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子出师

曹文轩

夏日将近的一天晚上,三和尚慷慨解囊,请明子和黑罐在一家很不错的酒店吃了一顿饭。回到窝棚后,三和尚点亮了四五支蜡烛,把小窝棚照得很明亮。接着,他从门外搬进来一个很大的木头墩。他把一把锋利的斧头稳稳地放在木头墩上,对明子和黑罐说:“我不想再留你们。各人有各人的前程。但谁能出师,总得有个说法。你们瞧见了,这是一个木头墩,还有一把斧头。你们每人砍三斧头,谁能三斧头砍在一个印迹里,谁就可以离开我。”他看了看明子和黑罐,“听明白了?”

明子和黑罐点了点头。

烛光静静地照着。

三人沉默着,脸上的表情很严肃很认真,仿佛有人要进天堂或要进地狱,仿佛面对着世界上的一个最重要的时刻。

三和尚再一次看了明子和黑罐一眼。

明子和黑罐互相对望了一阵,又把目光挪开去望那把斧头和木头墩。

“谁先来?”三和尚问。

“黑罐先来吧。”明子说。

三和尚说:“明子懂规矩。黑罐大,理应让他先来。”

黑罐走近木头墩,手微微颤抖地抓起了斧头。

三和尚掉过头去,“噗噗”几口,将所有蜡烛吹灭。他见黑罐半天没有动静,便叫道:“砍呀!”

黑暗里终于响起“咚”的一声,又一声,再一声。

三和尚又重新点亮蜡烛。

烛光下的木头墩上,是三道清晰的斧痕。

黑罐把斧子搁下,垂头丧气地站到了一边。

三和尚把木头墩掉了一个头,又把斧头稳稳地放在上面。一切停当之后,他看着明子,但不说话。

明子走上前去,一把操起斧头。

三和尚又看了明子一眼。

明子稳稳地站着,只是一脸的平静,没有半点其他表情。

三和尚“噗噗”几口,又将蜡烛吹灭。

小窝棚里满是蜡烛油的气味。

小窝棚里绝对黑暗。只有三个人的喘息声,再无其他声响。

“砍呀。”三和尚催促道。

明子没有反应。

三和尚又等了一会,见仍无动静,便欲要大声地喊“砍”,然而这“砍”字刚吐出一半,只听见“咚”“咚”“咚”连着发出三声斧头砍击木头墩的声音。那声音的节奏告诉人,砍者动作极其坚决,毫不犹豫。

三和尚重将所有蜡烛点亮。

烛光下,光光的木头墩上只有一道有力的斧痕。

明子把斧子靠在木头墩上,退到一旁。

三和尚好半天看着明子,然后说道:“你可以走了。”他坐到床上去,点起一支烟,朝明子说道:“你只砍了一斧头。”

黑罐忽地抬起头来。

明子很镇定地站着。

三和尚说:“还有两声,是你用斧背敲击木头墩发出的。实际上,手艺再绝的木匠,也不能在黑暗里把三斧头砍在同一道印迹里。因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烛光里,明子眼睛最亮。

三和尚对于明子和黑罐倾吐了一番肺腑之言,那也是他半辈子的人生经验:“认真想起来,这个世界不太好,也不太坏。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人就不能太老实了,可又不能太无心肝。”他专门对着明子说:“这个道理,黑罐不懂,你懂。但这分寸怎么掌握着,全靠你自己了。我只把手艺教给了你,但没有把这分寸教给你,这是我做师傅的罪过。”他充满深情和信赖地看了明子一眼说,“天不早了,你们俩睡觉吧。明子明天走时,带上我的那套家伙。就算是你师父的一点情义吧。”说完,他整了整假发,走出了窝棚。

(节选自《山羊不吃天堂草》)

1.阅读小说要注意把握情节。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

2.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黑罐走近木头墩,手微微颤抖地抓起了斧头。     明子走上前去,一把操起斧头。

(从黑罐和明子拿斧头的动作,你读出了他们各自怎样的心理?)

