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山    (lán)  ②荒   (dàn)  ③    (hān)然入梦   ④闲情逸    (zhì)

 

作文

印第安人有一首歌谣:       

只有当最后一棵树被刨    

最后一条河中毒   

最后一条鱼被捕----   

你们才发觉

钱财不能吃     

当我们呼吸着城市的废气,承受着各种疾病的威胁,我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绿色大自然的可贵,绿色在向我们呼唤,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请以“人类生存危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得少于600字。

 

 为了揭开鸟类语言的秘密,科学家向大自然的鸟巢派出了不少“间谍”,这是一些袖珍电子仪器,包括能自动录音的微型窃听器,与此同时,科学家又用望远镜或录像机仔细观察巢中鸟的一举一动,把叫声和活动对照起来研究,并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所获得的大量数据。应用这些方法,弄清了不少“鸟语”的含义。

1977年英国巴思大学生物学家哈维博士别出心裁地设计制造了一枚“电子鸟蛋”。它可以测出鸟孵卵时的声音等多方面的情况。

鸟类的语言有哪些特点呢?

“鸟语”的含义极为丰富,有寻找配偶的鸣唱,也有互相联络的歌声,还有报警、示威、恫吓敌害的叫声等等。

鸟类“语言”中也有“方言”、“土语”。例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鸟类学家佛令博士发现,正像美国人讲英语、法国人讲法语一样,美国乌鸦的“语言”和法国乌鸦的“语言”也不相同。佛令斯用高质量的录音带,录下美国宾夕法尼亚地方乌鸦的报警声,然后设法放给当地乌鸦听,它们会立刻飞走。可是。放给法国的乌鸦听,它们却无动于衷。反过来,播放法国乌鸦的报警声,宾夕法尼亚乌鸦也没有反应。看来,它们彼此“语言”不通。除了报警,其他像求偶、召唤、觅食等“语言”,法国和宾夕法尼亚乌鸦的“词汇”也不相同。   

除乌鸦外,佛令斯在研究了海鸥以后,也发现有这种情况。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鸟类专家,对乌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编成一本《鸟类语言学辞典》。他们统计了二三千种的“语言”。 

人类掌握了鸟语的秘密后,就有可能有目的地利用鸟语,定向地管理鸟类,使之为人类服务。在法国有人把乌鸦挣扎时的痛苦凄叫声用录音机录下。再拿到田间播放,临近的乌鸦听到这种声音就惊慌而逃。10天内,这群乌鸦再也不敢飞这个地方采。若用此法驱散群集飞机场的鸟类,避免飞机和它们相撞而失事,应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利用益鸟求偶或合群的召唤叫声的录音,可引来益鸟,使它们啄食害虫,保护森林和庄稼。      

1.本文可分三大部分,请在下面的序号内用“‖标出”。   

1    2    3    4    5    6    7    8   

2.第1段中,为了揭开鸟类语言的秘密,科学家做了哪些事情?请简要作答。     

3.第6段画横线文字,说明了鸟类的什么特点?

4. 第8段中,运用了一个例子,这些例子说明了什么?    

5.请简要分析第4段中“极为”这个词语的表达作用。 

 

撒哈拉的变迁

“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在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             

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

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勇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

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无不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者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脚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

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1.第1段末尾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A.炎热的气候,行人很少。

B.奇热的气候,少人问津。

C.气候炎热,谁还去问津呢?

D.气候奇热,人迹罕至。

2.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

(            )一一(             )一(              )一(沙漠)

3.第4段中“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一句话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4.指出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并谈谈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启示。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敬畏自然》从总体上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一种新的理念:

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反映滥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

C.《旅鼠之谜》以北极旅鼠的大量繁殖和怪诞行为给人类提出警告。

D.《大雁归来》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保护野生动物的伦理观念。

E.《喂一一出来》以真实的故事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选择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敬畏自然》——严春友——《大自然的智慧》

B.《旅鼠之谜》——位梦华——《善待家园》

c.《大雁归来》——利奥波德——《沙乡年鉴》

D.《喂——出来》——星新一——《不速之客》

 

