料中奶奶的教育特点。

(材料)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贾平凹《月迹》)

母亲:                          ;    奶奶:                        

 

(一)

①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中的“这”指代                             

2.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3.文段最后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呢,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好歹的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拿起芭蕉扇扇扇,没用,风是热的。他已经不知喝了几气凉水,可是又跑到茶馆去。两壶热茶喝下去,他心里安静了些。茶由口中进去,汗马上由身上出来,好像身上已是空膛的,不会再藏储一点水分。他不敢再动了。

读下面语段地,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 该选段出自老舍的小说《          

(2) 请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原著补写一个与“他”相关的请节。(要求各用一句话概括)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选项是(       )

A.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这首民歌主要展现了木兰征战沙场英勇善战的故事。

C. 《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小说围绕江姐,许云峰两位人物的斗争活动展开,真实地表现了共产党人英勇无畏的精神,揭露了敌人的残暴。

D. 《创业史》的思想主题是如何将分散的,孤立的个人组织为集体,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获得作为生活主人的尊严。至今读来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

A. 拜蒙母            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B. 微颔之              闻女叹息

C. 自以为大有所        精求精

D. 尝射家圃            乃取一葫芦置

 

解释下列加点词

(1)即刮目相待(     )        (2)赏赐百千强    (    )

(3)尔安敢吾射(     )        (4)君传语报平安(    )

 

背诵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3)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中国古诗词大会》引进并改良了“飞花令”。今天“飞花令”的关键词是“花”,正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代张旭《桃花溪》);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代杜甫《春望》);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代韩愈《晚春》)。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根据汉字写出拼音

A. 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yān_______红。(《邓稼先》)

B. 黄河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zhàng___。(《黄河颂》)

C.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车的座上,或抱着冰____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老王》)

D. 新台阶____好了,九级,正好比老台阶高出两倍。(《台阶》)

 

(题文)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以下是小华同学写给学校“心理咨询室”信中所倾诉的烦恼:

我是一个怕羞的学生,从小到大都不爱跟老师交流,不爱向老师问问题。小学时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老师比较看重我,会主动问我有没有问题;到了初中,我发现我什么都不是,曾经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似乎成了学渣。爸妈要我多向老师问问,但我不敢问;现在我即使想问也不知如何去问了。这该如何是好?

题目一:请你以“知心朋友”的身份,给小华同学回一封信,劝导他重新振作起来。

要求:(1)可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2)不少于600字;

(3)不得出现真实信息。

题目二:小华同学的烦恼具有代表性,为此,班主任准备组织一次演讲比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类心理问题,鼓励同学们勤问好学。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1)可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2)不少于600字;

(3)不得出现真实信息。

卷面书写

根据相关内容书写评定,要求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相关任务。

“语文教材文言文比例飙升”成为当下网络热议的话题,许多即将升入初中的学弟学妹听说后,感到紧张担忧。请你围绕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学习体会写一篇小作文,向他们介绍学好文言文的方法和经验。

要求:(1)内容具体,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2)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3)字数在150-200之间。

 

青衣捕盗

有聂姓者,以人命诬服。公昭雪之,献女书儿为婢。公鉴其诚,纳之。公夫人御下严,箕帚而外,课以针指。书儿不能学,日加鞭挞,俯首顺受而已。

后公以挂误,解组归。时枣树林有盗首曰赛张青刘标。公稔之,戒备而行。时已薄暮,闻林中鸣镝声,公股栗,夫人色如土。侍从仆御,无不色变。书儿从容进曰:“么么鼠辈,何敢犯大人驾?如渠不欲生,婢子手戮之可也。”乞公前骑,徒手而去。叱盗曰:“贼狗奴,识得河南聂书儿否?”盗笑臼:“我辈但要得钱儿钞儿,书儿何所用哉!”书儿怒曰:“若辈死期至矣,敢戏言!”盗亦怒,骤发一弹,书儿右手启两指接之;又一弹,接以左手; 第三弹至,以口笑迎之,噙以齿,腾身而起,吐口中丸,大笑曰:“贼奴技止此耶?”一盗解铁拐而前,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笑曰:“尔娘灶下棒,亦持来恐吓人,大可笑也。”群盗罗拜马前乞命。书儿曰:“汝等何足污我手。”喝令去。

从容回骑,禀白于公曰:“托大人福庇,幸不辱命。”公及夫人皆异之。继而问曰;“汝具此妙技,何不能拈一针?”书儿曰:“长枪大剑,婢子年十一二时,搏弄惯矣。一针入手,不知作何物,是以不能学耳。”又问:“鞭挞时何便俯首受?”曰:“老父命婢子来报公大德,小有忤犯,是报怨也,婢子何敢!”

