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散曲,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山坡羊  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A.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 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

C. “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D. 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默写填空。

(1)君不见,雪海边,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4)唐朝诗人王维有两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千古传诵,人们常用来自勉或勉励他人,遇到逆境、绝境时,把得失放下,也许会有新的局面产生。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的意思与之相似。

(5)不知不觉,春已来到。当一夜醒来,看到窗外春雨蒙蒙,你随口吟诵起古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语段中的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 。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 ①②⑤④③    B. ③⑤④①②    C. ④①⑤②③    D. ④①③②⑤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诸子散文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著作,其中包括儒家的《论语》、道家的《庄子》、法家的《韩非子》和墨家的《墨子》等。

B.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等,其中对田园生活的描写,冲淡自然、恬静平和,在一定意义上是陶渊明性情的写照。

C. 有些古文,其标题就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如《与朱元思书》《醉翁亭记》《出师表》《送东阳马生序》《五柳先生传》《马说》等题目中的“书”、“记”、“表”、“序”、“传”、“说”都表明了该文的文体。

D. 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巴黎圣母院》是他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安娜·卡列尼娜这一人物形象。

 

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以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来写从树缝里透过来的路灯光暗淡中又明暗不均的特点。)

B. 张老太太剪纸可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张老太太的剪纸技术高超,作品形象逼真。 

C. 友谊是什么?友谊是联系情感的纽带,是相互沟通的桥梁,是化解矛盾的良药,是团结奋进的火炬。(运用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友谊的价值。)

D.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出院落里池塘边,月色溶溶春风淡淡,梨花似雪柳絮纷飞的景象,营造出清幽美好的意境。)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有的干部无视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大肆贪污受贿,结果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铛锒入狱,这是咎由自取

B. 不管别人怎么说,他有他的主见;不管别人怎么做,他依然墨守成规。就凭着这样的执着和坚守,他最终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C. 《我和星星打电话》这幅画立意新颖,富有幻想性,相比之下展室里参展的其他画都黯然失色了。

D. 他虽身逢乱世,却秉承家学,矢志不改,不离典训,著作等身,以自己一生的心力为近代文学的研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首(qǐ)        守(kè)      诚惶诚恐     不言而喻

B. 落(sǔn)       睨(pì)      大庭广众     遗笑大方

C. 宿(xiù)     狡(xié)     运筹维幄     锐不可当

D. 红(yān)     好(pǐ)      因地制宜     心无旁鹜

 

(题文)请以“_______值得回味”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你从“那课堂”“那照片”“那掌声”“那旅途”四个短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慢菜花”开

潘巧林

①入秋之后,母亲在自家院子的空地上除草、翻土,开辟了一块地,并用锄头勾勒出长方形状,把地分成小块,打出坎,种上生菜、芹菜、葱蒜、豆角和菜。

②每天清晨,天微亮,母亲就悄然起床,到她的“一亩三分地”里忙活去了。她给菜们除除草、松松土、捉捉虫、浇浇水、施施肥,捣鼓不停,却也乐在其中。

【A】

③小菜苗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得以成活并长得飞快。转眼之间,原本空客的菜地变得葱绿一片,实在养眼。我栽在地头的月月红,也铆足了劲探出了许多花蕾,时有花朵绽放。母亲有心,特意用了小木棍和细竹片一点点扎成了篱笆,把月月红围住,供它攀爬。秋风微微,月月红繁茂的深红色花朵开得越来越热闹,冗长的花事与菜们的绿在光影的交替里互相映衬,定格成“山风吹来花在动,无风花影也动人”的画面,时常令人驻足观

【B】

④如此好景,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一月两月,持续着。时光照在墙面上,在屋檐下留下时间的痕迹。母亲所种的豆角、葱蒜,品种早熟的菜花都可以收获上桌了,农家肥培育出来的菜花,鲜嫩软滑,大人小孩都爱吃。我更甚,抱怨母亲只种了一畦地,好吃的“菜花”供不应求。而母亲却说,还有三畦地的慢菜花在后面呢。我有点心急,便对母亲说,这么久还吃不上,要不要砍去,改种早熟菜花。母亲却道,需要时间,等它能吃了便可持续吃到开年。我不便再说什么,只好看着慢慢生长的“慢菜花”,耐着性子等呀等。