(2)小窝棚里满是蜡烛油的气味。  小窝棚里绝对黑暗。只有三个人的喘息声,再无其他声响。

(此处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作家将三和尚的徒弟分别取名为“明子”和“黑罐”,有什么寓意?

4.如果你来评判,明子和黑罐哪一个应该出师?结合小说内容,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阅读《水浒传》部分目录,完成下面小题。

目   录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     

第六回  九纹龙翦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     

(1)目录中画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地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五台山  桃花村  瓦罐寺  野猪林

B.瓦罐寺  五台山  桃花村  野猪林

C.桃花村  五台山  野猪林  瓦罐寺

D.五台山  野猪林  桃花村  瓦罐寺

(2)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有一百八样。”请结合第三回至第八回的内容,简要评述鲁达与其他梁山好汉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两副对联分别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节气填在横线上。

闻得春雷动,只是一声,虫醒桃开莺恰恰;          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

说来地气苏,正逢二月,牛耕日暖雨微微。          暑寒渐易,新柳皆来扭绿腰。

(1)__                             _____

备选答案: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白露  秋分

 

邻居小咏今年刚满18岁,是第一批买入成年的00后(200011日至1231日出生的人)。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名句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写在送给他的贺卡上,并根据所选的名句写出你的祝福。

A.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愿你勇攀人生的高峰,去领略世界的魅力和壮阔。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论语》)

(2)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飞鸟本无意,却引情致起。吴均闲居山中,看“___,云从窗里出”,欣然自在;陶渊明采菊东篱,见“山气日岁佳,___”,悠然自失;李清照沉醉回舟,误入藕花深处,“___”,欢快自由;欧阳修兴尽下山,“树林明翳,___,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陶然自得;然杜甫于山河破碎之际,面对长安草木,却有“______”的慨叹。惊鸟本无情,有情的是写诗的他和读诗的你。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歌声如飘风,如一(lǚ)       摇曳的游丝,在夜空中遥远地传来,渐行渐近,渐渐地清越,终于到了窗下,歌词也清晰可   了。咿呀的桨声,夹着(jī)       荡的水声,缓慢地为歌声击节。然后歌声又渐渐远去,渐渐地微弱,渐渐地模糊,终于轻烟般在静夜中消失。

(摘自柯灵《枕畔歌声》)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一(lǚ)______  (jī)_______

(2)填入文中   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    A.辨    B.辩

(3)加点字“模”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mú    B.mó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但是,总有你忘不了的。

请以“忘不了你的       ”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王命急宣 ______                 

(2)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

(3)哀转久 _______                

(4)晓雾将_______

(5)夕日欲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

4.两文都写到了“猿鸣”,请分别阐述“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云中谁寄锦书来

朱铁志

电脑的普及,使文字书写急剧退场。用惯了纸笔的中老年人,还在挣扎着试图挽住书写的臂膀。而年轻一代,已然习惯了无纸化的生存。提笔忘字,渐成常态;书法之美,只在少数书家手中流连。在手机和电子信箱越来越便捷的当下社会,能够收到一封手写的信件已是一种幸运,能够收到一封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简直就是一种奢望。传统尺牍信札中所包涵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似乎正渐行渐远,使即使不算老派的中年人,也不免感到一丝惆怅。

 我算幸运的,因工作和个人写作的关系,使我常常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的来信,其中不乏理论大家和文学名家的信札。有的文白间杂,言近旨远;有的雅淡平和,娓娓道来;有的词锋犀利,一语中的;有的嘘寒问暖,饱含温情。信封和信札抬头、落款的书写,无不十分讲究,不论是称谓的选择,还是书写工具的使用,都能看出文字的背后所蕴含的学养功底和书写者的气质风神。

 与此同时,我也收到大量别样的来信,其中尤以来自报刊者居多。有的在我名字之后不再有任何称谓,迹近被通缉;有的信封书写七扭八歪,偌大的天地间几行纠缠在一起的米粒小字,仿佛捆绑的螃蟹。至于行文的直白浅陋、甚至粗暴无礼,也是不时要面对的无奈现实。

