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能事倍功半

B. 为了出版这本画册,李彬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时间。

C. 要真正营造一个细胞生长的世外桃源也不是一件易事,除了要有合适的培养基之外,还需要许多其他条件。

D. 短短两年,他以2亿自有资金获取了10亿巨额利润,这惊人的财富增长速度确实匪夷所思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摇(yè)______    ②(jīn)______持   ③中西合(bì)______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古诗文名句、作家、篇名。

①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

_________________,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③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见欢》)

⑤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______》)

⑥若待上林花似锦,__________________。(杨巨源《城东早春》)

⑦《爱莲说》中表意与《红楼梦》中“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淖陷渠沟”相近的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自己的观察,选择本班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一位同学作记叙对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通过一两个具体的事例写人;②写出人物个性的动作和语言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请问“塞下秋来风景异”“异”在何处?

2.请说出这首词作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京中有口技者         

宾客大宴        

众宾       

八尺屏障         

满坐寂然            

儿乳        

妇拍呜之             

         

2.为什么作者在前后都要交代表演者使用的道具?

3.这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口技人表演的九种声音。依据原文,它们分别是_____   _、妇人惊觉欠伸声、其夫呓语声、儿醒,大啼声、_____ __、儿含乳啼声、妇手拍儿,口中呜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

4.与“宾客意少舒”中“舒”的意思相同的是(  )

A. 心情舒畅    B. 动作舒缓    C. 舒筋活血

5.与“不能名其一处”中“名”意思相同的是(  )

A. 莫可名状    B. 至理名言    C. 有名无实

6.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妇 抚 儿 乳,儿 含乳 啼

7.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父亲丰子恺,平日作画,喜欢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记得抗战前在故乡时,他曾画过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上都系着一根绳子。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帮我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到了。他笑着说:“牵羊的时候,不论几只,只要用一根绳子系住带头的那一只,其余的都跟上来了。”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他重画了一张之后就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分说从前有个杜处士,珍藏着一幅《斗牛图》,是唐朝名画家戴嵩的作品。有一天他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晒,一个过路的牧童看到了,说:“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竟给批评起名画家了,这还了得,便很不以为然地问错中哪里。那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总是紧紧地夹在两股中间的;画上的两只牛,尾巴都翘了起来,这不是画错了吗?父亲在结束故事时感慨地说:“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父亲说到做到。有一次为了画一幅《背纤图》,他事先特地到河边去进行实地观察,发现来往货船走在最前面的纤夫大多是倒走的,经过了解,才知道倒走能够掌握航船的动向,可以随时通知其他的纤夫改变纤法。他便按观察所得画了这幅《背纤图》。

1.用曲线在文中画出能表现这篇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

2.文中记了三件事,根据记叙要素的知识,你认为第一件事的结果是什么?

3.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之间有一个过渡句,找出来。

4.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的内容。

第二件事: 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

5.丰子恺先生对子女说“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这句话强调了什么?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哥白尼在他的《天体运行》一书中,以他给教皇的一封信开头,他在信末说:“假使有一知半解的人,并无数学知识,而根据《圣经》这一段或那一段妄肆批评或者驳斥我的著作,我不但不预备答复他们,而且还要轻视这样的无知的见解。”这是一封科学向宗教挑战的信。哥白尼直率地把问题提到当时欧洲最有权威的教皇面前,可见他的革命精神和决心。

《天体运行》出版以后,即使是宗教的革新者马丁·路德也骂哥白尼是疯子,并且引证《圣经》上的话来批评地动学说,天主教起初还没有注意这个学说的革命作用,到16世纪中叶,地动学说学说的影响慢慢地被他们觉察了,他们才惊慌起来。当时镇压进步力量的罗马教皇的异端裁判所,吏以恐怖手段威胁相信地动学说的人。1600年,忠于真理、忠于哥白尼学说的意大利天文学家布鲁诺因为到处宣传地动学说,到处被新教和旧教的教会驱逐出境,被异端裁判所活活烧死在十字架上。伽利略也因为信仰和传播哥白尼学说,在1633年他已经70岁的时候,还被审讯,受到严刑的威胁。1616年起,教皇宣布把《天体运行》列入禁书,直到1757年,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已经确立很久,地动学说成了天经地义,这才解除禁令。1822年,教皇才被迫承认地动学说。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压抑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1.第一段文字引述了哥白尼给教皇信中的一段话,表现了哥白尼__________      的精神。

