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从形色,动作上写出海燕矫健勇敢的雄姿。)

B.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运用谐音双关和比喻,揭示了四大家族中薛家的财富和奢侈生活。)

C. “梨花一枝春带雨”一语,写其寂寞之状,凄婉动人,无与伦比。

(运用的引用的修辞手法,传达出作者对梨花的真切内心感受。)

D. 他们两位老朋友谈天说地,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不必要的旁听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尴尬心情。)

 

下边有语病的一句(      )

A. 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 事实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C. 在知识的海洋中,使我们感到自己的深深不足。

D. 学校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

 

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

A. 脑羞成怒  泥民百姓  断章取义  谀词

B. 狼狈不堪  刻骨铭心  无与伦比  嗤笑

C. 歇斯底里  根深帝固  怀古伤今  潮迅

D. 涕泗横流  一愁莫展  面面相觑  桑梓

 

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 留(zhì)  下(huī)  难(jié)  重蹈覆(zhé)

B. (wù)  渎(xié)   噪(guō)  黄土(péng)

C. 智(ruì) 落(yǔn)   (qiè)  然无累(guó)

D. (yè)  睢(zì)    (yě)   竭驽钝(shù)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成长路上,有你真好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 字以上的记叙文。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我的母亲

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亲并不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1)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当我由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2)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 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请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地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作者老舍 有删改)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母亲哪些事。

2.文章多次写母亲的“泪”。请结合上下文,揣摩语句,体会情感,参照示例,完成表格。

 

语句

情感

示例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母亲在变乱中承受苦难的酸楚、隐忍

(1)

……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2)

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3.文中画线句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1)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对“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那盆水仙花

上学期我到横河村小支教。那天正在上课,突然,隔壁教室里传来了李老师愤怒的呵斥声:“你又来了,出去!出去!”很多学生也跟着喊。

嘈杂声影响了我的课堂,我连忙打开教室门,只见李老师正连拉带拽地把一个老头推出教室。老头六十来岁,满身邋遢,拖着个大麻袋,傻笑着一步一顿地离去。

课后,李老师告诉我,老头子是本地的孤寡老人,脾气古怪倔强,不管你上没上课,常常旁若无人地闯入教室乱找乱动,把垃圾桶翻得一片狼藉。

正说着,我班有个学生跑来,“杨老师,快,快去,陈业被那老头打了!”

当我赶到时,陈业已被老头推倒坐在地上哭喊着:“还我……我还没喝完啊,臭老头!”原来老头盯上了他手中的饮料瓶,没等他喝完就抢去了,在他眼里,能卖的垃圾简直就是“宝”。校长也赶来了,一边骂一边把老头踉踉跄跄地推出了校门。

几天后,我班正在朗读课文。“嘭”的一声巨响,教室门猛地被撞开,大家吓了一跳。一看,又是那老头。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那架势随时等着反抗我来推他。

“臭老头,出去!”“臭老头,快出去!”很多学生异口同声地喊着,整个课堂一片喧哗。当老头走近我时,我出人意料地让开了道,并向学生作了个安静的手势。

“继续朗读吧,不要打扰老爷爷捡东西了!”我平静地说。犹豫间,琅琅书声又逐渐响起。我们反常的举动让老头有些发愣。他从垃圾桶里翻出了几个饮料瓶后,竟加快了脚步往外走,饮料瓶掉出了一个也不知道。我捡起来送到他手中,他疑惑地看了看我……

又过了几天,我正在上课,教室的门又突然被推开,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竟缩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我们发现老头和以前都不大一样了!

我问学生:“老爷爷为什么会变了呢?”

“我知道,因为前几天老头子没有被老师推出去。”

“杨老师没骂他,还帮他捡瓶子!”陈业若有所思地说,“老头……老,老爷爷好像知道杨老师对他好!”

我说道:“老爷爷一个人孤零零的,每天起早贪黑到处捡破烂不容易呀,老师有个办法可以帮帮他:大家平时把丢弃的那些废品专门放进一个袋子收集起来,送给老爷爷,谁愿意负责这件事?”

