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7)“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答题卡上横线内)

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mì______的秋雨啊!聆听秋雨,你会产生一mài_______悠远的情思。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yán_________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miǎo_________、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使人们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他无时无刻都在思念着外出打工的父母,盼着他们快些回来。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有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下列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黄山的重峦叠嶂,奇松怪石,令人惊叹,真是巧夺天工

B. 课堂上,语文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的大笑。

C. 文学作品凝聚着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和无比的智慧,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 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断章取义,反复斟酌。

 

遇见,是一个十分神奇的词语。古往今来,无数次遇见,带来无限美好的故事。宗璞因为遇见盛开的紫藤萝花,于是重新唤起对生活的信心;海伦·凯勒因为遇见安妮·莎莉文老师,她的生命才创造了奇迹;鲁迅因为遇见《山海经》于是开启了他丰富而奇妙的文学想象。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少于600字。

      (2)要写出真情实感,不得套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红豆树下

陈歆耕

①在绵密的江南细雨中,我伫立在古里红豆山庄的红豆树旁。当年钱谦益柳如是共同生活的红豆山庄,已了无踪迹。只余一片废墟,“硕果”仅存的只有这一棵见证了当年钱柳缠绵情史的红豆树。

②废墟反衬出了红豆树的古老、沧桑、孤傲、孤独……

③我撑着雨伞,夹在数十位观者之中,听不清大家围着红豆树在窃窃私语些什么。有着近五百年历史的红豆树,躯干之粗须数人伸臂合抱;虽已经是初春时节,可是它仍然面容枯槁,似有满腹忧愁;它的枝丫挺立,如利刃般直刺蓝天苍穹……

④唐代王维的咏红豆诗最有名:“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可是,江南春雨,却催不出这古老红豆树的新枝,它已经有80年未开花结果,到哪里去采撷红豆?远近的老百姓把它视作“神树”,逢年过节,有很多善男信女来树下烧香跪拜。这些善男信女在心中祈祷些什么呢?

⑤我收起了雨伞,索性让细雨浙浙沥沥地滴落在自己的面颊上。流连在红豆古树下,我想得最多的。还是写出传世史著杰作《柳如是别传》的国学大儒陈寅恪先生。在史海跋涉20年,用文言文写就、80余万字、厚厚三大卷的《柳如是别传》,让很多人不理【解析】
一位史学大儒为何要耗费如许光阴,为柳如是这位曾经沦落风尘的女子作传?其实,只要熟悉柳如是全部人生经历的人就会明白,寅恪先生为柳如是作传,其意旨不在为钱柳姻缘留下翔实的历史记载,或传播一段轰动一时又为世俗所诟病的爱情佳话。他是要为一位生于国破家亡的乱世,却表现出超凡民族气节和风骨的奇女子作传,是为一种伟大的人格和魂魄作传。而柳氏这样一种“风骨”,与寅恪先生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血脉、心灵上则是相通的。寅恪先生以此大著“痛哭古人,留赠来者”。我们这些后来者,在面对先生的精神遗产时,是否存有几分愧疚呢?

⑥据记载,在钱牧斋80岁大寿时,柳如是为他做寿。恰逢红豆树二三十年后又一次花开满树,她从阁前的红豆树上觅得仅有的一颗红豆,作为寿礼呈上,使钱谦益大喜过望。红豆有情,可显然不是为钱某人开花结果的--钱氏在明灭后降清失节不说,又不愿过隐居生活,遂不听柳氏的反复劝说,非要到清廷去谋一官半职。柳氏则坚决不肯随同前往,做降臣命妇。没有想到,钱氏到京后不被重用,半年后只好托病回老家。他的仕途失意,成全了柳氏在田园山水间安享夫妻生活的愿望。我坚信,有生命的美丽的红豆之花。肯定是为从内而外皆美洁如玉的柳如是而开的。

⑦世间空余“钱牧斋”,“如是”风骨何处寻?