【C】

⑤又是暖暖一年冬。日光倾城,我见着慢菜花慢慢抽芽,积蓄着生长的力量,结节粗大壮实,

“彪悍”得很,心里的喜悦渐渐萌生、积累,很是期待收获来临。之后的某周末,外出归来,路经菜地,看到慢菜花已开花迎接我们,在微风的轻抚下,举着手像在说,你看,我们在这儿。这下,吃都吃不过来,我为自己之前的“嫌弃”羞愧不已。

【D】

⑥有天傍晚,母亲在菜地里摘着我爱吃的慢菜花,我三岁的小儿骑着他至爱的滑滑车,从房

间里窜出,在客厅里打几个回弯开到家门口,头也不回骑车出了门。忽然,他发现一些草长出了毛毛的花,禁不住大声嚷嚷:“外婆!外婆!你看——草草长花了。” 母亲无疑被他的声调感染了,随手摘了草,熟练的翻卷着,一下,两下,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狗就做成递给了他。他丢弃了他的滑滑车,拿着那只“草狗”跑来跑去。夕阳西下,洒落一地暗沉的余晖,晚风将月月红的香气送入鼻息,我恍然跌入了梦境。

⑦总有一些事需要假以时日,需要耐心等待。比如等待慢菜花开,比如养育孩子,比如寻找

幸福。从播撒小小的种子到结出沉甸甸的果实,需要走很长的路其间,谁也不能保证阳光总是灿烂,风雨不会再来,蜂蝶不会失约。只要做到三月播种、五月施肥、七月提虫,九月必然会有收成。就如民谣歌手、诗人周云蓬所说:“幸福可以来得慢一点,只要它是真的。”是的,一切都在来的路上,慢慢等,太阳愿意照耀,雨露答应滋润,即使在沙漠里,鲜花也会盛开,你所期待的,也必然会出现。

(选自2017年12月21日《柳州日报》,有改动)

1.阅读选文第④、第⑤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慢菜花”的生长状况

“我”对“慢菜花”的情感

还吃不上“慢菜花”

(1)

“慢菜花”慢慢抽芽

(2)

(3)

羞愧不已

 

 

2.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

母亲仍是坚持着每天浇水,缓缓地,慢慢地,像养育一个个孩子。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3.品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如此好景,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一月两月,持续着。

4.全文以写“慢菜花”开为主,第段却写了“草长出了毛毛的花”、“母亲做草狗”等内容。有人说这是多余的,可以删去;也有人说,不可以删。你怎么看?说说你的理由。

5.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人生立志须趁早

赵九如

①近来读书,历览前人事状,深刻体会到少时立志的深刻体会到少时立志的重要性。有人说“成名要趁早”,其实,莫如说立志须趁早。

“夫志,气之帅也”。对个人而言,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宰相之杰”张居正写下“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躬身改革、不计毁誉,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民族英雄林则徐树立救国为民的高远志向,在虎门销烟、抗击英军、安抚叛乱等历史事件中,始终做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注重立志,善养“浩然之气”,就能涵养从容内敛的气质,蓄积坚定自信的精气神。

立志非常必要,趁早立志尤为重要。晚清名臣左宗棠青年时代就志向笃定,于23岁时自题对联以明志:“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他也十分注重家风家教,告诫自己的孩子“志患不立,尤患不坚”“小时志趣要远大,高谈阔论固自不妨”。纵观左宗棠的一生,从办理洋务、主持船政到收复新疆、抗击法军,他一以贯之地践行自己的志向;他的孩子长大后能够报效国家、不辱使命,也与其早立志、立长志的教导密不可分。尽早确立志向,明确人生奋斗的方向,可以助人避免随波逐流、亦步亦趋,不被诱惑所误导。

当然,美好的愿景不会自动实现,早立志仅仅是成长的起点。人生路途漫漫,如何坚守信念、矢志不渝,是生命历程各个阶段都需要作答的命题。特别是在屡遭挫折或逆境时,更加考验一个人意志和勇气。历史上,司马迁狱中遭受苦难不曾移志,坚韧中写就巨著;苏武异邦牧羊数十载不折其志,最终梦圆归乡。事实证明,一个人的志向如何,直接影响着成就的取得,也只有为志向执着付出,才能不断抵近心中的理想抱负。志向引领行动、行动考验志向,两者相辅相成,演绎着立志与逐梦的交响。