翻看老一辈学者作家的书信,“先生”“足下”“斧正”“雅教”“拜辞”等敬语谦辞随处可见,浸润在字里行间的那份优雅和谦和,透露出长期文明熏陶下谦谦君子所特有的从容和自信,正是“尺牍书疏,千里面目”,“虽则不面,其若面焉”。

 而今,传统的书信文明似乎已成远去的雅乐,只能在杂乱无章的信息洪流中若有若无地存在,只能在先人的收藏中依稀可辨。而在新潮的“穿越剧”中,别人的父亲成了“家父”,自己的爸爸却变为“令尊”。经过“反右”“文革”等文化浩劫,中年以下的朋友旧学功底无从谈起,新学修养也难尽如人意。粗鄙文化盛行,庸俗观念当道,肉麻成有趣,流氓成英雄。听一听身边人的谈吐,看一看手边的报刊,文明含量几许、文化水准若何,相信大家会有自己的判断。至于网络语言,新则新矣,有的甚至不乏有趣,但说到底,无非是一种缺乏文化含量的戏说而已。

 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省,而自觉自省的前提,是对传统文化基本的认知和积累。胸无点墨,何以自觉?就像黄牛,肚子里没有青草,拿什么反刍?网络时代,点击率成了判断标准和不二法门,而在杂多的信息当中飞来飞去的眼球,其实并未收获几多真知。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缺乏这种自觉的所谓知识分子,充其量不过是“知道分子”而已。

毛笔、宣纸作为文字书写主要载体的时代或许已经过去,但文明的传承不能因此中断。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怀念前秦散文、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为什么我们常常默念诸子百家、孔孟老庄?因为我们的血管中流淌着优秀传统文化的血液,对前辈思想家、文学家的传世之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样一种祈愿和情怀,寄托着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美好理想和对优雅文化的无限怀想。

剪不断,理还乱。要用中国语言、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来解读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秘密,解开中国道路的内在密码,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冷酷背景下保留一份温暖的人文情怀,不能靠午夜梦回、撕扯自己的头发冥思苦想,不能指望查阅文件、对比口径找寻思想捷径。唯有继承传统、不忘经典,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才能发现博大精深的优美存在,才能触发自己愚钝很久的灵感和才华,找到通向世界、与各种文明有效对话的渠道和钥匙。

1.作者为什么说在当下社会收到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是“一种奢望”?

2.分别概括作者收到的两类来信的特征。

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面句子。

(1)传统的书信文明似乎已成远去的雅乐。

(2)网络人的头脑,基本是杂乱信息的跑马场。

4.“云中谁寄锦书来”,这一文题寄托了作者内心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文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植物的爱

①前段时间,爸妈来看我,觉得我的屋子应该有点儿绿色,于是特意买了一盆绿色植物回来。没有花朵,只是绿叶,我也搞不清它叫什么名字,所以没有多在意它。

②对它照顾得不多,因为我总是将它忘记,有时候想起来才给它浇水、晒太阳。它居然不娇气,还倔强地活着,心里有一丝的触动。

③一晃很多天过去了,这个小东西一直沉默着。我似乎有很多时候都很忙,完全把它忘记。偶尔看见也只是象征性地洒些水而已。必须承认,我对它照顾得太不好。那天偶然看到它,发现它叶子卷起来了,细细的、黄黄的,仿佛一个总是受气的小姑娘,脚下的土也干得开裂。窗外虽然有明媚的阳光,可它却没有被惠及到。它也是生命,有缘来陪伴我,可我竟没有好好对它。它虽然过得很不好,可是却顽强地活着。看着它那个可怜又坚强的模样,心里很软、很酸。

④我立即找了个小棍子把它脚下的土翻翻,很硬,这是它受的苦。翻了半天,又弄了很多水,洗洗它的叶子,洒在土里。趁着外面冬日阳光,把它放在窗户上,晒一晒,也享受一下新鲜空气,晚上也记得把它收进屋里。第二天又把它拿出去晒太阳,我惊奇地发现,才经过一夜,它居然变化很大,叶子也舒展开来。看上去也不再像生病的样子了,叶脉似乎也在不停地输送新鲜血液。当时真的很震撼,我以前给它的爱那么少,昨天不过花了10分钟的工夫,它就活得那么好,真是个知恩图报的小东西啊!面对它,心里生出很多愧疚。