2.第一段中的画线句,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   _。

3.第二段文字叙述了哥白尼学说战胜神权的过程,作者列举了三个史实来说明这场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残酷性。这三个史实是:

4.“1822年,教皇才被迫承认地动学说”,句中“才”不能去掉,理由是___   ___。“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压抑的力量战胜了神权”,“终于”一词的含义是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著名长篇章回体小说《________》中的一个故事,请你写出这部小说中其他英雄及其故事的名称,(例:武松打虎)

(1)___________   __       ___;(2)_____________     __  _。

 

下列说法中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好友邀请你去他家,你说:“好吧,明天我一定准时光临!”

B. 石化公司代充液化气的工人,将气瓶送给客户说:“运气上门!”

C. 小刘对刚作完非典防治报告的教授说:“你的报告对我有一定的帮助,我们有信心防治非典。”

D. 同学夸你作文水平高。你很高兴地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嘛!”

 

对下列句子描写手段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他的脸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2)孔乙己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不是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

(3)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4)他脸上黑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

A. ①心理描写  ②语言描写  ③动作描写  ④外貌描写

B. ①神态描写  ②对话描写  ③心理描写  ④肖像描写

C. ①心理描写  ②对话描写  ③心理描写  ④神态描写

D. ①神态描写  ②语言描写  ③动作描写  ④外貌描写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的全部内容。

B. 通过对《孔乙己》《范进中举》两篇文章的学习,使我们对封建科举制度有了一定的认识。

C. 病房的护士在给他扎针输液的同时,还承担了他的一日生活,为他洗脸、倒水、送饭……

D. 防治非典,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居室通风,切忌不能关闭门窗。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布置格式)

B. 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规矩)

C. 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态度)

D. 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前年)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dú)     附hé)    俯kàn)   不置辩(xiè)

B. wǎn)    出(zhàn)  公(zhāi)  五彩斑lán

C. tiǎn)   元(jiě)   阔chuò)  争奇斗yán

D. dié)    作jī)    候(shì)   前倨后gōng

 

以“余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释义】①余留的气味、味道;②留下的耐人回味的意味。

要求:

⑴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⑵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⑷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栀子花,旧庭院

许冬林

    ①我很喜欢开白花的灌木类花树,像茉莉、木槿、栀子……开起花来,一朵朵都是心思简静,悠然芬芳。

    ②童年时,我家有一棵单瓣栀子,大伯家有一棵重瓣栀子,都是姑姑出嫁前栽的。花树长大了,开花了,我和堂姐刚好到了戴花的年龄。

③那时候,每天早晨,母亲已经将带露盛开的栀子花掐回来,就给我梳辫子戴花。我坐在窗台边的椅子上,闻着花香,觉得晨晓潮凉的空气都有殷勤待我的情意。我戴着洁白的栀子花,穿着杏黄色的连衣裙,背着小书包,走在乡村的小路上,觉得整个世界都很美。觉得自己是一只白色的蝴蝶,幻作了人形,来人间游览,处处都有新奇和感动。多少年过去,我一直觉得那一段时光最有人间的美意。