立志当胸怀宽广、眼界开阔,大胆追求远大的志向。而这背后,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支撑。人生如寄,何以才能不枉此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生就容易迷航。春秋战国时期,一些人感喟人生苦短,主张及时行乐者自成一派;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纵情山水、盛行清谈,逃避现实一时成风;当代西方社会也曾醉生梦死,“垮掉的一代”发人深省。今天,为了“能被知识的亮光照到”,四川凉山州“悬崖村”的孩子曾在峭壁上留下瘦削的身影;为了触碰大山之外的世界,重庆双坪村村民用双手凿出一条“悬崖天路”……那些看不见的理想信念与志向追求,正迸发着强大的能量。

哲人有言,“没有崇高的生活理想的人,像大海里的一片小舟一样,它时刻都会被狂风巨浪袭击而沉没海底。”扬起理想的风帆、握紧志向的罗盘,不为风雨所阻、不被颠簸所拦,人生这一叶轻舟才能自信驶过万重山。

(选自2017年8月25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②、第③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从选文看,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人生美好的愿景?

 

九年级某班以“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魅力”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昨天,省博物馆馆长在博物馆的贵宾厅接见了国际著名考古学家傅稻镰教授,并邀请他本月12日为市民作关于文物收藏的讲座。傅教授欣然接受了邀请,双方约定讲座时间为该日上午九时,地点在省博物馆报告厅。

请用一句话将“傅教授作讲座”的信息告知他人,不超过35字。

(2)活动中,小雪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请你帮她修改。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A】数据显示,因为我国文博资源丰富,使用率却不算高,国人平均每两年才进一次博物馆,而在欧美国家,居民平均每年要走进博物馆三到五次。今天,博物馆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藏品不断汇聚,展览不断丰富,展陈方式也更多样。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观照当下,回潮过去,了解我们的文化。你会和我一样,【B】每一次都觉得开卷有益。

①【A】处划线句中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

②【B】处划线句中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活动后,同学们纷纷在“博物馆:连接文化之桥”留言簿上留言。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每一件文物,都是记载历史变迁的珍稀图画;每一个历史故事,都是连接华夏子孙的精神纽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衷心感谢您,博物馆!”

请你仿照前两句,为画线处补写一个句子。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双枪老太婆 ——劫持军车 ——《红岩》

B.武松——沂岭杀四虎 —— 《水浒》

C.斗战胜佛——唐僧师徒取经成功后,如来佛授给孙悟空的品职——《西游记》

D.保尔·柯察金——在朱赫来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一个穷困潦倒、残废而孤独、生而痛苦、世界从未给予他欢乐的人,却创造了欢乐奉献给全世界!用自己的苦难锻造欢乐。

以上文字出自法国作家__________(填作者)的《名人传》,“他”指的是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每年春天和秋天,人类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蔽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固定的往返迁徒路线。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飞过大洋、翻越高山、穿越雾ǎi、迎着载途的风雨……

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它们以星星为标记,其卓跃的导航本领让科学家惊叹不已。春来秋往,从不失信,迁徙对候鸟来说,是使命,是责任,是一种承诺。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迁徙______   雾ǎi______   载途_______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

(3)“神秘莫测”中“莫”的意思是_________惊叹不已”中“已”的意思是________

(4)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②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__________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人不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⑧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春季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文天祥《过零丁洋》的后四句,或杜甫《春望》的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看过不少电影和电视剧吧,其中哪一部给你的印象最深?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观后感。

要求: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③不少于600字。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小题。

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

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1.文章第①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2.第⑤段划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任选其中一种简析其作用。

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蚊子同类的昆虫,身体越轻,就越能够承受雨滴击中它时产生的冲击力。

B. 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C. 雨中飞翔的蚊子被雨滴击中时要确保安然无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

D. 当蚊子被雨滴击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

4.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在雨中飞行的蚊子没有被雨滴砸死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小题。

乡宴

①停刀落箸,乡宴至美。

②在我的老家,管做乡宴的厨师叫“大师傅”,平日里,他们与土地为伍,与粮食蔬菜相伴,并无异于常人之处。只有在喜事场上,他们才被主家以“天地君亲师”中的“师”称呼,身份便有了些许特殊。