⑧从柳如是到陈寅恪,昂然挺立、傲视红尘的红豆古树,可以看作是他们人格的象征吗?

⑨我觉得。需要到红豆古树下跪拜的。倒是那些缺钙、惠软骨病的人……

⑩可惜的是,此刻,在红豆树的废墟周围,推土机正在发出轰鸣,施工车辆穿梭往来,一厘再造的红豆山压将在这里重现。令我忧虑的是:人工再现的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的红豆山庄,加上熙来攘往的红男绿女,反倒会把孑然孤傲的红豆古树给淹没了--我更欣赏它现在的模样,一副卓尔不群的身姿!

⑪不知道红豆古树何时能再发出新枝,何时能再开花结果。它那古老沧桑的面容,给我带来的是无限惘怅和忧思……

1.作者笔下的红豆树有什么特点?请联系全文分点归纳。

2.文中多次写到春雨,有什么作用?

3.作者为什么要花较多的笔墨叙写陈寅恪撰写《柳如是别传》这件事?

4.第⑩段写到,已成废墟的红豆山庄将要再造重现,作者为什么反而觉得可惜?

5.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阅历与读书

①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我此时重读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可见,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的认知;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长的良师益友。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

④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叉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

歌德说:“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

 

阅读司马迁的《屈原列传》,完成下列小题。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

屈原既绌

……

顷襄王怒而迁之。

……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节选自《史记》

【注释】①属(zhǔ):写作。②绌(chù处):通“黜”,废,罢免。指屈原被免去左徒的职位。③察察:洁白的样子。④汶(mén)汶:浑浊的样子。⑤皓(hào)皓:莹洁的样子。⑥温蠖(huò获):尘滓重积的样子。

1.解释加点词语。

⑴争宠而心其能________    ⑵能以皓皓之白________

富贵________            ⑷便还家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王甚任            怅恨久(《陈涉世家》)

B. 平伐功            卜者知指意(《陈涉世家》)

C. 非我莫能也        不足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D. 作《怀沙》之赋    当立者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借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屈原列传》记叙了屈原充满悲剧性的一生,请根据选文说一说其悲剧命运的根源是什么?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的小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上听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注释】①758年,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写下此诗。②去长沙:汉代贾谊因受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③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押韵倒置作“落梅花”。

1.第一句借用汉代贾谊的典故,有什么用意?

2.诗的三四两句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简述其作用。

 

语文实践活动。 

扬州市梅岭中学准备举行“走近曹文轩”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20164月,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这是我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曹文轩在回答《每日新报》记者时说:我希望中国的批评家对同胞们写的好作品,应当像欣赏西方文学一样来对待。中国有中国的灯火,不要总是点洋烛。

⑴请问画线句子有什么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曹文轩的作品中少年们的成长及周边的生长环境是通过独特的视角来展现的——他借助儿童特有的感知和认知方式,很好地完成了对纯美世界的构筑。他的唯美世界是由其家乡苏北农村特有的大麦地、芦苇荡、油麻地、草垛、小河、水牛、船只等构成,乡土风情孕育了其小说中特有的乡土风貌。他的独特性并不仅仅在于此,更在于他作品还常常出现这样的语言:

四月蔷薇养蚕忙,姑嫂双双去采桑。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桑篮挂在桑树上,抹把眼泪捋把桑。   

桃枝插在天门上,出门一一望麦儿黄。

这也端阳,那也端阳。

——《青铜葵花

(2)请指出以上材料中的物候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依据以上材料,探究曹文轩作品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

(1)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2)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3)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4)________________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5)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陈涉世家》)

(6)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7)泉水激石,_____________。好鸟相鸣,_____________ (吴均《与朱元思书》)

 

根据拼音,在括号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生命如一hóng清水,需要流动。也许有时会变得浑zhuó,但生命之水将川流不息,在浩荡之中再次变得清澈,变得bó大,变得浩瀚无垠。在阳光的照耀下,可以升腾为天上的云彩,也可以化作雨露,给干hé的土地以绿色的希望。 