④少年时读过一首古诗: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读过就喜欢得要命。成家后,住公寓楼,住在楼上,养花不易。幸运的是住一楼的邻居家有个庭院,院子里栽有栀子花。我就有福气了,时常傍在阳台边,享受那摇荡蓬勃的花香,领受那饱满甜蜜的情意。后来,又贪心,终于抱回一大盆的栀子花,养在家里,一养多年。养到后来,就像养了一个女儿,一边欢喜一边念念放不下。花开时节,一朵一朵的白蝴蝶落在绿叶里,灿然开放。我们枕着花香入睡,浮游在花香里饮食起居,世事悠然,无哀无忧。

⑤有一年,在北京的一处广场边,看到人卖花,其中就有栀子花。那花枝叶稀疏,花开胆怯,眉目之间甚是楚楚可怜。可能还是气候和水土的原因,养得不够丰润有神采。我彼时离家已有些日子,再见栀子花,如遇流落在此的故人,又感动心酸。身边有一位西北长大的朋友,我问他,知道那是什么花吗?他一脸懵懂茫然。他说他们那边没有栀子花,也没有莲藕,没有菱角……我听了,替他遗憾半天。我一直以为,有家的地方,就有栀子花,有村庄的地方就有栀子花。人总要在水气和花气里长大。

⑥我奶奶年轻时守寡,她自觉是个不幸的人,自此穿衣再不穿艳色,连从前的绣花鞋子也摁进了箱底。但是,却一辈子保持着戴栀子花的习惯。初夏的浓荫下,坐着一位身穿藏青色斜襟褂子的老人,她头发绕在脑后,绕成一个扁圆的髻,髻边斜插一朵栀子花。她颤颤走动在树荫下,一阵一阵的香气软软袭来。戴花的奶奶,有着观音一样的慈悲温和的美。

⑦栀子花,开在南方多雨的庭院里,开在简洁庸常的平民生活里。她多像一个素色的女子,没有遗世独立,也不轻易伤感。她只以一种温婉清美的姿态,将一种小格局的生活撑得格外饱满,撑得别具情味。

(选编自《散文》2015年8月刊,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说说南方的栀子花有哪些特点?请从色、味、神等角度加以概括。

(1)色:_________(2)味:__________(3)神: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文本,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在第④小节引用古诗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开时节,一朵一朵的白蝴蝶落在绿叶里,灿然开放。”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该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第⑤小节,分析加点词语“感动”“心酸”的原因。

感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童年的朋友》中的外祖母乐观坚毅,引导你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月迹》中的奶奶童心未泯,有生活热情,带领你走进高尚的境地。请简要分析本文中奶奶的形象并写出她对你的启示。(80—100字)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什么才是有品质的生活

林清玄

①有好多人喜欢讲生活品质,他们认为花的钱多、花得起钱就是有生活品质了。于是,有愈来愈多的人,在吃饭时一掷万金,在置衣时一掷万金,拼命地挥霍金钱;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要如此,他的答案是理直气壮的——“为了追求生活品质!为了讲究生活品质!”

②生活?品质?这两样东西到底意味着什么呢?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下寻求该条件最好的风格与方式,这才是生活品质。

工匠把一张桌子椅子做到最完美而无懈可击的地步,是生活品质;农夫把稻田中的稻子种成最好的收成,是生活品质。穷人买一个馒头果腹,知道同样的五块钱在何处可以买到最好品质的馒头,是生活品质;家庭主妇买一块豆腐,花最便宜的钱买到最好吃的豆腐,是生活品质。

④整个社会都能摒弃那不良的东西,寻求最好的可能,这个社会就会有生活品质了。因此,我们对生活品质最大的忧虑,不是小部分人的品味不良,而是大部分人失去求好的精神了。

⑤在一个失去求好精神的社会里,往往使人误以为摆阔、奢靡、浪费就是生活品质,逐渐失去了生活品质的实相。进而使人失去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只好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服装、皮鞋,以至名建筑师盖的房子,来肯定自我的生活品质,是为什么现代社会名牌泛滥的原因。