(注释)①选自清代沈起风《谐铎》,有删减。青衣,古代指牌女。②针指:此处指缝纫、刺绣等针线活。③挂误:这里指官吏受牵累被处分撤职。④稔(rěn);熟悉。⑤渠:第三人称。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公鉴其          危急存亡之秋也          惶诚恐

B. 时已暮          莫辞酒味                  厚积

C. 汝等何污我手      为外人道也              挂齿

D. 公及夫人皆之      焉,借旁近与之          思迁

2.用“/”给文中画横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

大笑曰:“贼奴技止此耶?”

4.同样是刻画女中豪杰,为何本文浓墨重彩地描写书儿与强盗厮杀的过程,而《木兰诗》中有关战场厮杀的内容却一笔带过?写出你的发现。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真定怀古

元·陈孚

千里桑麻绿荫城,万家灯火管弦清。

恒山北走见云气,滹水西来闻雁声。

主父故宫秋草合,尉陀荒冢莫烟平。

开元寺下青苔石,犹有当时旧姓名。

(注释)①滹()水:滹沱河。②主父:战国时赵武灵王。他让国给其儿子惠文王,自号主父。③尉陀:即赵佗,秦朝恒山郡真定人,著名将领,南越国第一代皇帝。④莫:同“暮”。

本诗语言平淡质朴,但在平淡中蕴含深意。结合全诗,体会尾联中“犹”字的意蕴。

 

阅读下面刊登在 2018 5 18 日《嘉兴日报》上的文本,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最适合作为这个文本标题的一项是(    )

A. 公共自行车网点公告

B. 公共自行车服务亭招租

C. 公共自行车网点服务亭招租海报

D. 公共自行车网点服务亭招租公告

2.下列对文本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招标成功的公司只能使用 53 个服务亭。

B. 三年租金共计 209400 元,再加履约保证金 2万元

C. 租金可每年支付一次首期租金在签约前 10 日内支付

D. 小标题竞租对象”表意不明,应为竞租对象条件”。

3.仔细阅读文本,你觉得文中还遗漏哪些必备的信息?请补写出来

4.某公司竞标成功,如果你是该公司经办人签约前一天需做好哪些工作

 

关于桥的事

小镇的布局,像一头猛犸象的化石。以老街为脊椎,两侧深深浅浅的巷子是骨,四家大工厂是四肢:国二厂、造船厂、服装厂、粮机厂。道路向北延伸,隐没于田野中,像一条意犹未尽的尾巴。两根长长的象牙,一条指向小学,一条指向中学。

“化石”之外,是无穷无尽的稻田。我总是记不得那些村庄的名字,孔巷、邵村、薛家、南圩、车塘、香花桥、和尚浜……在我看来都是一样的,无非是稻浪中有几间房子聚拢在一起,好像小小的岛。

邻居小哥哥带我去探险,两个人在稻田里迷了路。一不小心,我的一只鞋陷进泥里。小哥哥无奈,只好背着我走。

太阳西沉,四野苍茫,我的肚子饿了,但并不害怕,风里有粮食的味道,稻田的气息让人安心。远处几缕炊烟升起,田埂上出现了几个小黑点大声呼喊我的名字,是着急的爸妈一路寻来。那年我六岁。

如今我站在车流滚滚的路边,企图辨认当年探险的路线,哪里崴了脚,哪里掉了鞋,哪里踩到一条死蛇,哪里捉到一只硕大的蚂蚱。记忆没了参照物,像掌中的麻雀找不到着力点,扑腾着翅膀,飞不起来。

只有那条小河还在。

小河名叫夏驾河,河上有一座通济桥,建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桥洞是完美的半圆形。我出生那天,奶奶从桥顶扔下一个皮球。这是小镇的习俗,球有多大,男孩的胆子就有多大。儿时的我顽劣不羁,四处撒野闯祸——不知奶奶有没有后悔过,早知如此,丢个乒乓球就够了。

桥头曾有一座小小的庙,元大德六年(1302年)始建,明天顺四年(1460年)重修,歌山式屋顶,飞檐斗拱,内供泥塑的龙王爷,乡下人唤作龙王庙。老人们津津乐道于一个传说:小镇曾连年大早,庄稼颗粒无收,汾水龙王七太子私自降雨,却因触犯天规被斩为七段。从前小镇的舞龙叫“断龙”,由七截龙身组成,纪念那位倒霉的龙王七太子。夏驾河流经龙王庙,汇入吴淞江。吴淞江蜿蜒东去,流入上海后,换了个更响亮的名字——苏州河。

奶奶扔下的皮球,几时能到外白渡桥?