 

 

 

 

 

 

 

 

 

 

 

 

 

 

 

 

 

 

 

 

 

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我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戴在鼻子上”一句中的“我”是代词,“在”是介词。

B. “半个钟头”是偏正短语,“聚拢起来”是补充短语。

C. “我赶紧涉水而过”一句中的“赶紧”是状语。

D. “由于我有了这种防御,就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是递进关系复句。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林中小溪》选自《林中水滴》,作者普里什文,美国作家。本文通过小溪流过森林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出融入自然、亲和自然的感情,表现出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哲理。

B. 《画山绣水》作者杨朔,现代散文家。这篇散文从漓江上观赏山水自然风景出发,去发掘因奋斗而取得美好生活的内涵,表现出珍惜现在、创造未来的人生理想。

C.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

D.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骈文,选自《六朝文絜译注》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着力刻画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的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美国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更有效的利用核能制取氢气。

B. 王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C. 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D. 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为了做好太湖蓝藻治理工作,省委主要领导赶赴无锡,下车伊始便亲临现场查看情况。

B. 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

C. 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美丽的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一块冰冷的“大石头”。

D. 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意(qiè)     (shà)    聚(cuán)    (jìng)

B. (shù)     褛(lán)    (jìn)      红(yīn)

C. 淅沥 (xī )     秀颀(qú)    子(yǔ)      (biǎn)

D. (suǐ)     (suī)    卜(zhān)    谷忘反(kuī)

 

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给_______的信

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作文。

这是一个没有太阳的寒冷的冬日的早晨,一群黑人翘首远方。

远方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个白种女人的身影。这时,人群几乎要欢呼了。无疑,她就是黑人们共同等待的伙伴。在这个国家,白人与黑人一向是互相敌对的,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亲近?

这是一个偏僻的小站,公交车每两个小时才来一趟,而且这些公交车司机都有一种默契:有白人才停车,而偏偏这附近住的都是黑人。据说,这个白种女人是个作家,她住在前面3英里处,那里也有一个车站。可为了让这里的黑人顺利地坐上公交车,她每天坚持走3英里来这里上车,风雨无阻。

黑人们几乎是拥抱着将女作家送上了车。

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书写要规范、美观、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本人姓名及学校姓名。

 

综合实践: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2017年的教师节刚刚过去,班委会决定举行一次“师恩献礼”活动。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①请你为本次活动你一个富有文采的主题。

②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个开场白。(不少于100字)

 

名著阅读

早在19世纪初期,一位法国教师走出生物实验室,投身旷野,从此与渺小的昆虫相伴,唱出了生命的赞歌:

你们撕裂动物而我研究活体;你们把它变成悲惨而可怜的物体,而我使它变得可爱;你们在拷问室和解剖室工作,而我在蓝天下观察,倾听知了歌唱;你们用细胞和原形质做化学实验,而我在昆虫高尚的行为中研究它们的本能;你们窥探死亡,我观察生命。

最终他成为举世闻名的(      )家、(       )家和(       )家,他就是(         )(人名)。在他人生的最后35年,他是在(       )(地方)度过的,并且完成了《昆虫记》的后9卷。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无 言 之 爱

晓晓

(1)母亲是个哑巴。

(2)在我出世之前就是。小时候的我总是眨着一双奇怪的眼睛,瞅着只会啊啊乱叫和手舞足蹈的母亲,瞅着瞅着,懂些事理了,我便抬不起头,甚至感到羞耻和仇恨。因为母亲的缘故,我额外地多受了他人的欺负。虽然哑巴母亲会适时出现,拼命护卫着,可是却往往适得其反,让我陷入更无法逃避和尴尬的境地。