⑥有钱人从头到脚,从房子到汽车,从音响到电视用的都是名牌,那些名牌多得让人忘记了自己名字。

⑦一般人欣羡之余,心生卑屈,以为那是生活品质,于是想尽方法不择手段去追求“生活品质”,甚至弄到心力交瘁、含恨而死。

⑧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在这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再进一步,生活品质是因长久培养了求好的精神,因而有自信、有丰富的心胸世界;在外,有敏感直觉找到生活中最好的东西;在内,则能居陋而依然能创造愉悦多元的心灵空间。

⑨生活品质就是如此简单;它不是从与别人比较中来的,而是自己人格与风格求好精神的表现。

(选自《杂文月刊》2015.9,有删改)

1.文中第③段画横线处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首先,从很多人对生活品质的错误理解说起;接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摆事实、讲道理展开论证;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第⑤节,你会发现“现代社会名牌泛滥”有一个渐次发展的原因,请根据该段内容用简洁语言分点概括。每点不超过10字。

4.周国平在课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中,提到了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往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

材料二:“每当北京举办世界名画展览时,便有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来到首都,在名画前流连忘返。”

请围绕“有品质的生活”的主题,结合文中观点,对少女青年画家略作评析。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陆羽,字鸿渐。天宝中,太守李齐物见,异之,授以书。遂于火门山。貌侻陋,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己,见有过者,规切至忤人。朋友燕处,意有所行辄去,人疑其多嗔。与人,雨雪虎狼不避也。上元初,更隐苕溪,自称桑苎翁,门著书。或独行野中,诵诗击木,裴回不得意,或恸哭而归,故时谓今接舆也。久之,诏拜羽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职。贞元末,

【注】①物:看,察看;②燕处:相处;③裴回:即徘徊;④接舆:古代楚国的一个狂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⑴遂于火门山__________           ⑵与人__________

门著书__________               ⑷贞元末,__________

2.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或恸哭

A. 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赵普》)

B. 水落石出                   (《醉翁亭记》)

C. 言和色夷                   (《送东阳马生序》)

D. 河曲智叟笑止之曰           (《愚公移山》)

3.翻译下列句子。

  ⑴太守李齐物见,异之,授以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三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二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简要概括短文中陆羽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诗歌,完成第小题。

《少年行》(其二)

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注】①羽林郎:禁卫军。②骠骑:指骠骑将军。

(1)这首边塞诗刻画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少年英雄形象。(画线处请填写四字短语) 

诗中画线句与下面哪一句情感基调更接近,为什么?请略作分析。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实践活动。

央视推出的语言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倡导全民阅读的理念,邀请嘉宾分享人生故事,用精美的文字,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相关文章推荐类似文章及分享类似广告

【朗读亭】

(1)“朗读亭”是节目的一个特别设计,亭里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每位普通读者在亭中录制的内容,都可能被节目组剪辑播出,分享给全国观众。如果朗读亭登陆江都,请为活动的推广拟写一则宣传语。(要求:简洁明了,能打动人,不超过20个字。)

 

 

 

 

 

 

 

 

 

 

 

 

 

 

 

 

 

 

 

 

 

(2)《朗读者》的热播引发了全社会的朗读热潮,你如何看待这一文化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屋】

4月2日著名演员姚晨在节目中回忆求学时给予她温暖的姑娘、帮助她照顾儿子的魏姐后,朗读了鲁迅《阿长与<三海经>》节选,献给那些萍水相逢却给了我们温暖的人们,这样的朗读令人动容。

鲁迅的《朝花夕拾》中也有令人难忘的读书场面,请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目。

(甲)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乙)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3)甲文中的“他”是谁?_____________

乙文选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____________

(4)甲文中的“他”读书时陶醉其中,领悟到文字的美妙,达到忘我的境地,而乙文中的“我”却是无奈、痛苦,“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

(1)日星隐耀,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2)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斯是陋室,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4)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二章》)

(5)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6)____________,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诫子书》)

(7)世事洞明皆学问,____________。  (曹雪芹《红楼梦》)

