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秘书朗读完宣言后,威廉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我以我自己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是指

A. 《1787年美国宪法》

B. 《权利法案》

C. 《独立宣言》

D. 《人权宣言》

 

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公民大会是雅典实行民主的具体体现,公民大会每年召开40次,这种设计能够运行的最重要前提是

A. 小国寡民的城邦形态

B. 积极主动的参政热情

C. 开放多元的文化氛围

D. 高度发达的物质基础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

A. 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

B. 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

C. 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

D. 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最能说明

A. 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 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

C. 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 《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其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

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兵部

D. 门下省

 

有的史学家认为,“英国议会胜利后建立的政体,是英国对欧洲、世界最大的政治贡献”。材料中的“政体”是指

A. 民主共和政体

B. 开明君主制政体

C. 三权分立政体

D. 君主立宪政体

 

“据俄新社2015年11月23日消息,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将向议会提议,批准英国参与在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行动。”该提议能否通过取决于

A. 议会对提议的支持率

B. 国王对提议的态度

C. 民众对议会的满意度

D. 国王对首相支持度

 

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与“分宰相之权”相关联的是

A. 汉刺史制

B. 宋参知政事

C. 明内阁制

D. 清军机处

 

雅典人认为:“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是遵守法律的。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

A. 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是间接民主

B. 雅典公民毫无人身自由

C. 雅典民主政治轮番而治的特点

D. 雅典的民主建立在法律基础上

 

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郡守

 

西汉中期,一批深知百姓疾苦、能直言进谏的有识之士进入统治阶层。他们入仕的主要途径是

A. 军功授爵

B. 察举制或征辟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人是善变无常的、优柔寡断的、浅薄无知的、容易被操弄的,而政治是一种精细的艺术,需要智慧和良好判断,这不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特质。”这批判的是

A. 隋唐的科举制

B. 雅典的民主制

C. 罗马的法律制度

D. 欧美的代议制度

 

“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A. 皇位世袭

B. 皇帝独尊

C. 君权神授

D. 家天下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

A. 内阁制度    B. 胡惟庸集团

C. 宦官集团    D. 宰相制度

 

有的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A. 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 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 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 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孟子·告子》载: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C. 西周初期分封制

D. 西周末王室衰微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个人名利色彩鲜明

C.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D. 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世界局势有着重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1950年6月)

材料二  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谈话(1971年5月)

材料三  近年来中关关系大事摘录2001年4月1日,美国海军侦察机在中国海南沿海空域撞毁我国军用飞机,导致飞行员王伟失踪。我国政府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2001年12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2010年1月29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计划向台湾出售总值近64亿美元的武器,中国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2010年4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了会见,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共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美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而采取的行动,并简述其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请就中美两国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双边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A. 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 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D. 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假如苏联与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假如它们之间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

A. 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B. 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C. 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D. 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②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

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A. 联合国

B. 欧洲共同体

C. 华沙条约组织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在研究当代世界历史局势时,搜集了下列历史图片。请你为他们拟定一个最恰当的探究主题

A. 美国霸权地位的丧失

B. 世界经济全球化

C.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D. 第三世界的崛起

 

下列四组图片有一定的历史联系,请你为其拟定一个研究课题。

A. 十月革命的发展历程

B. 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实践

C.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

D. 巴黎公社革命的产生和影响

 

恩格斯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活动。”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科学共产主义产生的前提是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史进一步发展

B.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 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及实践经验

D. 进步的思想家在实践中观察出历史动向

 

19世纪30年代爆发的英国宪章运动标明英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次运动提出了“争取普选权”、“普选权问题就是饭碗问题”的口号。以上史实说明

A. 工人阶级的斗争已经触及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B. 科学社会主义已成为英国工人阶级的指导思想

C. 工人阶级要求通过政治变革改善自身的经济地位

D. 建立工人阶级政权成为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

A. 工人运动的兴起

B. 城乡差别的扩大

C. 经济危机的发生

D. 垄断现象的出现

 

在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有人声称:“他宁愿屈从君主,也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而反对方则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为协调双方矛盾,《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了

A. 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

B. 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不同产生办法

C. 构建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机制

D. 总统可以对国会立法行使否决

 

Copyright @ 2014 满分5 满分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