   (3)上学后,我最怕的,是雨雪天的突然降临,因为母亲会第一个把雨具和衣服送到学校。哑巴母亲不知道在哪能找到我,那么大的学校那么多的孩子,她根本就不知道该往哪儿找。找急了的母亲,便只好“问”路了。回答她的,是哄笑,是围观,是模仿,赶也赶不走,自己也脱不了身。她急,简直要出手打人了,这更激发了围观者取笑逗闹的兴致。因急着把东西送到我的手上,最终她还是忍住了愤怒,又是作揖又是赔笑,巴望着逃出重围继续寻找孩子。

   (4)这一切,全被远远躲着的我看在眼里。我躲得远远的,躲得严严实实。我情愿淋着雨回家,情愿冻得浑身发抖冻出病来,也不愿去接母亲手中的雨具和衣服。直到放学了,我会远远地绕过母亲,偷偷朝家的方向跑,把孤零零焦急寻找自己的母亲扔在学校,像没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

   (5)天很晚很晚,学校空寂无人了,母亲才沮丧地回家。一进家门,看见平安坐在那里的我,她眼睛里波光一闪,抽了抽鼻子,放下东西,像没事一样,继续做活儿去了。我却觉得很高兴,有赢了的味道。

   (6)渐渐地,母亲和我之间,不但没有了任何交流,也越来越陌生。我见到母亲就跑,哪怕在路上遇见了,也像不认识一样。对于母亲在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指手画脚的叮嘱和关心,我要么置之不理,要么回敬以虎狼般的咆哮和拒绝。

   (7)在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顽固而坚定的想法———离开这个让我抬不起头的家,离开只会给我带来羞辱的母亲,离开这片缺乏温情、友好和暖意的土地。

   (8)于是,我拼命地读书,以超出常人的意志和顽强,从村小学到乡中学,到镇上的高中,再到远在省城的大学。我惟一能做的,似乎只有读书,读得全村乃至全乡人对我只有仰视的目光了,还是读。

   (9)从上中学起我就开始住校,一个月回家一趟,取些米和咸菜———母亲再也不往学校送了。因为父亲老实愚笨,而且身体有病,干不了重活,母亲只得养猪养鸡打柴挖药材,还干苦力挣钱,甚至她还偷偷到远远的地方乞讨。

   (10)有一次,在外乞讨的母亲被狗咬了,伤口化脓感染了好长时间,我都不知道。偶尔回家的我从不关注母亲的一举一动,我的眼里,只有读书。不幸的是,同村同学告诉了我母亲乞讨的事,我当即气得撕了书本,从学校出走了。后来我才知道,母亲用满满一篮子鸡蛋托人写了厚厚一沓寻人启事,四处张贴,村里乡里还有镇上。寻人启事上说:再不去丢人现眼地讨饭了,只要孩子能回来。流浪的我因一连几天吃不上饭,就回来了,从此长住学校,再不回家。

    ⑾终于有一天,大学毕业了的我想把根儿扎在省城。因而,除了父亲去世回家过一次,就再也不曾踏上家乡的土地。母亲一人守着孤单冷清的家,还不停地给我寄钱,把积攒的零钱换成整钱,再央人帮着写好汇款单,汇到城里。我有些不安和内疚,但碍于面子我不能“回头”。每年春秋两季,她还会寄出亲手做的布鞋和棉鞋。母亲从没想过儿子喜不喜欢,会不会穿,只管做,用心地做,不间断地做,当做一年到头最重大的事情来做。

    ⑿上个月,从未出过远门的她,由乡里到镇上到县城再到省城,手里拿着写有我地址的字条,满城市寻找着。等终于看到两年没见面的我时,母亲老泪纵横!黑瘦且布满沟壑的脸,像枯萎的黄菊被浇上了水。她颤巍巍地从里怀摸出一双崭新的布鞋,捧到我眼前。那双松树皮般粗糙的手,指指我的脚,又指指布鞋,一双浑浊却闪着泪光的老眼,定定地盯着我,生怕我会从她视野里消失……