⑤这几天,总不忘记让它在窗子上晒太阳,晚上也记得收回来,给它洒水。它更加生机勃勃起来,就像刚来时的样子一样,翠绿健康得让人喜欢,让人着迷。

⑥植物总是默默的,可是每给它一点儿爱,它总是竭尽全力地回报给你最美的叶,最灿烂的花。就这个意义来说,爱一个植物,比爱一个人更加值得。有很多时候,你爱一个人,爱得撕心裂肺,爱得倾其所有,可他若不爱你,你付出的一切都是空气。若他爱你,也许也会迂回曲折精心算计。还有很多爱情,一旦有其他的实际因素,就会土崩瓦解,不管当初爱得多么轰轰烈烈。

⑦如果你现在没有爱人,那就爱植物吧,因为它会回报你很多爱。如果你现在已经在爱人,最好也找个植物来爱。因为它会让你明白,人是复杂的动物,他的爱,从来没有植物的爱那么纯粹,那么简单。

1.通读全文,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表现“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___________——有一丝的触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喜欢,让人着迷

2.简要分析选文中的那盆绿色植物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3.结合具体语境,简析第②段中加着重号的“居然”一词的表达效果。

4.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那天偶然看到它,发现它叶子卷起来了,细细的、黄黄的,仿佛一个总是受气的小姑娘,脚下的土也干得开裂。

5.第⑥段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某校开展“毕业晚会”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班级征集晚会主题语,要求是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

(2)事后,某同学为校广播站写了一则消息,交稿前,请你做些修改。

A为了活泼毕业班同学的课余生活气氛,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九年级(十)班最近组织了毕业晚会活动。B同学们踊跃参与,认真准备,各逞其能。晚会内容丰富,节目形式多样,C有歌舞、朗诵、合唱、相声、小品等。活动中,大家增进了友谊,展望了未来。晚会后,该班同学又精神饱满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

①句A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可将“        ”一词改为“       ”。

②句B中,词语“         ”使用不当,应改为“        ”。

③句C中,有词语并列不当,应删去“      ”。

(3)晚会后,你感到收获很大。第二天上学路上,邻班一位同学问你:“学习这么紧张,花那么多时间搞活动,划得来吗?”请你得体地回答他的提问,表明你的看法。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下列选项中,不是法国罗曼·罗兰《名人传》中作品的是_____

A、《托尔斯泰传》             

B、《贝多芬传》

C、《米开朗琪罗传》         

D、《克里斯多夫传》  

(2)《红岩》中,叛徒_____带领特务窜到乡下,江姐不幸被捕,关押在_______里。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需要那些大巧若拙的智叟式的人物。

B. 在俄罗斯流光溢彩的古典文学长廊里,有不少卷帙浩繁的文学名著值得我们流连。

C. 百位知名学者十余年来殚精竭虑,通力合作,《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终于问世了。

D. 工作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人干不好工作的重要原因。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磨炼   门可罗鹊   怡然   毅然决然

B. 寒喧   立竿见影   报怨   以德报怨

C. 切磋   食不果腹   慌乱   兵荒马乱

D. 针灸   心悦臣服   相亲   文人相轻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áo)战    (bǒ)脚    鞭(chī)  三年五(zǎi)

B. (bīn)临   (gū)髅    呜(yè)   (gōng)筹交错

C. (dì)    (guī)依   枕(jí)   怙恶不(quān)

D. (kù)    船(xián)  星宿(xiù)  同仇敌(kài)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①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③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⑦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⑧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将军与征夫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三年的初中生活,美好而充实。三年里,我们成长着,那年轻而敏感的心弦,会不经意间被轻轻拨动。家人的唠叨责备,其实我懂;老师的批评教育,其实我懂;同学的鼓励劝告,其实我也懂;小草的坚韧、莲的出淤泥而不染、雨的滋润、感人的画面、美丽的故事……其实很多我都能读懂。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象,深刻的哲思,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