(8)杜甫是大地诗人,且行且歌,把对大地山河的无限情深贯注在他的诗作之中,他在《望岳》开篇一问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对泰山的赞美之情。

 

根据拼音写汉字。

yù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为追祭侄儿颜季明而写。起初行笔沉着厚实,表现出祭灵时的敦朴qián诚;写至后面,作者的悲痛之情不可自已,情如潮涌。全篇悲chuāng苍劲,具有震hàn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

A. 文言作品中,有远大志向的形象很多。如范仲淹虽政治失意,但坚守着“先忧后乐”的理想;愚公面对高山,仍坚持移山直至感动天帝;陈涉虽为“佣耕”,但不坠青云之志。

B. 经典小说构思往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比如《安恩与奶牛》中安恩把奶牛带到集市上散心,又如《窗》的结尾处费尽心机的病人看到的只是一堵墙,都体现了这一点。

C. 悲秋是古诗文的传统情调。如《秋词》中刘禹锡被贬的抑郁,《渔家傲》中范仲淹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的苦闷,《天净沙·秋思》中马致远羁旅漂泊的凄凉,都是因秋景而生悲情。

D. 童年是现代文学的重要主题。萧红《呼兰河传》中对儿时后花园自由生活的眷恋,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中对孩子们言行的理解与呵护,都让我们倍感童心之可贵。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解说:这一句冒号使用正确。

B. 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解说:这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C. 星光灿烂  考试开始  心情放松  硕果累累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完全相同。

D. 做文明市民,争文明家庭,建文明单位,创文明城市。

解说:这一句标语上下衔接,语意连贯。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生睡眠不足,就会严重降低学习效率和思考状态。

B. 对于自在公园是否收门票的问题,有关部门出面予以否认。

C. 在沿河风光带慢跑,能使人看到清澈的河水、青青的垂柳。

D. 江都籍歌手汤非再登春晚舞台,在节目《母亲是中华》中精彩亮相。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明小长假,高速公路又迎来了拥堵高峰,让人毫发不爽

B. 灯光戛然而止,舞台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她空灵的歌声却悠悠传来。

C. 茱萸湾公园里的小动物们,或爬树,或觅食,活灵活现,可爱极了!

D. 有评论者认为电影《驴得水》讽刺社会鞭辟入里,剖析人性淋漓尽致,值得一看。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亮(zènɡ)     抽yī)       倏忽(shū)     捕(dǎi

B. zǐ)      zhà)      唤(zhào)    论(bèi

C. niè)      yè)       nào)     翩qiān

D. yì)       隽永(juàn)     笑yàn)     望(qiào

 

请以“    的微笑”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

 

有人说:“能否守住尊严,取决于一个人的生活姿态。”请你以《骆驼祥子》中的祥 子为例,请你从正反两方面各.概.括.一.个.情.节.印证这句话。

正面:_    

反面:_    

 

 

阅读下列文字,联系整部作品,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文段一]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 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 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

[文段二]他的车,几年的血汗挣出来的那辆车,没了!自从一拉到营盘里就不见了! 以前的一切辛苦困难都可一眨眼忘掉,可是他忘不了这辆车!

[文段三]“为什么不去卖了它们,再买上一辆车呢?”想到这,他几乎要跳起来了。

A. “人民艺术家”老舍最擅长写人,尤其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三个文段都是寥寥几笔 就把祥子或起或落的心理刻画得生动逼真。

B. 文段一中“他的希望更大了”说的是“他”想凭借自己的力气拉车挣更多的钱,好回 老家买地造房子,过上安稳的日子。

C. 文段二中“他”的车没了,是因为他为了挣钱没有好好照顾自己,最后劳累到生病 了,为了看病,“他”只得把车卖了。

D. 文段三中的“它们”指的是骆驼,“他”从军营地逃走的时候带走了三匹骆驼,后来

把它们牵到城里卖了钱,买了第二辆车。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