在我读初中时,桥拆了。

拆桥是为了走船——桥泂太低,大船开不过去,走船是为了运水泥和黄沙,运水泥和黄沙是为了修路,修路是为了致富。那时人们憋足了劲要致富,谁阻碍了致富,谁就是罪人。

拆桥花了整整一个月。潜水员分批沉入水底,拔掉打入淤泥的木桩,然后安放炸药。东边两百米处,新建了一座水泥大桥。

我生了一场大病,病好了,捣蛋劲也没了。原本胡天野地的熊孩子,渐渐长成拘谨内向的少年。大人很欣慰,夸我懂事了。只有奶奶忧心忡忡,她说,这孩子的胆子丢了。

我站在河边,河水黏稠,漂浮着垃圾和水草。水里也没有船。路修好了,也就不需要船了。

那座桥,清代的桥,满月的桥,永远地消失了。

我向河岸望去,过去生长稻米和油菜的田野,如今长出了连绵的高楼。如果对比二十年前后的照片,你会发现,对岸升起了一个钢筋水泥的星球。那里是小镇的拆迁房集中地,失去土地的农民陆续搬到这里。前年大涨一波后,此地房价破万。开发商欢天喜地盖楼,农民欢天喜地拆迁——种地能赚几个钱?

不仅是农田在消失,农民也在消失。农家子弟或是读书,或是打工,以各种方式离开土地。几代农民的梦想,是当个城里人

对土地来说,一代人死去,像收割一茬庄稼一样自然。人类自命自己的实践活动不凡,在土地面前不值一提。土地只记得两件事:几万年前,这里长出野草;几千年前,这里长出庄稼。这是江南最好的水田,生长《红楼梦》里的“绿吐香稻粳米”。今天,这里生长产值和效益。

我常常想起那座桥。当我想起桥的时候,后来的时间就消失了。

后来我才知道,在我二十岁生日那天,奶奶去了夏驾河边,龙王庙毁于四十年前。奶奶对着庙的位置,点起两支半斤重的香烛,献上猪头和米糕。奶奶虔诚地跪倒,祈求龙王爷开恩,找回她孙子的胆子

(选自《文汇报》2018年2月26日有删改作者路明)

1.阅读文本,揣摩文中“胆子”的含义。

2.品殊下列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那座桥,清代的桥,满月的桥,永远地消失了。(此句改为“那座桥消失了”行吗?为什么?)

(2)开发商欢天喜地盖楼,农民欢天喜地拆迁。(句中“欢天喜地”连用两次有何用意?)

3.有人认为,本文题为“关于桥的事”,但主要写了稻田、土地、船只、龙王庙、小镇拆迁等与桥无关的内容,不太妥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你运用散文知识简要阐述。

4.作家王彬说,散文无非是一种包孕情感的文学自述而已。本文作者想通过“桥的事”诉说些什么?写出你的感悟思考。

 

许多名著中的人物都有“成长”的故事:《草房子》中的桑桑、《童年》中的阿廖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在成长路上,他们曾遭遇了怎样的人生困境?又是如何走出困境的?从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请选择上面三个人物中的一个,结合作品具体情节简要阐述。(150字以内)

 

①酒是激发创作灵感的源泉,酒是(cuī)     生诗文书法的(jiào)     母。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yuán)     ,留下了许多(guī lì)     诗篇与书法珍品。

②酒中有少年意气,王维诗句“(1)         ,系马高楼垂柳边”,描写了少年游侠慷慨激昂,畅饮豪谈的情态;酒中有中年旷达,欧阳修谪居滁州,饮少辄醉,“(2)        ,在乎山水之间也”,表现了他寄情山水,忘怀宠辱的洒脱。

③酒中有生活美景,孟浩然与老友闲话农事,“(3)                 ”,充满轻松惬意;酒中有浪漫想象,李白呼月伴影,“(4)                 ”,排遣内心寂寞;酒中有报国雄心,辛弃疾拔剑细看,“(5)                 ”,渴望重回沙场。