“我愿意!”“我也愿意!”……好多学生都争着说。没想到陈业也抢着举手,我把这件事交给陈业负责。

从那以后,我班无论上什么课,老头子再也没有闯进教室了。

临近期末的一天,我一进教室就看见讲台上多了一盆水仙花,我惊讶地问:“这花是哪位同学放在这里的呀?”陈业兴奋地说:“老师,花是老爷爷从菜市场买来的,他让我带到教室摆在讲台上,说是谢谢同学们,谢谢您呢!”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那节课上得特别开心。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暑假里我又被临时通知回到原单位。教师节那天,遇到了李老师,我问起老头子的事。李老师说:“他死啦。”“啊,怎么死了呢?”我很是惊愕。

“暑假里,他跳入水中救上了一个小孩,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被淹死啦。听村里人说老头也不怎么会游泳。”李老师补充道,“对了,他救的小孩就是你班的陈业……”

我听着,心里酸酸的,竟有些想流泪,朦胧间眼前就浮现出了那盆水仙花……

1.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那架势随时等着反抗我来推他。

2.本文主要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说说老头的行为前后变化之大的原因。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老头是个什么样的人。

5.探究文章的结尾体现了“我”怎样的复杂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乙】孔子观于周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韩诗外传》)

【注】①宥(yò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②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③恶(wū):哪里,怎么。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好之者不如之者        乐:乐趣

B. 虚则                  敧:倾斜

C. 思而不学则            殆:疑惑

D. 满则                  覆:倾覆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此盖宥座之器          人谋而不忠乎

B. 有之                  不亦君子

C. 孔子喟而叹            公欣

D. 孔子问守庙者曰        我如浮云

3.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不思则罔            孔子喟然叹曰

B. 思而不学殆            虚

C. 此盖为宥座器          左将军王凝妻也

D. 善者而从之          回也不改

4.下面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

B. 有之乎:有这样的事吗?

C. 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们不好的地方就要改正。

D. 此谓何器也:这是什么东西呢?

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启示人要谦虚,不要自以为是。

B. 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都只谈到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

C.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的原因是孔子想要验证宥座器的特点。

D. 孔子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

 

(2017届中考贵州省安顺市卷)综合性学习能力考查

余秋雨有一篇文章叫《读书的5个秘诀》。书中说,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可现代人读书却很累、很痛苦。读书的5个秘诀是:减肥(不要滥读)、抬头(读一流的书)、排序(对要阅读的书目排队)、“返己”(也就是返回,不喜欢读的书就不要读)、“脱敏”(对流行的书要谨慎选择,真正的好书不是那么容易流行的)。

余秋雨、培根和马南邨对读书都有自己精辟的见解。现在九年级(1)班要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写出三种读书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传统阅读与网上阅读都有利有弊,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你认为哪种阅读方式好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本次活动中,请你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你喜欢的书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活动即将结束了,你也写一句关于热爱读书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

(1)沙僧也叫______________,原为天宫中的______________,被贬下界,在____________。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2)孙悟空在取经途中有几次回花果山?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B.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C. 仅仅有—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D. 未若柳絮因风起。

 

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等……

B. “好吧。”他说,“我相信你能行!”

C. 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 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B. 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C. 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狂妄自大的表情。

D.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帐蓬    刨根问底    秾阡合度    心宽体胖

B. 斑澜    解甲归田    威风凛凛    力不瑕供

C. 嗔怪    厉精图治    翻来复去    拈轻怕重

D. 碧霄    饥肠辘辘    年与时驰    咄咄逼人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jiào)    笨(zhuó)    澈(chénɡ)    塌(dān)

B. 缈(piāo)     显耀(yào)     狭(ài)       烧(zhuó)

C. (nǜ)       行(zhuì)    充(pèi)      (quán)伏

D. (sì)       刻(kē)      瓢(dān)      怪(chēnɡ)

 

成长的路上,总有一些事、一些人让我们无法忘记:或许只是一声轻轻的问候,就在自己的心头荡起层层涟漪;或许只是琐屑到举手之劳,似乎不值得提起,但走过多少个日子,依然温馨满怀······

请以“那一次,让我铭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1)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4)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2017年中考广西柳州卷)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雷

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样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是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选自《特别关注》,有改动)

(1)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概括的语言补充下面表格。

①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2)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

(3)请你按照要求进行品析。

①“我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才”不可删去,理由是什么?