请以“懂你”为题,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行即兴

(唐)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诗人因在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

(1)《春行即兴》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            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寂静。

(2)两首诗运用了相同的手法却表达了不同的情感,请结合诗文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甘霖亭记

韩日缵

甘霖亭者,为前太守荆公纪雨也。荆公守惠之明年,岁在壬戌,自夏五至秋七月不雨,郡之人戚曰:“不有播,其曷有获?”太守荆公容有蹙曰:“天于民务殖之也,非天弃民,太守其不勤民,实弃守也!”于是罪躬简事,禁酷徙市,损膳恶服。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至郊日行数十里遍呼于群神。其衷疚,其词伤,其形容憔悴。如是者日行之,行之不辍,乃润风墨云密布并发,自原野达于畎亩,无不优渥霑足者。三农慰望,百谷仰荣,咸欢然谓太守感于天而天惠于民。郡人平越守张孟奇为《甘霖之歌》,能言者和之。

无何,荆公擢考功令,郡之人戚曰:“民无岁,赖公以有岁,国人望公如望岁焉,奈何夺我公?”群走御史台、都御史台为公留行,不许。荆公去之日,日集万众,使公车不得发,两岸攀号至百里外。时余偕诸绅饯公州中,挥涕而别。

郡人乃作甘霖亭于江之浒。亭成,父老数十辈造韩子之庭请焉,曰:“伐石为亭以记太守之泽,不日成之矣。我辈登兹亭也,如瞻顾复焉,。”余曰:“公之雨我民也,渗漉于闾阎,沦渍于心髓,其为雨也非一日矣,乃公精诚所结,叩于天而天答之,泽于民而民戴之。”父老徘徊亭下,旦夕必祝。

(注)①韩子:韩日缵,字绪中,广东博罗人,曾任检讨官职,后累官至礼部尚书。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郡之人曰            不戚于贫贱

B. 如是者行之          于是与亮情好

C. 时余诸绅饯公州中    宠辱

D. 乃公精所结          臣知不如徐公美

2.对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至郊日/行数十里/遍呼于群神

B. 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至郊日/行数十里遍/呼于群神

C. 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至郊/日行数十里/遍呼于群神

D. 撤盖谢/乘暴赤/日中自宫至郊/日行数十里遍/呼于群神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不有播,其曷有获?

(2)三农慰望,百谷仰荣,咸欢然谓太守感于天而天惠于民。

4.百姓尊敬爱戴荆公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雷电究竟从哪里来?

骆昌琴

①雷电是大自然最惊心动魄的景象之一,特别是那些光华夺目、划破长空的闪电。

②世界各地平均每小时要下1800~2000场雷雨,每秒钟发出100次闪电。在24小时内,有大约850万次闪电袭击地面。有声有色的雷电并非虚张声势,它确实威力无穷。1975年,一次强大的闪电袭击了津巴布韦乌姆塔利城附近的一座茅屋,一下子击毙21人。在美国,平均每年被雷电直接击毙的人数超过125人,还有3万幢房屋和建筑物被摧毁。雷电常常是伴随狂风、暴雨、冰雹而来,还会劈坏树木、造成火灾、干扰无线电通信等,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③那么雷电究竟从何而来?18世纪以前,流传着许多关于它的神话。人们对雷电究竟从何而来还一无所知,连少数科学家都以为雷电是毒气在空中爆炸。第一个揭穿雷电秘密的是美国著名学者本杰明·富兰克林。1752年夏天,富兰克林准备了一只用木条和丝手帕做成的大风筝,在风筝顶端缚上一根细铁丝,并把它与放风筝的麻绳连在一起,绳末系了一段不导电的绸带,以便抓握,而在麻绳与绸带之间再系上一把铁钥匙。当雷雨来临时,富兰克林带着小儿子奔向野外,顶着狂风暴雨把风筝送上高空云层。一会儿,麻绳被淋湿,变成良导体,随着电光闪闪,雷声隆隆,风筝和绳索全都带了电,麻绳上原先披散的纤维都奇妙地直立起来。富兰克林觉得手有点儿发麻,他兴奋地把手指挨近那把铁钥匙,立刻就有电火花向手指飞来。这些现象与实验室中带电物体的性质完全相同,原来闪电不过是大气中的强烈放电现象!