    ⒀我再也受不了了,“扑通”一声,万般负罪地跪在了哑巴母亲的面前……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①作(          ) ②笨(          ) ③积(          ) ④沟(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虽然哑巴母亲会适时出现,拼命护卫着,可是却往往适得其反

适得其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于母亲在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指手画脚的叮嘱和关心,我要么置之不理,要么回敬以虎狼般的咆哮和拒绝。

置之不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开头以“母亲是个哑巴”这一句单独成段,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4.母亲为“我”送雨具和衣服时,“我远远地绕过母亲”,“把孤零零焦急寻找自己的母亲扔在学校,像没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母亲虽不会说话,课内心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自己的孩子说。请你为母亲设计一段内心独白,表达母亲此时的内心情感。

5.文章中的“我”为什么“读书,读得全村乃至全乡人对我只有仰视的目光了,还是读”

6.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⑿段中画线的句子。

7.文中“我”最后以下跪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母亲的情感,我们在生活中也一定有过误解母亲的时候,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以后应该怎样和母亲相处?

 

(乙)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若将追蛇者;蛇怒,复昂首欲吞之,蜘蛛引丝疾上;久之,蛇又将行矣,蜘蛛复悬丝疾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飚下①,踞②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③其脑果腹而去。

(选自薛福成《物性相制》)

【注释】①飚下:带着一股风跳下。②踞:趴。③盬(ɡǔ):吃。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1)见一蜘蛛布网壁间 (      ) ⑵蜘蛛乃酯其脑果腹而(          )

2.文中的蜘蛛最后是怎样杀死大蛇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3.读了这则短文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一)古诗文阅读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则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1.《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 (            )的经典著作之一。

2.解释下列加点字。

弟子其劳(                    )         君子于义(                )

3.前四节谈“行孝”的问题,那么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怎样行孝?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5.“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什么道理?请谈谈你的理解。

 

从小学到初中,同学们诵读经典诗词,一定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诗词佳句,语文活动课时,小明同学出了一个上联,要求同学们根据所积累的诗词内容对出下联:

上  联:遇困境当思柳暗花明

下  联:                  

 

古诗文默写。

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龟虽寿》)

②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

③自古月圆人不全,这总是会留给人们无限的遗憾和怅然,于是宋代的苏轼在《水调歌头》一词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把这遗憾化作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传唱至今,历久弥香。

④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体现诗人的民族气节、表明舍生取义的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⑤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自喻中虽感惆怅,却表达积极与豁达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画线的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

①漫(     )   ②曲(     )    ③shàn自(     )    ④竦zhì(      )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后面的问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

___ ②秦王不 ___      ③天下缟素 ___

④长跪而___          ⑤ 寡人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写秦王神态的词语有“不悦”“__________ ”“ 色挠 ”,表现了秦王骄横凶暴、_____的特点。

4.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5.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

 

(二)棉花糖

那年,老家的炊烟像云朵一样悠悠地飘着。 晌午,父亲拖着一身的泥巴吭哧吭哧地走回家。这日头!父亲心里一阵嘀咕。“回来了?”母亲把毛巾递给父亲。“嗯,先喝口水。”父亲走到水缸边,用勺满满地盛了一碗凉水,咕噜一声灌进肚里。 我那时年龄小,每天屋里屋外跑。父亲背着一大摞农具进院门时,我每次比母亲跑得快。

“丫头,又看我喝水?”父亲滴着汗珠朝我笑。“甜吗?爹。”我两手搭着缸沿咯咯地笑弯着头。 “甜,很甜,像吃棉花糖。” 爹又笑。

于是那天起我记住了棉花糖的滋味,做梦也想吃棉花糖。后来我上学了,看到学校的门口有流动的商贩卖好看的棉花团一样的东西。同学们说那是棉花糖。棉花糖?我禁不住诱惑,用零碎的硬币买了一小团吃。真的很甜,还带着香味。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父亲陶醉的样子。父亲说缸里的水是棉花糖味,这是真的吗?难道是棉花糖化了变的?