③只见“大师傅”马步扎得稳当,一只炒锅盈握在手,翻炒之间尽显如虹气势,“砧板”和“传菜”臂助左右,不敢怠慢。或许,他们不知“八珍”是何烹饪之术,更叫不出几道“满汉全席”中的菜品名号,不论是批切锲斩,还是煎炒烹炸,全靠代代传续,耳濡目染,他们用娴熟的烹饪技艺制作出富有地方风味的菜肴,灵趣中透出憨鲁,粗粝中带着精细,一如他们性情的折射。

④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一名做乡宴的“大师傅”,我们村也有,是我的伯祖父,也就是我的大爷。二堂哥建春结婚的时候,那十六桌酒席宴就出自他老人家之手。他是长辈,本应到外村请“大师傅”来伺厨的,他不允,说还是由自己做才放心。家人拗不过他,只好答应。

⑤随着建春哥婚期的临近,我似乎闻到了那股浓浓的菜香。

⑥大爷常说,做宴席讲究五个字:质、色、香、味、器,缺一不可。对于食材的质,大爷向来很在意。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人做一方宴,要想做出亲近唇齿的味道,就不能忽视本地食材,因为它们接了我们脚下的地气,还有渗入我们肌体的水气。

⑦按照本地风俗,不管谁家办喜事,本家族人和左邻右舍都要去帮忙。炉灶锅台,杯碟碗筷,刷得纤尘不染,干货菜蔬,鸡鸭鱼肉,逐一备齐。大爷并不急于过油、走红,而是先吊了一锅清汤。照他的话说,这叫“唱戏的腔,厨师的汤”。厨师没了清汤,做出的菜肴就没有底味,不论是烧、扒,还是炖、焖、煨、汆、涮、烩、熬,味道再好,终究是浮着的。为人处世亦是如此,没了人味,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也只不过是浮夸之辈。

⑧炉膛中,松柴毕毕剥剥地燃烧着,酱锅里的汤汁上下翻涌,锅底箅丝上的肉慢慢红润起来。大爷一声令下,大家抖擞起精神,火速“备宴”。搅动鸡蛋的嘚嘚声,切葱姜末发出的唰唰声,“粗斩细剁”肋条肉形成的马蹄声,给鲤鱼、光鸡过油响起的噼里啪啦声……各种声音融汇在一起,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小院子的花花草草也被这气氛所感染,欢快地摇曳着。

⑨薄暮时分,“备宴”收尾,建春哥和伯父送来糖茶,表示感谢。大家围坐在八仙桌旁,讲古说今,大爷话不多,深邃的眼神让人捉摸不透。晚九点左右,大家散去,大爷斜躺在连椅上,不一会儿就响起了沉重混沌的鼾声。

⑩第二天,阳光灿烂,天气晴好。唢呐声声,鞭炮齐鸣。建春哥迎来了堂嫂。他们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炸开花的呛味,非常好闻。另一头,大爷将两碗宽心面下好了,由本家嫂子用红漆木盘端给两位新人。宽心面,嫩香腆润,每碗一整根,代表一心一意,蕴含美好的寄托。这时,“传菜”的伙计捎话过来,客人已经遵照安排入座,大爷将手勺一挥,宣布开席!

宴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从天刚破晓到日上中天,大爷在“砧板”的配合下,忙而不乱,一口炒锅在手,或翻或转,动作流畅自然。做完最后一道“四喜丸子”,他长舒一口气,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脸膛泛红,让人感觉很温暖。

送走宾客,伯父安排大家会餐,再次表示感谢。我又尝到了大爷的手艺。大爷多喝了两盅,他说,他记不清做过多少次乡宴了,但这次喜宴是他做得最满意的一次。大家打趣他,说他之前故意留了一手。他摆摆手说,每次都很用心,但这次感觉不一样,至于啥感觉,一时半会说不清。

许多年过后,我结婚了,“大师傅”是从外庄请来的,因为大爷再也不能做喜宴了,或者说,我永远没有机会品尝他做的菜了。我陪客人入座,一道道菜端上餐桌,菜品用了很多新式调料,客人推杯换盏,赞不绝口,我却停了一下筷子,忆起大爷,还有他做的乡宴。