②结尾段“淋湿的是母亲的心”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4)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

 

自从党中央倡导节约以来,全国人民积极行动,从“光盘”行动开始,节约的资源量已经形成了一组可观的数字。例如,我们每年在餐桌上节约的脂肪量预计可达800万吨,相当于1500万吨大豆的油脂含量,这样每年就可减少1000多万吨的大豆进口,所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从餐桌开始节俭。节俭是一种美德。

②我国人民历来崇尚节俭,先辈们在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同时,也从历史的变迁、世事的兴衰中认识到了节俭的必要性。从提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的管仲到告诫“节俭则昌,淫逸则亡”的墨子;从主张“强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的荀况到写下“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李商隐;从《朱子家训》到曾国藩家书,这些都说明了节俭是一种美德。

③节俭有助于一个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也是一个人事业有成、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诸葛亮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过着洁白朴素的生活,与人无求,于己无愧,不为物欲所羁绊,就可以把人的整个身心投入到追求的事业中去;反之,穷奢极欲、挥金如土的生活中永远不会产生崇高的理想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古语有云:“自古纨绔少伟男”,纵观古今,凡是通过艰苦奋斗取得突出成绩的人,都拥有节俭这一美德。

④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节俭,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同样与节俭息息相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一直以来都倡导全国人民勤俭节约,他曾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当前,党中央号召全国人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离不开节俭。这些无不表明节俭的重要性。

⑤其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能止于餐桌,更不能仅仅限于一时,还需要以更加宽泛的视野、更高层次的眼界,在思想上,在每一个人的生活细节上,来一次意义深远的社会改良。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有责任继承“节俭”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将这种美德发扬光大。

(原文有改动)

1.选文第段划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分析下面材料能作为选文事实论据的理由。

雷锋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节约,他的袜子总是补了又补,变得面目全非了还舍不得买双新的;搪瓷脸盆和洗口杯有许多疤子,还不肯丢掉另买;他的内衣也补了许多补丁……

 

【甲文】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选自《人琴俱亡》

【乙文】钟毓钟会稍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选自《太平广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语时不悲__________            

(2)弦既不_______

(3)稍有令__________              

(4)其父繇曰_______

2.下列句中“以”与“何以都不闻消息”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何以也(《晏子使楚》)    B. 可以为师矣(《论语》)

C. 卿何以不汗(《太平广记》)    D. 以丛草为林(《幼时记趣》)

3.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钟  毓  钟  会  稍  有  令  誉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治水必躬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文主要表现了兄弟俩的感情深厚,乙文表现了什么主旨。

 

阅读刘攽的《新晴》,完成小题。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根据诗中的具体意象,说说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第四句中的“偷”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汉字》专题,阅读了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汉字方阵】

(1)中国的美食文化风靡世界,一个“吃”字,也呈现出丰富的语义内涵。比如:花积蓄叫“吃老本”,理解透彻叫“吃透”。请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在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字,使之产生有趣的效果。

①吃________   (产生嫉妒情绪)    ②吃 ________ (特别爱吃、能吃的人)  

(2)根据语境,从“残月、孤雁、烽火”三个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仿照划线句写出恰当内容。

汉字是维系华夏文明的载体。字与字的组合,词与词的搭配,构筑我们的想象之桥,丰盈我们的情感之海:

看到“羌笛”,耳畔仿佛传来一曲哀怨的笛声,心中涌起一种戍边难归的惆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

(1)有同学根据《西游记》的内容,出了一副上联:斩妖降魔,金猴奋起千钧棒。请你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关人物、情节,选择最恰当的下联。

下联:披荆斩棘___________________

A.理想光芒永闪烁   B.保尔精神传万代   C. 保尔唱响生命歌   D.革命热情永不灭

(2)下列有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

A.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成功之处就在于创作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B.保尔是个敢于冲锋陷阵的士兵,也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宣传员。他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

C.冬妮娅和保尔以前是一对好朋友和恋人,多年后两人在筑路工地相见,冬妮娅对衣衫褴褛,只是一个筑路工的保尔感到失望,保尔对冬妮娅的“酸臭味”更是不屑一顾。

D.到后来,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从没有灰心丧气,更没有自杀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2)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

(3)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

(5)余拏一小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往湖心亭看雪

(6)杨绛先生安然辞世,她丰厚的文学遗产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永远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目前城市免费WIFI的热点数已逾9000个左右。