④其他各国也有不少人做了类似实验,俄国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和朋友利赫曼教授,各自把装在室外长铁杆的一端引进实验室内,制成“测雷机”,多次观察打雷时发出的电火花。

⑤闪电和雷鸣总是一起出现,但是打雷不一定就会下雨。人们通常把能制造雷电和雷雨的乌云叫做雷雨云。

⑥通过大量探测,科学家知道:在雷雨云积极发展时,云体会开始带有大量电荷,而且总是在云体上部集中正电荷,云体下部集中负电荷。由于电的感应作用,又使雷雨云笼罩下的地面带有正电。这样,在云的上下部之间、云与云之间、云与地面之间,就会形成强烈的电场。随着电场两边电位差越来越大,正、负电荷间将发生击穿空气的放电现象,并激发空气发光,这就是闪电。每次闪电的电流可高达几万甚至几十万安培,温度高达两三万摄氏度,比太阳表面温度高出五倍。在狭窄的闪电通道中,空气被突然剧烈加热,迅速膨胀,然后空气体积又陡然缩小。空气由此发生振动,造成了轰隆隆的雷声。

⑦可为什么雷雨云会带电呢?为什么雷雨云中的电荷总是呈上正下负的分布呢?自富兰克林揭示了雷电的本质之后,无数科学家为查明雷电之源绞尽脑汁,提出过许多种解释。我们可以把这些解释大致归为三大类:第一类认为,雷雨云吸附了空气中的带电离子而起电;第二类认为,云粒子受到外界电场感应,因为即使在晴朗时,大气也存在电场;第三类认为,带电云层是由于云粒子间的相变、摩擦、破碎等机械作用或云粒子的化学变化形成。

⑧雷电是大自然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尽管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大相径庭的假说,但直到今天,还没有一种假说能完美地说明雷电的起源。

1.根据文章相关内容,分析雷电形成的过程,在下图①②③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2.简要分析文章第②自然段的作用。

3.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在24小时内,有大约850万次闪电袭击地面。(“大约”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2)文章第③段讲述富兰克林的故事是为了说明雷电是大自然最常见的现象。(判断句子的正误,并阐明理由)

4.文章第②段说雷电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其实,我们也可以利用雷电为人类造福,请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大胆设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看护父亲的孩子

[意]亚米契斯

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

一个满身泥水的乡下孩子,来到那不勒斯市一家著名的医院门口,递了一封信给看门人,说要找他入院不久的父亲。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叫了一个护士领孩子过去。

看着病人的样子,孩子哭起来。病人很瘦,头发变白了,胡须变长了,肿胀的脸又青又暗,皮肤像要破裂似的发亮,眼睛变小了,嘴唇变厚了,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呼吸很微弱,只有额头轮廓和眉毛还有点像父亲。孩子叫着:

“父亲!父亲!认得我吗?我是西西洛!母亲不能来,叫我来照顾你。请看看我,跟我说句话吧!”

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

“父亲!父亲!你怎么了?我是你的儿子西西洛啊!”

正胡乱想着,有人用手轻轻拍他的肩膀,抬头一看,原来是医生。“不要担心,他脸上发丹毒了。虽然病情很厉害,但还有希望。你要细心照顾他!你在这里真是再好不过了。”

从此,西西洛就细心照顾起父亲。病人常常看着西西洛,好像不很清醒,不过注视他的时间慢慢变长了。当西西洛用手帕捂着眼睛哭的时候,病人总是凝视着他。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他昏睡之后清醒一点儿的时候,总是睁开眼睛寻找看护他的人。西西洛自己也很高兴,把母亲,妹妹们的事情以及平时盼父亲回国的情形都说给他听,又用深情的话劝慰病人。

到了第五天,病人的病情忽然加重,护士送来的药和食品,只有西西洛喂他才肯吃。

下午四点钟西西洛依旧独自流泪,忽然听见屋外有脚步声,还有人说话:“护士小姐!再见!”