我急切地穿过窄窄的田埂,我没见到父亲行走的身影,却看见母亲提着竹竿沿着河塘在追赶鸭群。我打开家门,扔下书包就蹿到院里的水缸边。我个子矮,踮着脚看不到水的影子。我端来一把椅子站上去,才终于看见那一汪被父亲快喝光了的棉花糖水。

“你不要命了?”母亲不知啥时候进来的,见我的头隐没在缸里,大叫起来。 我后来对母亲说:“没有您一声叫,我也许就掉不进缸里去,也不会明白缸里的水根本不是棉花糖的味。”

父亲惊慌地把我湿漉漉从缸里拎了出来,嘴里咕噜噜地想说什么。然后我看见父亲舀了一瓢水喝,父亲那会儿喝水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当然我不敢问缸里的水甜不甜,因为我已经知道水不是棉花糖味的。惊魂未定的母亲给我换干衣服后去了堂屋,我根本没想到她会去找那根赶鸭的竹竿来打我。

“你这是作啥?放下!”父亲扔了水瓢吼道。“今天不打她一下,明天还会掉进缸去。”母亲气着说。 我受了太大的惊吓,在两个水缸缝隙里躲藏。 “出来!”父亲朝我喊。我从缸缝里看见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不出来我要砸缸了!”父亲嗓门特别大。

我只好出来,我想父亲一定不会打我,因为他从来没打过我,刚才还阻止了我母亲的竹竿。但我很快感到不妙了,父亲的眼睛转来转去显然是在寻找打我的家伙。果然父亲在堆满农具的墙角一顿乱翻,第一次他拿起一根粗大的竹棍子走到我跟前,把我吓得半死。第二次他换成扁担又走到我跟前,我哭着求饶。第三次他拿起一顶草帽,我破涕为笑。然而父亲还是没打下来。而这时让我惊奇的是父亲蹲在地上拼命地在拔一根草。拔草作啥?我呆呆地看着父亲。

“站好了!”父亲站起身命令我。 我很听话,毕恭毕敬地站着。随着一阵风吹过颈部,父亲说惩罚结束。原来父亲用那根草在我脸上打了一下。我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有点痒。晚上,父亲来到我床头边,问:“丫头,疼吗?”我大哭起来,紧紧地抱住了父亲。

“小孩子不能喝生水,要得病的。”父亲微笑着对我说。“今天我买了棉花糖吃,爹不是说缸里的水和棉花糖一个味吗?”我伤心地说。“爹骗你的。”父亲愣愣地看着我。

父亲走的那年我正读大学。有一天,我接到加急电报,告知父亲病危的消息,我连夜乘火车赶回老家。父亲一直等着我,在病床上他老泪纵横地捏紧着我的手。可父亲的手冰冷。

“爹…….这辈子…….只打过你……一次。”父亲喘着气说。 “您……一次……也没打过。”我感动得泣不成声。 母亲在一边默默地流着泪。 “爹,还记得这个吗?我把它带回来了。”我从书包里取出一个小布包,一层层地打开。

“一根草?”周围的人全惊讶万分。 我把那根草轻轻地放到父亲的手心上,然后我把自己的手放上去,再把父亲的五指合起来……

1.请说说文中“一根草”的特殊含义。

2.本文描写了一位慈爱的父亲,主要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的?请简略概述。

3.水缸里的凉水明明不甜,父亲为什么要说“甜,很甜,像吃棉花糖。”?

4.“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用了什么描写,表现父亲当时怎样的心情?