B. 执法人员近日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C. 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汽车工业将会向高效率、低能耗、零污染方向发展。

D. 即使每天锻炼一个小时,健康快乐才能伴你一辈子。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当今社会,不少“伪专家”打着养生的旗号故弄玄虚,忽悠公众,致使不少人上当受骗。

B. 热播剧《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周莹,原型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

C. 据统计,志愿者团队发现健在的抗战老兵有近万人,而且大部分都已风烛残年

D. 山区扶贫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首当其冲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虽然时长2小时的电影容易让观众视觉疲劳,但“战狼2”全程无尿点,观众根本没时间去考虑电影是否有漏洞。

B. “双十一”期间,各类商家采取秒杀、赠红包等促销手段,很容易让消费者冲动消费。

C. 枝叶青黄,人世沧桑,是无休无止的重复还是无休无止的进化?

D. 为防止窗户进风,要先知道风从哪里来。

 

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屋外,是皑皑的雪。我仍zhǎn转反侧,不能入眠。我在静谧的夜里,默默qí dǎo,愿我日日操劳的母亲夜夜hān然入梦,愿我日日奔忙的父亲时时身体康健。想着,想着,便沉溺在这份美好的愿景里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阳光给人光明,照亮前行的路;阳光给人温暖,呵护受伤的心灵;阳光给人力量,给人前进的动力。阳光的味道是温馨的,阳光的味道是醇厚的,人生路上总有那么一缕照射心间的阳光,让人难以忘怀。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以“我闻到了阳光的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个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①他是一个天才的好木匠。

②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他曾经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了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

③有时,他会对着一棵树说:“你呀,可以打成一个衣柜、一张桌子……”甚至,他还能比划出这柜这桌台面和腿脚的尺寸。一年后,树的主人真的要用这棵树了,找他来打一张衣柜、一张桌子。他却笃悠悠地道:“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张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他的眼力就这样厉害。

④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木匠,而且手艺很快就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备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更是活

灵活现,他给出嫁的姑娘打家具,从他手底下出来的蝴蝶、鲤鱼,让那些女孩子看得目不转睛,真害怕那蝴蝶飞了,那鲤鱼游走了。最让人惊叹的是他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个树节说不定就成了蝴蝶翅翼上的花纹,一道裂纹则被他修饰成鲤鱼的眼睛……

⑤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慢慢踱步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⑥我在老家的时候,常常满怀着崇拜看他做木工活儿。他快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自由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移,化腐朽为神奇……

⑦但是,村里人叫他懒木匠。

⑧他是懒,除了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外,请他做一些小活儿,他坚决不干。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他一律眼睛不抬地回答说:“没空儿。”

⑨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

⑩有一年,我从郑州回去,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找粪勺,粪勺的柄坏了。刚好木匠从门前过,于是我马上叫住了他,递上一支烟问:“你忙不忙?”他摇头说不忙。我立马请求:“要不,帮我安个粪勺柄吧?”他半点都不犹豫地回绝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随即,把还没来得及点的烟塞回我手里,走了。

⑾)我有些生气。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你请他?请不动的。没听人说,他是懒木匠?我来帮你安上。”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勺柄,边叨叨着:“他啊,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你知道为什么?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动斧头锯子的活少了,木匠也得做这些活。他转了几家工地,非认死理,觉得木匠坚决不能干铁匠的活。推了那些挣钱的活,非去路边等活儿干,等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儿,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

⑿我说:“这人,怪啊!”

⒀我很少回老家,对木匠的记忆也渐渐淡了。

⒁某天,在办公室干完七零八碎的事情,那些声音依然在耳边聒噪:

——你给我们写纪实吧,千字千元,找个新闻,你看着写。

——我们杂志才办,要不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

——你要不要搞搞文学创作啊,网络上狗血的故事多得很啊!

⒂我拒接了所有的邀约和请求,也许我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但我觉得我要对得起自己的文字。那一刹那不知怎的就想到了木匠,甚至理解了他当年不肯为我安粪勺柄的举动。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要的不仅仅是金钱啊!

⒃他不懒,他只是孤独。

⒄去年春节我回了老家,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我顿时觉得心里有些空,心想:他终究也熬不过去啊!