④酒中还有书法佳话。晋代王羲之兰亭聚会,乘酒兴作《兰亭集序》,笔法道劲稳健,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唐代张旭豪饮之后,挥毫落纸,字如龙蛇飞走,人称“草圣”。

(1)根据拼音写出第①段中相应的汉字或词语。

(cuī)____生  (jiào)_____母  不解之(yuán)_____  (guī lì)_____

(2)根据提示,默写②—③段中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第④段内容,下面书法作品中属王羲之行书的是___,属张旭草书的是___

(4)完成下列表格。

名句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品

(1)____

《水调歌头》

《三国演义》

作家

陶渊明

苏轼

(3)___

朝代

东晋

(2)___

元末明初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__________从未走远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艺,一连十天都弹同一首曲子。师襄子让他换首曲子,孔子说:“我还没有掌握弹琴的技法。”一连三番,孔子都以“没有弄懂曲子的情志、不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为由继续弹奏同一首曲子。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终于说:“我知道作曲者的为人了,他皮肤黝黑,个头高挑,目光远大,像个统治四方的王者,除了文王还有谁能这样呢!”师襄子深拜孔子说:“我老师曾说过这首琴曲是《文王操》。”世间一切事业、学问、技能、德行,只有专一坚持,才会有所作为。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前小序中写道“作此篇,兼怀子由”。你认为此处的“兼”能否删去?为什么?

2.请写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中包含的情感。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一)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①,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②。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③,饰④名姝遗⑤之。飞曰:“主上宵旰⑥,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⑦,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①求访:寻找。②药饵(ěr)必亲:一定亲自给母亲喂药。③交欢:结友。④饰:打扮。⑤遗(wèi):送给。⑥宵旰(gàn):即宵衣旰食,天不亮起床,天黑才吃饭,形容终日操劳国事。⑦营第:建造住宅。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尝予求古仁人之心

射于家圃

B. 异二者之为

王命急宣

C. 异或二者之为

渔人甚

D.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佛印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语段(一)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4.语段(一)中的范仲淹与语段(二)中的岳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有什么相同之处?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九号车厢

章大伟是一名现役军人,他刚结束一个月的探亲假,坐火车回部队。火车一路疾驰,章大伟无心留意窗外的风景,脑海里满是离别时妻子不舍的神情,以及襁褓中女儿那粉嘟嘟的笑脸。

“战友,你好!”一个着警服的汉子急匆匆地走过来,打断了章大伟的思绪。警察看了一眼章大伟身上的军装,一脸焦急地说:“我是乘警长黄明,九号车厢出现一群劫匪,我们需要你的支援。”

“什么?走!”匪情如军情,章大伟想都没想,就随黄明赶了过去。穿过乱哄哄的狭窄通道,好不容易赶到八号、九号车厢连接处,只见十余个蒙面匪徒挥舞着明晃晃的砍刀,吓得瑟瑟发抖的乘客极不情愿地把现金、首饰扔进匪徒手中的提包。

车厢的两端,各有两名持枪的乘警。“住手!不然就开枪了!”乘警的呵斥,匪徒们充耳不闻。黄明侧身对章大伟说:“这是一群惯匪,知道我们怕伤及群众不能开枪,所以有恃无恐、胆大妄为。”“乘警长,你想办法联络对面的同志,让他们到后面几节车厢寻找现役军人。”章大伟在部队是侦察连连长,面对如此危急的场面,依然临危不乱,“你先稳住劫匪,我去去就回。”

章大伟回身走向最前面的一号车厢。他站在车厢中间声如洪钟:“我是侦察连连长章大伟,一群劫匪在九号车厢公然抢劫,凡是当兵的跟我来!”话音刚落,一名少尉、一名中士挤出了人群。

紧接着,二号车厢找到一名士官,三号车厢有两个中尉,四号车厢、五号车厢……八号车厢里,没有军人,却站出来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我是退役军人华兵,算我一个!”