解释词语    

1.无论是谁都感到很棘手

2.我独自一人在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上徘徊,希望能找到一块值得保存的文物作纪念。

3.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

4.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

 

选词填空

1.无论是         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A.深不可测    B.神秘莫测      C.高深莫测

2.在          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         地歌唱着……

A.温暖;高兴    B.和煦;欢娱    C.灿烂;愉快

3.它们逢山过山,遇水涉水,        ,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前进。

A.前赴后继    B.跋山涉水   C.前仆后继

4.我虽然没有对旅鼠进行过专门研究,所知道的这些只不过是       ,但我 总是觉得,过去的事实似乎表明,看来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难以解开旅鼠之谜的。

A.鱼目混珠    B.道听途说    C.一知半解

 

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小心翼翼(恭敬慎重的样子)无言对(来)

B.众目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着)广阔无(边际)

C.人所知(被)精巧绝(同类)

D.不自力(测量)相形见(笨拙)

 

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及不可耐    难以置信    误入奇途

振耳欲聋    心安里得    异口同声

错别字:                               

改正:                                 

 

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

A.混淆深邃赋予不过尔尔

B.考察戈壁清澈绵延不绝

C.郭煌干涸崩塌混然一体

D.端详焦躁收敛不可思议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解 jiě决押解解

B.宿sù宿宿宿命归宿

C.恶wù厌恶恶

D.差chā错误差差

 

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幼稚(zhì)鲲鹏(kūn)吞噬(shì)媲美(bì)

B.挑衅(xìn)迷惘(wǎng)滑稽(jī)苔藓(tái)

C.雾霭(aǐ)迁徙(xǐ)蹼鹬(yù)颈雉(zhì)

D.惩罚(chéng)秤砣(tuó)哂笑(shěn)诺言(nuò)

 

假如生活没有了暖意,我们就如同困陷在坚冷的冰山上;假如生活没有了诗意,我们就如同挣扎在干枯的河床里。所以,生活需要暖意或诗意。暖意是冬日洒进心灵的阳光,暖意是无助时一双温暖的搀扶的手……诗意是清晨聆听空山鸟语,诗意是月夜下赏读唐诗宋词的意境……同学们,生活不是枯燥冷漠的,请静静地回忆你的生活,发掘你生活中的暖意或诗意吧!

请以“生活自有       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在“诗意”或“暖意”中任选一个词,填进横线并完成作文。

2、600字左右。

 

口语交际(4分)

某学校请来一位全国著名的科学家作报告,经办的同志对这位科学家作出邀请说:“请您来讲一次,想来您也会觉得十分荣幸。”报告完了之后,他又对这位科学家说:“您的报告对我们有些帮助,非常感谢!”

上则材料中有两处话语都不妥当,请先找出来,再判别原因,然后修改。

1.第一处:                            应改为:                          

2.第二处:                            应改为:                          

 

在一片蛙声中失眠

①杭州有个小区,一到晚上,蛙声一片。业主投诉这些青蛙扰人清梦,要求保安履行职责进行驱赶。这可苦了保安,青蛙在暗处,保安在明处,这黑灯瞎火的要把青蛙赶跑,哪有那么容易。

②我发现城里人的神经越来越敏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曾是古诗词里的一种令人怡然自乐的意境,但现在却成了被人投诉的噪音。不是现在的青蛙鸣叫声大了,而是我们的心态出现问题了。

③中国的道家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其中一层意思是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要试图去改变自然规律。自然界并不是一个安静的世界,早晨鸟儿啼鸣,夏天中午有蝉长鸣,晚上又有虫儿的啁啾……这就是大自然最原始的“生态”。

④但城市把自然割裂了,它独居一隅,自成一体。在城市的生活小区里,有隔音、隔热的洋房,地上铺的是坚硬的花岗石,裸露不多的泥土种上了草皮和树木,园林工人每隔一段时间会来给这些植物修剪和打药;城里鲜见小动物,也极少听到小动物的声音。人们以为“安静”才是最自然的,也是最宜居的。

