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型的锌碘单液流电池,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B电极反应式为:I2+2e-=2I- B. 放电时电解质储罐中离子总浓度增大 C. M为阳离子交换膜,N为阴离子交换膜 D. 充电时,A极增重65g时,C区增加离子数为4NA
电镀废水中常含有剧毒的。该废水处理的一种方法是利用还原剂把还原成毒性较低的Cr3+,再加碱生成沉淀;另一种方法是向废水中加入适量的NaCl,用Fe作电极进行电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时,阳极反应式为Fe−2e−===Fe2+ B.电解过程中,阴极能产生氢气 C.电解过程中,被还原的离子方程式为+6Fe2++14H+===2Cr3++6Fe3++7H2O D.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生成Fe(OH)3和Cr(OH)3沉淀
某电池的简易装置图如下所示,a、b、y、x电极材料均为惰性电极,分别从A、B处通入乙醇和O2,用该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电极反应式为C2H5OH+12OH――12e-=2CO2↑+9H2O B. AlCl3溶液中的总反应为2Cl-+2H2O=Cl2↑+H2↑+2OH- C. 反应开始后,观察到x电极附近出现白色沉淀 D. 左侧电池每通入32gO2,右侧电解池共生成2mol气体
现有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放电时生 成的Li2CO3固体和碳储存于碳纳米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电池中的有机溶剂不能含活性较大的氢 B.充电时,Y为阳极,Li+向X电极移动 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2Li+CO32-—2e-===Li2CO3 D.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3CO2+4Li===2Li2CO3+C
最近我国科学家在液流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一种硫/碘体系(KI/K2S2)的液流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电池右侧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 放电时电池左侧的电极反应为S22-+2e-==2S2- C.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经交换膜向右侧移动 D. 充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3I-+S22-=I3-+2S2-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四大运营商颁发了5G商用牌照,揭示了我国5G元年的起点。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其有体积小、重量轻、高温性能突出、可高倍率充放电、绿色环保等众多优点。磷酸铁锂电池是以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的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M1-xFexPO4+e-+Li+=LiM1-x FexPO4,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电流由石墨电极流向磷酸铁锂电极 B.电池总反应为M1-xFexPO4+LiC6Li M1-xFexPO4+6C C.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LiC6-e-=Li++6C D.充电时,Li+移向磷酸铁锂电极
Fe3O4中含有、,分别表示为Fe(Ⅱ)、Fe(Ⅲ),以Fe3O4/Pd为催化材料,可实现用H2消除酸性废水中的致癌物NO2-,其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d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H2 - 2e- 2H+ B.Fe(Ⅱ)与Fe(Ⅲ)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 C.反应过程中NO2-被Fe(Ⅱ)还原为N2 D.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pH降低
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2O Cd(OH)2+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得电子,质量减轻 B.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C.充电时阴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 D.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OH-===NiOOH+H2O
据报导,我国已研制出“可充室温钠—二氧化碳电池”,电极材料为钠金属片和碳纳米管,电解液为高氯酸钠四甘醇二甲醚,电池总反应为:4Na+3CO22Na2CO3+C,生成固体Na2CO3沉积在碳纳米管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钠金属片发生氧化反应 B. 放电时吸收CO2,充电时释放CO2 C. 放电时Na+向碳纳米管移动 D. 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为2Na-2e-+CO32-=Na2CO3
BMO(Bi2MoO6)是一种高效光催化剂,可用于光催化降解苯酚,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的总反应:C6H6O+7O26CO2+3H2O B.该过程中BMO表现较强氧化性 C.降解产物的分子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D.①和②中被降解的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如图是一种锂钒氧化物热电池装置,电池总反应为xLi+LiV3O8=Li1+xV3O8。工作时,需先引发铁和氯酸钾反应使共晶体熔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组装该电池应当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B. 整个过程的能量转化涉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电能 C. 放电时LiV3O8电极反应为:xLi++LiV3O8-xe-=Li1+xV3O8 D. 充电时Cl‾移向LiV3O8电极
一种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水净化系统原理如图所示,图中有机废水中有机物可用C6H10O5,表示,咸水中的主要溶质为NaC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为原电池的负极 B. b电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 C. a电极反应式为 D. 中间室:Na+移向左室,Cl-移向右室
利用原电池原理,在室温下从含低浓度铜的酸性废水中回收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Y依次为阳离子、阴离子选择性交换膜 B.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BH4-+8OH-一8e-═B(OH)4-+4H2O C. 2室流出的溶液中溶质为Na2SO4和K2SO4 D. 电路中每转移1mol电子,电极2上有32gCu析出
下列解释事实或实验现象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硫酸酸化的KI淀粉溶液久置后变蓝:4I-+O2 + 4H+ = 2I2+2H2O B.铁和稀硝酸反应制得浅绿色溶液:Fe + 4H+ + NO3-= Fe3+ + NO↑+ 2H2O C.水垢上滴入CH3COOH溶液有气泡产生:CaCO3+2H+=Ca2++CO2↑+ H2O D.S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SO2+Ca2++2ClO-+H2O=CaSO3↓+2HClO
下列有关试纸的使用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所测pH一定不准 B.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氯气 C.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褪色的气体必然是SO2 D.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
下列气体中,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 ) A.HCl B.NH3 C.NO D.NO2
下列各组物质:①Cu和硝酸 ②Cu和氯化铁溶液③Zn和硫酸④Fe和盐酸由于浓度不同而发生不同反应的是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下列有关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性质稳定,可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B.氮的氧化物在空气中可以形成酸雨等污染 C.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可以产生白烟现象 D.常温时氮气与氧气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
等质量的CuO和MgO粉末分别溶于相同体积的硝酸中完全溶解,得到的Cu(NO3)2和Mg(NO3)2溶液的浓度分别为a mol·L-1和b mol·L-1,则a与b的关系为( ) A. 2a=b B. a=2b C. a=b D. a=5b
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2=2NO2 B.II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对比I、II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下列各组物质能满足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图中箭头表示一步转化)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类别通性的是 A.浓 B. C. D.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铁可用作净水剂 B.二氧化硅可用作计算机芯片 C.铜制容器可用于盛装浓硝酸 D.醋酸铅可用于分离提纯蛋白质
中学常见物质A、B、C、D、E、X,存在下图转化关系 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D是一种强碱,则A、B、C均可与X反应生成D B.若D为NaCl,且A可与C反应生成B,则E可能是 C.若D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则A可能是铁 D.若D是一种强酸,则A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且D可与铜反应生成B或C
常温下,下列溶液可用铁制或铝制容器盛装的是 A.浓盐酸 B.浓硝酸 C.稀硫酸 D.稀盐酸
下列叙述正确是的( ) A.人工固氮的过程一定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 B.简单的金属阳离子只有氧化性,简单的非金属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C.1mol钠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Na2O2,失去2mol电子 D.发生化学反应时,得电子越多的物质,氧化能力越强
下列反应中有关原理涉及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变为粉红色: B.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会生成白色沉淀: C.溶液中加入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D.“84”消毒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漂白能力增强: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的说法都正确的是( ) A.S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张 B.液氨液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C.二氧化氯(ClO2)和臭氧可用作自来水消毒剂 D.二氧化硅的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某无色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SO2、NO 、NO2、C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有Cl2 B.一定有SO2和NO C.可能有NO2 D.一定有SO2,可能有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