这使西西洛跳了起来,激动地抑制住叫喊的冲动。

一个胳膊上缠着绷带的人走了进来。西西洛站在那里,发出刺耳的尖叫——“父亲”!那人回头一看,也叫起来:“西西洛!”箭似的跑到他身旁:

“啊!西西洛,这是怎么回事?你认错人了!你母亲来信说你已经来到医院了,快把我担心死了!西西洛!怎么这样憔悴?我已经好了,母亲、孔赛德拉、小宝宝都好吗?我正要出院!天呀!竞有这样阴差阳错的事!”

西西洛想说家里的情况,可说不出话来。

“走吧!我们今晚还能赶到家。”父亲拉他走,可西西洛一动不动,却回头看着那病人。病人也睁大眼睛注视着西西洛。西西洛从心里流出这样的话来:“别急,父亲!请等一等!我现在不能回去。我在这里住了5天,已经把他当作你了。我那么爱他,你看他看我的眼神!他不能没有我。父亲!请暂时让我留在这里吧!”

父亲犹豫不决,看看儿子,又看看病人,问周围的人:“他是谁?”

“跟你一样,也是个农村人,刚从国外做工回来,恰好跟你同一天住进医院。进来的时候不省人事,话也不能说了。家里人好像不在附近。他准是把你的儿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了。”

病人仍看着西西洛。

“那么你留在这里吧,善良的孩子。我先回去让你母亲放心。这几块钱你当作零用。再见!”父亲说完,吻了儿子的额头就走了。

西西洛回到病床旁边,病人似乎安心了,西西洛不离病人半步,病人也紧紧盯着西西洛,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眼神也很和善,只是瞳孔渐渐缩小而且渐渐昏暗起来。西西洛紧紧握住病人的手,病人睁开眼,看了看西西洛就闭上了。

“他去了!”西西洛叫着。

“回去吧,善良的孩子。神会保佑你这样的人的,你将来会得到幸福的,快回去吧!”

护士把窗台上养着的花取来一束交给西西洛:“没什么可送你的,请收下这花当作纪念吧!”

“谢谢!”西西洛收下花,擦着眼泪。“但是我要走远路,花会白白枯萎的。”说完将花撒在病床四周,“把这花留下当作纪念吧!谢谢医生和护士小姐!谢谢大家!”又对着死者说:“再见!”

忽然不知道该如何叫他,西西洛想了一下,就用几天来已经习惯的称呼说:“再见,父亲!”说着取出衣服包,打起精神,缓缓走出去。

外面天亮了。

(摘自《精品小说》,有删改)

1.小说中哪些内容暗示了西西洛照顾的病人不是自己的父亲?

2.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反映的人物心理。

(1)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

(2)病人也紧紧盯着西西洛,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

3.小说首尾都有一段精短的景物描写,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4.明明是西西洛认错了父亲,作品为什么还以“看护父亲的孩子”为题?请结合小说的情节及主题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写一段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100字以内。

在学校的食堂里面,总张贴了一些温馨警示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不要推不要挤,关心别人爱自己”等。今天中午,作为值周班一员的你看到一位同学剩了很多饭要去倒掉,你会对这位同学说:“                    。”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他们,传授我们知识;他们,告诉我们做人道理。在惊慌无助时抚慰我们,在肆意张狂时告诫我们,在茫茫失落时鼓励我们。师恩难忘,请写出初中阶段学过的写老师的文章,请写出两篇文章的题目。

(2)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总有很多相似。同样是描写小人物的命运,清代的吴敬梓在长篇小说《      》中,用辛辣的笔触,描写了小人物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寡廉鲜耻,追名逐利的一面;而法国作家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中,不仅写出了小人物      的贪婪势力,同时也赋予了他们更多的无奈。通过比较,我们更好地走进了人物。