⑤可是,“安静”并不是大自然的特质,真正的大自然往往是“吵闹”的。人们择水而居,水终年流淌,或叮叮咚咚,或奔腾咆哮;人们喜欢与绿树为伴,树欲静而风不止,树或轰鸣发声,或浅吟低唱;人们还喜欢居在山间,山间万籁并非无声,而是像数万个乐队,在暗处演奏……

⑥一个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绝对不可能为几只青蛙的鸣声而失眠,除非他已经离开自然好久好久了。

⑦久居上海的亲戚去浙江天目山疗养,准备小住半个月,谁知住了3天,就打道回上海了。他告诉我,晚上山风吹过,宾馆外面万亩树林发出的声音似有千军万马,实在无法入眠。有朋友告诉我,他家就在小区的水景边,人造小溪流水淙淙,声音单调而枯燥,他已与物业交涉多次,要求停止放水;还有北京的一位编辑朋友到杭州来旅游,住在西湖边,却忍受不了知了的鸣叫,要求旅行社换房,最好住到树木较少的市中心去……

⑧其实,我也像他们一样,进城20年,是一个被城市“戕害”已久而且已经丧失了“什么是真正的自然”判断的人。平时我们总是吵着嚷着要回归自然,但是真正进入自然,却发现自己竟然适应不了,而那个被我们诅咒的人工建造出来、与自然背道而驰的城市,才是自己的“最爱”。我们睡在用钢筋混凝土建造起来的房子里,关上双层玻璃的窗户,打开低分贝的空调,如果外面有噪音,就会向物业和城管投诉……我们只有在一个没有噪音的环境里,才有可能拥有一份好睡眠。

⑨但是我的童年、少年却不是这样的。屋前是小溪,终年水长流,音则轰轰然;屋后有涌泉,水从泥壁上冲下,音又咕咕;屋前屋后有竹林、树木,风吹过,会演变出雄浑的旋律;漫山遍野有小虫儿鸣唱,只有三九严寒才会消停;雨会落在瓦上,沙沙沙……还有雨滴索性会从瓦缝里溜进来,掉在你的脸上。

⑩这就是当年的大自然,我从来没有为此失眠过。现在,当我为午后的一只知了的聒噪感到心烦意乱时,我愕然发现,自己离童年真的已经太远,走进这片钢筋水泥的建筑森林太深太深。

1.题目“在一片蛙声中失眠”有什么含义?(3分)

2.文章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3.结合文章第⑨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作者童年、少年的生活状态。作者回忆这段时光包含了怎样的情感?(2分)

4.文章第③段提到中国的道家的“天人合一”,用以说明什么道理?回顾我们学过的《都市精灵》里的“孤城寡人”“与狼共舞”等词,谈谈“天人合一”在当今社会又有何现实意义?(4分)

 

文化差异影响大脑运作

①塔夫斯大学心理学博士鲁尔向日本和美国的受试者展示了一组政治候选人的黑白照片,他让受试者根据四项特征将照片任务分类:控制力、成熟度、亲和力与可信度,然后把这些特征整合成两种特质:权力和亲切。美国学生压倒性地支持强有力的面孔,而日本学生则偏好亲切的脸庞。或许这并非巧合,被来自同一个国家的受试者看上的人,在实际选举中也受到青睐,两者的结果极为吻合。

②当鲁尔让受试者接受功能性磁振造影时,另一件令人费解的事出现了。他原本以为,美国人多半会使用大脑的分析区域,而日本人则多半使用情绪区域。然而,实际两个群体使用的是相同的大脑区域——杏仁核(产生情绪、识别情绪、调节情绪的脑部组织)。杏仁核又称“蜥蜴脑”,人类在演化之初大脑就有杏仁核了。杏仁核有助于我们侦测危险,但它有一项更普遍的功能,就是对外在世界的任何事物提高专注力。

1.第①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第②段中划线词“还”能否删掉?为什么?(2分)

3.“当鲁尔让受试者接受功能性磁振造影时,另一件令人费解的事出现了”,“费解的事”指的是什么事?(1分)

 

【甲文】晏婴者,齐人也,为世人所重。一日,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使者,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日:“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乙文】……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①使者      反:               ②终再拜而      辞:           

盗        坐:               ④寡人反取焉    病:           