5.你是否赞赏文中这种父亲?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桥在水上

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许多座桥,桥总是架在水上。

星期天清晨,一片宁静。我站在一座桥上看风景。

桥上没有行人,桥中央的栏杆旁躺着个男子。这几天,我每天从桥上走过,总能看见他蜷缩在这里。

一辆红色小轿车出现在桥头边。车门开了,两个孩子从车里跑了出来,后面是一位中年妇女。男孩六岁模样,女孩小一些。孩子们朝桥上跑来,女人站在桥头观望。

两个孩子各抱一个纸袋,奔到男子身旁站住。早上好!男孩女孩异口同声说。   

早上好!男子翻了个身,坐了起来,靠在桥栏上。他头发蓬松,胡子拉碴,深色的夹克衫满是污迹。

这是你的早餐!男孩把手里的纸包递过去。这是你的苹果!女孩把手里的纸包也递了过去。

女孩双手撑在膝盖上,你吃吧,这是我妈妈做的三明治。

男子疲惫地说,对不起,昨天晚上我发烧了,还不想吃,谢谢你妈妈,我一定会吃的。女孩说,哦,我发烧的时候,也不想吃饭。

我克制不住自己的好奇,站在桥栏边,装作欣赏河上的风景,一字不漏地听着他们的对话。

先生,男孩问,你为什么睡在这里呢?

我没有房子。

女孩马上说,你可以住到我们家去,我们家有房子。

谢谢你,可我不能去你家。

为什么呢?女孩很惊奇。

那不是我的家,每个人都应该住自己的家。

你的家在哪里?男孩问,。

我的家在外地,房子被大水冲掉了,我没有家。

两个孩子沉默了。过了一会儿,女孩问,先生,我能不能抱抱你呢?不,不不,男子惊慌地缩了缩身子,低头看看肮脏的衣服,我很久没有洗澡了……话还没说完,女孩伸出细小的胳膊,绕住男子的脖子,男子犹豫了一下,紧紧地抱住了女孩。随即,男孩也扑过去,三个人拥抱在一起。

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一动也不敢动,怕扰了桥上这无比温馨的一幕。我问自己,我会让自己的孩子去拥抱一个肮脏的发着烧的乞讨者吗?我知道,我是宁愿给钱给物也不愿让孩子这样做的。我遥望对面桥头的母亲,她依然站在那里,粉红的围巾飘动。

我能和你玩一会儿吗?一转眼,女孩已经坐到男子的膝盖上,像自家亲人一样。男子激动得声音发颤,我怕是感冒了,会传染给你的。女孩说,不要紧的,我打过感冒预防针。男子说,可是,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玩的呀。

我有玩具!男孩从口袋里掏出一辆掌心大小的玩具汽车,递给男子。男子接过去。看了看,往地上一收一放,小汽车呼啦一下滑了出去。三个人趴在桥上一起玩了起来。咯咯咯的笑声在空气里震荡,传得很远。

太阳升高了。桥头的母亲抬手看了看表,喊道,孩子们,时间到了,该走啦!两个孩子依依不舍地站起来,和男子挥手说再见。可是不一会儿,两个孩子再次飞奔而来,每人给男子手里放了一张纸币。女孩说,妈妈说了,谢谢你陪我们玩得那么开心!男孩说,谢谢你让我们有这样快乐的早晨!

谢谢你们,我也非常快乐。坐在地上的男子扒着栏杆摇晃着站起来,他伛偻着身子,不停地挥手,谢谢,谢谢,告诉你妈妈,这是我来到这个城市最快乐的一天!

桥上这感人的一幕,让我怎么也平静不下来。良久,我缓过神来,走过去,给了男子一些钱。男子正在流泪,他说他的孩子们寄养在亲戚家,等他赚钱寄回去。可是他病了,没钱医治,又不能打工,只能暂时在桥上乞讨度日,这几天发烧了,头痛欲裂。他曾想从桥上一跃而下,可是今天,上帝派这两个孩子带信来,让他一定要活下去!

(作者王周生。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2.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桥在水上”的作用。

3.从画线句中找出几个体现细节的词语,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4.文中那个中年妇女的形象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探究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5.依据本文的主题和意境,写几句描写景物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