章大伟回到九号车厢时,身边已聚集了十二名穿着各式军装的军人。有陆军的、海军的、武警的,甚至还有消防战士,可谓是诸兵种大合成。而车厢的另一头,也聚集了近十名军人。

二三十名军警从天而降,劫匪们始料未及,顿时手足无措,对峙不到一分钟,纷纷丢下砍刀投了降。

章大伟指挥大家两人一组擒拿匪徒,最后一个领头模样的刀疤脸,章大伟和华兵正欲押解,哪料刀疤脸瞬间掏出一把匕首,向华兵当胸刺去。说时迟那时快,章大伟迅猛出击,刚劲的右掌如铁钳一样卡住刀疤脸的手腕,其手上的匕首应声而落。万万没想到,刀疤脸的左手又从腰间掏出一把匕首,生生地扎进章大伟的大腿。华兵见势不妙,照准其脑门一记勾拳,刀疤脸顿时眼冒金星,束手就擒。

章大伟智勇双全,巧妙召集战友擒获匪帮,一时间被部队内外传为佳话,还荣立了个人一等功。但匪徒刺中大腿的一刀,伤了筋骨,落下轻度残疾,转业回乡后在一个大型国企当了保卫科长。

十年后,国企改制,章大伟下岗了。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他失去了妻子,没了家。生活陷入困境,一筹莫展之际,邮递员将五张汇款单送到章大伟的手中。汇款地点来自不同的省市,汇款人一栏却不约而同地写着——“九号车厢”。

不久,章大伟破天荒地收到省城一家知名企业的聘用通知。他将信将疑地前往报到,董事长居然亲自接见他。

章大伟见对方有几分面熟,仔细端详:“你是九号车厢……华兵?”“嗯,九号车厢!”两名并肩战斗过的生死战友,紧紧拥抱在一起。

(节选自《小小说月刊》2017年第10期,有改动)

1.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2.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列语句。

(1)一个着警服的汉子急匆匆地走过来,打断了章大伟的思绪。(从词语角度)

(2)说时迟那时快,章大伟迅猛出击,刚劲的右掌如铁钳一样卡住刀疤脸的手腕,其手上的匕首应声而落。(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3.文章中的章大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4.有人说文章结尾对十年后的章大伟只是进行了简单的续写,因此可以删去。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蹬 布

①那天放学进家,响莲先是高兴,后是惊讶。高兴的是爸爸难得在家,惊讶的是爸爸脖子上吊着绷带托着左胳膊。

②因为爸爸意外工伤,响莲那天没有挨着枕头就入睡。她听见爸爸妈妈在低声商量事儿。妈妈说:“欠人家两个月车钱了,这下更艰难了。”爸爸说:“再艰难,也得保证响莲。”

③在这个城乡接合部的居民区里,响莲上的却是城里一所挺有名的学校。那天老师宣布,今后有的作业要在电脑上完成,响莲庆幸自己并不落后,妈妈在小超市打工,用攒了三四个月的工钱,给她置备下一台电脑。妈妈说,超市老板娘早给她闺女置下电脑了,那闺女才上四年级。妈妈问响莲:“老板娘说的‘未雨绸缪’,什么意思?”响莲说老师还没教。妈妈就说,家长们都知道,一上五年级,有的功课就得在电脑上完成,“未雨绸缪”就是不等老师教,一搜就懂。他们家住的地方,离响莲上的那学校挺远,家长们几乎没有让孩子自己乘公交车去的。若自己家没有车,就跟别的家拼车。响莲就跟另外四个孩子拼车,每月450元。

④但是,两个月前,妈妈被超市辞退了。爸爸晚上回到家,妈妈总唠叨,说那小超市老板娘不地道,爸爸淡淡地劝:“如今到她那地方加油的车少了,她也有难处,你就再找份别的工吧。”妈妈觉得失去那份工可惜,以前每天下班回家正好接响莲,而且,还可以平价甚至打折扣从那超市买回袋奶、方便面什么的。本来妈妈那份工资除了日常费用,还可应付响莲每月的拼车费、午餐费,现在可就困难了。爸爸再出事故,虽说是对方负全责,医药费不愁,但只剩基本工资,困难就变成艰难了。

⑤第二天响莲起床后,不见爸爸,就跟妈妈说:“今天我不搭小车了,我去坐公交。”妈妈大声回应:“你老老实实坐上去!”车在她家门外按喇叭,妈妈对师傅说:“响莲她爸一早就蹬布去了,人家同意先预支他1500块,明天我就连这个月总共1350块给你。”

