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初,陈独秀说: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据此可知,当时的陈独秀

A主张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B.对中西文化持绝对化态度

C.批判社会主义思想混淆视听

D.较为机械地运用马克思主义

 

孙中山曾说:“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这表明民族主义

A. 就是消灭所有的满洲人

B. 就是要建立汉族人的国家

C. 不是单纯“反满”理论

D. 体现了新三民主义的特点

 

某学者在论证三民主义是极高明的政治艺术时,引用了福柯的观点:“愚蠢的暴君用铁链束缚他的奴隶,而真正的政治家则用自己的思想锁链更有力地束缚他们。绝望的时间能够销蚀钢铁的镣铐,但却无力破坏思想的习惯性结合。”该学者意在说明三民主义的高明之处是

A. 缩小贫富的差距

B. 以救亡图存为核心

C. 着力于思想教化

D. 强调信仰的重要性

 

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是对西方侵略者作出的最积极回应,是近代中华民族觉醒的重要标志,同时吹响了晚清军事向近代化迈进的号角。材料说明《海国图志》

A是一部军事科技专著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C.使国人反侵略意识觉醒

D.具有思想启蒙的价值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湖南人郭嵩焘赴英出任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消息传开以后,朝野骂声四起,家乡的科举考生曾商议要捣毁郭宅。大臣刘坤一质问郭嵩焘:“何面目以归湖南?更何以对天下后世?”这反映出当时

A. 社会天朝上国心态盛行

B. 人民群众爱国热情高涨

C. 民众自觉维护国家主权

D. 思想解放深入基层社会

 

有学者在评价古代某一名著时认为:所有历史形式都不过隐藏着国家政治的机械运动和权力的逻辑循环。换言之,历史只不过是暴力和权力的竟技场,是阴谋和权术的帷幕下的各种社会力量的转换与平衡。该学者评论的名著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有人说:妇女见识短,不堪学道。李贽驳斥说:人们的见识是由人们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并不是先天带来的。歌颂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恋爱的故事。这反映出李贽

A批判封建礼教

B.批判儒家思想

C.反对君主专制

D.重视传统观念

 

“他是封建社会理论大厦的建筑师,广采博纳,实现了对先秦诸子的综合,构建了一套新的儒学体系,为封建社会初期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材料评价的是

A.

B.

C.

D.

 

“秦始皇统一六国,在文字改革的历史上留下了以秦文为标记的里程碑,从而结束了春秋战国文字异形化、不统一的局面。”下列符合当时“秦文”字体特征的是

A.

B.

C.

D.

 

战国时期出现“士无定主”的局面。这反映出当时

A. 私学的兴盛

B. 宗法观念淡薄

C. 政治环境宽松

D. 封建经济发展

 

孔子曾说:人应该以道为志向,以德为依据,以仁为凭藉,学习六艺等知识。孔子强调的是

A治国的策略

B.对生活的热忱

C.个人的修养

D.文人处世原则

 

阅读下列材料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1)指南针在我国古代何时开始应用于航海?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

(2)材料中提到的“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主要指什么?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火药和印刷术对欧洲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4)根据材料你得出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06年1月,在意大利出土了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动一时,

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

材料二  “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子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意大利主要流行的社会思潮是什么?《拉奥孔》的出土为什么会引起震动?

(2)材料二中的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分别提出“三权分立”和“人民主权”学说,请写出这两位思想家的名字。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关键词概括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

 

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逐渐发展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强大思想武器。阅读下列图片,然后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神曲》                    图二 马丁.路德           图三 孟德斯鸠

(1)上述三幅图反映了14世纪以来欧洲历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分别是指哪些历史事件?它们能够兴起的相同根本原因什么?

(2)图一反映的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图二马丁.路德拉开什么运动的序幕?这场运动有何影响?

(4)图三人物的代表作什么?其作品中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

 

材料一: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有教无类”,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

材料二:“有”和“无”、“难”和“易”、“美”和“丑”、“福”和“祸”都是相互依存,可以相互转化的。

材料三:“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提倡节俭,反对浪费。

材料四: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1)提出材料一、二、三思想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他们分别创立了什么学派?

(2)这些思想和学派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他们之间的争论形成的局面称之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它对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什么影响?

 

四位同学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制了一个题目,你觉得比较合适的是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明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④印刷术推动了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

 

导致启蒙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

A. 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B. 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 欧洲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壮大

D. 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

 

康德在《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说道:“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__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文中“__”中应填入:

A. 知识    B. 信仰    C. 理性    D. 权利

 

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

A. 洛克    B. 孟德斯鸠    C. 伏尔泰    D. 卢梭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政治主张是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人民主权说    C. 三权分立    D. 开明君主制

 

文艺复兴运动的最主要影响是(    )

A. 促进了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    B. 促进了欧洲近代科学的产生

C.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    D. 促进了欧洲人民的思想解放

 

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认识的是

A. “信仰耶稣就可得救”

B. “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已之心。”

C. “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人。”

D. “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

 

“我只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的是

A. 但丁    B. 彼特拉克    C. 达·芬奇    D. 薄伽丘

 

文艺复兴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被称为文学三杰的是

薄伽丘   但丁  彼特拉克   莎士比亚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他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是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是

A. 普罗泰格拉    B. 泰勒斯    C. 伏尔泰    D. 柏拉图

 

智者运动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知识与美德的关系    B. 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

C. 人类社会和人本身    D. 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

 

下列对王夫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B. 认为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C. 是一位唯心主义思想家    D. 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的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 天体运行法则    B. 社会发展规律

C. 封建道德规范    D. “天人感应”理论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