⒅隔天正好碰见他,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我递给他一支烟,问:“你在哪儿打工?”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5000元呢。”

⒆我一下子释然了,看着他说:“好啊,这个适合你!”他轻轻一笑,说:“别的不想做。”

1.文中能表现“他是个天才的好木匠”的内容有:⑴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

能表现他是“懒木匠”的内容有:⑶________________;⑷_________________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划线句。

3.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文中木匠“他”的形象特征。

4.以下对题目“活着的手艺”理解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是指木匠的手艺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使死去的树木以另一种形式“活着”;

B. 是指木匠制作的家具都非常精美,具有永久保存流传的艺术价值;

C. 是指世上的手艺都有自己特有的生命和尊严,要以敬畏之心对待;

D. 是指承载传统文化的古老手艺不会因时代发展而失去生存空间

5.试比较本文⑭⑮节与链接材料,简要说说“我”在文章中分别有什么作用。

【链接材料】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的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的叔叔于勒》

 

追寻历史意义,走出“泛娱乐化”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观

①一段时间以来,各种“抗日神剧”“宫廷戏说”“名著改编”,总会引来很多质疑之声。那些不顾史实乃至常识的粗制滥造,那些既无意思更无意义的胡编乱造,让人反感,却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信息爆炸、观点多元、文化多样的今天,应该怎么用好历史资源、做好历史传播,真正让历史对时代说话、向公众发言?

②脱下沉重、刻板、僵硬的外衣,换上轻盈、生动、鲜活的步伐,历史的“轻松”背后是社会进步、思想解放的表现。然而,以戏说代替正说,以调侃代替中立,以消费历史代替认识历史,以娱乐历史代替思考历史,可能就跌进了“泛娱乐化”的陷阱——历史变成了市场上的快消品、屏幕里的调味品,变成了抖一个个包袱、造一个个笑料。

③“在娱乐化的潮流中,人们主张对事物和人物不作评价,尤其是不作道德价值上的判断。并不是认为这很困难,而是认为毫无必要。”“泛娱乐化”背后,其实是对历史的一种“去价值化”。一切都可以被恶搞、一切都可以被消费,饭局中就难免出现诋毁先烈的唱段,电视里就难免出现奇言怪行的英雄。在这样的历史观看来,无所谓真相、无所谓真理,是非成败、高尚卑劣都不过尔尔,真可谓“节操碎了一地”。

④当历史仅归于娱乐之时,也就是历史被虚无主义绑架之时,这直接瓦解着社会的价值底座、人们的精神信仰。正如学者的告诫,如果“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最后必然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看看那些起哄让秦桧在岳飞面前“站”起来的,那些围观邱少云“特殊生理结构”的,那些瞎传“村民出卖狼牙山五壮士”的,那些连抗战都可以无所顾忌消费戏谑的……娱乐化一旦过度膨胀,其必然的结果就是审美取向感官化,价值取向虚无化,政治取向戏谑

⑤其实,很多名篇名著,都是从历史中汲取灵感。远有《三国演义》演绎历史沉思天下大势,近有《故事新编》以古喻今反思社会现象,这些名篇以通俗的方式、大众的视角讲“历史故事”,让公众在“悦读”“悦览”中有所悟、有所得,同样有利于传播历史。因此,无论怎样的“历史讲述”,都需要抱有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守住一条基本的底线,那就是不能罔顾常识、颠倒黑白,更不能消解价值、解构意义。尊重历史而不是调侃历史,敬畏历史而不是消费历史,才是“再创造”时需有的历史观。

⑥事实上,那些无聊无趣的作品,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有网站调查显示,76.97%的人认为革命战争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应坚持“严肃化,坚决基于实事还原历史真实一面”。这是对那些 “手撕鬼子” “石头打飞机”的“抗战神剧”的有力棒喝,更是拒绝历史“泛娱乐化”的民意体现。

⑦“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端正我们的历史观,以真诚敬畏对待历史,走出“泛娱乐化”,这样,我们才能担负起历史使命,走向更远的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08月14日,有改动)

1.请说说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什么是泛娱乐化”。

3.说说第段划线语句的作用。

有网站调查显示,76.97%的人认为革命战争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应坚持严肃化,坚决基于实事还原历史真实一面”。

4.简述第段的论证思路。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