⑥车子往城里开,马路边有排专卖建材的商店,有家店最近专营再生布。再生布就是用回收的废旧衣服等纺织品,捣烂了再热压成型,那家店从厂里进大批的货,一卷一卷的,宽度从两米到八米,长度从十米到二十米,那些搞大棚养殖的,棚顶上要苫这种东西,他们的大棚往往长达一百米,那就需要把成卷的再生布先在地面上铺展开,再将其用手提缝纫机缝合成指定的长度,缝完了,再整体卷起,装车运走。在操作过程中,有个环节,就是蹬布。缝合前,每卷布要搁到地上,用脚蹬展开,那还不算太难,缝合后,如果是八米宽的缝成了一百米长,再用脚将其蹬卷起来,那就不仅需要旺健的脚力,更需要平衡的技巧。这个活儿很累人,但是又不可能给高工钱,因此都是些最没办法的人,才一早来干临时工,四个小时,管一顿粗茶淡饭,给五十元。

⑦响莲从车窗老远就望见了爸爸的背影。爸爸虽然一只胳膊伤了,两腿却仍雄健有力,只见他两腿轮流蹬布,那布卷越蹬越厚,爸爸再蹬,就有点儿跳动的意味了……车开过去了,蹬布的爸爸从后视镜里消失了。

⑧响莲微微咬着嘴唇,心里发誓,一定要报答父母。那天晚上,她从网络上查到了“未雨绸缪”的解释,她心中浮现出许多的方案。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小说主要写了两天的故事,请简要概括。

那天:

第二天:

2.小说多处提到“未雨绸缪”,请说说你的理解。

超市老板娘“未雨绸缪”的行动是:

响莲“未雨绸缪”的想法是:

3.小说两次写到爸爸妈妈的对话,从中你读出一个怎样的妈妈?怎样的爸爸?

4.第③段写道“响莲庆幸自己并不落后”,你发现响莲在哪些方面并不落后?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1)阅读下面材料,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

记者走访多地书市、校园周边书店调查青少年读物现状。在某书城青少年阅读区,摆在热销栏的是《不爱我,别伤我》《九州牧云录》等小说,书架上则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漫画。还有一些书籍标题,充斥着粗俗的语言。

某区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介绍,不少青少年书籍都有不健康内容,校园周边书店是这些书籍的重灾区。该区收缴的不健康出版物有2000余册,在校园周边收缴的就有1600余册,其中不乏含有色情、暴力、恐怖等内容的书籍。

(2)下面的调查统计图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简要概括。(不得出现数字)

受访者对国内知名原创青少年文学读物的了解程度统计图

(3)你的好朋友小蒙沉迷于玄幻小说不能自拔,你该如何劝告他远离“问题读物”?请结合上面的材料,将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什么叫学习写作?说到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读明白了,你自然就写出来了。阅读的能力越强,写作的能力就越强。所以我说,阅读是需要才华的,阅读的才华就是写作的才华,人家的小说好在哪里你都看不出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是说不通的。

 

名著阅读。

在《水浒传》中,杨志在汴梁卖刀时不堪牛二的撩拨愤然将其杀死,鲁智深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请简要说出他们二位在杀人后各自采取了怎样的做法,你如何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

 

古诗文默写。

(1)大雪三日,__________________。(张岱《湖心亭看雪》)

(2)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写朋友为诗人不惜重金设置昂贵筵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亮清冷的光辉,一直在文人的笔尖流淌,牵动着诗人们的思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题》),对镜梳妆,唯怕云鬓改色,夜阑对月,该觉凄惨,是诗人对恋人的思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一轮圆月,千里共赏,是词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伶俐  凸颧骨  郑重其事  一落千仗

B. 褴褛  厚障壁  莫明其妙  仓皇逃窜

C. 嬉闹  漂游者  与日俱增  置之不理

D. 端祥  芦苇滩  朦朦胧胧  狼狈不堪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限/年  样/棱两可  五缺土/日千里

B. /发  阔/以轻心  无忧无/怀若谷

C. /群  白/费苦心  衣整齐/沐猴而

D. /间  纯/群英荟  斯底里/竿而起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愚溪诗序

[唐]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略改动)

[注]①灌水:水名;后文“潇水”也是水名。②家:安家。③龂龂(yínyín):形容争辩的样子。④见辱于愚:被“愚”这个名称污辱。见……于:古代汉语表示被动的一种格式。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灌水之,有溪焉      本在冀州之南,河之北

B. 之为愚溪          湖中焉得有此人

C. 皆山水之者          邑人之,稍稍宾客其父

D. 大舟不入也          潭中鱼百许头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遂 负 土 累 石 塞 其 隘 为 愚 池

4.“是溪”“名莫能定”的原因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5.作者在文中说自己“愚”,他的“愚”和《愚公移山》中愚公的“愚”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