2.下面加点字的解释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景公使使者至 / 晏子使楚 

B.齐之习辞者也/ 晏子之家

C.请以奉宾客/ 以其境过清 

D.生于淮北则为枳 /青出于蓝

3.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晏婴者,齐人也,为世人所重。(2分)

②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2分)

4.从两则选文可以看出晏子具有哪些难能可贵的品质?(2分)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注】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其形似菊,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阅读上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1.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它写出了菊花的哪些特点?(2分)

2.“由来不羡瓦松高”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2分)

 

下面有关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一个重要主题。

B.小说告诉人们,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保尔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

D.小说主人公以爱憎分明的立场、崇高的风貌、高昂的激情、奇迹般的生命活力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谱写着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壮丽诗篇。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A.全校学生排列在操场上,人很多,却很整齐,可说是鳞次栉比了。

B.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C.初中生活快结束了,同学们面临分别,恋恋不舍,大家期望能萍水相逢在新的校园里。

D.许多人或许没有见过这两位在语言艺术上颇有造诣的电影配音演员,但一提起他们配音或朗诵的精彩片断,不少人至今耳熟能详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顺利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C.她理所当然会得到优秀的成绩,因为她无时无刻不在努力着。

D.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减少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10%。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2分)

A.潭中鱼百许头(大约)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

B.若空游无所依(都)治水必亲(亲自)

C.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样)语时不悲(完全)

D.其岸势犬牙差互(互相交错)非咨询不其致(贫穷)

 

根据课文默写句子(10分)

1.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海内存知已,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4.无限河山泪,                  。(夏完淳《别云间》)

5.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6.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7.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9.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凄神寒骨,         。(柳宗元《小石潭记》)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4分)

①龟(    )裂 ②liàn(    )滟 ③褴lǚ(      )  ④风靡(       )一时

 

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许多时候、许多事情需要我们作出决定:一次赈灾活动,是否慷慨解囊;一次同学误会,是否有勇气说出消除隔阂的话语;别人遇到了生活的挫折,是否发去鼓舞对方勇敢面对的短信;自己面临新的机会,是否能够为自己“悍然”作主……一次次难忘的决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我们永远值得珍藏的记忆。

请以“难忘的决定”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决定的可以是有意义的事,也可以是有趣的事;(2)可以写自己决定要做的事,也可以写他人决定做的事;(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校名及自己的姓名。

 

母亲的诗(11分)

①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一首诗——

②十多年前,我上小学。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打开房门,一股袭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我赶紧把门撞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风雪吓人吗?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

③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采,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④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阴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

⑤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

⑥那天,我又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出人才交流中心。抬头望,天空灰蒙蒙,弄得我的心情更加灰黯。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

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我独立门前,仰望长空,星星闪烁。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对我眨着嘲笑的眼。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然后咚地撞上房门,坐在屋内唉声叹气。

⑧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星星生厌吗?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看星星去。”

⑨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⑩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1.、文章写了母亲给“我”关心爱护的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2.、第⑦自然段划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3.、第⑩自然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说此句的深刻含义。(3分)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8分)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了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节选自《老山界》)

1..选文第①⑦自然段两次提到了“火把”,说说它们在文中各自的作用是什么?(2分)

第①自然段:

第⑦自然段:

2..“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一句表达作者什么心情?句中的“奇观”指什么?(2分)

3..在艰难的爬山过程中不断传出红军的喊声笑声,从中可以看出什么?(2分)

4..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山陡山高,试举例说明。(2分)

 

(12分)

河南乐羊子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4分)

(1)羊子行路(     )       (2)以与妻(     )

(3)羊子大(      )       (4)累寸不 (     ) 

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盗泉之水”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楚之习辞者

B.何氏之女

C.嗟来之食

D.心之所向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2)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4.、羊子犯有什么错误 ,请概括写出。(2分)

 

春 望   (2分)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选出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安危的时刻牵挂。

B.颔联写诗人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都是为了表达他感时伤世的情怀。

C.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眼前却呈现出郁郁葱葱,欣欣向荣的景象。

D.尾联说诗人白发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足见他衰老得很快,而这又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