那滋味,那么美,是浓浓的亲情,是家的味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的题目是“乡宴”,开篇却从做乡宴的“大师傅”写起,这离题吗?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2.第⑦段“为人处世亦是如此,没了人味,表面功夫做得再好,也只不过是浮夸之辈”这个句子含义深刻,请具体阐述。

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句子。

搅动鸡蛋的嘚嘚声,切葱姜末发出的唰唰声,“粗斩细剁”肋条肉形成的马蹄声,给鲤鱼、光鸡过油响起的噼里啪啦声……

4.简要分析第⑨段画线句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

公仪休鲁而嗜鱼,一国争买鱼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曰:“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相,则虽嗜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能常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注释】①选自《淮南子·道应训》。②公仪休:周代鲁国穆公的相。③下人:退让人,不敢要求别人。④枉:违法曲断。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一国争买鱼献之        而:

(2)恃人不如自            恃:   

(3)公仪休鲁而嗜鱼        相:

2.请用“/”标示下列语句的语意停顿。(标两处)

即 无 受 鱼 而 不 免 于 相 虽 不 受 鱼 我 能 常 自 给 鱼。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

(2)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

4.本文表现了公仪休的什么品质?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雨 晴

王驾(唐)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蛱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这首小诗情景交融,请结合前两句具体赏析。

2.这首小诗的最后一句可谓神来之笔,尤其是“疑”字,用得极妙,请简析。

 

综合性学习。

今年春节,许多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晒文字,秀照片,倾诉对父母的爱,表达对父母的祝福和感谢,而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往往不大习惯向父母当面表达感情。他们或忙于学习,或忙于工作,或因为其他种种原因,很少陪伴父母。在这个属于团圆的节日里,他们通过微信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一方认为,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值得点赞;另一方认为,这是作秀,是给别人看的。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微信朋友圈。”

(1)在第二段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两段文字衔接自然。

(2)怎样表达对父母的孝心?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

 

名著阅读。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抖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1)本段文字是________写给儿子__________的一封信中的片段。

(2)“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

(3)怎样理解文中的“又快乐又惆怅”?

 

按要求填写诗句。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2)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天意怜幽草,_____________                                (李商隐《晚晴》)

(4)渡头余落日,_____________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5)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

(6)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和小孩幸福愉快生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8)《小石潭记》中,触景生情,寄寓自己孤寂凄清的失意心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关雎》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

B. 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杭州特有剧种——“杭剧”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C. 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D. 在这部文学作品中,作者阐明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张扬。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引人入胜的自传体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

B. 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贯穿着充沛的反封建热情,“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以严格的现实主义形象,巧妙的艺术构思,揭示了深刻地社会问题,写出了整整一个时代。

C.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旅欧期间写给国内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内容多为青年们所关心和应该关心的事项,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哲理等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三种。

 

(题文)(2017年中考天津卷)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了媒体发布的收视率报告,我们才知道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到底有多火。

B. 人生,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

C. 大诗人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D. 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 翩然归来            叹为观止            斗折蛇行            草长莺飞

B.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            骄首昂视            辗转反侧

C. 欣然规往            核磁共振            戛然而止            海枯石烂

D. 蒙络摇缀            销声匿迹            落英缤纷            帷幕一角

 

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 (mó)        (rǎn)        (liè)            寐思服(wù)

B. 逑(hào)        (tiǎo)        (chí)            怆幽邃(qiǎo)

C. (jiā)        然(yǐ)            洄(sù)            尔远逝(chù)

D. 然(yǎn)        (tiáo)        章(zhuàn)        往来忽(xī)

 

(题文)亲近自然,你会观赏花开花落,倾听蝉鸣蛙声;留心身边,你会品味醇香友情,感受无私亲情;走进文学,你会洞察世事人情,汲取精神养分。观察生活,你会发现生活处处有美,处处让你陶醉,打开美好的记忆,让自己再次感受那令人心旷神怡、心醉神迷的滋味。

①请以“            在其中”为题(例:乐在其中,美在其中等)作文。

②以“活出自己的精彩”为题完成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②写出真情实感。

 

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小题。

(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乙)昔者汤将往见伊尹①,令彭氏之子御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欲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选自《商汤见伊尹》)

(注释)  ①伊尹:商韵大臣,曾为奴隶。②御:驾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2)执策而

(3)将往伊尹

(4)是子不欲吾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安求其能千里也?

