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丞相曾经是百官之首,下列朝代中,废除了丞相的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明太祖

 

西周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实行了

A. 禅让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王位世袭制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

材料三上帝已经赐给我们一位品质高贵、方在青年的君主(指查理五世)作我们的领袖。这便引起了许多人的新希望。……所谓教士们,无论是传教士、神父,或是教皇和其他基督教徒并无不同之处,并非自成团体,或是高于其他教徒之上的。……至于用来保护弱者,惩治坏人的宝剑和鞭子,那是掌握在世俗权力的手中的。……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四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伏尔泰

(1)材料一关注的对象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图11人物的代表作是什么?公开反对图12这种做法的德国代表人物是谁?

3)根据材料三,指出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意义?
 

(4)依据材料四,概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5)上述四则材料,反映了西方人文精神发展过程中的哪几次思想解放运动?

 

人文主义是中世纪晚期以来西方的精神追求。启蒙运动高举理性的大旗,赋予人文主义新的内涵。此时,人文主义的本质含义包含

A. 洞察宇宙,探索自然

B. 肯定人性,崇尚金钱

C. 追求自由,强调平等

D. 否定宗教,信仰得救

 

有学者把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哲人比喻成最爱吵架的战友,下列主张能体现他们共同性的是

A. 提倡开明专制

B. 主张三权分立

C. 反对封建专制

D. 主张暴力革命

 

苏格拉底认为。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这表明苏格拉底

A. 反对智者学派

B. 强调客观存在

C. 推奉独立思考

D. 重视哲学思辨

 

古代中国有数量丰富的各类文学作品,其中被誉为“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的是

A. 《诗经》

B. 《离骚》

C. 《上林赋》

D. “三吏”

 

下列关于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 都是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

B. 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C.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是对文艺复兴“人性”论的继承和发展

D. 都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提供了思想武器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广为流传的佳句,其文学体裁属于

A. 汉赋

B. 唐诗

C. 宋词

D. 元曲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状态或半睡眠状态。”这段话所揭示的实质是

A. 中世纪人类对世界认识的局限性

B. 宗教思想对人们意识形态的统治

C. 科学技术的落后

D. 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失落

 

老子的名言有”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国如同烹小鱼,不能急,不能用大火,不能总翻个,要用慢火适当烹饪。这反映了老子

A. 以德治民的思想

B. 向往小国寡民的生活

C. 休养生息的思想

D. 反对社会变革和战争

 

孔子提出“为政以德”“重义轻利”;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由此可见,两位先哲相似点是

A. 批判精神

B. 自由观念

C. 加强个人修养

D. 公民意识

 

“……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容易被别人引导,就是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A. 宗教改革

B. 文艺复兴

C. 启蒙

D. 空想社会主义

 

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A. 民主思想

B. 无神论思想

C. 科学思想

D. 人文主义思想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基于他们

A. 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 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 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 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先秦时期,各种治国方略层出不穷。“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治国方略

A. 孟子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此段话后来被概括为

A. 百家争鸣

B. 焚书坑儒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三教合归儒

 

当反对者指责他的改革纲领违背了教会政策时,他宣称只有《圣经》是唯一的基督教权威来源,拒绝承认教会的等级制度。由此可见,宗教改革者主张(   )

A. 不再认同基督教权威

B. 挑战罗马天主教会权威

C. 维护欧洲的宗教统一

D. 个人自由解释《圣经》

 

有人论述中国某书法字体把汉字书写的速度、节奏、韵律、动态发挥到极致,把书写者的个性、才情、气质、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这种书法字体最有可能是

A. 小篆

B. 行书

C. 楷书

D. 草书

 

笔墨当随时代,宋代的《清明上河图》就是一幅笔墨当随时代的传世名作,该作品

A.描绘汴京繁华,歌颂太平盛世

B.追求笔墨情趣,体现文人个性

C.刻画市井风俗特征,体现时代风貌

D.刻画社会百态,鞭挞封建当局

 

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什么绘画的特点

A. 原始岩画    B. 汉代帛画    C. 中国文人画    D. 民间绘画

 

17-18 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以上史实说明了(   )

儒家思想总体上符合欧洲资本主义的需要 儒家的 大一统思想符合德意志国家统一的需要 中国的考试制度有利于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等级制 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对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制有重要指导意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2015年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请问中国东汉时期“医圣”的医学成就是 (   )

A. 创立了中医“四诊法”    B. 《伤寒杂病论》

C. 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    D. 《本草纲目》

 

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 朱熹在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忠、孝、廉、节”

D.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A. 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清心寡欲,顺应自然

D. 善用权力,建立权威

 

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它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道家

A. 反对掠夺,拯民疾苦

B. 追求平等,无为而治

C. 避世出尘,提倡包容

D. 遵循规律,和谐处世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私学发展,涌现出大量人才

B. 诸侯争斗激烈,各种治国观点层出不穷

C. 阶级阶层间关系复杂,矛盾众多

D. 社会处在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材料体现的是

A. 民本思想

B. 仁政思想

C. 礼法并重

D. 礼治为先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孔子

材料二(董)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古今适用的道理)。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万物皆是一理,至如一物一事,虽小,皆有是理。

——《二程遗书》卷十五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一物道理。

——朱熹

材料四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

——胡适《吴虞文录序》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孔子有哪些主张(不得摘抄原文)?这些主张反映了他生活时代的哪些社会特点?

(2)根据材料二,汉武帝推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理学”有关世界的本原和贯通明理途径的观点是什么?

(4)材料二和材料四存在怎样的矛盾?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矛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道(同“导”,治理、引导)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以刑,民免(避免犯罪)而无耻(羞耻之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正)。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材料五: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请回答:

(1)以上材料都围绕着一个什么中心问题?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四所提出主张的核心。

(2)上面哪种主张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推崇?为什么?

(3)材料一中的“德治”与我们今天的“德治”有何本质不同?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