(3)阅读下面文段,指出“我”的名字,并联系你阅读该名著的感悟,归纳选段中的“我”在作品中的性格特点。

“我回过头来听听。我看见果子正在成熟的树木。我听见夜莺在半里以外的树林里歌唱。看不见什么邹东海的人影,也听不见任何人走近的脚步;可是那香味却越来越浓;我吓得赶紧逃走。我从通灌木丛的小门走去,却看见先生正在走进来。”

“我一边听一边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我再也抑制不住我忍住的感情;我不得不屈服;剧烈的痛苦使我从头到脚都在哆嗦。等我说出话来,那也只是表示一个强烈的愿望,说我但愿我从来没被生出来,但愿我从没来到桑菲尔德。”

 

古诗文名句默写。

(1)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4)选择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价值取向:舍生而取义者也,是孟子的选择;“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是文天祥的选择。

(5)“__________”,人们传诵此诗句,敬佩的是改革者高瞻远瞩的气象和从容笃定的自信;但是,超越困难,光凭勇气还不够,“__________”我们只有身处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才能望见别人难以看到的风景。(请选用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的诗句填写)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省级特色小镇信息港正着力打造包括智慧健康谷、人工智能谷、智慧交通谷等多个智慧创新,开启了小镇发展的3.0时代。

B. 作为央视当家花旦的节目主持人董卿,深受观众的喜欢,她常常引经据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C. 为庆祝“三八”国际妇女劳动节,区商务局妇女联合会组织三十余位女性代表赴进化镇开展献爱心扶贫活动。

D. 如果说环境是人物成长、诞生和活动的背景,那么小说的情节是展现人物斗争和发展过程的能够表现主题和人物性格的一系列生活事件。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宋室南迁,在此建都,使中原文化在此沉淀,与杭州原有文化相交融,重新打造出具有浓重北方韵味的特色江南文化。

B. 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州号,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遨游了21小时10分,收集了大量的珍贵科学的数据。

C. 辩论会上,他高谈阔论,出众的口才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来台下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D. 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游戏层出不穷,许多学生沉溺其中,乐此不疲,浪费了许多宝贵的青春时光。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领导只是征求我们的意见,最后的取诀权并不在我们手里。/我们要有俯视一切的勇气。/看客们的麻木不仁让我很心痛。(摘自电视字幕)

B. 绿色交通,低碳出行。/酒性发作不由人,醉酒开车祸害人。/汽车维修,装潢美容。(摘自广告牌)

C. 碧绿炒时蔬、怪味鸡丝、工保鸡丁/荷花芙蓉豆腐、锦绣炒面线、牛肉什锦干锅/八宝酥鸭、糖醋千张。(摘自食堂菜单)

D. 假如你是一颗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遮天蔽日。/一年四季的忙碌仿佛在这一刻全部都烟销云散了。(摘自学生作文)

 

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忆江南。莺飞草长,桃花灼灼,满树的嫣然冲破冬的篱,烟柳繁华的西子湖,无数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历尽千年而不朽。每一轮回的春风,吹红了桃花,吹绿了柳条,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的清秀,江南古镇的恬静,便成了这亘古的柔情。多少人,即使一生起起跌跌,也离不开这旧曾的风景。

A. pān  pàn  zài  yīn    B. fān  bàn  zǎi  yīn

C. fān  pàn  zǎi  ān    D. pān  bàn  zài  ān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萧红笔下,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大先生鲁迅也有极生活化、有人情味的时候;乐府民歌里,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也有女儿情长的时候;杨绛眼中,自身可怜凄苦的老王也有处处为他人着想的时候;李森祥笔下,一生低眉顺眼老实巴交的父亲也有为了台阶把胸挺高的时候……人哪,都会有让人不易觉察的那些“时候”,可也正是这些“时候”,会让我们发现不一样的人。

请以“他(她)也有           的时候”为题。

要求:①文体自选;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抄袭本卷中的材料;

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书面表达

下面是杭州“申奇公司的废旧衣物回收循环再用"项目流程示意图•请根据此图向广大市民介绍废旧衣物回收的整个程,并号召广大市民积极参加这一环保公益活动.(100—120字)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