3.(甲)文短小精悍,通篇运用________________ 法,寄托了作者______________之情。

4.甲文中的“千里马”和“食马者”各喻指什么?甲文中的“食马者”和乙文中的商汤对待人才分别是什么态度?

 

阅读《活着的手艺》,完成小题。

    ①他是一个天才的好木匠。

    ②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未工活感兴趣。他曾经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了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未碗吃饭。

③有时,他会对着一棵树说:“你呀,可以打成一个衣柜、一张桌子……”甚至,他还能比划出这柜这桌台面和腿脚的尺寸。一年后,树的主人真的要用这棵树了,找他来打一张衣柜、一张桌子。他却笃悠悠地道:“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张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他的眼力就这样厉害。

    ④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木匠,而且手艺很快就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备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更是活灵活现,他给出嫁的姑娘打家具,从他手底下出来的蝴蝶、鲤鱼,让那些女孩子看得目不转睛,真害怕那蝴蝶飞了,那鳄鱼游走了。最让人惊叹的是他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晴之笔,一个树节说不定就成了蝴蝶翅翼上的花纹,一道裂纹则被他修饰成鲤鱼的眼睛……

⑤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慢慢踱步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⑥我在老家的时候,常常满怀着崇拜看他做木工活儿。他快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自由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移,化腐朽为神奇……

    ⑦但是,村里人叫他懒木匠。

    ⑧他是懒,除了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外,请他做一些小活儿,他坚决不干。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他一律眼睛不抬地回答说:“没空儿。”

    ⑨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荼,叫做什么做什么。

    ⑩有一年,我从郑州回去,恪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找粪勺。粪勺的柄坏了。刚好木匠从门前过,于是我马上叫住了他,递上一支烟问:“你忙不忙?”他摇头说不忙。我立马请求:“要不,帮我安个粪勺柄吧?”他半点都不犹豫地回绝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随即,把还没来得及点的烟塞回我手里,走了。

    ⑾我有些生气。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你请他?请不动的。没听人说,他是懒木匠?我来帮你安上。”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勺柄,边叨叨着:“他啊,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你知道为什么?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动斧头锯子的活少了,木匠也得做这些活。他转了几家工地,非认无理,觉得木匠坚决不能干铁匠的活。推了那些挣钱的活,非去路边等活几千,等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儿,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

  ⑿我说:“这人,怪啊!”

  ⒀我很少回老家,对木匠的记忆也渐渐淡了。

  ⒁某天,在办公室干完七零八碎的事情,那些声音依然在耳边聒噪:

  ——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元,找个新闻,你看着写。

  ——我们杂志才办,要不你鳊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

  ——你要不要搞搞文学创作啊,网络上狗血的故事多得很啊!

    ⒂我拒接了所有的邀约和请求,也许我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但我觉得我要对得起自己的文字。那一刹那不知怎的就想到了木匠,甚至理解了他当年不肯为我安粪勺柄的举动。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要的不仅仅是金钱啊!

  ⒃他不懒,他只是孤独。

  ⒄去年春节我回了老家,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我顿时觉得心里有些空,心想:他终究也熬不过去啊!

    ⒅隔天正好碰见他,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我递给他一支烟,问:“你在哪儿打工?”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5000元呢。”

    ⒆我一下子释然了,看着他说:“好啊,这个适合你!”他轻轻一笑,说:“别的不想做。”

1.以下对题目“活着的手艺”理解最肤浅的一项是(    )

A. 是指木匠的手艺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使死去的树木以另一种形式“活着”。

B. 是指木匠制作的家具都非常精美,具有永久保存流传的艺术价值。

C. 是指世上的手艺都有自己特有的生命和尊严,要以敬畏之心对待。

D. 是指承载传统文化的古老手艺不会因时代发展而失去生存空间。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

3.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文中木匠“他”的形象特征。

4.试比较本文⒁⒂节与链接材料,简要说说它们中关于“我”的内容的叙写在文章中分别有什么作用。

【链接材料】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

    ——《孔乙己》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